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突破鈣鈦礦材料核心難題,製備出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2020-10-05 索比光伏網

在短短十年內,基於金屬滷化物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功率轉換效率就從起初的3.8%上升到25.2%,超過其他類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然而,要論實際應用,該類材料的熱穩定性差是個核心難題。

近日,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詹義強、鄭立榮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合作實現了一種室溫穩定的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超過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

相關論文於10月2日發表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上,題為《氣氛輔助製備高效高穩定黑相甲脒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Vapor-assisted deposition of highly efficient, stable black-phase FAPbI3 perovskite solar cells)。

鈣鈦礦是指一類分子通式為ABX3的晶體,通常為立方體或八面體結構。鈣鈦礦型金屬滷化物已經在太陽能光伏電池、發光二極體(LED)、雷射器和光電探測器等研究領域嶄露頭角。其中,α黑相甲脒鉛碘(FAPbI3)鈣鈦礦具有相對良好的熱穩定性和接近理想帶隙等特點,被視作離實用最近的「候選人」。

然而, FAPbI3在150°C以下會「翻臉」,從光活性的黑相(a相)轉變成非光活性的黃相(d相),造成材料降解及電池性能衰減。雖然通過摻雜混合等方式可以得到室溫穩定的a-FAPbI3薄膜,但是在實際工作條件下,材料會出現相分離以及吸收譜藍移等問題。

為了解決獲得穩定的純a-FAPbI3薄膜這一國際難題,復旦和瑞士這個聯合團隊深入研究FAPbI3的相變機理,創新性地開發了一種基於硫氰酸甲銨(MASCN)蒸汽或硫氰酸甲脒(FASCN)蒸汽的氣相輔助生長技術。該技術能在較低退火溫度下(100°C)將FAPbI3從黃相完全轉化為黑相,並保持長期穩定。

非光活性的黃相在MASCN蒸汽或FASCN蒸汽下轉換為光活性的黑相原來,SCN-離子會優先吸附於黃相FAPbI3表面,由於Pb2+與S之間存在強親和力作用,SCN-離子取代了與Pb2+成鍵的I離子,將d相FAPbI3面共享八面體結構的頂層瓦解,自上而下,將黃相FAPbI3完全轉化為黑相FAPbI3。

即使經過500小時的85°C退火實驗測試中,基於新技術製作的a-FAPbI3薄膜保持純黑相,呈現出優秀的熱穩定性。

研究團隊進一步用低缺陷密度的a-FAPbI3薄膜製作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光電轉化效率可超過23%,具備低開路(330 mV)電壓損失、低電致發光啟動電壓(0.75V)的特性,且在最大功率點追蹤500小時後,依然保持原有性能的90%以上。

復旦大學新聞網報導稱,該項突破為鈣鈦礦材料在高效輕質光伏電池、新型LED和其它光電器件系統等應用奠定了基礎,對太陽能清潔能源的泛在利用、新型柔性大面積光電器件與系統、以及智慧機器人自主供電等具有重要意義。

亞化諮詢

相關焦點

  • 復旦今日《Science》:破解鈣鈦礦穩定性難題
    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大於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該項突破為鈣鈦礦材料在高效輕質光伏電池、新型LED和其它光電器件系統等應用奠定了基礎,對太陽能清潔能源的泛在利用、新型柔性大面積光電器件與系統、以及智慧機器人自主供電等具有重要意義。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登上《科學》主刊,復旦團隊國際合作破解鈣鈦礦穩定性難題
    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大於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該項突破為鈣鈦礦材料在高效輕質光伏電池、新型LED和其它光電器件系統等應用奠定了基礎,對太陽能清潔能源的泛在利用、新型柔性大面積光電器件與系統、以及智慧機器人自主供電等具有重要意義。10月2日,相關研究成果以《氣氛輔助製備高效高穩定黑相甲脒鉛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為題在線發表於《科學》。
  • 復旦科研團隊國際合作研究破解鈣鈦礦穩定性難題
    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大於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該項突破為鈣鈦礦材料在高效輕質光伏電池、新型LED和其它光電器件系統等應用奠定了基礎,對太陽能清潔能源的泛在利用、新型柔性大面積光電器件與系統、以及智慧機器人自主供電等具有重要意義。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日前《自然—光子學》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科研團隊在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的重要進展,這項研究由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多位學者共同完成。2019年4月,陳永華和黃維團隊在Chem期刊上刊發論文,報導了空氣中簡單一步法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方法。「通過實驗研究,我們採用了新型離子液體溶劑醋酸甲胺(MAAc)來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印刷術」突破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新聞—科學網
    2017年12月29日,在中科院化學所綠色印刷重點實驗室裡,研究人員向《中國科學報》記者展示了他們最新製備的鈣鈦礦柔性太陽能電池,厚度和柔韌程度與一張雜誌紙差不多。三年來,他們利用「印刷術」突破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難題,有望為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可靠電源。日前,這一成果在國際學術期刊《先進材料》(Adv. Mater.)上刊發。
  • 我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技術取得突破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記者從武漢理工大學獲悉,程一兵專家團隊在兩項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達到國際上同類產品的最高光電轉換效率。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彭勇教授介紹說,程一兵團隊研製開發的5cmx5cm塑料基板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8月8日在國家光伏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通過第三方權威機構認證,獲得組件光電轉換效率11.4%的結果,超過日本東芝公司於9月25日宣布的5cmx5cm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10.5%的光電轉換效率。程一兵團隊在10cmx10cm玻璃基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製備技術也取得突破
  • 以P3HT作為空穴傳輸材料的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最有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在近十年來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合適空穴傳輸材料一直是實現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關鍵之一。
  • 上海科大寧志軍課題組開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基於該異質結構的反式器件實現了20.7%的效率和1000h的連續工作壽命,為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構築提供了一條途徑。基於雜化/準無機核殼結構的高效高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混合有機-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具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可溶液加工和低成本等優點而備受關注。然而,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超過25%,但其穩定性仍然有待提高。
  • 半導體所研製出高效平面異質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近幾年興起的一類具有巨大應用前景的太陽能電池,它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成本低以及製備工藝簡單等突出優點。經過幾年的快速發展,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已從初始的3.8%迅速提高到22.1%,已接近或超過傳統高效薄膜太陽能電池(如銅銦鎵硒或碲化鎘等),進一步發展,可與矽及砷化鎵等單晶太陽能電池媲美。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 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數百萬美元已經投向許多鈣鈦礦初創企業中,但在未來三年中,如果沒有在延長電池壽命方面實現突破,這些錢就會慢慢燒完了。」表示:「採用傳統工藝製備方法,需要將鈣鈦礦溶液烘烤大約半小時,我們的創新之處在於使用等離子體高能源(plasma high-energy source),在一個步驟中快速將液體鈣鈦礦轉化為薄膜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數百萬美元已經投向許多鈣鈦礦初創企業中,但在未來三年中,如果沒有在延長電池壽命方面實現突破,這些錢就會慢慢燒完了。」表示:「採用傳統工藝製備方法,需要將鈣鈦礦溶液烘烤大約半小時,我們的創新之處在於使用等離子體高能源(plasma high-energy source),在一個步驟中快速將液體鈣鈦礦轉化為薄膜太陽能電池。」
  • 中外科學家破解鈣鈦礦穩定性難題
    復旦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詹義強、鄭立榮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Anders Hagfeldt、Michael Graetzel團隊合作,成功通過一種氣相輔助生長方法實現了室溫穩定的α-FAPbI3(黑相甲脒鉛碘)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大於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相關研究成果10月2日在線發表於《科學》。
  • 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備新方法!最佳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16.04%!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李世彬教授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s (《美國化學學會能源快報》)上發表題為「Mediator−Antisolvent Strategy to Stabilize All-Inorganic CsPbI3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y Exceeding 16%」的論文,介紹了團隊提出一種調製中介-反溶劑策略成功製備出穩定高效的純無機
  • 【科技前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雙面(bifacial)光伏電池是一種正面和反面都可以接受光照而產生電流、電壓的器件。在同等面積下,雙面電池單位面積發電量比單面電池有了極大的提升,平均高出10%~35%左右,已經成為一種降本增效的新興高效光伏發電技術。近年來,憑藉吸光係數高、載流子壽命長、電荷遷移率高等優異性能,基於有機金屬滷化物半導體吸光材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一直廣受關注。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這就是為什麼他們團隊開發的新型鈣鈦礦製造工藝如此令人興奮的原因。」 Rolston 補充道。快速製備方法問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由廉價、存量充足的化學物質(如碘,碳和鉛)製成的合成晶體薄膜。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大多採用溶劑工藝,其原料多為液態,能在常溫下製備,而且在未來完全可以通過印刷技術製備大面積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以及用於可穿戴智能設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距離商業化還有多遠?儘管目前鈣鈦礦太陽能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經超過了24%,而且在材料成本和製造成本方面均具有顯著的市場優勢,但器件的穩定性問題一直制約著它的商業化生產,甚至在美國國家能源部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認證表上被打上了「不穩定」的標籤。在實驗室操作過程中,人們發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製備出來後,若放置於室溫環境下,效率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衰減。
  • 科研團隊取得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便宜100倍,可快速製備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近日,來自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研究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量產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在這項工作中,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可以快速、穩定生產鈣鈦礦電池的新方法,並將所製造的鈣鈦礦電池組裝成太陽能模塊,為設備、建築物甚至電網供電。
  • 不到1個月,復旦大學再發《Science》
    a-FAPbI3(黑相甲脒鉛碘)鈣鈦礦材料,並且製備出了光電轉換效率大於23%的高效穩定太陽能電池。該項突破為鈣鈦礦材料在高效輕質光伏電池、新型LED和其它光電器件系統等應用奠定了基礎,對太陽能清潔能源的泛在利用、新型柔性大面積光電器件與系統、以及智慧機器人自主供電等具有重要意義。
  • 前沿科技|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來源丨中國科學報 編輯丨小歐 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