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 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2020-12-03 騰訊網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但是,製造矽的過程卻並不清潔,需要大量來自電廠的能量,而這些電廠又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排放。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在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仍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特別是它們本身的不穩定性,使得它們難以大規模量產。

圖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來源:Medium)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這項工作以「Rapid Open-Air Fabric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為題,在線發表在 Cell Press 旗下科學期刊Joule上。

(來源:Joule)

對此,論文作者之一、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Nick Rolston 表示:「鈣鈦礦太陽能技術正處於可商業化與崩盤之間的岔路口,數百萬美元已經投向許多鈣鈦礦初創企業中,但在未來三年中,如果沒有在延長電池壽命方面實現突破,這些錢就會慢慢燒完了。」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團隊開發的新型鈣鈦礦製造工藝如此令人興奮的原因。」 Rolston 補充道。

快速製備方法問世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由廉價、存量充足的化學物質(如碘,碳和鉛)製成的合成晶體薄膜。

這種薄膜電池重量輕、可彎曲,並且可以在露天實驗室中以接近水沸點的溫度下生長,而這與精煉工業矽通常所需的 3000 華氏度(1650 攝氏度)相差甚遠。

科學家目前開發出的鈣鈦礦電池,可以將 25% 的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儘管這種轉換效率可以與矽材料相媲美,但這些實驗電池並不能很快被應用到屋頂上。

Rolston 表示:「大多數有關鈣鈦礦的研究工作都只是涉及到體積很小的可用太陽能電池,如小拇指指甲蓋大小一般。」

在嘗試製造更大的電池時會產生缺陷和針孔,從而大大降低電池效率。與持續 20-30 年的剛性矽電池不同,薄膜鈣鈦礦在受熱和受潮時會降解。

圖 | 指甲大小的鈣鈦礦材料(來源:Printed Electronics World)

Dauskardt 表示:「人們可以在實驗室中製造一個小型演示設備,但傳統的鈣鈦礦加工還無法快速、高效地進行生產。」

為了應對大規模量產這一挑戰,研究人員採用了他們最新發明的一項專利技術,即快速噴射等離子體處理技術(rapid-spray plasma processing)。

這項技術使用帶有兩個噴嘴的自動化設備來快速生產鈣鈦礦薄膜。其中,一個噴嘴將鈣鈦礦化學前體所需的液體溶液噴塗到一塊玻璃板上,另一個噴嘴釋放一種等離子體高活性電離氣體。

圖 | 鈣鈦礦薄膜製造過程(來源:Nick Rolston)

Rolston 表示:「採用傳統工藝製備方法,需要將鈣鈦礦溶液烘烤大約半小時,我們的創新之處在於使用等離子體高能源(plasma high-energy source),在一個步驟中快速將液體鈣鈦礦轉化為薄膜太陽能電池。」

通過快速噴塗工藝,史丹福大學的研究團隊可以每分鐘生產 40 英尺(12 餘米)厚的鈣鈦礦薄膜,大約比製造矽電池的速度快 4 倍。「我們實現了所有太陽能生產技術中的最快產出速度,人們可以想像將大塊玻璃板放在輥子(roller)上,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生產鈣鈦礦薄膜。」 Rolston 說。

除了突破創紀錄的生產率,新製造的鈣鈦礦電池還實現了 18% 的能量轉換效率。

對此,Rolston 表示:「我們希望使這個製造過程被最大化地應用。儘管等離子體處理系統聽起來可能很新穎,但它確實能以非常合理的價格買到。」

研究人員估計,他們的鈣鈦礦薄膜的製造成本約為 25 美分/平方英尺,這遠遠低於生產典型矽模塊所需的成本(2.5 美元/平方英尺),可以說便宜 100 倍。

全新的太陽能組件

矽太陽能電池通常在封裝模塊中互相連接,以提高其轉換效率以及承受惡劣天氣條件的能力。同樣地,為實現商業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製造商最終也不得不構建穩定、高效的封裝模塊。

為此,研究人員成功製造了鈣鈦礦封裝模塊。即使被擱置 5 個月之久,這種封裝模塊也能以 15.5% 的太陽能轉換效率運行。

圖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來源:Nick Rolston)

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發電成本約為 5 美分/千瓦時。為了與矽電池競爭,鈣鈦礦模塊必須封裝在防潮層中,並且至少要能防潮 10 年。研究團隊現在正在探索新的封裝技術和其他方法來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耐用性。

「如果我們能製造出一個能持續 30 年的鈣鈦礦組件,那麼我們就可以將電力成本降低到 2 美分/千瓦時以下。當成本達到這個數字時,我們就可以使用鈣鈦礦進行實用規模的能源生產,比如建設一個 100 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場。」 Rolston 說。

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與突破,新型太陽能電池也將會實現大規模的落地應用,人類將最終受益於這種更高效、更環保的能源轉換方式。

參考資料:

https://www.cell.com/joule/fulltext/S2542-4351(20)30509-2

https://news.stanford.edu/press/view/37286

相關焦點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這項工作以「Rapid Open-Air Fabrication of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為題,在線發表在 Cell Press 旗下科學期刊Joule上。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來源:Joule)對此,論文作者之一、史丹福大學博士後 Nick Rolston 表示:「鈣鈦礦太陽能技術正處於可商業化與崩盤之間的岔路口,數百萬美元已經投向許多鈣鈦礦初創企業中,但在未來三年中,如果沒有在延長電池壽命方面實現突破,這些錢就會慢慢燒完了。」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新方法可廉價製備下一代太陽能電池材料
    新華社華盛頓9月29日電(記者周舟)美國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了一種新方法,可廉價製備能替代傳統矽晶體製造太陽能電池的新材料。這種材料能更高效地將陽光轉化為電能,有望成為下一代太陽能電池的製造材料。  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研究團隊日前在美國《化學》雜誌上發表報告稱,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材料可使用類似於報紙印刷的捲軸式製造方法,從而實現大量、低成本生產。  研究人員使用超快紅外成像技術對這種材料的結構與組成進行了觀察,發現它十分柔軟,即使原子發生大規模振動,也能保持晶體結構。而處理矽等材料時,需要將晶體硬化來抑制原子振動。
  • 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在短短十年內,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功率轉換效率就從起初的3.8%上升到25.2%,超過其他類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然而,要論實際應用,該類材料的熱穩定性差是個核心難題。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詹義強、鄭立榮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合作實現了一種室溫穩定的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 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原標題: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科技日報訊 (記者王小龍)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更加便宜。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會刊》上。
  • 太陽能電池行業兩大新突破:新材料可利用「不可見光」發電
    太陽能技術行業剛剛見證了兩項突破,它們有望改變我們從太陽獲取電力的方式專家們描述了如何提高能源效率,同時降低太陽能電池的成本。 第一個突破是將肉眼看不見的低能量光轉換成足夠高的能量光來發電。以前,在沒有新技術的情況下,這種少量的太陽能不能點亮燈泡,但現在不一樣了。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我國太陽能電池材料的發展路徑
    ;另外矽烷價格十分便宜,化學工業產量豐富,成本低。加之快速成膜技術的應用,大大縮短加工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極具應用潛力,近年來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已廣泛用於屋頂太陽能電池的製備。但鎘汙染是制約該薄膜電池發展的因素。②銅銦鎵硒(CIGS)薄膜電池銅銦鎵硒吸光範圍廣,優良的穩定性尤其是戶外環境下,材料製造成本低,符合太陽能電池材料選材要求。
  • 科學家發現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穩定
    科學家發現碘化銅可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穩定發表於:2014-01-09 00:00:00     來源:科技日報索比光伏網訊: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電池更加便宜。
  • 碘化銅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便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1月8日(北京時間)報導,美國諾特丹大學的科學家日前發現一種廉價的無機材料,能夠取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昂貴的有機空穴導體,讓這種高效的太陽能
  • 中美兩國的大學,都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羅爾斯頓稱,這也是史丹福大學開發的鈣鈦礦生產新工藝令人振奮的原因。在11月25日出版的《焦耳》雜誌中,羅爾斯頓和他的同事,闡述了可以快速生產穩定的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新工藝生產的鈣鈦礦電池可以組成太陽能電池模塊,給設備、建築乃至電網供電。
  • 大面積高效率薄膜太陽能電池,讓低成本發電成為可能
    僅在全球太陽能豐沛的戈壁沙漠地區進行鋪設,低成本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所發出的電能就可滿足全球能源需要,這一設想很快就有可能變成現實。  上海交大9月11日傳出信息,《自然》在線發表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使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新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實現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跨出重要一步。如果這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功產業化,就無需依賴政府政策資助,便可成為市場主流的發電方式。
  • 俄美研製新材料太陽能電池,或能取代矽基電池
    矽基太陽能電池從20世紀中葉研發到現在也有幾十年了,這幾十年中,關於太陽能發電領域一直也沒有什麼革命性的突破。矽基電池雖然非常流行,但是其技術缺陷也十分明顯,比如製作耗能、成本高,電池脆弱、重量大等等。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我的煤炭網>新聞>行業熱點>新能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性能新突破:可實現減少滯後現象 發布日期:2020-11-22 00:18:10
  • 疊層有機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器件製備取得系列進展
  • 太陽能電池界的新秀材料
    太陽能電池,是最為人們熟悉且已廣泛應用於生活中,它能有效利用太陽能並轉化為電能。光伏材料作為太陽能電池發電的核心,在該系統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根據Shockley-Queisser理論,Sb2(S, Se)3單結太陽能電池的理論光電轉換效率可達32%,被認為是極具發展潛力的光收集材料。同時,Sb2(S,Se)3具有較高的吸收係數,幾百納米厚度的薄膜就能吸收足夠的太陽光,該特點可與目前發展迅速的鈣鈦礦材料媲美,在超輕、可攜式發電器件方面具有潛在應用。
  • 「印刷術」突破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新聞—科學網
    2017年12月29日,在中科院化學所綠色印刷重點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展示了他們最新製備的鈣鈦礦柔性太陽能電池,厚度和柔韌程度與一張雜誌紙差不多。三年來,他們利用「印刷術」突破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有望為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可靠電源。日前,這一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 Mater.)上刊發。
  • > 新突破!有機太陽能電池效率暴增32%(圖)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此次PERC電池效率的突破基於公司自主開發的PERC2.0技術方案,在擴散摻雜、界面鈍化、金屬接觸等關鍵技術上的進一步優化提升,大幅降低電池總J0,開壓提...讓電池直接生長在矽襯底上是一項有前途的策略,能夠削減某些技術過高的生產成本。通過使用多孔矽,科學家能夠朝著以更低成本生產高性能III-V太陽能電池的目標邁進一大步。砷化鎵(GaAs)和其他III-V材料(按照它們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