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科學家: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可提升至 30% 以上

2021-01-08 騰訊網

IT之家12月15日消息 今年一月,德國柏林亥姆霍茲研究中心(HZB)的一個研究小組創造了鈣鈦礦 / 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的世界紀錄,實驗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板並不是傳統的矽基材料,而是鈣鈦礦 / 矽串聯電池,效率達到了 29.15%,這已經非常接近 35% 的理論極限。該團隊本月 11 日又有一項新的研究進展發布在《科學》雜誌,能夠繼續提高這種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達到 30% 以上。

根據該團隊提供的渲染圖片,可以看出此款太陽能電池底部為矽,上方疊加了鈣鈦礦材質。這兩種材料都能夠進行太陽能發電,不同的是矽主要吸收光譜中的紅色、紅外部分,鈣鈦礦則主要吸收綠光和藍光,兩者疊加可以相互促進,提高發電效率以及穩定性。

該小組在創造了世界紀錄之後,今年繼續研究,發明了一种放置在矽和鈣鈦礦中間的自組裝甲基取代咔唑單層膜材料,提高了填充性能以及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利用這個材料,研究小組製作了新的複合電池,在模擬太陽光照射 300 小時後,效率仍能保持在 95%。並且,這還是在沒有進行封裝(上方覆蓋玻璃等保護層)的前提下進行的。

▲ 今年早些時候創造紀錄的太陽能電池 | 圖片來自 HZB

雖然此前實驗的電池只有 1 平方釐米,但是該研究小組指出,此種電池工藝理論上適用於大面積生產,利用真空沉積工藝可以實現。

HZB 的研究小組的下一個目標是將電池效率提高至 30% 以上,並接近 32.4% 的實際極限。

IT之家了解到,該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於 12 月 11 日發表在《科學》雜誌,此種方法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效率來實現高效率。HZB 的研究小組還保持著鈣鈦礦/CIGS(銅銦鎵硒化合物)串聯電池的效率記錄,為23.26%,並已將該電池使用的技術授權給一家日本製造商進行商業開發。

相關焦點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更高效率更好的穩定性
    NREL研究人員Xiao Chuanxiao(左)和朱凱與大韓民國的研究人員合作,驗證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實現30%以上效率的潛力。圖片:NREL的Dennis Schroeder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德國科學家打破太陽能電池效率記錄 可進一步普及太陽能電池
    長期以來,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效率目標是要達到30%,所以,此次研究成果非常令人興奮,向目標又近了一步。更令人驚喜的是,科學家們很樂觀,認為此種太陽能電池板的效率能夠超過30%,以實現更高的太陽能效率。目前,矽是太陽能電池的標準材料,而且鈣鈦礦和矽被獨立作為太陽能電池板的半導體材料。
  • 由鈣鈦礦和矽製成的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可達29.15%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數十年來,矽一直是太陽能電池市場的主宰者,但近幾年被「後起之秀」鈣鈦礦逐漸掩埋了鋒芒,後者效率從2009年的不到4%迅速上升至今年早些時候的20%,接近矽25%的長期記錄。
  •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通過提高空穴提取整體式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到29%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5:15 德國柏林科技大學的Steve Albrecht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單片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通過提高空穴提取功率轉換效率高達
  • 比亞迪公開 「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可提高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
    IT之家1月4日消息 企查查 App 顯示,比亞迪(002594)於 2021 年 1 月 1 日,公開一種 「光波轉換材料及其製備方法和太陽能電池」相關專利,公開號為:CN109988370B,申請時間為 2017 年 12 月 29 日。
  • 英國公司將鈣鈦礦-矽晶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提升至 27.2%
    比如最近英國太陽能公司 Oxford PV 便將鈣鈦礦-矽晶太陽能技術的效率提高至 27.2%。矽晶太陽能為當前產業首選技術,便宜、高效又穩定的優勢讓太陽光電成為最受歡迎的再生能源,但以目前已大規模商業化的技術而言,其轉換效率預期很難超過 25%,因此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另一個太陽能明日之星。
  •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9.15%,穩定性能超300小時
    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效率達29.15%,穩定性能超300小時  Evelyn Zhang • 2020-12-15 09:18:57 來源:前瞻網 E1946G0
  • 結合矽與鈣鈦礦材料太陽能轉換效率躍升至27.2%
    鈣鈦礦則是太陽能領域後起之後,光電轉換效率在 9 年內增加到可與矽晶太陽能媲美的 22%,近年來科學家更為了尋求突破與新材料,紛紛將鈣鈦礦與矽晶太陽能相結合,讓原本處於市場競爭關係的太陽光電材料握手言和,成為新型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材料的串聯結合,再次刷新太陽能電池效率
    同時,鈣鈦礦已成為下一個具有潛力的太陽能材料。事實上,自從大約十年前鈣鈦礦突然出現在太陽能電池領域以來,它就以驚人的速度打破了太陽能電池的效率記錄。其中,矽或鈣鈦礦的效率通常達到20%左右。在這樣的背景下,將矽與鈣鈦礦配對的串聯太陽能電池則成為突破單電池效率極限的一個有希望的選擇。
  • Oxford PV鈣鈦礦薄膜串聯層提升太陽能電池性能20%
    英國牛津——2014 年9月22日——創新太陽能技術與材料的開發者 Oxford PV 全新推出了一項鈣鈦礦薄膜技術應用。此次突破性進展致力於將常規矽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提升20%——相當於絕對轉換效率大幅提高3%至5%。
  • 突破 | 矽與鈣鈦礦材料結合,太陽能轉換效率躍升至 27.2%
    將效率提高至 27.2%。鈣鈦礦則是太陽能領域後起之後,光電轉換效率在 9 年內增加到可與矽晶太陽能媲美的 22%,近年來科學家更為了尋求突破與新材料,紛紛將鈣鈦礦與矽晶太陽能相結合,讓原本處於市場競爭關係的太陽光電材料握手言和,成為新型太陽能電池。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近期,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下屬的檢測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電池最高轉換效率達24.9%,再創行業新的世界紀錄。並且最新成果快速從晶科工廠的智能產線快速轉化落地,實現量產效率超過24%。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羅馬託爾維加塔大學、義大利理工學院(IIT)的研究人員及其附屬機構石墨烯旗艦成員BeDimensional與ENEA合作,成功地將石墨烯與串聯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相結合,其效率高達26.3%。
  • 韓國科學家刷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記錄
    科學家發現,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稱為混合滷化鈣鈦礦,可以回收光。他們相信這一發現可以大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雜化滷化鈣鈦礦是一組特殊的合成材料,它們已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題,因為它們似乎有望在太陽能領域...
  • 鈣鈦礦電池有望實現光電轉換效率達到30%
    不過,效率峰值分布的範圍也比較廣。當禁帶寬度為0.9-1.7eV時,轉換效率也可超過30%。因此,大多數太陽光吸收材料的理論效率極限均較為相近。晶矽的理論效率極限約為32%。然而,如果稍微偏離理想條件,考慮到(不可避免的)俄歇複合(Auger-Recombination),晶矽的效率極限便會降至29%左右。
  • 石墨烯串聯鈣鈦礦製造高效太陽能電池
    義大利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開發了一種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這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太陽能技術,轉換效率高達26.3%。>石墨烯增強PSC圖像的結構研究人員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二氧化鈦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
  • 結合矽鈣鈦礦技術 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躍升至 27.2%
    太陽能技術日新月異,光電轉換效率紀錄每隔幾周又會再翻新,象是最近英國太陽能公司OxfordPV便透過鈣鈦礦-矽晶太陽能技術,將效率提高至27.2%。鈣鈦礦則是太陽能領域後起之秀,光電轉換效率在9年內增加到可與矽晶太陽能媲美的22%,近年來科學家更為了尋求突破與新材料,紛紛將鈣鈦礦與矽晶太陽能相結合,讓原本處於市場競爭關係的太陽能電池材料握手言和,打造新型太陽能電池。
  • 太陽能電池效率將突破30%
    想讓太陽能成本持續下降,就必須有更具創新性的材料。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大學(EPFL)和瑞士電子與微技術中心(CSEM)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新的矽和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組合技術,並報告了25.2%的效率紀錄- 這是這種太陽能電池組合技術的全新記錄,該研究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雜誌上。
  • 新太陽能技術將效率提升至50%
    目前,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PassivatedEmitterandRearCell,PERC)技術已成為光伏行業中提升晶矽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的主流高效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