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錄誕生!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9.15%,穩定性能超300小時

2021-01-09 前瞻網
新紀錄誕生!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9.15%,穩定性能超300小時
 Evelyn Zhang • 2020-12-15 09:18:57 來源:前瞻網 E1946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來自柏林亥姆霍茲中心(HZB)的科學家個團隊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報告,介紹了目前由鈣鈦礦和矽製成的串聯太陽能電池,其效率達到29.15%!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這種太陽能串聯電池能夠在300小時內連續提供穩定的性能,甚至在沒有封裝的情況下也是如此。為此,由Steve Albrecht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研究了界面處的物理過程,以改善載流子的輸運。

由不同帶隙的兩種半導體組成的太陽能電池,當串聯使用時,其效率比單獨使用的電池要高得多。這是因為串聯電池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陽光譜。特別是,傳統的矽太陽能電池主要是將光的紅外成分有效地轉化為電能,而某些鈣鈦礦化合物可以有效地利用陽光的可見光成分,使其成為一個強大的組合。

新紀錄:29.15%

就在5年前,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高效率還只有13.7%,兩年前則就達到了25.2%,今年早些時候又增至27.7%.

而在2020年初,HZB的Steve Albrecht教授帶領的團隊打破了之前由鈣鈦礦和矽組成的串聯太陽能電池(28.0%,牛津PV)的世界紀錄,創造了29.15%的世界紀錄。

這接近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30%,並且離35%的理論上限也不遠了。

與此前的最高認證效率(26.2%)相比,這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新的效率值已經獲得弗勞恩霍夫ISE認證,並在NREL圖表中列出。現在,研究結果已經發表在《科學》雜誌上,並詳細解釋了製造過程和基礎物理。

穩定性能超300小時

Albrecht團隊的博士生、該研究的第一作者Eike Kohnen說:「29.15%的效率不僅是該技術的最高記錄,而且在NREL圖表中也是整個新興光伏領域的最高記錄。」

此外,新的鈣鈦礦/矽串聯電池的特點是,在不受封裝保護的情況下,連續暴露在空氣和模擬陽光下仍然可以實現超過300小時的穩定性能。該團隊使用了具有1.68 eV帶隙的複合鈣鈦礦組成,並專注於優化襯底層面。

他們與立陶宛的合作夥伴(Vytautas Getautis教授的團隊)開發了一種有機分子的中間層,這種中間層可以自動排列成一個自組裝的單層(SAM)。它由一種新的甲基取代咔唑分子(Me-4PACz)組成。這種SAM被應用到電極上,促進了電荷載流子的流動。

Amran Al-Ashouri是Albrecht團隊的成員,也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之一,他表示:「可以說,我們首先準備了完美的鈣鈦礦床。」

研究小組首先使用了能帶隙為1.68 ev的鈣鈦礦組成,然後為該電池開發了一種特殊的電極接觸層,並改善了中間層。新的電極接觸層還允許HZB HySPRINT實驗室改善鈣鈦礦化合物的組成。現在,當在串聯太陽能電池中照明時,該化合物更加穩定,並改善了頂部和底部電池貢獻的電流平衡。矽底部電池具有特殊的氧化矽頂層,用於光學耦合頂部和底部電池。

填充因子優化

研究人員隨後使用一系列互補的調查方法,分析不同流程之間的接口鈣鈦礦、SAM和電極:「特別是,我們優化所謂的填充因子,這是受多少影響載流子的路上丟失的鈣鈦礦頂細胞,」Al-Ashouri解釋道。當電子通過C60層向陽光的方向流動時,「空穴」則以相反的方向通過SAM層進入電極。「然而,我們觀察到空穴的提取比電子的提取要慢得多,這限制了填充因子,」Al-Ashouri說。

由自組裝的甲基取代咔唑單層膜作為鈣鈦礦電池中的空穴選擇層之後,同時使串聯開路電壓高達1.92V——在空氣中,沒有封裝,串聯運行300小時後仍保持95%的初始效率。

這表明,經過重新設計後,新的SAM層大大加速了空穴傳輸,從而同時有助於提高鈣鈦礦層的穩定性。

研究團隊成員們表示,通過結合光致發光光譜、建模、電學表徵和太赫茲電導率測量,可以區分鈣鈦礦材料界面的各種過程,並確定重大損失的來源。

在目前的形式下,太陽能電池是在1平方釐米的樣品中測試的,但研究人員說,將其擴大到更實際的尺寸應該是一件相對簡單的事情。

許多合作夥伴參與了該項目,包括立陶宛庫納斯技術大學、波茨坦大學、盧布爾雅那大學/斯洛維尼亞大學、謝菲爾德大學/英國大學,以及德國聯邦物理技術學院(PTB)、柏林HTW大學和柏林技術大學,Albrecht在那裡擔任初級教授。對單個鈣鈦礦電池和矽電池的研究分別在HZB實驗室HySPRINT和PVcomB進行。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打破世界紀錄!由鈣鈦礦和矽製成的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可達29.15%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數十年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市場的主宰者,但近幾年被「後起之秀」鈣鈦礦逐漸掩埋了鋒芒,後者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上升至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
  • 德國科學家: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可提升至 30% 以上
    IT之家12月15日消息 今年一月,德國柏林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B)的一個研究小組創造了鈣鈦礦 / 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實驗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並不是傳統的矽基材料,而是鈣鈦礦 / 矽串聯電池,效率達到了 29.15%,這已經非常接近 35% 的理論極限。
  •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5:15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Steve Albrech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單片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通過提高空穴提取功率轉換效率高達
  • 研究人員將串聯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提高到29.15%
    文/陳根長期以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的黃金標準,但現在它正開始達到極限。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更高效率更好的穩定性
    NREL研究人員Xiao Chuanxiao(左)和朱凱與大韓民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驗證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30%以上效率的潛力。圖片:NREL的Dennis Schroeder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矽與鈣鈦礦配對的串聯太陽能電池則成為突破單電池效率極限的一個有希望的選擇。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打破世界紀錄!光伏電池效率接近30% 距理論上限不遠了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數十年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市場的主宰者,但近幾年被「後起之秀」鈣鈦礦逐漸掩埋了鋒芒,後者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上升至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
  • 新型太陽能電池的能源轉化率打破之前的世界紀錄
    現在,根據最新一期的《科學》,研究人員打破世界紀錄,在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類別中,實現了29.15%的轉化率。對於這種類型的太陽能板,長久以來,我們的目標是超30%的轉化率,如今已觸手可及。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將矽與金屬滷化物鈣鈦礦配對的串聯太陽能電池是一種超越單電池效率極限的有前途的選擇。我們報告了單片鈣鈦礦/矽串聯結構,其電能轉換效率為29.15%。」
  • 太陽能電池效率世界紀錄被刷新!
    :1、單結鈣鈦礦-矽疊層:29.15%單結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效率為29.15%,這是由德國海姆霍茲柏林材料所(HZB)創造的!這一記錄效率超過了牛津光伏公司之前報導的28%效率,是目前最高效率!鈣鈦礦-矽疊層電池的商業化未來可期!29.15%的器件已通過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認證,進一步更新在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圖表中。
  • 科學家剛剛創下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新世界紀錄
    多晶矽太陽電池的製作工藝與單晶矽太陽電池差不多,但是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則要降低不少,其光電轉換效率約16%左右。從製作成本上來講,比單晶矽太陽能電池要便宜一些,材料製造簡便,節約電耗,總的生產成本較低,因此得到大量發展。此外,多晶矽太陽能電池的使用壽命也要比單晶矽太陽能電池短。從性能價格比來講,單晶矽太陽能電池還略好。
  • Science重磅:陰離子工程助力26.7%效率的鈣鈦礦/矽串聯電池
    研究背景 要使超過Shockley-Queisser單節電池極限的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PCE)最大化,就需要具有寬帶隙的高性能且穩定的鈣鈦礦頂電池。
  • 新紀錄!新技術!太陽能電池效率將突破30%
    想讓太陽能成本持續下降,就必須有更具創新性的材料。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和瑞士電子與微技術中心(CSEM)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矽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合技術,並報告了25.2%的效率紀錄- 這是這種太陽能電池組合技術的全新記錄,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雜誌上。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期待與矽「聯姻」
    目前處於防控新冠肺炎的關鍵階段,同大部分人一樣,居家辦公成為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遊經碧的日常工作方式。「之前沒有時間靜下心來好好看看學生的實驗、進展、報告,如今正好可以集中挖掘裡面的新東西,打開一些新的思路。」兩年前,遊經碧課題組成功實現中國在鈣鈦礦電池轉換效率方面世界紀錄的突破。
  • 鈣鈦礦-矽太陽能再創紀錄,轉換效率有望突破30%大關
    ,就能讓發電量顯著成長,這也是為什麼太陽能電池學者無不全心投入研究新電池材料、配方與技術。而現在德國科學家則研製出轉換效率高達 29.15% 的串疊型太陽能,即將突破 30% 大關。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太陽能是矽晶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約落在 20% 左右,隨著技術愈加成熟與裝置量愈來愈高,它已經是現在綠能技術的當紅炸子雞,但是矽晶材料無法將所有的光轉換成電,當光子能量小於矽的能隙(1.12eV)時,矽電池就無法吸收這些光子,轉換效率到 29% 即觸頂。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導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報導的在環境大氣全光譜模擬陽光的條件下,未封裝電池和封裝電池在60℃和85℃的條件下,分別在1010和1200小時內保持80%、95%的峰值效率。
  • 牛津大學最新《Science》:高效穩定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導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高效率和長期穩定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本文報導的在環境大氣全光譜模擬陽光的條件下,未封裝電池和封裝電池在60℃和85℃的條件下,分別在1010和1200小時內保持80%、95%的峰值效率。鈣鈦礦矽串聯電池作為最有前途的光伏技術之一,有望在近期實現大規模的商業應用。
  • 德國科學家打破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 可進一步普及太陽能電池
    長期以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目標是要達到30%,所以,此次研究成果非常令人興奮,向目標又近了一步。更令人驚喜的是,科學家們很樂觀,認為此種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能夠超過30%,以實現更高的太陽能效率。目前,矽是太陽能電池的標準材料,而且鈣鈦礦和矽被獨立作為太陽能電池板的半導體材料。
  • 鈣鈦礦/同質結晶矽串聯疊層電池效率超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前言:價值何在?矽基疊層電池技術一直都是量產商用電池實現30%甚至35%超高光電轉換效率的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如果不是唯一方向的話)。理論上講帶寬匹配、疊層界面匹配都沒什麼毛病;經濟上講晶體矽襯底沒有敵手。
  • 南京大學Nature Energy:24.8% 全鈣鈦礦串聯電池最高效率
    2.全鈣鈦礦串聯電池的認證效率高達24.8%,是目前全鈣鈦礦串聯電池的最高效率。3.全鈣鈦礦串聯電池大面積(超過1 cm2)認證效率為22.1%。混合的Pb-Sn窄帶PSC的PV性能。要點3:全鈣鈦礦疊層電池的性能和穩定性全鈣鈦礦串聯電池組成為,1.77-eV寬帶隙前子電池(〜300 nm)和1.22-eV窄帶隙後子電池(〜800nm)。寬帶隙鈣鈦礦的組成為Cs0.2FA0.8PbI1.8Br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