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法或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的研發推向新階段

2020-12-01 騰訊網

導讀: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發現可以利用高強度光來避免通常困擾電池性能的變形。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當涉及到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時,鈣鈦礦已成為一種令人興奮的材料,但它們並非沒有問題。雖然它們在效率上可能有很大的飛躍,但事實證明,保持電池的所有元素穩定和工作秩序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澳大利亞的科學家們偶然發現了解決其中一個關鍵原因的方法,他們發現可以利用高強度光來避免通常困擾電池性能的變形。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之所以被視為如此有前景,是因為它們在轉換效率方面很快就能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相媲美。經過10年左右的發展,這些電池的效率已經超過20%,在同時採用矽和鈣鈦礦的串聯設計中,效率甚至高達27.7%。

這項新研究的重點是一種利用被稱為混合滷化物鈣鈦礦的一類材料製成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與之前的設計相比,這種材料具有更好的耐溼性和高溫性等,被譽為光伏領域的 "範式轉變"。但混合滷化物鈣鈦礦也並非沒有穩定性問題,經常會遇到所謂的光誘導相分離。

當光線(包括陽光)照射到電池上,並破壞其精巧排列的元素時,就會發生相分離。這反過來又會影響電池吸收光線的能力,從而影響其性能。考慮到混合滷化物鈣鈦礦的潛力,人們在了解這種由光引起的相分離的原因以及潛在的解決方案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而恰好,這個新突破背後的團隊可能意外地找到了一個。

「這是那些不尋常的發現之一,你有時會聽到科學中的發現,」來自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作者Chris Hall說。「我們當時正在進行測量,尋找其他的東西,然後我們遇到了這個過程,當時看起來很奇怪。然而,我們很快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的觀察結果。」

該團隊發現,通過將混合滷化物鈣鈦礦電池置於一定劑量的高強度光下,它們可以中和通常會對其底層離子晶格結構產生的應變。這些應變沒有引發關鍵元素的分離,高強度的光反而使它們融合在一起,完全避免了致命的變形。

「在正常的晴天,強度太低,這些變形還是局部的,」來自雪梨大學的合著者Stefano Bernardi博士解釋道。「但如果你找到一種方法將激勵增加到某個閾值以上,例如使用太陽能聚光器,那麼分離現象就會消失。」

究竟如何將這種功能融入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還有待觀察,但研究人員將這些發現描述為意義重大,並認為現在艱苦的工作已經過去了。Hall說:「我們已經完成了基礎工作,下一步就是將其投入到設備中。」

該研究發表在《自然-材料》雜誌上。

(來源:cnBeta)

相關焦點

  • 陳根:鈣鈦礦的探索之路,推向太陽能電池技術走向新階段
    文/陳根與傳統太陽能電池相比,鈣鈦礦在轉換效率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因而作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一持續被研究人員關注著。同時,儘管鈣鈦礦在效率上可能有很大的飛躍,但事實證明,保持電池的所有元素穩定和工作秩序依然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任務。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高效、快速、大規模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
    目前,大多數太陽能電池都是用精製矽製成的,它能將太陽光轉化為清潔電力。不過,精煉矽的過程並不是清潔的,需要大量能源。為了尋找更環保的矽的替代品,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薄膜鈣鈦礦上,這種低成本、柔性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用最少的能源生產,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 新紀錄!新技術!太陽能電池效率將突破30%
    想讓太陽能成本持續下降,就必須有更具創新性的材料。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和瑞士電子與微技術中心(CSEM)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矽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合技術,並報告了25.2%的效率紀錄- 這是這種太陽能電池組合技術的全新記錄,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雜誌上。
  • 瑞典公司研發用於常規太陽能電池板的新技術!
    導讀:總部位於烏普薩拉的初創公司Evolar宣布,挪威投資公司Magnora ASA已同意收購Evolar的28.44%的股權,並有權在稍後階段收購其餘股份。Magnora執行董事長Torstein Sanness說:「目前市場上沒有鈣鈦礦產品。Evolar旨在利用先發優勢來實現商業化。」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目前處於防控新冠肺炎的關鍵階段,同大部分人一樣,居家辦公成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遊經碧的日常工作方式。「之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報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裡面的新東西,打開一些新的思路。」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該研究的領導者、賓夕法尼亞大學能源創新研究中心聯合主任安德魯˙阿姆表示,以新式鈣鈦礦為原料製造的太陽能電池能將大約一半的太陽光直接轉化為電力,為目前的2倍,因此,只需一半太陽能電池就可提供同樣的電力,這將大大減少安裝成本,從而讓總成本顯著降低。
  • 半透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進展,未來窗戶就能發電?
    乍看之下很普通的玻璃,其實它是半透明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目前常見的矽晶太陽能板顏色為湛藍色,對於重視建築美學或是住家外觀的人來說,可能對在屋頂上放置太陽能板頗有意見,而新一代的透明太陽能板或許能解決這些問題,可以當座建築物的窗戶或是天窗,發電同時還能保有光線與視野,這種發明或許是個改變建築業、發電與城市面貌的改革者。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助於大規模商業生產
    打開APP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取得新進展,助於大規模商業生產 佚名 發表於 2020-12-01 15:49:55 德國科學家研究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印刷工藝
  • 劍橋大學研發印刷工藝保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導讀:由劍橋大學領導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將銅保護層直接印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以保護活性層不受在生產後期經常造成的損傷。使用該層的電池與矽電池進行了不同串聯組合測試,最高效率達到24.4%。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收服電池界的「小哪吒」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2009 年首次報導後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太陽能光伏技術作為未來清潔能源,符合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和國家能源戰略的大方針,太陽能電池及其系統集成技術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前所未有的關注。基於全固態鈣鈦礦材料的太陽電池是當今最有前途的幾種光伏器件之一,能大幅降低太陽電池的製備成本和使用成本。
  • 科學家研發布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重要突破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太陽能領域的後起之秀,與傳統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它們可能更便宜,生產更簡單,並且至少在實驗室較小尺寸的情況下,它們已顯示出較高的效率水平。但是,由於仍然存在一些待解決的問題使其無法成為具有競爭性的商業技術。一個主要問題是鉛的使用。大多數性能較高的混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均包含水溶性鉛,引發了人們對受損電池潛在洩漏危險的擔憂。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發布日期:2020-11-22 00:18:10
  • 年度光伏新產品、新技術、新材料發布 - 太陽能電池 - 北極星太陽...
    2020-12-02 通過研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印刷工藝,德國科學家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結論來開發適合將鈣鈦礦電池材料沉積到基板上的油墨
  • 英國公司將鈣鈦礦-矽晶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升至 27.2%
    鈣鈦礦則是太陽能領域後起之後,光電轉換效率在 9 年內增加到可與矽晶太陽能媲美的 22%。近年來,科學家更為了尋求突破與新材料,紛紛將鈣鈦礦與矽晶太陽能相結合,讓原本處於市場競爭關係的太陽光電材料握手言和,成為新型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突破!1分鐘可產12米,大規模製造指日可待
    文 | 財聯社 黃君芝迄今為止,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效率方面正迅速趕上它的「矽前輩」,但在生產速度方面它們仍遠遠落後。不過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甚至比製造矽太陽能電池還快。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突破!1分鐘可產12米 大規模製造指日可待
    不過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甚至比製造矽太陽能電池還快。數十年來,矽一直主宰著太陽能電池市場,但近年來,其寶座有被奪走的危險。其中增長最快的新產品當屬鈣鈦礦,其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上升到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而且它的生產成本也可能更低、更節能。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突破!1分鐘可產12米 大規模製造指日可待
    不過現在,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製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新方法,其速度可達每分鐘40英尺(12米),甚至比製造矽太陽能電池還快。數十年來,矽一直主宰著太陽能電池市場,但近年來,其寶座有被奪走的危險。
  • 新方法可廉價製備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材料
    新華社華盛頓9月2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了一種新方法,可廉價製備能替代傳統矽晶體製造太陽能電池的新材料。這種材料能更高效地將陽光轉化為電能,有望成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的製造材料。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日前在美國《化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可使用類似於報紙印刷的捲軸式製造方法,從而實現大量、低成本生產。  研究人員使用超快紅外成像技術對這種材料的結構與組成進行了觀察,發現它十分柔軟,即使原子發生大規模振動,也能保持晶體結構。而處理矽等材料時,需要將晶體硬化來抑制原子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