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功耗僅130W,兩款華碩 GTX1660Ti開箱測試

2021-01-12 騰訊網

本文作者:ChiGuaDaShi

篇頭語

北京時間2019年2月22日晚上22時英偉達GTX1660TI 6GB顯卡正式解禁並同步全球發售,在此之前我已經非常幸運的從電腦城朋友口中得知了這款顯卡的全部信息,並且軟磨硬泡的提前拿到了兩張華碩的GTX1660TI顯卡,其中一塊是名副其實的展品,另外一塊則是國行。本次華碩同時發布5張GTX1660TI 6G,其中上架京東的有3款並且全部都是OC版本,故名O6G,它們分別是:

ROG STRIX GTX1660TI O6G GAMING,首發價:¥2799,三年質保;

DUAL Geforce GTX1660TI O6G,首發價:¥2299,三年質保;

PHOENIX Geforce GTX1660TI O6G,首發價:¥2199,三年質保;

三張GTX1660TI O6G定位都非常明確,其中ROG STRIX定位高端、DUAL定位低端、PHOENIX定位小機箱,據說後期還會出不超頻的ROG STRIX GTX1660TI A6G這個應該是定位中高端,另外還有TUF、Gaming兩塊面向中端的GTX1660TI 6G。我手中是ROG STRIX(展品)和PHOENIX(國行)這兩款,本人目測這兩款應該會是賣得最好的。

Geforce GTX1660Ti屬於NV最新的「圖靈」陣營,相比同為「圖靈」核心的Geforce RTX系列顯卡它取消了對光纖追蹤、DLSS等技術的支持,參考它2000-2500的價位來看應該是一款「甜品」級顯卡。GTX1660Ti 核心由12nm工藝製造,內含1536個流處理器,基準頻率1500MHz,加速頻率1770MHz,採用6GB/192Bit GDDR6顯存,顯存頻率高達12G。

這次英偉達對於新品的驅動管控非常嚴格,以至於在解禁前五天大佬們才拿到驅動,因為驅動、技術文檔都有水印所以我在最後關頭才要到驅動進行測試,在完成測試的第一時間把這些數據公布出來與各位分享。我知道,此時此刻評測已經漫天飛了,但我希望我的這篇文章能給考慮選擇GTX1660Ti顯卡,或者是考慮選擇華碩GTX1660Ti顯卡的朋友有所幫助,另外本篇文章更多的是介紹ASUS顯卡,通過ROG STRIX、PHOENIX的表現來分析GTX1660TI 6G,並非完全只討論GTX1660TI。

那麼GTX1660TI 6G適合什麼樣的用戶?你的電腦適合GTX1660Ti 6G嗎?將會取代誰?這次更新又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動蕩?相信看完本篇文章會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答案。OK,廢話少說,接下來我們來就開看看這兩張來自華碩的GTX1660Ti顯卡。

ASUS ROG STRIX GTX1660TI O6G GAMING 開箱

ROG是什麼?代表了什麼?這個就不用我多說了。ASUS ROG STRIX GTX1660TI O6G GAMING 採用2017年以來就沒改變的祖傳3風扇設計,但是這次使用的是用在上代旗艦ROG STRIX GTX1080Ti O11G上的同規模散熱,散熱表現非常到位。雖然看似在散熱上並沒有做出改變,但是通過仔細的觀察發現,STRIX GTX1660TI O6G在風扇上做出了改變。

新款散熱風扇的扇葉外周是相連接的,據說可以提高穩定性降低噪音,增強進風,不管是不是真的有效,算是ROG新款顯卡的改變之一吧,不過我覺得原來的風扇更好看。

除開風扇,ASUS ROG STRIX GTX1660TI O6G GAMING 還很少見的提供了雙BIOS,可以手動切換超頻、遊戲兩種模式。官方宣稱遊戲模式(靜音模式)基礎頻率為1500MHz,加速頻率1860Mhz,OC模式(性能模式)基礎頻率為1530MHz,加速頻率1890Mhz,實際上這個標註比較保守,在NV Boost技術下這款顯卡的最大加速頻率能超過2000MHz,玩遊戲時頻率頻率也能穩定在1980MHz,這個在後面測試中會提到。

在模式切換撥扭旁邊還有一個燈效開關按鈕,可以一鍵開關ROG STRIX GTX1660TI O6G的Aura Sync燈效。說到燈效我覺得ASUS在推動ARGB的時候並沒有在自己的顯卡產品上依然使用普通RGB燈效略顯小氣。下面是開箱:

其他沒啥,提醒各位一下,ROG-STRIX-GTX1660TI-O6G背板上ROG LOGO並不能亮。

ASUS PHOENIX Geforce GTX1660TI O6G 開箱

PHOENIX Geforce GTX1660TI O6G,是目前ASUS GTX1660TI家族中最便宜的版本,短小的體格能夠適應眾多平臺,但更適合ITX平臺中。查閱全網,PH-GTX1660TI-O6G並沒有非常明確的頻率參數,經過實測,其肯定不會低於NV官方宣稱的1500MHz~1770MHz這個頻率,後文的測試中會表現出來。

PH-GTX1660TI-O6G雖然犧牲了散熱規模,變成了「太陽花」形式的一體散的模塊,不過風扇還是改成了ROG STRIX經常用的雙滾珠軸承風扇,這款風扇風量和噪音都有非常不錯的控制,關鍵是其扁平的設計看上去就比一般風扇更舒服,更有設計感。

PH-GTX1660TI-O6G沒有背板、沒有燈光、精簡而短小,這就是一款主打實用的GTX1660TI,明顯區別ROG STRIX,面向不同使用場景、消費層次的消費者,互無交集。具體開箱如下:

兩塊顯卡開箱圖片比較細緻,相信各位看圖就已經知道大致是怎麼回事,我覺得也沒必要再解釋太多。因為是借來的顯卡,PH-GTX1660TI還有可能被同事直接購買,所以我不方便做拆解,有興趣知道內部構造的可以移步其他文章或者是資料進行了解,下面進入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

本次性能測試主要分成兩塊,第一塊對比ROG STRIX GTX1660TI O6G 兩種模式的性能差別,第二塊對比ROG STRIX 和PHOENIX兩者的性能差別,然後通過兩塊測試嘗試推測出GTX1660TI的特性。在測試開始之前給各位展示一下測試環境:

測試平臺

CPU:Intel Core i9 9900K

Core i9 9900K上市也有一段時間了,經過了價格探底之後,隨著F、KF系列上市,各種INTEL CPU在2019年有望迎來一波漲價、囤貨熱潮,至少通過我了解的信息,目前趨勢的確如傳聞所說,這種情況有可能在AMD發布新款CPU之後會有所變化,但誰知道呢。

英特爾(Intel)i9-9900k 酷睿八核 盒裝CPU處理器4299元

9900K多核心多線程並不是它成為高端遊戲CPU的主要原因,輕鬆達到5.0GHz的高主頻可以避免在一些遊戲中出現瓶頸才是關鍵因素,大部分時候9900K的遊戲表現和9700K相比並沒有區別,而相差1GHz的單核頻率也是AMD銳龍CPU追趕的主要方向。

主板:ASUS ROG STRIX Z390-E Gaming

Z370、Z390功能相差大嗎?相差不大嗎?其實都沒有錯,在大部分玩家手中,Z390能做的Z370做起來並不含糊,但是從晶片完整程度上來看,Z390還是具有一定的優勢。ROG STRIX顯卡相比ROG STRIX主板應該感到羞愧,即便是Z370、Z390這樣同代的晶片組都能做出設計語言有明顯差異的產品來。Z390-E應該是ROG STRIX系列中最頂級的Z390主板,再往上就是正統ROG的Maximus系列了。

玩家國度(ROG)ROG STRIX Z390-E GAMING 主板 支持intel9代CPU 9600K/9700K/9900K(Intel Z390/LGA 1151)2079元京東去購買

內存:G·SKILL Trident Z ROYAL DDR4 3200 8GB*4

內存誕生時,絕對不會有人想到有這麼一天,一個名為芝奇的廠商將讓內存分成了兩種,一種叫做「Trident Z」,一種叫做其他。然而2018年芝奇繼Trident Z RGB幻光戟之後推出了內存史上的又一高顏值巔峰之作——Trident Z Royal 皇家戟。

我入手的是DDR4 3200 C14 8GB*4的版本,其實皇家戟如果按照頻率/時序分一共有11個型號貫穿DDR4 3000 C16~DDR4 4600 C18。如果只是想要能用的內存,那麼皇家戟就絕對是下下選,因為「RGB」和「金光閃閃」並不能讓性能提升,而且需要花更多的錢,這是絕對划不來的事情。但如果第一眼就喜歡上了皇家戟並且預算充足,那麼無論品質、外觀、性能皇家戟絕對是首選,只不過主板、顯卡、機箱等等搭配就會成為頭疼的事情,鉑金戟還好,黃金戟就實在是太難搭配主板了,除非MOD。

芝奇(G.SKILL)皇家戟系列 DDR4 3200頻率 16G(8Gx2)套裝 臺式機內存 RGB燈條‖C16(光躍金)1799元京東去購買

散熱:ASUS ROG RYUO 240

ROG這款散熱除開貴,最大的特點就是它把一個顯示屏集成到了冷頭上,ROG在它的主板上裝顯示屏還不夠還要在冷頭上裝!也難怪賣那麼貴,一句話,要買帶顯示屏的水冷,暫時獨此一家,喜歡的話再貴也只能買買買。這款散熱效能還算可以,應該是我用過的240水冷效果最好的,接線較多而且線材較硬,不方便理線。

華碩(ASUS)ROG 龍王240 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 Aura Sync神光同步1499元京東去購買

硬碟:Plextor M9PeGN 512GB

浦科特算是現階段少數專注製造SSD的公司之一,一直以來被譽為「行業燈塔」,這也是我很早之前關注浦科特而最終下手的原因。浦科特的固態硬碟並不便宜,特別是目前SSD大降價百家爭鳴的狀態下,選擇浦科特的人越來越少,特別是還有來自快閃記憶體顆粒廠家的巨大壓力。在固態硬碟品質良莠不齊,當預算充足,浦科特算是多花錢「求穩」的選擇。

M9PeG系列使用的是東芝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Marvell 88SS1093主控,擁有512MB的 DDR3緩存,官方數據稱連續讀取速度:3000 MB/s;連續寫入速度:1000 MB/s;隨機讀取速度(IOPS):180,000;隨機寫入速度(IOPS):160,000,我這次使用的是512GB不帶散熱片的版本。

浦科特(PLEXTOR)M9PeGN 512G M.2 NVMe SSD固態硬碟749元

電源:Antec HCG X1000

本次測試用的電源是來自安鈦克「極限高電流玩家」X1000( Antec HCG1000 Extreme 1000),其功率1000W,金銅色機身彩色印花,10年質保,1.3元/Watt。選擇這款電源的朋友,建議購買前留至少400預算給定製模組線,原裝線雖然質量很不錯,但是在接頭處實在是太硬了,難以彎曲。

和大部分機箱配色都不友好是最主要的問題,電源本身品質應該會比較好,安鈦克中高端電源做的還算不錯,之前用的HCG850和EDGE 750的都沒啥問題,關鍵是價格不貴相同方案能比友商便宜,1KW的80PLUS金牌模組電源1300左右,還算是比較實惠的。另外HCG X1000長度比較正常不像有些品牌弄得很長,影響安裝。當然也有人喜歡長的電源。

安鈦克(Antec)HCG-X1000高端金牌全模組 臺式機電腦主機機箱電源1000W 全日系電容/鋁外殼/強耐高溫/10年換新1399元京東去購買

OK,測試平臺介紹完畢,下面馬上帶來測試成績。

ASUS ROG STRIX GTX1660TI O6G GAMING 性能測試

首先我們要看看GTX1660TI 6G的性能到底處於一個什麼樣的地位。以往顯卡更新要麼是同價位頂翻前輩,或者是同價位增加功能。從GTX1660TI 6G的定價來看,這應該是一塊用來接替GTX1060 6G的顯卡,雖然目前的GTX1060 6G已經遠低過它曾經的發售價格。

很多朋友看到RTX2060 6G的強力表現,非常期待砍掉"光線追蹤」的GTX1660Ti也能達到超越GTX1070的水平,那麼GTX1660Ti能超過GTX1070嗎?

GTX1660TI 6G 與 GTX1060 6G、GTX1070、RX590、VEGA56等顯卡對比

由於圖靈核心的架構的優勢,GTX1660Ti的3DMark TimeSpy 跑分一騎絕塵,甚至超越了GTX1070和VEGA56,但是FSE跑分則與兩者相差較遠最大有23%的差距,根據經驗FSE的跑分更接近實際遊戲性能的差距,因為手上並沒有GTX1060 6G、GTX1070、RX590、VEGA56同臺競技,所以下面圖表中的數據來自網絡上近似值,考慮不同平臺對遊戲跑分的影響,所以這裡並沒有涉及,結果僅供參考。

從跑分數據來看GTX1660Ti的價位定的比較合理,既不會懟翻老大哥GTX1070,也不會讓小弟GTX1060難做,是一款老黃承上啟下繼續細分市場的產品,不知道各位同不同意我的觀點。

靜音與性能模式對比

GTX1660Ti設計了可手動切換的兩種工作模式,一種是遊戲模式(靜音模式)一種是超頻模式(性能模式),其本質就是兩套BIOS進行切換以達到不同的運行效果。那麼這兩種模式的性能差距有多大呢?我們來看看兩者再常規的跑分軟體中的區別。

通過測試和一段時間的使用我發兩者在性能上差別非常的小,遊戲模式(靜音模式)性能損失相比靜音效果來說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記的,各位可以放心的將其設置到遊戲模式(靜音模式)運行。不過也有可能我測試時的散熱環境較好,所以兩者並沒有因為散熱性能而區別實際性能。

在測試中我發現兩者的主要區別在風扇啟停方式上。STRIX GTX1660TI O6G分別可以控制兩組風扇FAN1、FAN2(經過觀察可能是兩邊風扇是一組,中間風扇是一組),超頻模式(性能模式)兩組風扇幾乎是同轉同停,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將溫度降低。遊戲模式(靜音模式)則是一組(中間)風扇長轉,另外一組自動啟停輔助散熱,這樣的好處是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玩家對噪音的感知。因為STRIX GTX1660TI O6G使用的風扇特性,其本身在1500RPM的轉速下的噪音控制非常的到位,而兩種模式轉速都在1000左右,所以兩個的噪音表現都非常的不錯。

當然因為我用的開放平臺並且室溫(15攝氏度左右)較低所以也有可能在夏天或者散熱環境較差的時候會達到更高的轉速,或者性能差距。我最終測得這兩種模式GPU最高都能超過2000MHz的頻率,只不過遊戲模式(靜音模式)降頻更加積極從保證核心溫度和風扇噪音處於較低水平。

最後要說一句,難能可貴的是Furmark最終烤機頻率是可以達到其標稱頻率,並沒有「偷雞」。

STRIX VS PHOENIX

130W的功耗、57攝氏度烤機溫度,無不說明了NV的圖靈核心的低熱和節能優勢,那麼若要將這兩個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的話,做一款小型MINI顯卡無疑是最棒的選擇,那麼短小緊緻的PH-GTX1660TI-O6G會有一個什麼樣的表現呢?

外觀對比

兩者對比,PH-GTX1660TI-O6G外觀上太務實了,甚至讓我感覺貴600元的ROG-STRIX-GTX1660TI-O6G-Gaming還是挺值的。當然,之前也說了這倆兄弟面向的是不同消費人群和使用場景,所以各司其職並不衝突。

常規性能對比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常規測試性能差距。令我非常驚訝的是,這兩個價格懸殊定位不同的顯卡居然在理論測試中的差距非常的小:

雖然最大沒有超過3%的性能差距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是很難感知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張卡真的沒有不同。首先,PH-GTX1660TI-O6G即便是在開放平臺、很低室溫的情況下都沒有通過3DMARK的穩定性測試,成績只有95.8%(97%及格),而且運行溫度也已經提升到了接近80攝氏度,風扇轉速接近1500RPM,得益於老ROG STRIX風扇非常優秀的靜音水平,但也已經達到了臨界值,除剛開始測試時風扇停轉外,全程沒有啟停動作,一直保持接近1500RPM的轉速。

因為溫度、轉速極限在烤機的時候頻率降低的非常明顯,FSU穩定性測試中頻率比ROG低了100MHz,在Furmakr的烤機測試中頻率已經低於NV的1770MHz的標準,只有1680MHz。不過這種情況在遊戲中是非常少見的基本上是可以保持在1900MHz附近。

下面我們來看看遊戲測試中兩張GTX1660TI的表現:

1080P遊戲情況對比

2K遊戲情況對比

首先我要說GTX166TI 6G 已經能在目前大部分主流遊戲中滿足2K解析度60fps的流暢需求,在1080p解析度下表現可以讓高刷顯示器的性能得以發揮,雖然部分遊戲還是需要降低一定的特效。按照以往的使用經驗,GTX1660TI基本上可以替代GTX1070在市場上的地位,因為GTX1660TI難流暢的GTX1070的情況很難有本質的不同。

通過表格我們可以看到這些遊戲測試的幀率差別基本上只有幾幀的,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樣的測試結果無疑給想裝ITX小鋼炮的用戶打了一針強心劑,只要機箱本身的散熱系統考慮到位,GTX1660TI不會有很大的性能損失。不過因為這些測試運行時間並不長,所以長時間運行遊戲後,機箱溫度過高引起的連鎖「反應」會不會對PH-GTX1660TI產生影響,需要更多更深入的測試,以後有機會再與各位分析。目前從FSU穩定性測試和FURMARK烤機測試情況來看,是有這樣趨勢的。

測試結束。

篇尾語

GTX1660TI 6G的上市讓2500元級別有新的選擇,但並沒有讓顯卡的性價比提升一個檔次,如果你擁有GTX1060 6G、RX580 8G這個級別以上的顯卡則沒有升級的必要,如果你是新夠主機、擁有2K解析度或1080P解析度顯示器遊戲玩家,GTX1660Ti 6G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再者,GTX1660TI 6G 功耗非常的低,配合主流CPU甚至+12V出輸12A的電源就已經足夠應付,外加其較低的發熱量,我覺得GTX1660TI 6G也是網吧升級的好選擇。

想讓GTX1660TI的全部或者大部分性能,需要準備一個350W(推薦400)以上的電源,剩下的就是CPU和內存的事情了。按照經驗,INTEL CPU我推薦4、6核,主頻在3.5GHz以上級別,AMD CPU 我推薦至少選擇銳龍5 或以上級別,內存推薦8GB以上。以上只是個人推薦,實際因遊戲而異。

因為依然在售的GTX1060 6G、GTX1070 8G價格一度探底,GTX1660Ti目前任何卡也不會取代,隨著時間的流逝、AMD的對策GTX1660Ti應該是取代目前GTX1060的地位。GTX1660Ti的上市應該會讓AMD面臨不小的壓力,不過各位發現了沒有,在GTX1660Ti上市之前AMD顯卡有一波明顯的降價以應對GTX1660Ti的上市。這波搶佔市場佔有率的降價能不能保證AMD顯卡部門的正常利潤,能否支持其健康有序的發展,這個只有蘇媽才知道了。

華碩板卡一直不是性價比的選擇但是依然能夠賣得如火如荼,其中的奧義各位還是自行理解吧。今天開箱測試的兩張華碩顯卡各位覺得怎麼樣?我認為各有風騷吧,好的話我就不說了,說點壞話:

ROG STRIX雖然做出了一定的改變/升級,但依然讓人覺得設計師還是太懶,就算不改變已經用了3-4年的外觀設計,增加ARGB這些舉手之勞的事情還是可以做的,可惜並沒有……總而言之,信仰依舊但缺乏誠意。

PHOENIX為ITX機箱帶來了新的選擇,但是可以做的更好。首先散熱模塊明顯可以做出更高規格的以改善溫度和頻率,光溜溜的背面也與目前的潮流背道而馳,可無論如何2199的價格對於華碩的GTX1660TI我們不應該要求太多。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有意見或者建議歡迎評論區交流,感謝各位收看。

相關焦點

  • 筆記本RTX2060與GTX1660ti哪個更好?
    導讀:大多數筆記本主推2060,1660ti的賣不動,難道這個2060性價比一定很高?從商城上看,1660ti的本本價格優勢常見的也就600塊左右差價,這也實際上就是顯卡本身的差價,(當然還有搞促銷,少數倒掛價格的另談),大多數消費者直接衝著2060去的;那麼究竟2060與1660ti相比,有哪些差異呢?買哪個划算呢?請聽小編鬧鬧磕,說說具體差別!
  • 升級GTX1660TI,華碩飛行堡壘7入手體驗
    華碩飛行堡壘7是一款上市不久的遊戲本產品,作為飛行堡壘系列的延續,這款遊戲本很好的傳承了上一代產品的特色:黑色機身輔以紅色線條點綴,盡顯高端大氣;配置上也迎來了全新升級,與極致遊戲本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那麼,飛行堡壘7在日常使用中,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對這款遊戲本進行簡單的測試體驗,看看它究竟有哪些值得稱讚的地方吧。
  • 新一代GTX1660Ti加持!華碩天選硬核堆料,帶來新次元遊戲體驗
    新一代甜品卡GTX1660Ti,性能功耗夠強怎樣的顯卡才能滿足玩家的需求,成為「甜品級」顯卡呢?縱觀目前的市場環境,顯卡在近些年顯然又迎來一波更新與升級,其中NVIDIA在去年推出的GeForce GTX 1660 Ti堪稱是當下移動顯卡領域新一代的「甜品卡」,不僅性能強悍,價格也更加美麗。
  • 想買一款華碩的GTX 1660Ti筆記本,你也許會陷入選擇難題之中
    最近,朋友想買一個筆記本,看好華碩,以及GTX 1660Ti,因為前者做工不錯,風扇噪音低,後者又是遊戲性能的保證。但是,最後他買了一萬元的ROG玩家國度,具體是ROG 魔霸3 九代英特爾酷睿i7,讓我很不理解,怎麼不選個華碩就好,而是選了個ROG呢?
  • ...華碩 STRIX GTX980Ti全面評測(全文)_華碩 STRIX-GTX 980Ti-DC3...
    顯卡外觀及細節一覽  顯卡使用的是華碩全新的DirectCU III散熱器,STRIX系列的另兩款產品R9 390X和R9 390也同時在使用這款散熱器。ASUS Strix GTX980Ti DC3OC 6GD5 GAMING在這款遊戲中的表現會如何呢?讓我們通過測試來衡量。
  • 遊戲大作絕配CP,有GTX 1660Ti的華碩天選了解一下
    憑藉著毫不遜色於 GeForce GTX 1070 筆記本電腦的性能(該數據來源於NVIDIA內部測試結果,僅供參考),使得它能為熱門遊戲帶來持續強勁且快速的遊戲體驗,在新遊戲中,這種性能提升甚至會更大。
  • X370搭配銳龍 華碩C6H ROG主板開箱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不能掩蓋我們對推動技術進步先進企業的推崇,在借用一段時間後,ZOL PC頻道在全國缺貨的情況下拿到了華碩玩家國度CROSSHAIR VI HERO主板的零售現貨產品,一方面可以為編輯們自己購買的銳龍處理器們提供座駕,另一方面也可以滿足Ryzen對比Core系列測試的硬性需求。
  • 克卜勒GTX660M 華碩G55強悍遊戲本評測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由於前期我們收到僅是測試機型,因此屏幕並沒有得到全面升級,後續華碩 G55 將會採用高分屏 1920×1080 ,以滿足更多玩家對高畫質高分屏的需求。,兩款軟體分別針對 DirectX 10 及 DirectX 11 顯卡。
  • 小米11詳細測試,屏幕出色但功耗略大……
    首先是空載功耗,三臺手機都是飛行模式,屏幕都是最低亮度,此時最接近真實的空載功耗。可以看到,天璣1000+的空載功耗是0.71w左右,驍龍865的空載功耗是0.8w左右,驍龍888的空載功耗是0.9w左右.這個數據和其他人的驍龍888數據差不多。
  • 15款GTX660Ti年度評測
    ,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在都保持公版的特性,而且這款產品最大特色在於昂達的一年換新售後。但話說在前面,畢竟這次評測晶片全是使用GTX660Ti,測試得出的性能主要收到頻率的影響。二、顯卡功耗測試  克卜勒這一代顯卡,最大改進除了性能,就是功耗,尤其是高端顯卡,像GTX660Ti這樣的產品,評測室使用的測試平臺大多都在300W以內。然而每個顯卡做工用料不一樣也會使顯卡實際功耗不一樣。
  • 華碩ROG STRIX GTX1660Ti O6G評測:目前最強的1660Ti
    ROG STRIX GTX1660Ti O6G的正面風扇使用了與華碩ROG STRIX RTX2080Ti O11G相同的結構,通過增加散熱鰭片的風量來提升散熱效能,可以令氣流更加集中。風扇特寫和其他的GTX 1660 Ti一樣,ROG STRIX GTX1660Ti O6G使用單8Pin供電接口,這對於一款120W的顯卡來說綽綽有餘。
  • 1660Ti只售6999元 華碩飛行堡壘7評測
    我瞅上的這臺華碩飛行堡壘7還真的是不太貴。6999塊,4核8線程AMD Ryzen 7 3750H處理器,8GB內存,512GB固態硬碟,以及NVIDIA GeForce GTX 1660Ti獨顯,除了隔壁某船有一戰之力之外,還真沒誰比它更便宜的。華碩飛行堡壘7遊戲本華碩這家PC廠商很招人喜歡。
  • 全球最高刷新率 華碩144Hz液晶首測(全文)_華碩 VG278HE_液晶顯示...
    而通過上面的圖片,我們可以看到代表華碩VG278HE色彩空間覆幾乎蓋了絕大部分sRGB色彩空間,這對於一款TN面板液晶顯示器實屬不易。而且,華碩VG278HE對於絕大部分色彩渲染的更加豐富。這樣出色的測試結果和華碩出色的IC電路是分不開的。總體而言,這款顯示器的色彩特性測試十分出色。
  • 網絡實驗室:高端雙頻無線路由功耗實測
    在本期的《網絡實驗室》實測中,我們將挑選三款高端的雙頻無線路由器來展開它們的正常功耗測試和滿負載功耗測試。它們分別是華碩(AUSU)RT-N66U、網件(NETGEAR) WNDR4500和D-Link DIR-826L雙頻無線路由器。
  • 以海神之名 華碩Triton 88散熱器評測
    採用焊接工藝在熱管旁邊留下的導孔我們來看下底座工藝,與目前很多散熱器產品一樣,這款華碩Triton 88散熱器採用了熱管穿底座技術,開有預置凹槽的兩片純銅材料將6根6mm熱管壓實與底座中,工藝精良的預置凹槽和底座與熱管結合技術使得熱管可以更加充分的發揮效能
  • RTX 2060 Max-Q終於要來了 性能略小超GTX1660Ti移動版
    去年的CES上,英偉達正式發布了移動版RTX 2080、RTX 2070、RTX 2060以及對應的Max-Q版本,將光線追蹤帶到了筆記本產品上,不過當時Max-Q版本顯卡中並沒有RTX 2060 Max-Q,雖然早在2018年底就有這款產品的曝光消息,但卻一直沒有正式發布。
  • 63款顯示器性能和功耗橫向對比
    今天,筆者來一個大匯總,羅列出多達63款的顯示器的性能參數和指標,另外還加入了功耗對比,看每年用電費用多少。再根據各項資料結合本年情況作一個2011年顯示器行業走勢的展望。下面馬上看看這次年度「給力」的匯總。
  • 臺式機功耗測試:我們到底需要多少瓦?
    這套程序可以自動記錄各個通道電流的瞬時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還可以自動計算出具有相同電壓的測試通道的電流總和,以及整臺電腦功耗的瞬時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 順便說明一點:分別測量各路電流的最大功耗,再把它們加起來得到總的最大功耗,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各路峰值電流有可能是在不同時刻出現的。
  • 618買什麼牌子筆記本電腦好 萬元內GTX1660Ti高性能遊戲本推薦
    Y7000P最大的劣勢是全身塑料材質以及機身沒有攝像頭,這對於有人臉認證的用戶而言影響較大。機身材質ABCD面均為塑料,有些缺憾,如果能採用至少A面金屬的話,對用戶的吸引力會更大,此次Y7000P電池容量有明顯提升,之前是57Wh現在直接上到80Wh。
  • ROG駭客再顯威 華碩MATRIX 980Ti評測
    華碩 ROG MATRIX系列顯卡一直憑藉其怪獸版的性能而被DIY玩家們津津樂道,筆者最先接觸到的一款華碩 ROG MATRIX產品是華碩 MATRIX 9800GT,其憑藉在當時堪稱前衛的散熱設計、酷炫的外表和至尊級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