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大學「千人計劃」廖良生團隊的蔣佐權副教授與孫寶全教授課題組通過將兩種「明星」空穴傳輸材料(Poly-(triarylamine) (PTAA) 和(2,2』,7,7』-四-(二甲氧基二苯胺)-螺芴)(Spiro-OMeTAD)的核心骨架中的有效官能團巧妙地相結合,成功研發出一種能級匹配好、空穴傳輸能力高的理想材料:SAF-OMe。與目前商業化的Spiro-OMeTAD相比,SAF-OMe表現出更大的接觸角,更好的疏水性能,從而可以有效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空氣中的使用壽命。
該結構使用的骨架為芴螺三苯胺結構,該結構曾經被用於構建有機發光二極體中的空穴傳輸層,研究人員因此聯想到其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的可能性。該材料的合成路線簡便,產率較傳統材料更高,有利於大量製備。其器件應用結果顯示,在非摻雜條件下,以SAF-OMe為空穴傳輸層的鈣鈦礦電池仍然可以取得13.44%的能量轉換效率,遠遠超過基於Spiro-OMeTAD的5.91%,並且接近Spiro-OMeTAD進行摻雜後的效率(14.84%)。而對該材料進一步摻雜後,基於SAF-OMe摻雜的器件效率(16.73%)仍超過基於Spiro-OMeTAD摻雜的器件效率。除此之外,鈣鈦礦電池現今最大的問題是電池工作的穩定性。該研究同時證明新材料SAF-OMe不僅在效率上超過Spiro-OMeTAD,其在穩定性上也優於後者。經測算得知,在測試時間達到240小時後,基於Spiro-OMeTAD的電池效率下降了53%,而基於SAF-OMe的電池效率下降了39%,減少了14個百分點,顯示出很大的應用潛力。
這一結果已發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resolve/doi?DOI=10.1002%2Fadfm.201504245
原文標題:Dopant-free Spiro-Triphenylamine/Fluorene as Hole-Transporting Material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with Enhanced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X-MOL求職廣場重磅來襲!化學和生命科學領域熱招職位「觸手可及」!
[點擊這裡閱讀詳情]
高校和研究所可免費發布職位,請聯繫 jobpost@x-mol.com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直達X-MOL求職廣場。
本文版權屬於X-MOL(x-mol.com),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長按下圖識別圖中二維碼,輕鬆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