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菸酒不沾,不喝咖啡,會說相聲,喜歡飲茶和傳統文化……」 如果只看這些標籤,很難想像這描述的是一位設計師,更不會想到,懶熊體育很多被人稱讚的設計作品,都出自他手,這位便是我們的「非典型」設計師孫嶽,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青年」。
孫嶽在公司團建活動中手工製作月餅。
「懶熊搬家,搬到了我的心坎裡」
上周,懶熊從光明樓搬到了位於廣渠門內大街附近的新家,這次搬遷對孫嶽意義非凡。光明樓是他二姑家的住址,而距離公司新家僅有一條馬路之隔的廣渠門內88號,曾經是他的奶奶家,也是他從小長大的地方。
搬家後的幾天裡,孫嶽經常在午休時間裡四處轉轉,滿目皆是童年記憶,不由得淚流滿面:「很多同學家都還在這裡,一點兒沒變,還能叫出他們的名字」。他和妻子說:「懶熊這次搬家,搬到了我的心坎裡。」
廣渠門內88號,孫嶽從小長大的地方。
1986年,孫嶽在以曲藝文化而聞名的天橋出生,在京劇、相聲、評書這些藝術的薰陶下長大,爺爺也經常帶著他一起聽匣子,去小劇場。耳濡目染下,孫嶽也開始自己說相聲。在大學,他是相聲社的成員;在懶熊的茶話會上,他也能將一些名篇名段娓娓道來。不過相比相聲,他還是更喜歡體育。
在這裡的童年時光中,體育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那時的孩子們沒有手機和平板,踢球、看球是為數不多的消遣方式,但是大院裡小夥伴們聚在一起的快樂遠比電子遊戲更真實,「我記得有一哥們兒,他爸是馬拉度納年代的老球迷,當時周三晚上經常有球賽,每次他們家都能聚6、7個人一塊兒看,非常熱鬧。」
眾所周知,整個東城區的體育氛圍都相當濃厚,由於國家體育總局坐落在此,體育迷們有很大機會在這裡見到偶像。孫嶽就曾在紅橋市場見到姚明在買遊戲卡帶,這位籃球巨星彼時的面孔還很青澀。《體壇周報》、《當代體育》這些成為無數人體育啟蒙的雜誌刊物,同樣由這裡發往全國各地,這片區域的讀者們,總能以最快速度拿到。
當然,東城之外,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對於每一個喜歡足球的孩子,「國安」都是一份抹不去的摯愛。在流行穿球衣上學的那個年代裡,或許可以看見拜仁的紅色、米蘭的紅黑、紐卡的黑白,但是你一定可以看見國安的綠色。早在小學二三年級,孫嶽就能對國安出場球員的名字號碼如數家珍。1995年,甲A聯賽最後一場比賽,高峰進球後小飛機似的慶祝動作引得一眾男孩子模仿,至今仍在他的記憶裡根深蒂固。
從母嬰公司到懶熊體育,因國安而結緣
不過,那時候的孫嶽肯定不會想到,這份國安情結能成為多年後加入懶熊的原因之一。孫嶽自小喜歡美術,生性好動的他只有在畫畫的時候才能安靜下來。小時候他喜歡照著小人書描描畫畫;上學後他從來都是班裡的美術課代表,板報組組長,世界盃之際他在後黑板畫的球星肖像、對陣榜單,甚至還被評為區裡黑板報比賽的二等獎;工作後他也沒有動搖地選擇了設計這一崗位。
來到懶熊之前,孫嶽在一家母嬰公司做設計,閒暇之餘經常製作一些國安的海報。「無心插柳柳成蔭」,有一次,在國安與恆大的賽前,孫嶽做了一張「綠林好漢」主題的海報,國安的跟隊記者、官微、媒體人董路、門戶網站等相繼轉發,極受歡迎。
孫嶽設計的國安海報。
國安官微轉發孫嶽設計的海報。
從母嬰公司離職之後,內心對體育的熱愛讓孫嶽決定去一家體育公司,而作品集裡的二三十張國安海報,則為他敲開了懶熊的辦公室門。
2016年3月,孫嶽入職懶熊。當時公司正處在從媒體報導向多元業務轉型的時期,這位設計師,與懶熊一起走過了最關鍵的幾年,創作出很多為人稱讚的精彩作品。走進懶熊的辦公室,第一眼就會看到其中的兩件:吉祥物和Logo。
吉祥物1.0的實物與孫嶽預想差距較大,於是在設計2.0版本的時候做了三次樣稿,聯繫到為歐洲杯等大賽生產吉祥物的孚德體育,這才拿到了令人滿意的作品。今年10月,同事偶然看到韓國電競選手Faker的紀錄片,這隻萌萌的黃色小熊,赫然陳列在這位超級明星的家中。孫嶽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電競選手Faker家中的小「懶熊」,出自孫嶽哥之手。
懶熊體育的新Logo同樣是代表作之一。2018年,懶熊體育以「四新」的形象完成升級:新地址、新模式、新產品,以及最直觀的新Logo。與之前的熊臉相比,新的熊頭調整為流線型設計。更簡潔的外觀下卻傳遞了更豐富的內涵:臉頰兩側像兩隻擲球的胳膊,堅實有力,更具時尚感也突出了「連接」的概念;負空間的白色區域設計為領帶的形狀,突出了「商務」的概念;領帶下的小三角則代表了溝通與對話;熊頭下方則設計成了鑽石的形狀,代表著「品質」。對於這一Logo,孫嶽本人和公司上下都非常喜歡。
懶熊體育Logo和吉祥物。
對設計師而言,做出讓自己滿意的作品或許很容易,但是讓他人和行業認可卻是件極具挑戰的事。孫嶽坦言,自己之所以做得還不錯,和公司文化是分不開的,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相對「自由」。作為一家體育文化公司,懶熊希望為創作者們提供更多空間,只有在正確的道路與自由的土壤上才能滋生更多寶貴的靈感和傑出的作品。
孫嶽為懶熊運動隊設計的Logo。
在眾多作品中,最讓孫嶽難忘的是懶熊體育的表情包。有一次,他偶然看到Supermonkey的表情包,就萌生了做一套懶熊系列的想法。當時正值公司設計活兒比較少的夏季,孫嶽拾起了生疏已久的動畫製作,還自學很多新技術,最終做出了16隻活潑可愛的「小懶熊」。這其中既有「TEAM」、「讓體育產業高效連接」這樣的精神傳遞,也有「晚安」、「點讚」這樣的日常用語,目前已有超過7000人下載,超過5萬人通過微信發送,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懶熊體育表情包。
不過,這套表情包對於孫嶽還有著特殊的意義,製作期間,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奶奶身體情況欠佳,不幸離世。表情包上線的當天,恰好是他奶奶出殯的日子。孫嶽說:「冥冥之中,這可能也是種輪迴吧,每當看到這套表情包的時候就總能感覺奶奶就在我身邊守護著我,她從未離開!」如今在公司新搬遷的辦公室裡,他總能想起奶奶送自己上學的場景,既悵然又感慨。
家庭、生活與設計,因熱愛而熬硬
家人的言傳身教對他影響很深,其中有一條很有意思的祖訓,由於祖上在故宮做面案活兒的傳奇歷史,爺爺從來不讓孫嶽在麵館吃炸醬麵,覺得「跌份」。他從小到大,迄今為止都沒在外面吃過一次炸醬麵。這種有點固執的堅守和執著,也是這一大家子始終傳承的精神品質。
孫嶽的叔叔是兩屆北京市勞動模範;爺爺在首鋼是數年的先進工作者,大姑則在懶熊新公司地址一街之隔的匯文中學裡任教數十年。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全家人都從一而終地堅守在自己的崗位。父親在公司的工作主要負責公司安全和保衛,多少年的年三十都是在單位度過的,這份敬業與責任感也同樣傳遞到了孫嶽肩上,是他能設計出如此多傑作的重要原因。
孫嶽的全家福。
孫嶽回憶,有一次製作克萊·湯普森的長圖,對接完畢之後距截稿時間僅剩一天,他一早來到公司,工作到凌晨12點多,幾乎沒有挪過窩,下班之後甚至都錯過了打卡時間。
克萊·湯普森的視覺長圖。
儘管如此,孫嶽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工作狂」,反而是一個顧家的人。不加班的時候都會回家,極少聚餐、社交。妻子是豐臺區的體育教師,也是一名足球運動員,還曾經是懶熊體育足球隊的教練。
孫嶽的妻子與懶熊足球隊。
兩人經常一起聊球、踢球,非常恩愛,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如今已經5歲多。孫嶽把兒子送到自己當年的美術老師門下學習,小夥子或許不會像他老爸一樣走上設計這條道路,但可以肯定的是,會將父輩們的家風繼續傳承下去。
雖然在與「潮流」、「時尚」、「流行」等元素息息相關的崗位工作,但是孫嶽其實更喜歡傳統的東西。他從西格諾裡的年代追拉齊奧,從博格坎普的年代追荷蘭,從蒂姆·哈達威的年代追邁阿密熱火,從不跟風,從不隨波逐流。
孫嶽身上確實有太多與設計師不相符的標籤,很難說是不是這些元素反而讓他創作出如此多的好作品,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獨特性是這一時代裡非常寶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