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2020-12-03 電氣新科技

你吃過罐頭食品嗎,桃罐頭、荔枝罐頭、橘子罐頭、肉罐頭、魚罐頭等。基於新鮮食材保鮮時間有限,而為了把這些食材保存得更久,經過處理加工製成罐頭是一種較好的方法,保存時間長,且還能絕大部分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

但大家聽說過「陽光罐頭」嗎?為了保鮮和長期存儲,陽光也可以製成罐頭,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太陽能電池及相關技術。從太陽能發展歷史來看,光照射到材料上所引起的「光起電力」行為,早在19世紀就已發現。其後,各國科學家們對此的探索從未間斷過,直至1954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用半導體做實驗時發現在矽中摻入一定量的雜質後對光更加敏感這一現象後,第一個太陽能電池由此誕生,開啟了太陽電池技術時代。

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主要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伏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種類繁多,如矽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多晶體薄膜太陽能電池等。而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各類「保鮮」技術仍在不斷研究探索中。

近日,中國西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即通過增強層狀分子間的作用力,增加了電池的穩定性,在光照下持續工作1000小時,電池的光電轉化性能衰減低於15%,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相關成果已發表於《自然光子學》。

該研究團隊指出,要把陽光變成「陽光罐頭」,首先需要把陽光轉換成能夠儲存的狀態——電,然後電能會被輸送到儲存裝置中,供後續使用。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一邊接受陽光的能量一邊將其轉換成電能,因此可將太陽能電池看作是一個「光-電轉換器」。

截至目前,國內外出現過不少種類的這種神奇的「轉換器」,而他們研究的是目前學術界備受重視的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太陽能領域的後起之秀,與傳統的矽基太陽能電池相比,它們可能更便宜、生產更簡單,且在實驗室較小尺寸狀況下已顯示出了較高的效率水平。

據介紹,層狀鈣鈦礦電池三維結構看起來有點像「魔方」,以往層狀鈣鈦礦電池一般持續工作500~800小時,性能就會衰減15%甚至更多。相比之下,此次的研究成果有效增加了這類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延長了工作時間,使得此類太陽能電池距離真正投入使用又邁進了一步。

據了解,自2009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納入研究領域,其穩定性就比較差,經過幾年的努力與探索,其穩定性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最好的穩定性已達10000小時。穩定性到底有多重要?該研究團隊表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要真正投入應用,穩定性、光電轉化效率、大面積製造等許多問題都有待突破,無疑穩定性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相對於矽電池25年的壽命要求,目前鈣鈦礦電池還差得很遠,這也是我們一直要努力的方向。

該研究團隊介紹說,以前層狀鈣鈦礦材料太陽能電池的每一層之間的分子是「靠在一起」,這種不太緊密的作用力難以對抗水、熱以及紫外光等的侵蝕,使層狀鈣鈦礦電池很容易分解「罷工」;而此次研究中,他們想辦法讓那些分子緊緊地「抱在一起」,從而增強了分子間的作用力,繼而增加了電池的穩定性。

而此次開發出的離子液體鈣鈦礦光伏技術,摒棄了傳統高毒性、不穩定的極性非質子溶劑,在穩定性上取得了較大的進展,效率也逐漸與最高水平持平。另外,該研究團隊還在進行一些大面積工藝方面的工作,希望能夠為產業界提供一些想法和思路。

相關焦點

  • 上科大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進一步研究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上海科技大學—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並進一步研究了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25%以上。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一般含有甲脒和甲胺等有機陽離子,然而甲胺遇熱易分解的特性導致其熱穩定性遠達不到商業化標準;此外鈣鈦礦/電荷傳輸層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態進一步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
  • 上科大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新聞—科學網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利用同步輻射掠入射X射線衍射技術深入研究表面後處理形成界面層的成分和結構
  • 石墨烯墨水有助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
    石墨烯旗艦級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石墨烯和二硫化鉬量子點的混合物,用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PSCs是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它效率高,相對容易生產,用更便宜的材料製成,由於其靈活性,可以用於傳統矽太陽能電池無法放置的地方。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在新型太陽能電池中,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最有前景的。」9月10日下午,在智慧能源與綠色發展論壇上,上海科技大學教授寧志軍分享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機遇與挑戰。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及原理
    由鈣鈦礦電池工作機理可以看出,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的提升不僅取決於光的吸收能力, 還取決於載流子在鈣鈦礦結構中的傳輸速率。(ⅱ) 改進鈣鈦礦電池的製備工藝。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作為一種新型的薄膜太陽能電池, 其製備工藝與其他薄膜電池類似, 例如旋轉塗覆法(溶液旋塗法)、真空蒸鍍法(氣相法)等。
  • 科學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份,《科學》連續刊發4篇有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論文,其中關於鈣鈦礦與矽的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文章就有3篇。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熱點科學問題是什麼?受關注的解決策略有哪些?近期發表的文章對熱點科學問題有什麼貢獻?帶著這些問題,4月15日,《中國科學報》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舫。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3)新材料及新結構目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最常用的光吸收材料為CH3NH3PbI3。電子傳輸層最常用材料為TiO2,spiro - OMeTAD為空穴傳輸層。為進一步提升效率,研究者從材料入手,以期設計得到新材料,從而體現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優勢。
  • 乾貨 詳解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
    限制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升的瓶頸在於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被反射或者透射損耗掉, 而只有與吸光層材料能隙相近的光才能被吸收轉化為電能. 因此, 提高電池轉換效率的關鍵在於改善電池的能帶結構.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通過調控鈣鈦礦材料中的離子基團來調節能隙, 製備出不同能隙的多結太陽能電池也是該領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圖鑑——2018年度ESI高被引論文中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匯總
    鈣鈦礦由於獨特的材料性質,例如良好的吸光性能,優異的電荷傳輸速率和電荷載流子擴散長度等優點,達到了高品質的產品性能與低成本製造工藝的完美結合,在短短幾年時間內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穩定性提升,而成為「光伏領域的新希望」。通過科學家近十年的努力,鈣鈦礦電池的效率從2009年的3.9%提高到了2018年的22.7%。因此基於鈣鈦礦的太陽能電池也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門領域。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但是,頗具「發電」天賦的鈣鈦礦光電材料的「脾氣」卻不穩定,表現主要有二,一是材料不穩定,容易發生分解;二是容易與光、水、氧氣發生作用,工作狀態下的鈣鈦礦光電材料分解速度尤其快。想讓它「乖乖聽話」並不容易。 「在老化過程中,電池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又該如何解決,這是研究界一直渴望回答的問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韓禮元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更高效率更好的穩定性
    NREL研究人員Xiao Chuanxiao(左)和朱凱與大韓民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驗證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30%以上效率的潛力。圖片:NREL的Dennis Schroeder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北理在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研究獲進展
    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金屬滷素鈣鈦礦因其具有優異的光電轉換性能、組分多樣、帶隙可調且成本低廉等特性而受到廣泛研究和關注。目前,單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3.8%已經提高到25.5%,用於綠色清潔能源的商業前景巨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其穩定性、大面積製造、效率轉換等諸多挑戰也是國內科研人員必須直面的問題。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朱瑞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龔旗煌、黃維等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混合陽離子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臨近空間的穩定性研究,該研究作為封面文章刊登於《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遊經碧迫切希望,他們也能儘早開展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
  • 我們距離10年工作壽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多遠?
    全文速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然而其較短的工作壽命是限制其應用的主要挑戰。本文採用達到10年工作壽命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技術成熟的標誌,討論分析了進一步提升鈣鈦礦電池及組件穩定性的策略。 背景介紹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從首次報導以來備受關注。近幾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現已接近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而且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優勢明顯,預計相比於其他光伏技術更低。
  • 新研究:有助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耐用性!
    導讀據美國物理學聯合會官網近日報導,中國蘇州大學的研究人員們查驗了鈣鈦礦材料內在不穩定性發揮作用的機制,以及影響鈣鈦礦光伏電池性能的幾項退化因素。背景作為太陽能電池中的活性層,鈣鈦礦材料正變得越來越受歡迎。
  • 碳電極CsPbI2Br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儘管如此,對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產業界更關心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實際運行情況下的穩定性。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不穩定主要是鉛碘八面體與陽離子之間的弱氫鍵導致的。因此在高溫與光照等外部應力的情況下,有機陽離子丟失,有機無機鈣鈦礦則降解為碘化鉛。採用銫取代陽離子則形成全無機鈣鈦礦。全無機鈣鈦礦相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與光穩定性。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朱瑞與中國科學院院士龔旗煌、黃維等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混合陽離子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臨近空間的穩定性研究,該研究作為封面文章刊登於《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 遊經碧迫切希望,他們也能儘早開展一些更有意義的工作。
  • 使用剝落二維鉬的硫屬化物改善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
    有機金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成為最有前途的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