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研發布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突破

2021-01-13 同花順財經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太陽能領域的後起之秀,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北伊利諾伊大學(NIU)和美國能源部(DOE)位於科羅拉多州Golden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2月19日在《Nature》雜誌上報導了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開發的重要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太陽能領域的後起之秀,與傳統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它們可能更便宜,生產更簡單,並且至少在實驗室較小尺寸的情況下,它們已顯示出較高的效率水平。但是,由於仍然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使其無法成為具有競爭性的商業技術。

一個主要問題是鉛的使用。大多數性能較高的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均包含水溶性鉛,引發了人們對受損電池潛在洩漏危險的擔憂。

在北伊利諾伊大學的Tao Xu和NREL的Kai Zhu的帶領下,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技術,該技術可通過在太陽能電池的正面和背面應用鉛吸收膜來隔離製造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所用的鉛,並將潛在的毒性洩漏降至最低。

鉛的毒性問題一直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中最困擾研究人員的問題,如果針對這一問題有好的解決辦法,將會在行業內產生巨大影響。NIU化學教授Xu說:「如果電池受損,我們的產品會捕獲大部分鉛,從而防止其浸入地下水和土壤中。並且我們使用的薄膜不溶於水。」

科學家們說,在實驗室環境中太陽能電池受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吸鉛膜隔離了96%的鉛洩漏。他們的實驗進一步表明,鉛吸收層不會對電池性能或長期運行穩定性產生負面影響。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們使用的晶體結構類似於在鈣鈦礦中發現的晶體結構。這些太陽能電池中的鈣鈦礦結構化合物最常見的是基於有機-無機滷化鉛的混合材料。

科學家們大約在十年前才就已開始研究這些用於太陽能電池的晶體結構,並迅速提高了它們的太陽能轉換效率。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是在高溫下通過精密工藝生產的,而鈣鈦礦則可以使用室溫化學溶液來生產。

Xu教授說,新開發的「表面複合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與目前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合使用。

將透明的鉛吸收膜複合到太陽能電池正面的導電玻璃上。隔離膜包含強的結合鉛的膦酸基團,但不妨礙細胞捕獲光。在背面金屬電極上使用了一種較便宜的與鉛螯合劑混合的聚合物薄膜,不需要透明性。

Xu教授說:「這些材料都是現成的,不過從未被用在電池上。光必須進入電池,才能被鈣鈦礦層吸收,而正面膜實際上起到了減反射劑的作用,從而稍微提高了透明度。」

鉛洩漏測試包括錘擊和粉碎2.5-x-2.5cm電池的前玻璃,並用剃鬚刀刮擦太陽能電池的背面,然後將其浸入水中。由於水的進入,這些膜可以吸收嚴重受損電池中的絕大多數鉛。

NREL的資深科學家Zhu說:「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鉛封存方法還適用於其他基於鈣鈦礦的技術,例如固態照明,顯示器和傳感器應用。」

(責任編輯:肖蓓)

來源: pv-tech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其效率進步之快,以至於被《科學》期刊評為2013年的10大科學突破之一。當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學術研究仍然十分活躍,其產業化前景也十分看好,但實用化技術的研究成果尚待突破。
  • 我國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以其製備簡單、成本低和效率高的優勢在新型光伏技術領域迅速崛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按照器件結構可分為正式和反式兩種結構,相比於正式結構,反式結構器件因製備工藝更加簡單、可低溫成膜、無明顯回滯效應、適合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矽基電池、銅銦鎵硒等)結合製備疊層器件等優點,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的關注。但仍然存在開路電壓與理論值差距較大、光電轉換效率仍然偏低等應用瓶頸。
  • NREL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突破
    發表於:2019-04-30 17:47:21     作者:劉珊珊來源:索比光伏網美國能源部(DOE)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報告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已接近其最高效率。電池效率的提高歸功於一個新的化學式,同時也改善了太陽能電池的結構和光電性能。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新方法或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發推向新階段
    導讀: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發現可以利用高強度光來避免通常困擾電池性能的變形。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當涉及到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時,鈣鈦礦已成為一種令人興奮的材料,但它們並非沒有問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通過研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印刷工藝,德國科學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結論來開發適合將鈣鈦礦電池材料沉積到基板上的油墨。雖然近年來有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所取得的、最為顯著的成果大多是在不到一平方釐米的設備上且採用在大規模商用設備生產中並不實用的工藝來取得的。將這些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大規模生產是另一個亟待探索的研究領域。許多不同的工藝都被認為是適合於此,其中槽模塗布和噴墨列印最為突出。
  • 國內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從科技部獲悉,北京大學朱瑞研究員、龔旗煌院士與合作者展開研究,針對反式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光電轉換效率上存在的瓶頸,提出了「胍鹽輔助二次生長」方法,開創性地實現了鈣鈦礦薄膜半導體特性的調控,顯著降低了器件中非輻射複合的能量損失,在提升器件開路電壓方面取得了突破,首次在反式結構器件中獲得了超過1.21 V的高開路電壓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澳洲科學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方面取得突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由澳大利亞科學家開發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世界上首創,通過了一系列熱溼測試,使用了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克服了阻礙該技術商業化的一些挑戰。科學家們使用一種簡單、低成本的聚合物玻璃覆蓋層來抑制鈣鈦礦細胞的分解。
  • 韓國科學家刷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記錄
    ,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是一類重要的有機-無機雜化材料。這類材料為高效太陽能光伏發電、光發射裝置...科學家發現,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稱為混合滷化鈣鈦礦,可以回收光。他們相信這一發現可以大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雜化滷化鈣鈦礦是一組特殊的合成材料,它們已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題,因為它們似乎有望在太陽能領域...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等多位合作者,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發表於《自然—光子學》,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 科研進展 | 陳煒教授課題組在高效、高光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在短短幾年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突破22%,然而其對溼度和光照的穩定性是限制其工業化生產的重要因素。雖然近年來,科研工作者通過多種手段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對溼度的穩定性,但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穩定性研究較少,尤其是紫外光(<400 nm)穩定性。
  • 應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挑戰,中國科學家如是說—新聞—科學網
    兩年前,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的突破。 就在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西北工業大學黃維院士等多位合作者,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光子學》上,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 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等多位合作者,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發表於《自然—光子學》,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 前沿科技|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來源丨中國科學報 編輯丨小歐 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結構太陽能電池是一種以全固態鈣鈦礦結構作為吸光材料的太陽能電池,其能隙約為1.5eV消光係數高,幾百納米厚的薄膜即可充分吸收800 nm以下的太陽光, 在光電轉換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憑藉良好的吸光性和電荷傳輸速率,以及巨大的開發潛力, 被譽為「光伏領域的新希望」。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發布日期:2020-11-22 00:18:10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
    為了方便大家查閱,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世界記錄集中匯總,以後每天在每篇文章的文末及時更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作為一種誕生於2009年的新型能源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曾被《科學》《自然》分別評為「10大科技突破之一」,發展迅猛,被視為最具應用潛力的高效太陽能電池。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結構1.提高電池轉換效率(1)降低載流子複合機率評判太陽能電池最重要的指標就是光電轉換效率。目前得到的最高認證效率是22.7%。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能量大于禁帶寬度的光子才能被吸收產生載流子,載流子傳輸移動產生電流,因此,提高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關鍵在於增加相同光照條件下的載流子數量,降低載流子複合機率是有效途徑。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又有新突破
    鈣鈦礦的帶隙可以通過用溴或氯替換碘陰離子來調節,然而過多的溴會使鈣鈦礦性能不穩定。本文引入硫氰酸鹽與碘的混合,從而開發了2D/3D混合寬帶隙鈣鈦礦的結構和提高光電性能。基於此,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PCE高達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