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科大陳煒Adv. Energy Mater. :基於低溫溶液法製備CuCrO2空穴傳輸層的高效、高光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1-01-14 材料人



在短短幾年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突破22%,然而其對溼度和光照的穩定性是限制其工業化生產的重要因素。雖然近年來,科研工作者通過多種手段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對溼度的穩定性,但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穩定性研究較少,尤其是紫外光(<400 nm)穩定性。目前降低紫外光對鈣鈦礦的分解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將鈣鈦礦吸收的紫外光轉換成可見光;另一種是製備紫外光阻擋層,將紫外光過濾。在順式n-i-p結構中已有報導BaSnO3 作為電子傳輸層抑制紫外光對鈣鈦礦的分解,但是在反式p-i-n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如何降低紫外光對鈣鈦礦層的分解是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中,通過低溫溶液法製備緻密的CuCrO2空穴傳輸層,並將其應用在反式p-i-n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取得19%的光電轉換效率,同時,CuCrO2空穴傳輸層能夠吸收紫外光從而降低紫外光對鈣鈦礦的破壞,最終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穩定性。



最近, 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科學中心的陳煒教授課題組香港科技大學楊世和教授,華盛頓大學Alex K.-Y. Jen教授合作,在Adv. Energy Mater. 上發布了一篇名為 」Low-Temperature Solution-Processed CuCrO2 Hole-Transporting Layer for Efficient and Photo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 的文章。該研究中通過低溫溶液法製備緻密的CuCrO2空穴傳輸層並將其應用在反式p-i-n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取得19%的光電轉換效率;研究同時發現,CuCrO2空穴傳輸層能夠吸收紫外光從而降低紫外光對鈣鈦礦的破壞,最終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穩定性。







(a)CuCrO2的晶體結構;

(b)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結構示意圖;

(c)對應的能級圖。



(a)CuCrO2的XRD圖;

(b)CuCrO2的TEM圖(低放大倍數);

(c)CuCrO2的粒徑統計分布圖;

(d)CuCrO2的TEM圖;

(e)CuCrO2的HR-TEM圖;

(f)CuCrO2的HR-TEM相應的SAED圖;

(g)CuCrO2薄膜的SEM圖;

(h)CuCrO2薄膜的AFM圖;

(i)不同厚度的CuCrO2薄膜的透過率圖。


圖3 基於CuCrO2的鈣鈦礦薄膜及鈣鈦礦器件性能表徵圖



(a)基於CuCrO2的鈣鈦礦的SEM圖;

(b)鈣鈦礦,鈣鈦礦/CuCrO2以及鈣鈦礦/NiO的PL圖;

(c)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截面SEM圖;

(d)CuCrO2和NiO兩種器件的JV曲線圖;

(e)兩種器件的IPCE圖;

(f)兩種器件效率分布的相狀圖。



(a)CuCrO2和NiO兩種膜的UV-vis圖;

(b)CuCrO2和NiO兩種器件的光穩定性測試示意圖;

(c)-(f)CuCrO2和NiO器件在紫外燈照射下的VOC,JSC,FF 以及PCE隨時間的演變圖。



CuCrO2由於具有較高的空穴遷移率和電導率,同時其價帶位置與鈣鈦礦的價帶位置匹配,使鈣鈦礦能夠更有效地將空穴注入至CuCrO2中,器件性能為19.0%。更重要的,CuCrO2可以吸收部分紫外光,從而有效地抑制了紫外光對鈣鈦礦膜的破壞,暴露在紫外燈下照射1000 h,發現基於CuCrO2的器件性能僅降低約10%。


文獻連結:Low-Temperature Solution-Processed CuCrO2 Hole-Transporting Layer for Efficient and Photo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Adv. Energy Mater.,2018,DOI: 10.1002/aenm.201702762)



陳煒教授本碩博畢業於清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2008年獲得工學博士學位;2008-2010年,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12年2月-3月,澳大利亞Monash大學材料系,短期學術訪問;2012年7月-8月,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訪問學者;2014年4月,日本國立材料與物質研究機構(NIMS)特別研究員,訪問研究1年。2010年4月至2016年1月,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副教授。2016年1月至今,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2014年-至今)。入選國家第三批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獲得2015年中國十大科技新銳人物稱號。


投稿以及內容合作可加編輯微信:RDD-2011-CHERISH,任丹丹,我們會邀請各位老師加入專家群。


材料牛網專注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及行業進展,如果您對於跟蹤材料領域科技進展,解讀高水平文章或是評述行業有興趣,歡迎大家到材料人宣傳科技成果並對文獻進行深入解讀,投稿郵箱tougao@cailiaoren.com。



材料人提供材料性能分析、成分分析、顯微分析等材料性能分析測試。


材料人提供材料計算難題解決、硬體租用等四大特色服務,提供各類論文封面圖、插圖、流程圖等繪圖服務。


如有需要,請聯繫QQ:3234370334(測試客服)/3419043216(服務客服),或微信號:iceshigu,或進入測試谷網搜索相關產品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Adv. Energy Mater.:低溫溶液製備CuCrO2空穴傳輸層用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電池
    在該文中,由於CuCrO2具有合適的電子結構和電荷轉移性質,研究者用液基製備的CuCrO2代替目前研究廣泛的NiOx空穴傳輸層。相應的鈣鈦礦太陽電池的功率轉化效率從17.1%提高到19.0%。更重要的是,優化的鈣鈦礦太陽電池與參比器件相比具有更好的光穩定性。結果表明:液基製備的CuCrO2晶體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 科研進展 | 陳煒教授課題組在高效、高光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在短短幾年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突破22%,然而其對溼度和光照的穩定性是限制其工業化生產的重要因素。雖然近年來,科研工作者通過多種手段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對溼度的穩定性,但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穩定性研究較少,尤其是紫外光(<400 nm)穩定性。
  • 【材料】基於銅鹽摻雜Spiro-OMeTAD空穴傳輸層的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2』,7,7』-四-(二甲氧基二苯胺)-螺芴(Spiro-OMeTAD)因具有優良的光電性能,作為空穴傳輸層材料已被廣泛地應用於以甲氨基鉛滷化物
  • 以P3HT作為空穴傳輸材料的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最有潛力的光伏技術之一,在近十年來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合適空穴傳輸材料一直是實現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關鍵之一。
  • 南大譚海仁團隊首次採用溶液法製備高效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具備低成本、易製備和優異光電性能等突出優點,在國際上備受關注並且發展迅速,單結電池轉化效率已從2009年的3.8%提升到2020年的25%以上,鈣鈦礦也被認為是下一代最具應用前景的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材料。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此外,由於用於高效太陽能電池的三維鈣鈦礦材料在室外環境(水、氧氣以及紫外光)下的穩定性較弱;另一方面,二維鈣鈦礦材料的穩定性較好但是器件性能較差,基於此,當將3D和2D鈣鈦礦結合在同一薄膜時可以形成3D -2D鈣鈦礦異質結,獲得既具有高效光電轉化性能(約17%)又具有非常好的室外穩定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然而,ZnO和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之間的較差的化學相容性,使其作為電子傳輸層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中充滿挑戰。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課題組利用MgO和質子化的乙醇胺對ZnO表面進行鈍化,使ZnO成為極具潛力的電子傳輸材料,製備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電池。
  • 乾貨 詳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基本構造通常為襯底材料/導電玻璃(鍍有氧化物層的基片玻璃)/電子傳輸層(二氧化鈦)/鈣鈦礦吸收層(空穴傳輸層)/金屬陰極(圖2).其中空穴注入是從鈣鈦礦材料進入到空穴傳輸材料中, 電子注入是從鈣鈦礦材料進入到電子傳輸材料(通常為二氧化鈦薄膜)中。基於此, 鈣鈦礦有兩類結構:介觀結構和平面異質結結構.
  • 上科大:鈣鈦礦薄膜的製備和原位表徵再獲重要進展!
    他們創新性地使用丁胺氣體對三維鈣鈦礦薄膜進行表面處理,獲得二維三維複合結構的鈣鈦礦薄膜;同時利用同步輻射原位X射線表面掠入射衍射技術深入研究了表面二維材料的結構、成分和生長機理;通過將結構優化的二維三維複合鈣鈦礦薄膜應用於光伏器件中,獲得了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南大譚海仁團隊:創世界紀錄效率的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
    Energy 2019, 4, 864–873);課題組近期還首次報導了溶液法製備高效的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ACS Energy Lett. 2020, 5, 2819–2826)。然而大面積疊層電池在效率上仍然與小面積器件存在較大差距,制約了鈣鈦礦疊層電池的產業化進程。
  • 【材料】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高效空穴傳輸材料SAF-OMe
    (Poly-(triarylamine) (PTAA) 和(2,2』,7,7』-四-(二甲氧基二苯胺)-螺芴)(Spiro-OMeTAD)的核心骨架中的有效官能團巧妙地相結合,成功研發出一種能級匹配好、空穴傳輸能力高的理想材料:SAF-OMe。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日前《自然—光子學》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科研團隊在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的重要進展,這項研究由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多位學者共同完成。2019年4月,陳永華和黃維團隊在Chem期刊上刊發論文,報導了空氣中簡單一步法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方法。「通過實驗研究,我們採用了新型離子液體溶劑醋酸甲胺(MAAc)來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黃維院士團隊原位界面調控助力高效無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期,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西安柔性電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團隊陳永華教授課題組在原位界面調控助力高效無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以「In Situ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n-Transport-Layer-Free Perovskite
  • 【材料】氧化鎳基高效柔性有機-無機複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氧化鎳材料具有優異的空穴傳輸性能,與常用的PEDOT:PSS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更強的電子阻擋能力,因此特別適合作為有機-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空穴傳輸層
  •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最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能源及環境問題的日趨嚴峻,業界對於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高光電轉化效率(PCE),低製備成本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成為了光電子器件及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
  • 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效率
    Energy 2019, 4, 864–873);課題組近期還首次報導了溶液法製備高效的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ACS Energy Lett. 2020, 5, 2819–2826)。然而大面積疊層電池在效率上仍然與小面積器件存在較大差距,制約了鈣鈦礦疊層電池的產業化進程。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基本構造通常為襯底材料/導電玻璃(鍍有氧化物層的基片玻璃)/電子傳輸層(二氧化鈦)/鈣鈦礦吸收層(空穴傳輸層)/金屬陰極(圖2)。基於此, 鈣鈦礦有兩類結構:介觀結構和平面異質結結構。介觀結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基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發展起來的, 和DSSCs的結構相似:鈣鈦礦結構納米晶附著在介孔結構的氧化物(如TIO2)骨架材料上, 空穴傳輸材料沉積在其表面, 三者共同作為空穴傳輸層(圖2(a))。在這種結構中, 介孔氧化物(TiO2)既是骨架材料, 也能起到傳輸電子的作用。
  •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綜述:無機-有機鈣鈦礦材料在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
  • 用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NiOx / Spiro雙空穴傳輸層,其效率超過21%
    空穴傳輸層(HTL)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的效率和穩定性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上海科大寧志軍課題組開發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基於該異質結構的反式器件實現了20.7%的效率和1000h的連續工作壽命,為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構築提供了一條途徑。研究亮點:1.利用離子交換方法在雜化鈣鈦礦晶粒表面製備了CsPbI3富集的的準無機納米核殼結構;2.準無機殼層異質結構能夠減少缺陷密度和抑制離子遷移;3.基於該異質結構的反式鈣鈦礦電池實現了20.7%的效率和1000h的連續工作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