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更高效率更好的穩定性

2021-01-09 孜然實驗室

NREL研究人員Xiao Chuanxiao(左)和朱凱與大韓民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驗證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30%以上效率的潛力。圖片:NREL的Dennis Schroeder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

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

「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朱凱是NREL化學與納米科學中心的資深科學家。

鈣鈦礦成分本身的效率為20.7%,這是寬帶隙鈣鈦礦文獻中報導的最高效率。

科學家還指出,加速測試表明,鈣鈦礦電池在連續照明1000小時後仍能保持其初始效率的80%以上,從而表現出「出色的長期穩定性」。

鈣鈦礦是具有通式ABX結構的一類化合物,其名稱源自於同名礦物鈣鈦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是由多種元素組合而成的,並已成為發展最快的太陽能技術。

朱凱,世宗大學的Dong Hoe Kim和韓國科學技術高等研究院的Byungha Shin構思了該研究項目,該項目部分由能源部太陽能技術辦公室資助。研究人員說,一旦完成其他工作以完善矽層,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可能會超過30%。

串聯太陽能裝置由頂部鈣鈦礦電池和底部矽電池組成。頂部和底部都通過帶隙吸收了太陽光譜的不同部分。頂部鈣鈦礦電池的帶隙越寬,底部矽器件可以吸收的陽光越多。矽的帶隙固定為1.1電子伏特(eV),但鈣鈦礦的帶隙可以進行化學調節或「調諧」。理想帶隙約為1.7eV,但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用溴代替碘。但是,過多的溴會使鈣鈦礦不穩定。

該領域的研究人員一直在探索所謂的二維(2-D)相的用途,其中將長鏈分子分隔的片狀滷化鉛八面體添加到鈣鈦礦中,用作鈍化劑以減少化學反應性。鈍化層的使用在改善鈣鈦礦的穩定性和性能方面是有效的。

在對鈍化層進行工程設計時,NREL的科學家及在韓國的同事專注於對二維添加劑的帶負電離子(稱為陰離子)進行工程設計,而不是其他人關注的帶正電離子(陽離子)。通過引入硫氰酸鹽並將其與碘混合,研究人員能夠改善寬帶隙(1.68eV)鈣鈦礦的結構和光電性能以及器件性能。硫氰酸鹽的使用使研究人員能夠提高設備的電流密度,而碘能夠提高電壓。

早些時候Xiao、朱凱以及多倫多大學的同事開發出的鈣鈦礦-矽串聯結構,經認證的效率為25.7%,400小時後性能下降可忽略不計。該發現發表在本月初的《科學》雜誌上。

NREL的並行研究集中於高度穩定的鈣鈦礦-矽串聯。本月早些時候在《科學》雜誌上也報導過其他進展,該設備是通過使用碘、溴和氯的組合製成的,穩定的串聯設備的認證效率為25.8%。

相關焦點

  • 德國科學家: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可提升至 30% 以上
    IT之家12月15日消息 今年一月,德國柏林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B)的一個研究小組創造了鈣鈦礦 / 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實驗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並不是傳統的矽基材料,而是鈣鈦礦 / 矽串聯電池,效率達到了 29.15%,這已經非常接近 35% 的理論極限。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鈣鈦礦/同質結晶矽串聯疊層電池效率超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前言:價值何在?矽基疊層電池技術一直都是量產商用電池實現30%甚至35%超高光電轉換效率的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如果不是唯一方向的話)。理論上講帶寬匹配、疊層界面匹配都沒什麼毛病;經濟上講晶體矽襯底沒有敵手。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成本低、轉換效率高,成為光伏領域的研究熱點。但是,其穩定性、大面積製造、效率轉換等諸多挑戰也是國內科研人員必須直面的問題。陳永華認為,由於鈣鈦礦光伏材料具有輕、薄、柔、透等特點,未來在柔性電子供能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他告訴《中國科學報》,與傳統矽電池形成疊層電池有望大幅提高電池效率,目前國際上基於鈣鈦礦/矽的疊層電池效率已達到29.1%。業內認為,隨著新的薄膜沉積技術的開發,更高轉換效率的大面積鈣鈦礦電池模塊指日可待。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9.15%,穩定性能超300小時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9.15%,穩定性能超300小時  Evelyn Zhang • 2020-12-15 09:18:57 來源:前瞻網 E1946G0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獲新進展
    朱瑞相信,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和投入,穩定性就不再是一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挑戰二:大面積製造、光電轉換效率 作為光伏領域的新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商業化進程不斷推進。朱瑞介紹,蘇州協鑫納米、湖北萬度光能、杭州纖納等國內公司,都專注於面向產品的研發探索,尤其是在大面積工藝、穩定性、效率等方面。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主要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後發生光伏反應。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太陽能電池種類繁多,如矽太陽能電池、有機太陽能電池、多晶體薄膜太陽能電池等。而為了更好地利用太陽能,各類「保鮮」技術仍在不斷研究探索中。
  • 石墨烯串聯鈣鈦礦製造高效太陽能電池
    義大利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開發了一種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這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太陽能技術,轉換效率高達26.3%。,以提高化學穩定性。將各自製備和優化的兩個亞細胞進行疊置,製成雙端電池。據開發人員介紹,這種新裝置混合了薄膜鈣鈦礦和矽基異質結電池的優點。科學家們在鈣鈦礦電池中使用的二氧化鈦(TiO2)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以提高鈣鈦礦薄膜的化學穩定性和電池的耐久性。石墨烯薄片被沉積在二氧化鈦前驅體和TiO2納米粒溶液上。
  •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5:15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Steve Albrech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單片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通過提高空穴提取功率轉換效率高達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及發展前景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科學家們在最新研究中發現,一種鈣鈦礦結構的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化效率或可高達22.1%,為目前市場上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的2倍,能大幅降低太陽能電池的使用成本。 儘管研究團隊還沒有演示以新材料為原料製造的高效太陽能電池,此項研究已成為此前諸多研究強有力的補充,證明了擁有獨特晶體結構的鈣鈦礦有望改變太陽能產業的面貌。當前市場上佔主流的太陽能電池以矽和碲化鎘為材料,達到目前的轉化效率歷時10多年;而鈣鈦礦只花了短短4年時間的研究,有鑑於此,即使業界保守人士也對鈣鈦礦非常看好。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在老化過程中,電池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又該如何解決,這是研究界一直渴望回答的問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韓禮元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日前,韓禮元團隊的研究取得新進展,這些問題也有了答案。該研究通過構建穩定異質結結構,在保證高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工作狀態下的穩定性,對促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產業化具有重要作用。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羅馬託爾維加塔大學、義大利理工學院(IIT)的研究人員及其附屬機構石墨烯旗艦成員BeDimensional與ENEA合作,成功地將石墨烯與串聯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相結合,其效率高達26.3%。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近期,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下屬的檢測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電池最高轉換效率達24.9%,再創行業新的世界紀錄。並且最新成果快速從晶科工廠的智能產線快速轉化落地,實現量產效率超過24%。
  • 由鈣鈦礦和矽製成的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可達29.15%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數十年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市場的主宰者,但近幾年被「後起之秀」鈣鈦礦逐漸掩埋了鋒芒,後者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上升至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
  • Science重磅:陰離子工程助力26.7%效率的鈣鈦礦/矽串聯電池
    研究背景 要使超過Shockley-Queisser單節電池極限的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PCE)最大化,就需要具有寬帶隙的高性能且穩定的鈣鈦礦頂電池。
  • 最新《Science》:26.7%!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又有新突破
    最大限度地提高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需要一個具有寬帶隙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電池。同時,基於苯乙銨(PEA)的二維(2D)添加劑的陰離子工程對於控制基於PbI2框架的二維鈍化層的結構和電學性能至關重要,從而將單片寬間隙鈣鈦礦與矽串聯獲得的太陽能電池展現出26.7%的效率。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望在中國首先商業化!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由於其高效率和低製造成本而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作為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國,中國在PSC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在2019年,中國研究小組仍然保持著世界紙質出版物的頭把交椅。器件的效率和穩定性都在穩步提高,逐步推動了PSC的商業化。有鑑於此,上海交通大學韓禮元教授綜述了2019年中國PSC研究進展,並簡要介紹了行業中PSC模塊的發展。
  •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2020-12-12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韓國專家: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高達25%
    於是就出現第一個固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這樣的電池仍然具有敏化的概念。由於鈣鈦礦材料高的吸光性能,可以在較薄的體系裡獲得高的效率,這是在0.6微米下獲得的9.7%的效率,是當時固態敏化電池的最高效率,同時空穴傳輸材料可以保護鈣鈦礦,使得電池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這篇文章到目前為止已經引用近500次( 谷歌學術)。
  • 韓國科學家刷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記錄
    2020-09-24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薩穆裡分校工程學院的科學家剛剛發現了一種製造更薄但效率更高的太陽能電池板的方法,該方法能夠利用比現有太陽能電池和常規太陽能電池更多的太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