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地的縣(市)區中,縣域治理水平最好的是哪一個?2020年12月31日,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是深圳市光明區。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江蘇南通市通州區和廣東廣州市南沙區。
當天上午,浙大社會治理研究院發布了「2020中國社會治理百強縣(市)區」榜單。榜單是根據該學院創立的中國縣域社會治理指數模型計算排列的。
中國縣域社會治理指數的評估對象為內地27個省、自治區(不含4個直轄市)的2759個縣(市)區。課題組研判分析了全國現有的38個縣域指數榜單,從全國2759個縣(市)區中篩選出1375個上榜單位,確定為初選樣本。
浙江大學社會治理研究院發布的報告中,佔據縣域治理水平前十名的縣區分別是: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
共有14個省的縣區入選了全國100強。其中,來自東部5省的佔了83個,浙江、廣東、江蘇、山東在前100個縣區中分別佔27個、23個、18個和11個。另外福建省也有4個縣區進入前100。
深圳市光明區何以成為全國第一?
2019年以來,光明區委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把更多資源、管理、服務放在社區」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黨建引領、社會參與、文明建設、法治保障、平安光明」和「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結合基層社會治理的新挑戰新要求,出臺《光明區深化基層社會治理機制改革總體方案》,在群眾家門創新搭建「1+6+31+N」四級訴求服務平臺,通過機制創新、制度完善,一站式解決群眾訴求,一攬子提供群眾服務,一體化守護社會平安,建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新時期社會治理共同體,實現「訴求服務在身邊,矛盾化解在源頭,問題處理在基層」,營造了訴求疏導更加順暢、便民服務更加高效、平安幸福更加凸顯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先後吸引山東濟南、青島,山西大同,河南信陽,廣東廣州、珠海、惠州、湛江、東莞等兄弟省市到光明學習交流。
自2019年1月在公明社區試點、3月全區鋪開以來,每天受理群眾訴求服務約30-50宗(2019年以來,共受理群眾訴求服務30218宗,化解30203宗,化解率99.95%,服務群眾48萬人,涉及金額10.64億元),當天在社區的化解的率達98%,群眾安全感提升全市第一,矛盾糾紛化解率全市第一。2019年,命案發生數下降54.55%,刑事治安總警情下降6.26%,2020年刑事治安總警情下降18.11%,社會治安明顯好轉。信訪總量連續2年下降,到市集體訪全市最少,赴省集體訪進京訪雙雙為零,被評為2019年全國信訪工作「三無」區。群眾有了問題第一時間到訴求服務大廳解決已成為普遍共識,群眾幸福感大幅提升。
「光明模式」是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繼承和發展,是矛盾糾紛化解機制效能最大化的有益探索,是創新超大城市城區社會治理的生動實踐,是完善正確處理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密切新時期黨群幹群關係的有效方式和有益探索。
採寫:南都記者 陳蓉 通訊員 洪俊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