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專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高達25%

2020-11-22 世紀新能源網

世紀新能源網消息:近日,韓國成均館大學化學工程學院教授,鈣鈦礦電池材料專家Mr.Nam-Gyu Park於北京第14屆中國

光伏

大會於中國同仁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世紀新能源網記者了解,近年鈣鈦礦電池技術異軍突起,鈣鈦礦電池效率從最初的3.8%,到目前短短的5年達到了20.2%。

鈣鈦礦電池研究最初始於1978年。Mr.Nam-Gyu Park稱鈣鈦礦中分子的轉動和移動會影響它的相轉變以及它的電學性質,鈣鈦礦材料中分子取向以及結構隨溫度的變化。日本的Miyasaka老師最早製備了液態鈣鈦礦

太陽能

電池,並獲得3.8%的效率,隨後我們在這樣的體系中把效率提高到6.5%。

Mr.Nam-Gyu Park表示:雖然我們文章大量被閱讀,卻依然沒有引用,主要原因就是這樣一種材料在液態電解質中不穩定,因此必須用固態的空穴傳輸材料替代液態的電解質。於是就出現第一個固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樣的電池仍然具有敏化的概念。由於鈣鈦礦材料高的吸光性能,可以在較薄的體系裡獲得高的效率,這是在0.6微米下獲得的9.7%的效率,是當時固態敏化電池的最高效率,同時空穴傳輸材料可以保護鈣鈦礦,使得電池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這篇文章到目前為止已經引用近500次( 谷歌學術)。

鈣鈦礦材料中又發現具有很多新穎的電學性質,到目前為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已經發展出來多種的結構。目前,是通過一種稱為控制鈣鈦礦材料的晶粒尺寸來提高效率的實驗方案。這是通過控制原料濃度實現晶體尺寸控制的實驗方案,可以發現更低的濃度可以獲得更高的晶粒尺寸。

從FIB切片的電鏡照片可以看到很大的鈣鈦礦晶粒,而更大的晶粒可以獲得更高的光電流和更高的效率,最終獲得了17%的效率。同時發現不同的晶粒尺寸的電池會影響電池正反掃的差異。這是對不同晶粒尺寸的鈣鈦礦薄膜的鐵電效應的研究成果,可能會影響電池正反掃的差異。同時發現多孔二氧化鈦膜的厚度以及形貌也會影響正反掃的差異。使用甲脒鉛碘材料也是獲得高效太陽能電池的一種方案。這是甲脒鉛碘的能帶結構以及它的合成路線。這裡,多孔二氧化鈦厚度也會顯著影響太陽能電池的工作效率。

同時發現,甲脒鉛碘電池具有更好的光工作溫度性。但是它在長波段的量子響應卻低於甲胺鉛碘電池,因此我們通過離子交換的方式在甲脒鉛碘薄膜上又沉積了一層非常薄的甲胺鉛碘薄膜,最終獲得16%的轉換效率。為了提高電池的穩定性,我們利用金字塔結構設計了疏水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是疏水太陽能鈣鈦電池的實現過程。這樣一種金字塔型的減反設計可以獲得更高的光電流和更好的自清潔能力。還利用分光技術獲得這樣一個組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在高的溼度下也可以獲得高效率的太陽能電池效率。而且在常溫下進行薄膜沉積,也可以獲得10%的效率,這可以在低溫下實現卷對卷的大面積生產。

利用鈣鈦礦電池高電壓的特性,可以實現高效率的光催化電解水。總結一下鈣鈦礦電池的發展,從9.7%的效率開始,固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兩年內實現快速增長,達到20.2%的認證效率。如果把這樣一個電池的電壓損耗降到最低,效率可以達到25%,可以與矽電池比擬。

我國的鈣鈦礦電池研究進展

世紀新能源網新聞數據中心數據顯示:我國北京大學介觀光學與飛秒光物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成員肖立新教授、朱瑞研究員和龔旗煌院士在鈣鈦礦電池領域成果顯著。

據悉,

研究發現,鈣鈦礦型光伏材料的結晶形貌對其光電性能的影響至關重要,肖立新教授、龔旗煌院士與西安交通大學吳朝新教授、侯洵院士合作,通過分步溶液成膜方法對摻氯鈣鈦礦材料進行優化,相對於一步溶液成膜方法,微觀形貌容易控制,器件效率得到極大提高,並進一步研究鈣鈦礦薄膜材料的成膜條件,實現對鈣鈦礦薄膜形貌的調控,成功製備介觀結構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同時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吸光能力及電荷傳輸能力,研究結果分別發表在Chem. Commun. 2014,50,12458的內封面文章及Nanoscale,2014,6,8171上。該創新研究群體還針對鈣鈦礦電池急需解決的穩定性問題,開發了一種新型疏水性空穴傳輸材料使器件的穩定性得到極大改善(Chem. Commun. 2014,50,11196),相關工作已經申請中國發明專利。「青年千人」研究員朱瑞博士和龔旗煌院士針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界面工程問題,利用鹼金屬鹽修飾透明導電電極表面,優化了透明電極與鈣鈦礦活性層材料之間的能級匹配,實現了不依賴於氧化物緻密層的鈣鈦礦型太陽能結構,該器件的光電轉換效率可達到15.1%。結果表明,通過界面修飾工程可以替代常規的緻密氧化物薄膜,實現電子的有效收集,這將有助於簡化器件的製備工藝,同時也使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仍保持良好的器件性能。該工作即將發表在ACS Nano(已接收)上,相關成果也已經申請中國發明專利。

相關焦點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運行最高效率25.2%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近太空、極地等極端環境中展現了其獨特的應用優勢。但是,由於低溫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較少,低溫鈣鈦礦效率還遠遠未達到目前的先進水平,此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低溫條件下運行機理尚未清楚。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達到25.2%
    中國財富網訊 據上證報中國證券網8月5日報導,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更高效率更好的穩定性
    NREL研究人員Xiao Chuanxiao(左)和朱凱與大韓民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驗證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30%以上效率的潛力。圖片:NREL的Dennis Schroeder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優缺點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
    好多小夥伴後臺留言說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越來越難做了,沒了方向,怎麼會沒了方向?你突破下面任何一項世界記錄,肯定是一篇文章,文章大小取決於突破的難易程度。加油!希望你們的團隊名字出現在每日更新的世界記錄中。
  • 光輔助兩步法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2%
    基於此,2020年12月9日韓國成均館大學Hyun Suk Jung團隊及其合作團隊於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刊發光輔助兩步法製備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超過22%的研究成果。採用光輔助工藝在前體溶液中生產I3-,並將其應用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結果顯示,當FAI溶液暴露於LED光下,可以快速產生I3-。
  • 韓國科學家刷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記錄
    ,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科學家發現,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稱為混合滷化鈣鈦礦,可以回收光。他們相信這一發現可以大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雜化滷化鈣鈦礦是一組特殊的合成材料,它們已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題,因為它們似乎有望在太陽能領域...
  • 25.5%,鈣鈦礦電池記錄效率!多項太陽能電池的紀錄效率更新
    2020年9月19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最新發布,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新效率為25.5%,這是由CITY U這一記錄效率超過了史丹福大學(Stanford)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 麻省理工學院學院(MIT)和韓國化學技術研究所(KRICT)的25.2%效率!
  • 25.5%,鈣鈦礦電池記錄效率!多項太陽能電池的紀錄效率更新
    2020年9月19日,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最新發布,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新效率為25.5%,這是由CITY U HK(香港城市大學)/UW創造的!這一記錄效率超過了史丹福大學(Stanford)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 麻省理工學院學院(MIT)和韓國化學技術研究所(KRICT)的25.2%效率!
  • 25.5%!單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再創新高!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由於其優異的光學、電學等性質(鈣鈦礦光伏材料電-光-力性質),以及易於溶液法合成的優勢,在太陽能電池、發光、探測器等領域大放異彩,並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研究熱潮且持續多年之久。
  • 國際企業聯盟聲稱鈣鈦礦CIGS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25%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比利時imec研究所領銜的研究人員聲稱在1平方釐米鈣鈦礦串疊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這一結果。這一數據高於該企業聯盟在2018年9月公布的24.6%效率。該電池的開發人員現在將目標設定為30%。由比利時研究所imec所牽頭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聲稱,使用基於鈣鈦礦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現已達到25%的效率。
  • 25.5%!單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再創新高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材料由於其優異的光學、電學等性質(鈣鈦礦光伏材料電-光-力性質),以及易於溶液法合成的優勢,在太陽能電池、發光、探測器等領域大放異彩,並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巨大的研究熱潮且持續多年之久。
  • 香港研發有機框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效率高達22.02%
    香港科學家開發出新的電池,據了解在加速測試條件下電池可以保持其初始效率的90%以上。該設備基於二維金屬有機框架。太陽能電池,該框架在鈣鈦礦和陰極之間的界面起著電子提取層的作用。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聲稱已開發出一種更穩定,更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經認證的效率為15.6%。據科學家稱,該設備被開發人員聲稱擊中了未經認證的16.1%,是迄今為止開發出的最高效的全無機鈣鈦礦倒置電池。研究人員聲稱,他們的設備是第一個鈣鈦礦電池,提供良好的長期穩定性和高功率轉換效率的同時,他們還表示,它還提供減少鉛洩漏。
  • 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世界記錄效率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權威認證,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4.2%,首次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寫進太陽能效率世界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為目前大面積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又有新突破
    最大限度地提高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需要一個具有寬帶隙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電池。近日, 韓國科學技術高等研究院的ByunghaShin教授,首爾大學Jin Young Kim教授,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朱凱和Dong Hoe Kim(通訊作者)合作開發了一種穩定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其帶隙約為1.7eV,其峰值PCE達到了20.7%,並在連續使用1000小時後仍保持了80%的功率轉換效率。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其穩定性、大面積製造、效率轉換等諸多挑戰也是國內科研人員必須直面的問題。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不久前,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與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教授黃維等多位合作者,研究出高效穩定的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論文發表於《自然—光子學》,成為離子液體應用在鈣鈦礦領域的又一突破。
  • 鈣鈦礦和CIGS太陽能電池效率創紀錄 相關公司受關注
    據媒體報導,德國太陽能與氫能 研究中心、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及IMEC的科學家團隊,聯合製成了鈣鈦礦和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光伏組件堆,轉換效率高達17.8%,刷新了世界紀錄。鈣鈦礦/CIGS多結太陽能電池組件的轉換效率預計在未來幾年將超過25%。此項技術完美結合了兩項十分先進的薄膜技術優勢,將來為客戶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太陽能電力。
  • 前沿科技|新型鈣鈦礦薄膜讓太陽能電池實現高效率
    來源丨中國科學報 編輯丨小歐 世界上首次報導了一系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二維Ruddlesden-Popper(RP)層鈣鈦礦薄膜,及其高效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