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0-12-01 電子發燒友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在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仍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特別是它們本身的不穩定性,使得它們難以大規模量產。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這項工作以「Rapid Open-Air Fabric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為題,在線發表在 Cell Press 旗下科學期刊 Joule 上。

(來源:Joule)

對此,論文作者之一、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Nick Rolston 表示:「鈣鈦礦太陽能技術正處於可商業化與崩盤之間的岔路口,數百萬美元已經投向許多鈣鈦礦初創企業中,但在未來三年中,如果沒有在延長電池壽命方面實現突破,這些錢就會慢慢燒完了。」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團隊開發的新型鈣鈦礦製造工藝如此令人興奮的原因。」 Rolston 補充道。

快速製備方法問世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由廉價、存量充足的化學物質(如碘,碳和鉛)製成的合成晶體薄膜。

這種薄膜電池重量輕、可彎曲,並且可以在露天實驗室中以接近水沸點的溫度下生長,而這與精煉工業矽通常所需的 3000 華氏度(1650 攝氏度)相差甚遠。

科學家目前開發出的鈣鈦礦電池,可以將 25% 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儘管這種轉換效率可以與矽材料相媲美,但這些實驗電池並不能很快被應用到屋頂上。

Rolston 表示:「大多數有關鈣鈦礦的研究工作都只是涉及到體積很小的可用太陽能電池,如小拇指指甲蓋大小一般。」

在嘗試製造更大的電池時會產生缺陷和針孔,從而大大降低電池效率。與持續 20-30 年的剛性矽電池不同,薄膜鈣鈦礦在受熱和受潮時會降解。

Dauskardt 表示:「人們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一個小型演示設備,但傳統的鈣鈦礦加工還無法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

為了應對大規模量產這一挑戰,研究人員採用了他們最新發明的一項專利技術,即快速噴射等離子體處理技術(rapid-spray plasma processing)。

這項技術使用帶有兩個噴嘴的自動化設備來快速生產鈣鈦礦薄膜。其中,一個噴嘴將鈣鈦礦化學前體所需的液體溶液噴塗到一塊玻璃板上,另一個噴嘴釋放一種等離子體高活性電離氣體。

Rolston 表示:「採用傳統工藝製備方法,需要將鈣鈦礦溶液烘烤大約半小時,我們的創新之處在於使用等離子體高能源(plasma high-energy source),在一個步驟中快速將液體鈣鈦礦轉化為薄膜太陽能電池。」

通過快速噴塗工藝,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可以每分鐘生產 40 英尺(12 餘米)厚的鈣鈦礦薄膜,大約比製造矽電池的速度快 4 倍。「我們實現了所有太陽能生產技術中的最快產出速度,人們可以想像將大塊玻璃板放在輥子(roller)上,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產鈣鈦礦薄膜。」 Rolston 說。

除了突破創紀錄的生產率,新製造的鈣鈦礦電池還實現了 18% 的能量轉換效率。

對此,Rolston 表示:「我們希望使這個製造過程被最大化地應用。儘管等離子體處理系統聽起來可能很新穎,但它確實能以非常合理的價格買到。」

研究人員估計,他們的鈣鈦礦薄膜的製造成本約為 25 美分/平方英尺,這遠遠低於生產典型矽模塊所需的成本(2.5 美元/平方英尺),可以說便宜 100 倍。

全新的太陽能組件

矽太陽能電池通常在封裝模塊中互相連接,以提高其轉換效率以及承受惡劣天氣條件的能力。同樣地,為實現商業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製造商最終也不得不構建穩定、高效的封裝模塊。

為此,研究人員成功製造了鈣鈦礦封裝模塊。即使被擱置 5 個月之久,這種封裝模塊也能以 15.5% 的太陽能轉換效率運行。

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約為 5 美分/千瓦時。為了與矽電池競爭,鈣鈦礦模塊必須封裝在防潮層中,並且至少要能防潮 10 年。研究團隊現在正在探索新的封裝技術和其他方法來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耐用性。

「如果我們能製造出一個能持續 30 年的鈣鈦礦組件,那麼我們就可以將電力成本降低到 2 美分/千瓦時以下。當成本達到這個數字時,我們就可以使用鈣鈦礦進行實用規模的能源生產,比如建設一個 100 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場。」 Rolston 說。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突破,新型太陽能電池也將會實現大規模的落地應用,人類將最終受益於這種更高效、更環保的能源轉換方式。

責任編輯:xj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際能源研究中心」ID:IERCentre)近幾十年來,各種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層出不窮。雜化鈣鈦礦材料太陽能電池(下文簡稱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光伏器件領域中的後起之秀,自2009年被發現以來,憑藉成本低、柔性好及可大面積印刷等優點,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
  • NREL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突破
    發表於:2019-04-30 17:47:21     作者:劉珊珊來源:索比光伏網美國能源部(DOE)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報告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接近其最高效率。電池效率的提高歸功於一個新的化學式,同時也改善了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和光電性能。
  • 能直能彎的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然而,由於技術的種種局限性,傳統的太陽能電池還無法真正替代化石能源。一種新型材料鈦鈣礦的出現,讓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這種新材料到底是什麼?它做成的新型太陽能電池相比傳統的,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科技前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雙面(bifacial)光伏電池是一種正面和反面都可以接受光照而產生電流、電壓的器件。在同等面積下,雙面電池單位面積發電量比單面電池有了極大的提升,平均高出10%~35%左右,已經成為一種降本增效的新興高效光伏發電技術。近年來,憑藉吸光係數高、載流子壽命長、電荷遷移率高等優異性能,基於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吸光材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一直廣受關注。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印刷術」突破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新聞—科學網
    新研製的鈣鈦礦柔性太陽能電池帶動風扇轉動(中科院化學所供圖).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發布日期:2020-11-22 00:18:10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結構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以全固態鈣鈦礦結構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其能隙約為1.5eV消光係數高,幾百納米厚的薄膜即可充分吸收800 nm以下的太陽光, 在光電轉換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憑藉良好的吸光性和電荷傳輸速率,以及巨大的開發潛力, 被譽為「光伏領域的新希望」。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目前處於防控新冠肺炎的關鍵階段,同大部分人一樣,居家辦公成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遊經碧的日常工作方式。「之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報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裡面的新東西,打開一些新的思路。」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
  • 科學家研發布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太陽能領域的後起之秀,圖片來源;網際網路北伊利諾伊大學(NIU)和美國能源部(DOE)位於科羅拉多州Golden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2月19日在《Nature》雜誌上報導了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發的重要突破。
  • 乾貨 詳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前言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結構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以全固態鈣鈦礦結構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其能隙約為1.5eV消光係數高,幾百納米厚的薄膜即可充分吸收800 nm以下的太陽光, 在光電轉換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憑藉良好的吸光性和電荷傳輸速率,以及巨大的開發潛力, 被譽為「光伏領域的新希望」。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作為一種誕生於2009年的新型能源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曾被《科學》《自然》分別評為「10大科技突破之一」,發展迅猛,被視為最具應用潛力的高效太陽能電池。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結構1.(3)新材料及新結構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最常用的光吸收材料為CH3NH3PbI3。電子傳輸層最常用材料為TiO2,spiro - OMeTAD為空穴傳輸層。為進一步提升效率,研究者從材料入手,以期設計得到新材料,從而體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勢。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 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
  • 國內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從科技部獲悉,北京大學朱瑞研究員、龔旗煌院士與合作者展開研究,針對反式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光電轉換效率上存在的瓶頸,提出了「胍鹽輔助二次生長」方法,開創性地實現了鈣鈦礦薄膜半導體特性的調控,顯著降低了器件中非輻射複合的能量損失,在提升器件開路電壓方面取得了突破,首次在反式結構器件中獲得了超過1.21 V的高開路電壓
  • 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在短短十年內,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功率轉換效率就從起初的3.8%上升到25.2%,超過其他類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然而,要論實際應用,該類材料的熱穩定性差是個核心難題。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詹義強、鄭立榮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合作實現了一種室溫穩定的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主要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伏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種類繁多,如矽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多晶體薄膜太陽能電池等。而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各類「保鮮」技術仍在不斷研究探索中。
  • 中美兩國的大學,都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但當前大多數太陽能電池是由精製矽(refined silicon)製成,而提煉矽材料的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電,也就是說,發電廠為此將產生大量碳排放。為了尋求替代矽的環保材料,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thin-film perovskites)上。這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材料,生產鈣鈦礦薄膜所需的耗能較低,而且幾乎不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