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科幻電影」幫了AR/VR大忙

2020-11-29 中關村在線


網易科技訊 5月27日消息,據VRscout網站報導,從零重力室到有機遊戲主機,過去幾十年好萊塢一直都在設想應用虛擬實境最大和最好的方式。他們設想虛擬實境可以用作心理分析、人類提升、執法訓練和更多其他可能性的最新方法。一般來說這些設想都是基於現實世界取得的科技發展,最早一批虛擬實境電影產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初,當時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得開始研究更可行的虛擬實境變為可能。90年代大量虛擬實境電影出現,這都得益於全球街機遊戲裡出現的各種科技。自2012年虛擬實境頭盔Oculus成為Kickstarter上的熱門產品,虛擬實境頭盔已經成為既容易獲得又可以負擔得起的消費性設備,虛擬實境在銀幕上再次崛起。

在此,我們回顧一下某些最著名和某些不知名的虛擬實境和增強現實電影是如何以獨特的方式描述這項科技。為了篩選這些電影,其中一個標準便是這些技術的使用必須是為了引入存在,無論是在遊戲世界裡,夢境裡還是記錄現實。這種技術可以以頭戴式顯示屏、運動追蹤、手套或衣服裡的觸覺系統、運動、遊戲主機或者圖像捕捉的形式出現。

電子世界爭霸戰 Tron(1982)

作為探索人機互動結合的早期電影之一,電子世界爭霸戰因其卓越的圖像界面而聞名。在得知自己的前僱主們竊取了他的視頻遊戲設計,凱文·弗林(傑夫·布裡吉斯 Jeff Bridges 飾)不得不自己黑入僱主的系統證明這個遊戲是他的作品。他偷偷潛入他們的辦公室,卻意外的進入網絡空間。

完全沉浸式:凱文·弗林被雷射數位化,從而完全下載至網絡空間。

頭腦風暴 Brainstorm(1983)

為了從大腦裡記錄感官信息並轉播給任何觀看了這卷錄影帶的人,麥可•布雷斯Michael Brace (克里斯多福•沃肯Christopher Walken飾)、凱倫•布雷斯Karen Brace (娜塔莉•伍德Natalie Wood飾)和利連•雷諾茲Lillian Reynolds (路易斯•弗萊徹Louise Fletcher飾)將幾年的研發變成一款消費者模型。來自投資者和軍隊的壓力導致這一技術不斷發展,與此同時不斷發現這項技術的感官和情緒啟示意義。

頭戴式顯示屏(片頭):模型原型似乎是一個無面具的橄欖球頭盔,頭部環繞著一圈傳感器和電路。整個系統還包含另一個作為接收模型的頭盔。當沃肯所飾演的角色可以嘗到頭盔佩戴者所吃的食物時,這個原型終於起作用了。

頭戴式顯示屏(片尾):這款消費者模型看上去類似Epoc Emotiv的頭冠。它能夠收集佩戴者的所有感官信息,記錄到磁帶裡,然後轉播給另一名佩戴者,轉移技能、記憶和感知。

割草者The Lawnmower Man(1992)

主要研究提高人類智商方法的勞倫斯•安吉羅(Lawrence Angelo)(皮爾斯·布魯斯南Pierce Brosnan飾)博士開始結合藥物和虛擬實境並以黑猩猩為實驗對象做實驗。初見成果後,他在患有先天性智力缺陷的除草人喬布(傑夫·費伊Jeff Fahey飾)身上繼續測試他的方法。喬布經歷了一系列各種各樣的高級虛擬實境仿真,並開始出現驚人的效果。

頭戴式顯示屏:類似現在的消費者頭盔,能夠轉播視場和運動。

緊身衣:穿戴的緊身衣可以追蹤手臂和腿部,以及通過觸感科技轉播觸感。

運動:利用名為aerotrim的人體大小的陀螺儀,喬布和安吉羅博士能夠到處移動探索虛擬空間。

虛擬實境死亡遊戲 Arcade (1993)

一家本地長廊Dante’s Inferno安裝了一款名為長廊的新虛擬實境遊戲,亞歷克斯•曼寧Alex Manning (梅甘·沃德Megan Ward飾)和他的朋友們在試玩這款遊戲後立即被吸引。一旦進入遊戲,名為長廊的大惡人扮演霸主,挑戰玩家,並隨著遊戲的進行而不斷學習和適應。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任何失敗的玩家將被關在遊戲裡,然後從現實世界裡消失。隨著亞歷克斯和剩餘的朋友試圖逆轉遊戲的這種效應,他們發現了通過家庭模型主導世界的方法。

長廊內閣:類似於現在街機裡出現的虛擬實境,長廊內閣裡玩家會進來並坐在一個類似快照亭的遊戲艙裡。這個遊戲艙會展示視覺輸出,還有一套觸感手套以追蹤觸感。

頭戴式顯示屏:類似於你從虛擬實境三大巨頭(Oculus、 HTC和索尼)裡看到的,長廊頭戴式顯示屏擁有帶有眼洞的滑雪護目鏡。

觸感手套:類似依附在艙內的手套,這款家庭版本的外骨骼設計在虛擬實境裡集成了手部追蹤和觸感。

六度戰慄 Brainscan(1994)

被稱為交互式恐怖電影的六度戰慄是吸引麥可•布勞爾Michael Brower (愛德華·福隆Edward Furlong 飾)的最新視頻遊戲。一旦遊戲開始,相當於大衛•鮑威(David Bowie)和弗萊迪•克魯格(Freddy Krueger)的視覺組合Trickster便充當他的嚮導帶他經歷一個充滿謀殺和肢解的遊戲。第二天醒來,麥可發現他在六度戰慄裡所經歷的一切真實發生了。Trickster和他的六度戰慄是否讓麥可成為了殺人兇手?

完全沉浸式:這款誘發催眠的視頻遊戲六度戰慄幹預了玩家的潛意識,讓它們屈服於遊戲的意識。一旦被控制,所有玩家都相信自己在玩遊戲,而事實上這一切在真實世界上演。

叛逆性騷擾 Disclosure(1994)

麥可•道格拉斯(Michael Douglas )和黛米•摩爾(Demi Moore)陷入科技公司DigiCom的複雜權力鬥爭中。失去網絡訪問權限的道格拉斯必須指揮DigiCom的虛擬實境系統之一來追蹤文件為他正名。

頭戴式顯示屏:類似索尼Playstation的虛擬實境,這款頭盔也有虛擬實境。在程序裡它模仿用戶的替身,同時被用做一款具有頭戴式顯示屏的增強現實設備。

運動:位於追蹤區域中央的是一個全方向跑步機,使得用戶可以朝任何方向行走。

身體/手部追蹤:與HTC Vive的Lighthouse傳感器驚人的相似,位於相反方向角落的兩個照相機釋放出雷射,上下掃描追蹤身體和手部的運動。

手部交互:通過鍵盤和滑鼠輸入,一旦進入虛擬實境程序,用戶只需帶上一隻手套即可與屏幕和物體進行交互。

黑客Hackers (1995)

黑客這部電影最大的亮點在於寫實性和關注計算機黑客。達德•墨菲Dade Murphy(約翰·李·米勒 Jonny Lee Miller 飾)在轉到一所新學校後加入了一個黑客組織,後者將他介紹給凱特•利比Kate Libby (安吉麗娜·朱莉Angelina Jolie飾)。兩人合夥黑入了一家跨國公司的系統安全專家普拉格(費舍·史蒂芬斯 Fisher Stevens 飾)的吉普森超級計算機。

頭戴式顯示屏:在試圖黑入吉普森超級計算機時,達德佩戴了一款類似谷歌眼鏡的頭戴式耳機。

消費性虛擬實境:結合頭戴式耳機、黑客追蹤器和多方向的跑步機,普拉格使用他的虛擬機在遊戲裡跑路。

非常特務 Johnny Mnemonic(1995)

首次出現在虛擬實境電影裡的基努•裡維斯(Keanu Reeves )所飾演的強尼生活在未來,傳輸數據最安全的方式之一就是上傳到植入大腦的儲存設備裡。兩個不同的組織在追蹤他以獲取這些信息,強尼發現他必須通過虛擬實境技術進入Net。

頭戴式顯示屏:強尼戴著一款功覆蓋了從前額到鼻子的弧形頭盔。

手部追蹤:沒有鍵盤和滑鼠,強尼的手戴上外骨骼手套裡,後者提供了所有手指和手部所需的運動。儘管它們並不會提供任何觸感反饋。

時空悍將 Virtuosity(1995)

在面向公眾發布之前,洛杉磯警局利用虛擬實境在逼真的仿真裡訓練警員。為了開發警員的潛力,它們結合歷史上最兇殘的罪犯的通用算法而研發了終極罪犯 SID 6.7。SID誘使研發者將他的算法上傳到一個機器人身上,將他帶入現實世界,始於虛擬實境裡他與警員帕克•巴恩斯Parker Barnes (丹澤爾•華盛頓Denzel Washington飾)之間貓捉老鼠的遊戲也在現實世界延續下去。

運動/身體追蹤:任何訓練的警員都頭戴頭盔坐在過山車椅上。

頭戴式顯示屏:直接結合仿真手臂,這個巨大的半球形頭盔絲毫不會妨礙用戶。完全沉浸在仿真裡的用戶通過神經連接具有完整的感官融合。

末世紀暴潮 Strange Days(1995)

應對世紀之交即將來臨的大災難,洛杉磯是一座通過超導量子幹涉器件(SQUID)來使用虛擬實境的城市。由於SQUID是非法的,萊尼•尼祿Lenny Nero(拉爾夫·費因斯Ralph Fiennes)成一名靠出售SQUID賺錢養家的虛擬現實家。萊尼掌握了很多犯罪和死亡的錄音,隨著潛在的混亂逐漸出現,他必須恢復秩序。

頭戴式顯示屏:另一款類似Epoc Emotiv的頭冠,這款頭盔記錄了佩戴者的感官信息和事件,可以隨時觀看。

感官遊戲 eXistenZ(1999)

虛擬實境遊戲裘德·洛和詹尼弗·傑森·利飾演的角色進入最新的下一代虛擬實境遊戲。

操縱臺:類似Xbox控制器和 putty的完美混合,電路被活的遊戲豆莢所取代。一個連線系統插入了人體脊椎裡的一個生物港(bioport)裡。類似黑客帝國裡的溼件(計算機專家用語,指軟體、硬體以外的「件」,即人腦)技術,這些生物港為用戶創造了完整的感官和運動追蹤體驗。

異次元駭客 The Thirteenth Floor(1999)

漢農·富勒(阿明•穆勒-斯太爾Armin Mueller-Stahl)完成了一個虛擬實境環境,在計算機上模擬了 1937年的洛杉磯。計算機生成的人物過著自己的生活,卻全然不知他們存在計算機仿真裡。直到來自富勒這一世界的某人登錄。

完全沉浸式:為了成為1937年的二重生,富勒和其它人躺在桌子上,然後傾斜躺著進入一個類似核磁共振機器的小室裡,雷射陣列持續從頭到尾地掃描,從而確立完整的神經連接。

頭戴式顯示屏:這個頭盔主要是用於神經數據傳輸。

黑客帝國三部曲(1999-2003)

在這個反烏託邦的未來,整個世界是由機器控制。

完全沉浸式:人類通過連接至接口的電纜接入Matrix,將他們的大腦和脊椎與網絡相連。這創造了現實的精確感官複製。

入侵腦細胞 The Cell(2000)

電影情節非常類似現在蘋果和FBI的僵持不下,心理學家凱薩琳•迪恩

Catherine Deane(珍妮弗·洛佩茲Jennifer Lopez飾)和警員皮特•諾瓦克 Peter Novak (文斯·沃恩Vince Vaughn飾) 必須進入一個連環殺人犯的大腦裡,以確定最新受害者的位置。利用最新的虛擬實境技術,進入殺人犯的大腦將導致完全體驗殺人犯扭曲的心智。

頭戴式顯示屏:通過電纜水平懸浮著,迪恩和諾瓦克利用化學藥物和非傳統的頭戴式顯示屏實現感官沉浸。

觸感/身體追蹤服:受到人體自身內在工作機制的啟發,觸感服能夠模仿肌肉的分布,無論是外觀還是功能方面。

少數派報告(2002)

未來不再有犯罪。利用先知的千裡眼,約翰•安德坦 John Anderton (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飾)警長帶領的犯罪預防組織必須在犯罪發生前阻止它。

手部追蹤:在有限的時間內,每一名先知所看到的必須立即被解讀以了解每一次可能犯罪的精確細節。為了極大化效率,這個部門取代了滑鼠和鍵盤,而是用手勢在交互式牆壁上進行實時監測。

完全沉浸式:虛擬實境咖啡館裡消費者自願使用,外部神經連接會誘發沉浸式體驗。

未來學大會 The Congress(2013)

曾經名噪一時的女明星羅賓·懷特(羅賓·懷特 Robin Wright 飾)的演藝生涯被某種最新科技所打斷,因擔心自己再也不能演戲,懷特與公司籤署合約答應將自己數位化,出現在公司的展示牆和數字時代的電影中。在籤署這份協議20年後,懷特驅車前往亞伯拉荷馬一個動畫區參加未來學大會,違反物理學定律和自然本質的動畫區向懷特展示了下一代電影製作和科技的另一種可能性。

圖像捕捉:高級版本的掃描和成像技術以保存人像。

零點定率 The Zero Theorem(2013)

電腦程式員科恩•萊斯Qohen Leth (克里斯多福·沃爾茲 Christoph Waltz飾) 試圖破解零點定率。

觸感/身體追蹤:一個虛擬實境連體服覆蓋了除臉部以外的整個身體,轉播完整的追蹤和觸感回應。這套服裝與大腦的突觸直接同步,並通過電纜連接電腦。

頭戴式顯示屏:用戶與屏幕發生交互,通過按下輸入按鍵就可進入虛擬實境獲得完整的感官沉浸。

運動:雖然在電影裡只短暫的顯示了一下,通過踏板即可獲得運動體驗,也可以與遊戲板匹配發生交互。

美國隊長 內戰 (2016)

這部基於漫威動漫的最新大片,描述一幕關於鋼鐵俠閃回到過去他最後一次看見自己父母的畫面,結果發現其實這一切都只是從斯塔克配戴的增強現實眼鏡基於他本人的記憶而投射出來的影像而已。

頭戴式顯示屏: 斯塔克的眼鏡不僅可以投射出他自己的記憶影像,同時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改變這些影像,就像我們對待自己的記憶那樣。這項被稱為 B.A.R.F.的技術成功將眼鏡和神經系統裡的海綿組織聯繫起來,後者被認為是大腦關於情緒和記憶的核心。

不管是否合理,好萊塢總是能利用虛擬實境成功的取悅大眾並且一次次的將虛擬實境技術推向新的高度,這種趨勢似乎並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我們已經看到了越來越多的虛擬實境技術出現在電影大片中,讓我們拭目以待 2017年將上映的《玩家一號》以及基於Neil Stephenson的小說《雪崩》改編的科幻電影。(艾米麗)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585/5853566.html report 10020 網易科技訊 5月27日消息,據VRscout網站報導,從零重力室到有機遊戲主機,過去幾十年好萊塢一直都在設想應用虛擬實境最大和最好的方式。他們設想虛擬實境可以用作心理分析、人類提升、執法訓練和更多其他可能性的最新方法。一般來說這些設想都是基於現實世界取得的科技發...

相關焦點

  • VR和AR的未來發展
    vr/ar的應用什麼是虛擬實境?虛擬實境技術(vr)是一種能夠創造和體驗虛擬世界的計算機仿真系統,它使用計算機生成一個模擬環境,它是多源信息融合、交互式三維動態場景和實體行為的系統仿真,使用戶能夠沉浸在環境中,什麼是AR?
  • 華語電影進入「太空時代」,為何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卻漸行漸遠了?
    儘管有多種聲音表示《流浪地球》並不是什麼科幻電影,但是在《流浪地球》上映了之後,華語影壇的多部半真半假的科幻片都在籌備階段,可以說《流浪地球》的成功帶火了華語影壇的科幻片。然而在華語電影進入了「太空時代」的當下,為何好萊塢的科幻電影卻漸行漸遠了?要知道在好萊塢的第一個黃金年代過去之後,他們正是靠著科幻電影的出現,保持著他們在世界電影的絕對領先地位。
  • 好看的美國好萊塢科幻電影熱搜榜排行榜前20名
    都知道和普通電影相比,還是美國好萊塢電影更加好看,更具有吸引性。在眾多美國好萊塢影片中,科幻電影受到了廣大影迷們的青睞。那麼,好看的美國好萊塢科幻電影排行榜前20名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看看這20部影片中你都看過哪些?
  •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今日上映,「真愛復活」五大看點
    好萊塢科幻電影《複製人》在今天正式上映,相信已經有不少小夥伴已經到影院,準備一睹為快了。但是其實說到好萊塢的大片,再科幻、動作、驚悚片這些類型上,確實是另大家十分追捧的。不管是在演員們的演技、電影特效還是電影劇情方面,可以說都是十分新穎有趣的,更帶因為今年來中國市場的活躍,融入中國影院的電影也越來越多。而這部《複製人》究竟有哪些值得我們觀看的地方呢?不如小編就和小夥伴們一起走進電影中的「克隆世界」一起來看看吧!看點一:好萊塢科幻男神的基努·裡維斯說到《複製人》這部電影,不知道有多少個人是為了基努·裡維斯而來的呢?
  • 今日起,有關AI/AR/VR/MR的知識你一定要知道
    ar 其次,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的簡稱。 vr 第三,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的簡稱。
  • 好萊塢歷代電影中「外星人」形象大集錦,經典的科幻電影都在這!
    今天媒趣小姐和大家一起來盤點一下好萊塢電影裡對於"外星人形象"的想像及再現都有哪些,媒趣小姐大致將好萊塢電影裡的「外星人」分為十大類,希望能幫大家更好的了解他們,咱們趕快來看一看吧!外星人》 (1982)代表形象2:保羅出自電影:《外星人保羅》(2011)代表形象3:尤達出自電影:《星球大戰》系列(1978~)代表形象4:亞基倫帝國國王,銀河系守護者
  • vr又稱靈境技術,是模擬虛擬環境中角色的真實表現
    vr在虛擬環境中構建交互虛擬世界,運用真實的人機互動手段,創造和構建具有真實感和臨場感的虛擬世界。vr裝置類產品目前主要涉及電商,醫療健康,新零售,廣告,旅遊,房產等行業領域。通過vr設備獲取用戶的真實信息,並通過ar立體化技術將用戶的信息3d化,再根據需要列印成vr產品,產品可擺放在用戶面前就可以直接觀看和使用,用戶可根據需要進行身體和頭部的轉動和旋轉,且隨時可以攜帶。主要用戶可以在遊戲中打怪,聽音樂,與虛擬世界中的人進行交互,獲取虛擬世界的信息反饋等等。通過「vr+ar」這一創新營銷模式,可以實現消費者體驗到ar應用的內容,ar應用可使消費者感受到真實的虛擬的感覺。
  • 好萊塢科幻電影裡的隱喻:外星人入侵與冷戰恐懼、原子能焦慮
    好萊塢在20 世紀50 年代的科幻電影產品反映了美國政治廣泛領域內的各種矛盾、衝突和爭論⋯⋯它精準地觸到了冷戰中的美國恐懼和欲望。
  • 2018下半年不能錯過的好萊塢科幻電影
    說到電影市場,近幾個月簡直就是國產電影天下,除了漫威十年磨一劍的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以外,基本上都是國產電影在撐著票房,從徐崢主演的《我不是藥神》,到沈騰主演的《西虹市首富》,再到黃渤處女座《一齣好戲》等,這些一部部的都是口碑票房雙豐收,那麼好萊塢電影自然不會坐視不理,下半年是卯足了勁的集體上映
  • 2020年好萊塢這8部科幻電影,哪一部會是科幻迷的最愛?(上)
    當下對科幻電影的定義已經越來越寬泛。《星球大戰》這樣的太空歌劇,仍可以歸屬到科幻電影的範疇。漫威、DC這樣的超級英雄電影,雖然也少不了科幻元素,可將之歸入科幻片就顯得有些牽強。很多科幻迷對科幻電影的要求甚至更為嚴格,所謂的硬科幻才是他們的心頭好,連國產電影《流浪地球》這種都可能覺得不夠「硬」。
  • 好萊塢科幻太會玩!《星際探索》竟是第一部在火星「拍攝」的電影
    由布拉德·皮特領銜主演的好萊塢科幻災難冒險巨製《星際探索》正式定檔12月6日,立刻引爆影迷、科幻粉絲集體狂歡。電影歷經10年精心籌備,不僅首次在大銀幕上呈現月球「速度與激情」飆車大戰,而且採用大量實拍影像展現前所未見的真實太空,連聲音都是美國NASA提供,打造360度環繞沉浸式太空音效。史上最極致的好萊塢太空科幻大片,12月6日帶你身臨其境體驗地球之外的世界! 首次太空「實拍」!
  • 春節前最後一部好萊塢電影,奈飛科幻電影《滅絕》上映
    新京報訊(記者 周慧曉婉)1月18日,由《降臨》編劇埃裡克·海瑟爾執筆,美國知名喜劇演員麥可·佩納、《驚天魔盜團2》女主麗茲·卡潘領銜主演的科幻電影《滅絕》正式在中國內地上映。該片講述了四口之家在末日危機中奮力逃亡並探尋真相的故事,是美國奈飛公司首部大規模登陸內地院線的科幻懸疑影片。驚險懸疑的劇情和末日危機的設定是影片的兩大主要看點。該片也是春節前最後一部好萊塢電影。「在《滅絕》中,最大的衝突莫過於人與人工智慧,和很多作品一樣把未來想不到的事情進行了呈現。」
  • 談談美國新好萊塢電影與美國新好萊塢電影文化
    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好萊塢式舊電影機制分化瓦解,向新的方位變革轉型的時期,好萊塢電影界自身的權利結構、導演群落、表演方法、觀眾群體、電影理論等方面都開始了新陳代謝。20世紀70年代美國好萊塢電影經過變革重組,確立了新的電影機制。20世紀80年代以後,美國電影進入了多元發展的新時期。
  • 《獨立日:捲土重來》好萊塢科幻大電影
    這應該讓你感覺很老,特別是如果你在90年代長大的電影。它通過突破性的特效將外星人入侵畫面帶入現代電影體驗,並將威爾史密斯從新鮮王子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電影明星。但即使在那時,這也是一部非常愚蠢的電影,而羅蘭·艾默裡奇的職業生涯只會隨著他的職業生涯繼續變得更加荒謬。現在好萊塢似乎已經注意到了老特許經營權,所以現在看來這個休眠房產重新成為眾人矚目的最佳時機。
  • 為什麼我們需要科幻電影?
    國產電影和好萊塢電影相比在創作上有著很大的差別,國產電影在故事時間設定上總是追溯以往的故事,思維上則是向前看,所以更偏愛古裝、武俠、奇幻等題材或類型;  而好萊塢更為偏愛科幻電影,在故事時間設定上總是講述未來的故事,思維上是向後看。
  • 《恐龍人》電影針對好萊塢大片所具有的絕對優勢
    所謂具有的絕對優勢,很簡單,就是好萊塢沒有做到的事情,科幻電影《恐龍人》做到了。
  • 劉慈欣謝絕卡梅隆邀請,好萊塢電影很好,但《三體》最好中國人拍
    去年,大家應該都看了票房火爆的《流浪地球》,46萬的票房一下子就挺進了華語電影票房榜的第二名,開啟了我國「國產科幻元年。」我國在科幻電影,或者說科幻作品的創作上確實和世界水平有著一段距離,但是劉慈欣的出現大大拉近了這段距離,將我國的科幻作品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先有《流浪地球》,後有《三體》。
  • AI機器人進軍好萊塢 這次要出演耗資7000萬美元的科幻電影
    科幻電影《b》將成為第一部由人工智慧演員出演的電影。據介紹,人工智慧機器人Erica將擔任該部影片主演,由曾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Bondit Capital Media公司、比利時Happy Moon製作公司以及紐約Ten Global媒體公司共同打造。
  • 豆瓣評分8.4,本片誕生後,傳統的科幻電影被顛覆
    漫威電影以及各種超級英雄電影如《變形金剛》系列等等。相比於傳統的邏輯嚴謹的科幻片,這些新興的科幻片就如同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一樣,他們不需要知道奧特曼的邏輯原理,只需要知道奧特曼是可以保衛地球且打怪獸就行了。嚴格意義上來說,這樣的科幻片意義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