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業要想取得好的收益,高產豐收,肯定離不開水產機械設備的使用。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看到每家魚塘裡或多或少的都配備了幾臺增氧機。
說起增氧機,它的種類五花八門,有葉輪式增氧機,射流式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還有最近很火的變頻增氧機。每種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點都不相同,那我們應該如何根據自家的養殖品種、養殖密度,池塘面積來選擇呢?
變頻增氧機工作場景
經常有人問:你們的變頻管多少畝?我10畝塘要多少臺增氧機?
每當遇到這樣的問題我都很糾結,不知道如何回答。其實關於增氧機的配置,用什麼增氧機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我們主要根據經驗來配置,寧願多不願少。
首先,選用什麼增氧機,我們要看什麼池塘用,用在哪裡。
使用場景
1
投料區增氧,我們可以選水車、火箭、射流
2
魚苗塘,可以用射流或是水泵式增氧機
3
螃蟹、小龍蝦池塘可以用底部曝氣增氧;對於南美白對蝦,水車、湧浪、底部爆氣、葉輪都是可以選的。
1
葉輪增氧機
葉輪增氧機的作用主要有3個方面:一是增氧,二是曝氣,及時將水中積聚的有害氣體,如H2S,CO2等排出,減少對養殖品種的危害;三是攪動水體,使上下水層對流,達到平衡水溫和溶氧的目的。
所有的增氧機廠家生產出來的增氧機都必須拿到國家漁機檢測中心,以檢測它的增氧效率或者增氧能力。「國家漁業機械檢測中心-檢測報告」!1kw/220V 增氧能力國家標準要求≥1.6kg/h,魚大大變頻檢測結果為1.99kg/h;1.5kw/380V,增氧能力國家標準要求≥2.3kg/h,魚大大變頻檢測結果為2.61kg/h!
2
水車式增氧機
水車式增氧機是日本、東南亞地區和我國臺灣在水產養殖中應用最廣泛的增氧設備。主要由電動機、減速器、聯軸器、葉輪、機架和浮船等6部分組成。經過30多年不斷改進,葉輪和浮船都是全塑型的,傳動軸變成不鏽鋼的減速機也有原來的蝸輪蝸杆變成傘齒輪或者行星齒輪。不僅整機重量減輕、外觀質量好,而且耐腐蝕性能和動力效率也有較大的提高。目前水車式增氧機在我國南方沿海各省的鰻魚和蝦類養殖中得到廣泛的使用,產品已形成系列,按配套電機功率劃分有0.75 kw、1.1 kw和1.5 kw等3種。而他們所對應的增氧效率是:0.75 kw的1.75 kg/h、1.1 kw的是2.27 kg/h,1.5 kw的是2.77 kg/h。
大量實驗研究表明:水車式增氧機對水深1m以內的養殖水體有良好的增氧和攪拌功能,超過1米能力逐漸減弱,對1.5m以下水體幾乎沒有增氧作用。因此,水車式增氧機適用於較淺池塘的養殖水體增氧。同時,水車式增氧機對鰻魚等喜好水流的魚類較為適合,比如裝在魚塘的四個對角讓表層水流動循環起來,促進上層水溶氧增加,當然水流的方向要保持一致,所以水車擺放的位置不是隨意亂放。原則就是讓水流形成一個圓形的循環;其實也算是一個人為製造的流水式養殖模式。
也有很多人在投料區上遊放一個水車,餵料的時候開,以達到解決餵料時溶氧不足的問題,也就是所謂的投料區增氧的一個模式。不難發現,水車的擺放基本都是在整個魚塘水位淺的的地方,所以水車式增氧機就是影響表層水或者中上層水,但是不能否認他的增氧能力,1.5kw的水車甚至比1.5kw的葉輪式增氧效率還高。魚塘裡面搭配水車式增氧機也是相當有意義的。
最後做個總結:1、水車式增氧機在表層或中上層增氧效果顯著;2、適合投料區增氧;3、四個角落各放一個讓水流循環起來。
3
微孔增氧機
微孔增氧機的工作原理是通過三葉羅茨鼓風機或者漩渦風機對空氣進行加壓,把空氣打到魚塘底部,能加速底層在缺氧條件下產生的有毒氣體向空氣中擴散,使曝氣管均勻擴張並達到設計值,大量微細氣泡(直徑:20-30μm)從管壁冒出,在水中處於煙霧飄散狀態,上升速度極慢,溶氧效果顯著,從而大幅度提高水中的含氧量,自下而上改變怎個養殖水體的溶氧量,增加水的流動性,提高養殖密度。
養品質龍蝦養大蝦,微孔增氧能做到!
這種增氧設備多用於蝦蟹養殖池塘,現在很多人也應用於投料區增氧。缺點安裝繁瑣工程量大,羅茨風機噪音大,夏天高溫季節不太適合使用。曝氣管曝氣盤容易堵需要定期的去維護,不能用於應急增氧。但是並不能否認增氧效率高的優點。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