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簡介:
韓國化學技術所使用一種雙層滷化物結構的太陽能電池結構,實現了22.7%的效率以及1370小時的95%初始穩定性。該項成果被發表在《nature》上。雙層鈣鈦礦結構的太陽能電池:
圖1 雙層滷化物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滷化物薄膜結構雙層滷化物體系(DHA)是指在窄帶隙(NBH)的鈣鈦礦吸光層上沉積一層超薄寬帶隙滷化物(WBH)的結構,類似於軌跡太陽能電池的薄層異質結。使用正己基三甲基溴化銨(HTAB)在鈣鈦礦層原位反應形成寬帶隙滷化物層,HTAB分子由一個功能化的N+(CH3)3-和一個脂肪族部分C6H13-,前者可以提高鈣鈦礦層的潮溼條件下的穩定性,而後者與P3HT的範德華作用有利於P3HT的自組裝。NBH和P3HT的範德華相互作用:
圖2 P3HT的結構與性能
光伏器件性能:
圖3 使用P3HT的基於DHA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性能
環境穩定性大面積電池性能:
圖4 穩定性測試和5 cm×5 cm電池模塊
小結:
1. 使用DHA結構能夠有效緩解P3HT作為空穴傳輸層的缺點,並使太陽能電池器件效率大大提高。
2. 使用HTAB來進行WBD的原位合成可以有效改善P3HT的形貌,從而提高P3HT的電荷傳輸性能,同時HTAB引入大大提高了器件的適度穩定性。
3. 使用P3HT作為空穴傳輸層的DHA太陽能電池在大面積電池組件中也表現出優異的性能。
參考文獻
Jung, E.H. et al. Efficient, stable and scal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using poly(3-hexylthiophene). Nature 567, 511–515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0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