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材料學院韓禮元教授團隊在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

2020-11-22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是實現該類新型光伏技術產業化的基石,也是當前國際科技和產業競爭的焦點和難點。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韓禮元教授團隊在Cell Press旗下的知名期刊《Joule》上發表題為「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 Modules with High Stability Enabled by Iodide Diffusion Barriers」的學術論文。韓禮元教授和楊旭東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畢恩兵博士、博士生唐文濤、陳漢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2017年該團隊製備了具有認證效率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Nature, 2017, 550, 92)。半個月前,該團隊在鈣鈦礦器件穩定性上再下一城,構建穩定異質結結構,為提升器件穩定性提供了全新的思路(Science, 2015, 350, 944)。此次成果結合模塊製備基礎和全新的穩定性理論,通過器件結構設計,製備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

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因具有不同於小面積電池的特有器件結構,存在更為複雜的光電性能衰減過程,穩定性低於小面積電池。如何實現大面積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成為阻礙該類新型光伏技術產業化的重要瓶頸問題。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中,存在結構複雜的電池連接區,並利用該結構將子電池串聯在一起。在傳統方法所製備的模塊結構中,連接區鈣鈦礦薄膜會接觸到金屬電極和空氣而發生材料腐蝕和分解問題,且同時存在電子和空穴傳輸層接觸導致電荷複合損失的問題。


圖一(A)鈣鈦礦電池模塊中材料腐蝕和分解過程、界面載流子的傳輸和複合過程的示意圖;(B-D) 0維、1維、2維的擴散阻隔層材料示意圖;(E-G) 採用0維、1維、2維擴散阻隔層的器件元素分布。

韓禮元教授團隊重新設計了模塊連接區結構,構建了由可低溫製備的低維材料來形成的擴散阻隔層。該結構可有效抑制材料的腐蝕和分解,以及抑制界面電荷複合,最終實現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通過國際公認光伏認證機構測試,在面積36cm2的模塊器件上獲得14.2%的認證效率。該模塊在85℃加熱1000小時後,仍然保持著95% 以上的初始光電轉換效率,且在一個標準太陽光(AM 1.5G,100mw/cm2)光照1000小時後仍保持初始效率的91%。

圖二,(A)有/無阻隔層的鈣鈦礦電池模塊封裝後在85 oC,相對溼度85% 條件下運行1,000 小時效率的變化,(B)有/無阻隔層的鈣鈦礦電池模塊封裝後在60 oC、一個標準太陽光光照1000小時下效率變化。

這項工作通過模塊器件結構設計,有效提高了大面積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模塊器件的穩定性,在推動該類低成本光伏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對未來產業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論文連結:https://www.cell.com/joule/fulltext/S2542-4351(19)30374-5

相關焦點

  •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摘要 【科研人員製備出大面積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記者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在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領銜團隊等不懈努力下,科研人員運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的目標邁出了重要一步
  • 大面積高效率薄膜太陽能電池,讓低成本發電成為可能
    上海交大9月11日傳出信息,《自然》在線發表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韓禮元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使用更加經濟安全的新方法,製備出比蟬翼還薄數十倍的大面積鈣鈦礦薄膜,向實現大規模低成本太陽能發電跨出重要一步。如果這種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成功產業化,就無需依賴政府政策資助,便可成為市場主流的發電方式。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遭遇「成長的煩惱」,上海交大提出解決方法
    Science發文 上海交大 供圖擁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卻天生體格「柔弱」,這是光伏新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所面臨的「成長的煩惱」。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韓禮元團隊通過構建穩定異質結結構,在保證高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工作狀態下的穩定性,對促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進程起重要作用。該項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一種新型光伏技術,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點,目前,世界最高光電轉化效率紀錄已達到25%。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收服電池界的「小哪吒」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2009 年首次報導後
  • 2020上海交通大學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招聘博士後1人公告公告...
    研究團隊依託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及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人才創新基地,長期致力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單結、多結電池及模塊的研究。團隊負責人韓禮元教授現任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曾在夏普公司研究所工作15年,主要負責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開發。基於卓越的研究成果,在2008年被聘請到日本物材研究所,擔任下一代太陽能電池中心主任。
  • 上海交大韓禮元團隊再次刷新無鉛鈣鈦礦太陽電池權威認證效率
    ., 2020, 11:2678), 10.2%(Joule, 2020, 4: 902-912)之後,上海交大韓禮元教授,王言博助理教授再次刷新無鉛鈣鈦礦太陽電池權威機構認證效率至11.2%。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有機-無機滷化鉛半導體作為光吸收材料的鈣鈦礦太陽電池實現了高光電轉換效率且其穩定性也逐步得到改善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在中國首先商業化!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在中國首先商業化!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導讀:中國是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國,擁有最多的光伏企業和研究人員。在這種蓬勃發展的光伏環境中,上海交大韓禮元教授認為,在中國科學家和工業界的不懈努力之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商業化將首先在中國實現。
  •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特點、產業布局與發展前瞻
    鈣鈦礦太陽能光伏電池是使用與鈣鈦礦晶體結構相似的半導體材料作為吸光材料的第三代薄膜太陽能光伏電池,具有光電轉換效率高、可柔性製備、低成本等突出優勢,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有望引發相關領域的能源革命。其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第一代太陽能光伏電池,主要是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
  • 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創世界紀錄——接近產業化
    基於P-i-N反式平面結構、通過優化界面工程,全面解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高效率、遲滯現象、器件穩定性、大面積器件均勻性和一致性等重要問題,首次在國際權威太陽能電池認證機構——「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 (AIST) 」認證成功大面積 (>1 cm2)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國際最高效率 (15%),首次將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寫進權威太陽能效率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
  • 南大譚海仁團隊:創世界紀錄效率的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權威認證,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4.2%,首次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寫進太陽能效率世界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韓禮元教授團隊,2017年實現了有效面積36.1平方釐米、認證效率12.1%的大面積鈣鈦礦模塊的效率世界紀錄。
  • 有望引發能源革命的太陽能電池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韓禮元教授團隊,2017年實現了有效面積36.1平方釐米、認證效率12.1%的大面積鈣鈦礦模塊的效率世界紀錄。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韓宏偉教授團隊,2014年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基於全印刷技術的介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技術,實現了印刷介觀太陽能電池及光電器件關鍵技術的突破;2015年研製出6平米全印刷介觀鈣鈦礦太陽能模組,應用前景良好。
  • 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效率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權威認證,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4.2%,首次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寫進太陽能效率世界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為目前大面積
  • 中美兩國的大學,都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我們希望這一工藝能夠儘快得到推廣和大面積應用。」羅爾斯頓說,「等離子處理系統聽上去就很炫,而且您可以用非常合理的價格購買它。」根據史丹福大學的這個研究小組的估算,他們的鈣鈦礦太陽能薄膜電池生產成本,每平方英尺大約25美分,遠遠低於當前常規矽材料太陽能電池模塊成本的2.5美元。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等多位合作者,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發表於《自然—光子學》,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等多位合作者,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發表於《自然—光子學》,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 第一屆新型太陽能電池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
    5月24日至25日,第一屆新型太陽能電池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學術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順利召開。本次會議受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化學專業委員會的委託,由中國科學院清潔能源前沿研究重點實驗室、中科院光化學重點實驗室、北京市新能源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物理所清潔能源中心和清潔能源實驗室共同承辦。
  • 杭州纖納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
    近期,杭州纖納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採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生產出面積超過16cm²、光電轉化效率達到15.24%的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該成果已獲得位於美國蒙大拿州的國際測試中心Newport公司的權威認證,刷新了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件的世界紀錄。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學術頭條 發表於 2020-11-30 13:56:21 當前,大多數常用的太陽能電池都是以矽材料為基礎製成的,因為矽這種材料可以將太陽能轉化為清潔的電能
  • ...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