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電極CsPbI2Br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2021-02-15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飆升的光電轉化效率吸引了廣泛的關注。到目前為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已經超過25%,可以與多晶矽相媲美。儘管如此,對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產業界更關心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實際運行情況下的穩定性。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不穩定主要是鉛碘八面體與陽離子之間的弱氫鍵導致的。因此在高溫與光照等外部應力的情況下,有機陽離子丟失,有機無機鈣鈦礦則降解為碘化鉛。採用銫取代陽離子則形成全無機鈣鈦礦。全無機鈣鈦礦相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與光穩定性。CsPbI2Br是一種相對穩定且高效的吸光材料,其帶隙為1.90eV。一系列出色的工作例如溶劑工程與摻雜用於提高CsPbI2Br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基於Cs0.99Rb0.01PbI2Br材料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獲取高達17.16%的光電轉化效率(使用有機HTM)。

       但是, CsPbI2Br鈣鈦礦產業還有幾個問題亟需解決:使用貴金屬做電極與及使用有機空穴傳輸材料極大的提高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製備成本,而且貴金屬電極與摻雜的有機空穴傳輸材料在運行的過程中不穩定。事實證明,不可避免的金屬遷移與空穴傳輸材料中的離子遷移會造成電池光電轉化效率的嚴重衰減。導電碳材料(石墨烯和炭黑)經常用於低成本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電極。

      碳電極的優點是可以通過絲網印刷,刮塗等簡單的製備工藝製備。極大的簡化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製備工藝。此外,碳電極對於大規模生產來說足夠便宜。目前碳電極CsPbI2Br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為12.19%。碳材料相對於鈣鈦礦來說很穩定。因此碳電極CsPbI2Br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認為是可長期穩定運行的器件。

      2020年7月13日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楊松旺團隊於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刊發碳電極CsPbI2Br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成果。 由於炭黑中間層引入碳電極無空穴CsPbI2Br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減少了碳電極與鈣鈦礦之間的能級失配,增大接觸,最後獲得12.4%的光電轉化效率。填充因子達72.99%。進一步研究表明炭黑納米粒子可以從碳電極擴散到鈣鈦礦層,因此在85℃持續加熱可進一步提升器件光電轉化效率。最後,形成炭黑-CsPbI2Br體相異質結,器件效率進一步提升到13.13%。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一家專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的公眾號

長按關注我們

每日凌晨準時推送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領域最新研究進展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0c08006

點擊閱讀原文可獲取原文

相關焦點

  • 碳電極研究進展(鈣鈦礦部分)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對電極一般為金,銀,銅貴金屬,由於貴金屬價格昂貴,會無形中增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成本。碳基材料具有合適的功函,價格低,長期穩定等特點,因此碳基材料是鈣鈦礦商業化的一種合適的候選材料。
  • 這所985高校研發出全球最大尺寸最高效率的碳電極鈣鈦礦電池!
    「TOP大學來了」小編按,近日,南京大學崑山創新研究院研發的全印刷工藝大面積碳電極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國際權威第三方認證機構德國TÜV萊茵完成了STC功率測試,並取得測試報告。其中,30cm*45cm電池(有效面積951.50cm2)轉換效率達到9.39%,這是全球已發布的碳電極介孔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最大尺寸最高效率的首次權威測試。
  • 合金調控碳電極功函數改善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電荷提取
    【引言】近年來,基於CsPbBr3吸光層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由於其優異的化學穩定性和低成本得到了研究者的密切關注,其光電轉換效率也持續走高,不斷刷新紀錄。研究發現,無機PSC器件的電荷提取能力對光電轉換效率的提升具有關鍵作用。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運行最高效率25.2%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近太空、極地等極端環境中展現了其獨特的應用優勢。但是,由於低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較少,低溫鈣鈦礦效率還遠遠未達到目前的先進水平,此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條件下運行機理尚未清楚。
  • 光電轉換效率為23%的高性能四電極鈣鈦礦/無機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無機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大挑戰是研發與金屬有機滷化鈣鈦礦材料兼容的高電導透明電極。基於銀納米線的透明電極會和鈣鈦礦材料反應而影響電池的長期穩定性。傳統磁控濺射透明半導體氧化物過程中產生的高能顆粒會破化鈣鈦礦材料而降低電池性能。
  • 仿脊椎設計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由於其卓越的光電特性、重量輕、成本低和可中溫卷對卷生產等優點,而引發了蓬勃發展。到目前為止,與作為矽基太陽能電池替代品的剛性裝置相比,柔性PSCs在不久的將來展示了廣泛的商業潛力,如在可穿戴電子設備、智能汽車和建築集成光伏領域。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何以成為第三代太陽能電池?
    在過去的十年裡,關於鈣鈦礦電池的研究發展迅猛,其光電轉化效率已從初始的2.2%迅速飆升至目前的24.5%,接近矽基太陽能電池的水平。因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成為光伏領域這個舞臺上的重頭戲。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經過電子傳輸層進入玻璃基底,接著經外電路到達金屬電極。帶正電的空穴則擴散到空穴傳輸層,最終也到達金屬電極。在此處,空穴與電子複合,電流形成一個迴路,完成電能的運輸。
  • 華中科大全印刷介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突破
    7月18日出版的《科學》(Science)雜誌刊發了華中科技大學韓宏偉課題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基金(項目編號61106056)資助下完成的有關全印刷介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的新成果。  充分利用太陽能是解決目前人類面臨的能源短缺和環境汙染等問題的根本途徑。
  • 【科技前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郝躍院士團隊的陳大正博士最近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上首次報導了一種基於TeO2/Ag透明電極的正型(n-i-p)異質結雙面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分別獲得了20.96%和17.36%的雙面能量轉換效率,雙面因子達到82%,為同期國際最高水平,該成果入選2019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導讀據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新型電極,可與大幅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太陽能電池材料新突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為了使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矽,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了鈣鈦礦薄膜上。鈣鈦礦薄膜是一種低成本的柔性太陽能電池,不僅可以用最少的能量生產,而且幾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 儘管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但在得到大規模應用之前,仍面臨著一些重大挑戰。特別是它們本身的不穩定性,使得它們難以大規模量產。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基於這2種原理,目前研究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結構研究主要集中於3種,如圖3所示。第1種是介孔結構,此結構類似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材料作為光敏化劑附著在多孔二氧化鈦(TiO2)上,其結構為透明導電玻璃/ TiO2/鈣鈦礦敏化的多孔TiO2/ H T M /電極;第2種是平面異質結薄膜結構,其結構為透明導電玻璃/TiO2/鈣鈦礦層/HTM/電極,在這種結構中,鈣鈦礦材料分離出來,既可吸收光又可傳輸電子和空穴;第3種是無空穴傳輸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初步認知與了解
    1954 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 Pearson,Fuller和Chapin等人研製出了第一塊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獲得4.5%的轉換效率, 開啟了利用太陽能發電的新紀元。此後, 太陽能技術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代太陽能電池主要指單晶矽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其在實驗室的光電轉換效率已經分別達到25%和20.4%;第二代太陽能電池主要包括非晶矽薄膜電池和多晶矽薄膜電池。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因此,鈣鈦礦材料可應用於諸多領域,例如光電子器件、通信器件、自旋電子器件等。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光輔助兩步法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2%
    製備高效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是採用添加劑作為結晶劑或鈍化劑。I3-已被公認為是一種有效的添加劑,可改善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度,晶粒尺寸和形貌。但是,I3-的製備和添加量的調控非常困難。
  • 我們距離10年工作壽命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還有多遠?
    本文採用達到10年工作壽命為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及組件技術成熟的標誌,討論分析了進一步提升鈣鈦礦電池及組件穩定性的策略。 背景介紹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自從首次報導以來備受關注。近幾年,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現已接近晶體矽太陽能電池,而且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成本優勢明顯,預計相比於其他光伏技術更低。
  • 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簡化的僅剩下CsPbBr3層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 22.7%),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近年來最有希望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之一。然而,傳統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吸光材料的穩定性卻成為其商業化的最大障礙。為此,研究人員嘗試開發新型的鈣鈦礦結構吸光劑。
  • ...調製C60電子傳輸層以製備高效無機CsPbI2Br鈣鈦礦太陽電池及模組
    太陽電池可將源源不斷的太陽光直接轉化為電能,是一種理想的可再生能源。近年來,鈣鈦礦型太陽電池的能量轉換效率不斷攀升,經認證的效率已突破25.2%,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產業化的要求,加之其低廉的製備成本,靈活多變的製備方法使其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穩定性方面的缺陷仍然亟待解決以滿足商品化的需求。
  • 韓國專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高達25%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近日,韓國成均館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鈣鈦礦電池材料專家Mr.Nam-Gyu Park於北京第14屆中國光伏大會於中國同仁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世紀新能源網記者了解,近年鈣鈦礦電池技術異軍突起,鈣鈦礦電池效率從最初的3.8%,到目前短短的5年達到了20.2%。
  • 喜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實現新突破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郝躍院士團隊的陳大正博士最近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期刊上首次報導了一種基於TeO2/Ag透明電極的正型(n-i-p)異質結雙面高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電池分別獲得了20.96%和17.36%的雙面能量轉換效率,雙面因子達到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