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譚海仁團隊首次採用溶液法製備高效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

2020-09-24 小材科研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具備低成本、易製備和優異光電性能等突出優點,在國際上備受關注並且發展迅速,單結電池轉化效率已從2009年的3.8%提升到2020年的25%以上,鈣鈦礦也被認為是下一代最具應用前景的低成本高效率光伏材料。目前,鈣鈦礦/鈣鈦礦(全鈣鈦礦)雙結疊層太陽能電池已經達到了24.8%的效率。根據相關理論計算,理想帶隙匹配下,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可以獲得比雙結疊層電池更高的轉換效率,其可實用化效率可達37%以上。然而,三結電池製備工藝複雜且光電匹配難度較大,領域內一直鮮有突破進展,實驗上已實現的轉換效率遠低於10%。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發表了溶液法製備高效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工作通過使用目前理想匹配的1.99-,1.60-和1.22-eV帶隙子電池,設計製備了NiO/PTAA雙層結構作為1.60-eV子電池的空穴傳輸層(HTL),獲得了緻密且具有優良導電性的互連層。最終,溶液法製備的三結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獲得了20.1%的轉換效率,取得了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領域的重要進展。

該成果以《Solution Processed Monolithic All-perovskite Triple-junction Solar Cells with Efficiency Exceeding 20%》為題,在能源類知名期刊ACS Energy Letters(IF=19.0)上發表。

▲圖1. Cs0.2FA0.8PbI0.9Br2.1寬帶隙(1.99-eV)鈣鈦礦。

文章基於目前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最優的帶隙匹配1.99-,1.60-和1.22-eV。首先製備了帶隙約為2.0 eV的寬帶隙鈣鈦礦,採用一步反溶劑法製備了組分為Cs0.2FA0.8PbI0.9Br2.1的鈣鈦礦薄膜,如圖1所示。

▲圖2.頂電池與中間電池之間的互連。

之後沉積ALD-SnO2/Au為子電池之間的互連層 (圖2a)。選擇PTAA作為1.60-eV中間電池的HTL時,其厚度無法覆蓋粗糙的頂電池的表面,從而形成不連續的HTL(圖2b)。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沉積PTAA之前旋塗了一層較厚(約80 nm)的NiO納米晶。NiO納米晶體可以在旋塗後填滿鈣鈦礦粗糙的表面,這有利於隨後獲得更緻密的PTAA層。使用NiO/PTAA雙層HTL在1.60-eV單結電池中展現出更好的性能(圖2c)。與僅使用PTAA作為互連HTL的器件相比,使用NiO/PTAA雙層HTL的雙結電池具有更好的光電性能(圖2d, e)。

▲圖3.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的光電性能。

上述結構再加上組分為MA0.3FA0.7Pb0.5Sn0.5I3的1.22-eV帶隙鈣鈦礦,製備得到了全鈣鈦礦三結太陽能電池。統計對比了在1.60-eV子電池中分別使用PTAA和NiO / PTAA為HTL時三結電池的PCE分布(圖3a)。PTAA為HTL時性能最好的三結電池器件的PCE僅為17.2%(Voc = 2.549 V,Jsc = 8.9 mA cm-2,FF = 76.2%)。最佳NiO / PTAA器件的PCE顯著提升至20.1%,Voc為2.802 V,Jsc為8.8 mA cm-2, FF為81.1%(圖3b)。該器件在3分鐘內測得的穩定PCE為19.8%(圖3c)。在三結電池中,來自三個子電池的相應EQE光譜的積分Jsc值分別為8.5、9.3和10.2 mA cm-2(圖3d)。

19級博士生肖科和19級直博生聞瑾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現代工學院譚海仁教授為論文通訊作者。本工作得到了現代工學院朱嘉教授、電子學院徐駿教授的支持,還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江蘇省功能材料設計原理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來源:南京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0c01184

相關焦點

  • 南大譚海仁團隊:創世界紀錄效率的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權威認證,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4.2%,首次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寫進太陽能效率世界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 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團隊:創造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新記錄
    譚海仁課題組前期通過創新性地採用原子層沉積技術製備緻密的SnO2層(約20 nm厚)引入到疊層電池互聯層中,很好地解決溶液法製備全鈣鈦礦疊層電池中的溶劑正交問題;同時構築了新型的隧穿複合結結構,通過插入金屬薄層(約1 nm厚),實現載流子的高效隧穿複合,有效減少疊層電池在隧穿結中的開路電壓的損失,並顯著提升疊層電池的填充因子。
  • 南大頂刊:24.2%!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效率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權威認證,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4.2%,首次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寫進太陽能效率世界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為目前大面積
  • 首次!寫進世界記錄表,江蘇教授團隊最新成果登上Nature子刊!
    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和矽基薄膜太陽能電池領域進行了比較系統深入的研究,領導科研團隊實現了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平面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非晶矽/微晶矽疊層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的世界記錄。譚海仁課題組前期通過創新性地採用原子層沉積技術製備緻密的SnO2層(約20 nm厚)引入到疊層電池互聯層中,很好地解決溶液法製備全鈣鈦礦疊層電池中的溶劑正交問題;同時構築了新型的隧穿複合結結構,通過插入金屬薄層(約1 nm厚),實現載流子的高效隧穿複合,有效減少疊層電池在隧穿結中的開路電壓的損失,並顯著提升疊層電池的填充因子。
  • 鄭大溶液法製備出全無機鈣鈦礦量子點發光二極體—新聞—科學網
    日前,從鄭州大學傳來消息,該校物理工程學院在新型鈣鈦礦發光二極體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在國際上首次用全溶液法製備鈣鈦礦發光二極體(LED),相關成果以「Strategy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發表了窄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以《Combin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Mixed Tin-Lead Perovskite
  • 中美兩國的大學,都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該技術使用一種帶有兩個噴嘴的機器人設備快速生產鈣鈦礦薄膜。一個噴嘴將液態的鈣鈦礦化物噴在玻璃面板上,另一個噴嘴則提供等離子體的高活性電離氣體。 「常規的生產鈣鈦礦電池的工藝,是將鈣鈦礦溶液烘烤半個小時左右,」羅爾斯頓說,「我們的創新是,使用等離子體高能源,直接將液態的鈣鈦礦液體生產成薄膜太陽能電池。」
  • ...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清華新聞網8月18日電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黃維院士團隊原位界面調控助力高效無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期,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西安柔性電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團隊陳永華教授課題組在原位界面調控助力高效無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以「In Situ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n-Transport-Layer-Free Perovskite
  • :基於低溫溶液法製備CuCrO2空穴傳輸層的高效、高光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雖然近年來,科研工作者通過多種手段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對溼度的穩定性,但是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穩定性研究較少,尤其是紫外光(<400 nm)穩定性。目前降低紫外光對鈣鈦礦的分解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將鈣鈦礦吸收的紫外光轉換成可見光;另一種是製備紫外光阻擋層,將紫外光過濾。
  • 黃維院士&陳永華教授:離子液體製備鈣鈦礦的高效穩定的起源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在新興的光伏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其認證效率高達25.2%。 與矽(Si)太陽能電池、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和碲化鎘(CdTe)等傳統光伏技術相比,PSC最吸引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溶液可加工特性,能夠顯著降低工藝成本,並且柔性器件的製備容易實現。
  • 黃維院士&陳永華教授:離子液體製備鈣鈦礦的高效穩定的起源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在新興的光伏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其認證效率高達25.2%。 與矽(Si)太陽能電池、砷化鎵(GaAs)太陽能電池和碲化鎘(CdTe)等傳統光伏技術相比,PSC最吸引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溶液可加工特性,能夠顯著降低工藝成本,並且柔性器件的製備容易實現。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太陽能光伏技術作為未來清潔能源,符合社會發展的歷史潮流和國家能源戰略的大方針,太陽能電池及其系統集成技術已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前所未有的關注。基於全固態鈣鈦礦材料的太陽電池是當今最有前途的幾種光伏器件之一,能大幅降低太陽電池的製備成本和使用成本。
  •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康飛宇教授、韋國丹助理教授聯合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所李江宇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發光材料與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朱旭輝教授,在材料領域國際頂刊《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題為「通過綠色反溶劑工程抑制缺陷誘導的非輻射複合以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科學家研製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純相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伯克利深圳學院團隊在綠色反溶劑抑制非輻射複合實現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新進展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Suppressing Defects-Induced Non-Radiative Recombination for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rough Green Anti-Solvent Engineering)的研究論文,報導了採用綠色反溶劑處理獲得的高質量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然而,ZnO和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之間的較差的化學相容性,使其作為電子傳輸層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中充滿挑戰。廈門大學鄭南峰教授課題組利用MgO和質子化的乙醇胺對ZnO表面進行鈍化,使ZnO成為極具潛力的電子傳輸材料,製備高效且穩定的鈣鈦礦電池。
  • 科學家研製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純相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來了!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商業化鋪路
    日前《自然—光子學》發表了一篇論文,介紹了科研團隊在高效穩定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向的重要進展,這項研究由吉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的多位學者共同完成。2019年4月,陳永華和黃維團隊在Chem期刊上刊發論文,報導了空氣中簡單一步法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方法。「通過實驗研究,我們採用了新型離子液體溶劑醋酸甲胺(MAAc)來製備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光輔助兩步法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2%
    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採用添加劑作為結晶劑或鈍化劑。I3-已被公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添加劑,可改善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度,晶粒尺寸和形貌。但是,I3-的製備和添加量的調控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