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研發EVA聚合物材料基空穴傳輸層,用於鈣鈦礦柔性太陽能電池

2021-01-08 網易

2020-08-24 21:31:04 來源: CINNO

舉報

  CINNO Research產業資訊,由中國南昌大學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測試了一種聚合物基空穴傳輸層,期間研究人員將這種材料用於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製作,並用膠將其貼附到活性鈣鈦礦(Active Perovskite)上。基於此,該團隊實現了可穿戴太陽能應用電池的模塊化,他們表示這種設計的靈感來自人體椎骨的結構和運動形式。

  

  圖1. 研究人員受椎骨結構啟發設計的可擴展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根據外媒Perovskite-info報導,該小組報告說,他們製作的太陽能電池的尺寸為1.01cm,效率穩定在19.87%左右。研究人員室溫下對該電池在一個太陽照度下(One-sun illumination)進行了3000小時的陽光照射測試,最終效率仍保留了初始效率的85%。

  根據該小組的介紹,這樣的實驗結果得益於一種稱為PEDOT:EVA的聚合物材料(界面層)的使用,該界面層被粘在了鈣鈦礦膜和氧化銦錫電極之間。這種設計不僅有助於在鈣鈦礦層均勻地形成晶體,另外還有助於改善本身很脆的ITO層。

  該小組還使用這些電池製造了一個36平方釐米的柔性模塊,該模塊的效率穩定在14.91%。

  研究人員說,在開發這些太陽能電池並提升其柔性屬性時,他們從人類的椎骨結構中獲得靈感。「在自然界中,堅固而又具柔性的骨架讓人類的身體慢慢適應了各種複雜的運動,」論文指出,「受到生物結晶和柔性結構的啟發,我們通過細乳液合成了PEDOT:EVA油墨。」

  對比看,科學家們還進一步認為,PEDOT:EVA層與椎骨關節中的軟骨起著一樣的作用,他們有助於均勻地分散受力進而保護鈣鈦礦和ITO層免受運動過程中的應力破壞。

  進一步的顯微鏡成像也展示了這種方案放大後的應用潛力,該小組認為這將為柔性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開發開闢新途徑。

  - END -

  掃碼請備註:姓名+公司+職位

  我是CINNO最強小編, 恭候您多時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
    香港大學關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載流子傳輸層的器件物理研究取得了最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能源及環境問題的日趨嚴峻,業界對於清潔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大,高光電轉化效率(PCE),低製備成本的新型太陽能電池成為了光電子器件及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
  • 仿脊椎設計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由於其卓越的光電特性、重量輕、成本低和可中溫卷對卷生產等優點,而引發了蓬勃發展。到目前為止,與作為矽基太陽能電池替代品的剛性裝置相比,柔性PSCs在不久的將來展示了廣泛的商業潛力,如在可穿戴電子設備、智能汽車和建築集成光伏領域。
  • 【材料】氧化鎳基高效柔性有機-無機複合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氧化鎳材料具有優異的空穴傳輸性能,與常用的PEDOT:PSS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穩定性和更強的電子阻擋能力,因此特別適合作為有機-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空穴傳輸層
  • 電荷傳輸層對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電容測量的影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成果簡介】基於電容的測量技術被廣泛的應用於檢測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各項電學參數,包括缺陷激活能和濃度,載流子濃度,和介電常數。這些參數為檢測鈣鈦礦電池的器件性能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黃維院士團隊原位界面調控助力高效無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期,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西安柔性電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團隊陳永華教授課題組在原位界面調控助力高效無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方面取得了新進展,研究成果以「In Situ Interface Engineering for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n-Transport-Layer-Free Perovskite
  • 大連化物所發表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綜述文章
    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型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具有結構簡單、可低溫加工、效率高,以及價格低廉等優點,非常適用於製備柔性太陽能電池。因此,當前國內外都加快了基於鈣鈦礦材料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提升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加大有效面積、降低成本、實現低溫製備,以及大規模生產等問題上。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此外,還有無機半導體薄膜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等。不同太陽能電池結構不一樣,比如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有機光敏帶由P型有機半導體(容易給出電子)構成的給體、N型半導體(容易接收電子)構成的受體組成,形成很薄的柔性活性層,在外電路接通下產生光電流。
  • 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太陽能是清潔能源時代的寵兒。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的重要裝置,其光電轉化效率和穩定性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日前,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教授王連洲課題組基於近些年在太陽能電池、快充型儲能電池和集成型太陽能充電電池領域的新探索,在《儲能材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柔性太陽能充電系統》的綜述。
  • 給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架上「水泥」支架
    近年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其可溶液加工、質輕、成本低等優勢,有望成為可持續發展可拉伸應用的光伏技術。然而,機械柔韌性和環境穩定性的難以兼具限制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進一步的發展應用。針對上訴問題,南昌大學教授陳義旺、研究員胡笑添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宋延林課題組受混凝土增韌結構啟發,將帶有磺酸基的磺化氧化石墨烯(s-GO)通過與鈣鈦礦前驅體材料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水泥」支架結構的晶界。這種方法可以同時增強鈣鈦礦薄膜的結晶度,並鈍化黏結晶界。相關論文已發表於《科學通報》。
  • 美國研發耐高溫性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轉換效率11.8%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能源界網訊: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其效率為11.8%,並具有較強的耐高溫性。科學家使用逐層氣相沉積技術,將碘化鉛(PbI 2)和溴化銫(CsBr)前驅體的薄層製成了無機混合滷化物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該研究小組說:「這種氣相沉積技術是一致的,不會留下任何汙染物,並且已經在其他行業中使用,因此可以擴大規模用於商業生產。」研究人員指出,使用無機化合物(例如銫)有助於使電池具有更高的耐熱性。
  • CCS Chemistry | 設計一個「彈性晶界」,讓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更柔韌...
    吉林大學董慶鋒課題組通過溶劑退火誘導鈣鈦礦中多官能度烯類在低摻雜濃度下在晶界原位聚合,實現「晶粒-彈性晶界-晶粒」區域化的柔性鈣鈦礦薄膜結構,基於此結構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實現了20%能量轉化效率及大幅提升的工作穩定性和機械穩定性。
  • 【中國科學報】柔性太陽能電池的探索之路
    此外,還有無機半導體薄膜太陽能電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等。  不同太陽能電池結構不一樣,比如有機聚合物太陽能電池的有機光敏帶由P型有機半導體(容易給出電子)構成的給體、N型半導體(容易接收電子)構成的受體組成,形成很薄的柔性活性層,在外電路接通下產生光電流。
  • 科學家研製純相二維層狀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近日,《自然—能源》在線發表南京工業大學、澳門大學與西北工業大學合作成果。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實現了純相的二維鈣鈦礦薄膜及其高穩定性太陽能電池。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前沿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黃維、南京工業大學先進材料研究院教授陳永華和澳門大學應用物理與材料工程研究院教授邢貴川,首次報導了通過前驅體離子間配位作用、分子間相互作用調控獲得近單分散的鈣鈦礦前驅體膠束粒子中間相,通過溶劑揮發獲得不同量子阱寬度的純相二維鈣鈦礦薄膜。
  • 應用於室內的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創新高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羅馬大學(University of Rome Tor Vergata)、德國弗勞恩霍夫有機電子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Organic Electronics)和哥倫比亞南哥倫比亞大學(South Colombia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可彎曲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用於室內應用,據稱可以在100-500
  • 鈣鈦礦單晶 柔性?
    鈣鈦礦無疑是當下材料領域的明星,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具有引人矚目電子和光電特性,在包括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LED)、光電探測器等許多設備中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當前研究較多是多晶材料,但與之相比,單晶雜化鈣鈦礦材料的缺陷和晶界更少,具有更優的光生載流子輸運能力和穩定性。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導讀據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新型電極,可與大幅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導讀據韓國蔚山國立科技大學(UNIST)官網近日報導,該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新型電極,可以大幅提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的穩定性。(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因此,鈣鈦礦材料可應用於諸多領域,例如光電子器件、通信器件、自旋電子器件等。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上海科技大學—研發高效率高穩定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陳剛課題組通過使用烷基胺鹽對三維鈣鈦礦薄膜表面進行後處理,獲得高效率、高穩定性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並進一步研究了界面調控與器件性能之間的相互聯繫。近年來,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升至25%以上。高性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一般含有甲脒和甲胺等有機陽離子,然而甲胺遇熱易分解的特性導致其熱穩定性遠達不到商業化標準;此外鈣鈦礦/電荷傳輸層界面存在的大量缺陷態進一步制約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發展。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第1種是介孔結構,此結構類似於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鈣鈦礦材料作為光敏化劑附著在多孔二氧化鈦(TiO2)上,其結構為透明導電玻璃/ TiO2/鈣鈦礦敏化的多孔TiO2/ H T M /電極;第2種是平面異質結薄膜結構,其結構為透明導電玻璃/TiO2/鈣鈦礦層/HTM/電極,在這種結構中,鈣鈦礦材料分離出來,既可吸收光又可傳輸電子和空穴;第3種是無空穴傳輸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 無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可簡化的僅剩下CsPbBr3層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較高的光電轉換效率(> 22.7%),被研究人員認為是近年來最有希望解決能源問題的途徑之一。然而,傳統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吸光材料的穩定性卻成為其商業化的最大障礙。為此,研究人員嘗試開發新型的鈣鈦礦結構吸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