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上市,30多萬斤大青魚死了?養殖戶損失200多萬?缺氧?還是什麼...

2020-12-05 中國水產養殖網

臨近上市,30多萬斤大青魚死了?養殖戶損失200多萬?缺氧?還是什麼原因?

2020-12-02 09:1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養殖網綜合        瀏覽量: 293 次 我要評論
近日,浙江湖州南潯區菱湖鎮六堡裡村的孫師傅反映,他承包的百畝魚塘,一個星期前,塘裡的大青魚突然大量死亡,損失了約三十萬斤,他懷疑跟魚塘旁邊的汙水池管道不通暢有關。當地漁業協會調查後得出結論,認為這是「泛塘」。

季節交替之際,氣溫變化大,水體溶氧變化大,養殖戶一定要加強塘口管理工作,防止發病缺氧等問題的出現。病害防治有一套專門的措施體系,防止缺氧翻塘相對來說可以稍微投機一點,即便是臨時抱佛腳也能有很好的的效果,關於防缺氧,到底有哪些措施?下面水產養殖網就搜集了很多技術性的資料,匯總分享一下,歡迎朋友們補充。

哪些原因可能導致池塘水體缺氧翻塘?

1、池塘水太肥了
池塘水體中70%以上的溶氧也是由藻類消耗掉,當水質過肥時,池塘溶氧晝夜變化很大,白天溶氧很高,可達14mg/L以上,如果是魚苗池,容易得氣泡病,晚上也很低,低至3mg/L以下,造成魚類缺氧浮頭。這類池塘,可以通過換水、使用芽孢桿菌來調節,雖然硫酸銅、漂白粉等藥物可以殺滅藻類,但是不建議使用,很容易倒藻。養殖戶盲目使用有機肥,導致水體過肥,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大量繁殖,導致水體的透明度很低,無論是做什麼事情,適度要最好,水肥到一定程度也會出問題。

2、連續陰雨天氣
連續陰雨天的主要弊病就是光照不足,池塘藻類生產力低,產氧較少。但是缺氧浮頭的並不多,主要是陰雨天溫度也低,無論是藻類、浮遊動物還有養殖魚類,呼吸耗氧都相對較少。但需要警惕,此時一旦發生大面積浮頭,很難避免翻塘的結局。因此,遇到連續陰雨天,改底次數需要增加,減少投餵量。

3、池底淤泥太厚
長期不清淤的池塘,底部淤泥會消耗大量的溶氧,容易引起亞硝酸鹽超標,當出現浮頭現象時,淤泥厚的池塘救回來的概率要低於每年都清淤的池塘。養殖戶長期不改底,不換水,魚池底部殘餌糞便積累,底部溶氧不足,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過多等有毒物質積累。

4、養殖密度過高
當魚類密度過高的時候,到了夜晚特別容易浮頭。晚上藻類沒有辦法進行光合作用產氧,池塘中的溶氧除了會被浮遊動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外,剩餘的大部分溶氧都會被魚類的呼吸作用消耗,過多的魚類會加速溶氧的消耗,當溶氧過低時便會出現浮頭現象。這種情況只需要開啟增氧機、撒增氧粉便可以得到緩解,到天明後一般就不會有大的問題,但是密度過高引起的浮頭需要注意及時起捕賣魚。

5、強對流天氣
短時間的強對流強降雨天氣會導致水體上下對流,上層水溶氧充足,水體上下對流,上層水的溶氧會被用來償還底部的氧債,這時候整個水體溶氧相對較低,這也是為什麼連續高溫後突降暴雨容易大量翻塘的主要原因之一。

6、水太瘦也會缺氧
池塘中80%以上的溶氧都來自於藻類的光合作用,水瘦也就意味著池塘中藻類不多,產氧能力不足,也就意味著魚類得不到足夠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這時候便會浮頭,呼吸空氣,以補充體內的氧氣。所有導致水瘦的原因,如浮遊動物過多、溫度低水難肥、營養物質不足等最後很可能都會導致魚類浮頭,這種情況下除了開增氧機、撒增氧粉之外,還需根據具體原因採取相應的措施將水肥起來,前者治標,後者治本。

養魚戶如何判斷缺氧浮頭到了什麼程度?

養殖戶可以根據魚類浮頭起口的時間、地點、浮頭面積大小、浮頭魚的種類和魚類浮頭動態等情況來判別。從開始浮頭到嚴重浮頭這段時間與當時的水溫有關。水溫低,則這段時間長一些,反之則短些。一般水溫在22℃~26℃時開始浮頭後,可拖延2-3小時增氧還不會發生危險。水溫在26℃~30℃開始浮頭1小時應立即採取增氧措施。由於不同的品種的耐低氧能力不同,出現浮頭的先後次序也有差別,一般的魚類浮頭先後次序規律是:白鰱最早浮頭,接著是花鰱,既而是團頭魴、草魚、青魚、小雜魚,最後才是鯉、鯽魚,青魚或草魚在飽食情況下會比鰱、鱅魚先浮頭。

只有花白鰱在水面浮頭的,這個屬於輕度浮頭,如果連草魚、青魚也開始浮頭了,屬於嚴重浮頭,如果鯉魚、鯽魚都浮頭了,那麼其他品種的魚早死得差不多了,這個情況基本上可以說已經沒救了。

從浮頭開始的早遲也可判別危險程度:上半夜魚就開始浮頭的,問題嚴重,發生泛池的可能性很大;下半夜魚才開始浮頭的,問題不是很嚴重,但存在泛池的可能性;天亮前後開始浮頭的,多為輕微浮頭,一般不會導致泛池事故。當魚鰓加快張合時,表明水中溶氧欠足,魚只能以加快呼吸頻率來補充。輕度浮頭雖然不會立馬造成很大的損失,但養殖戶也不能不以為然,通常可用換老水、加新水以及減少投飼量等措施得以消除。對已發生嚴重浮頭的魚塘,除火速打開增氧機外,同時應攔截儘可能多的清新水灌注入池,還可用潛水泵或抽水機揚水增氧,對那些浮遊乏力的浮頭魚群,可就地潑灑如粒粒氧、過氧化物等化學增氧藥物搶救。

缺氧浮頭了應該怎麼樣做才更合理?

缺氧浮頭都是有原因的,找到缺氧的原因,才能針對性處理,千萬不要看到缺氧就盲目用這個用那個,方法更為重要。

應對一般情況下的缺氧,衝水和加開增氧機,就是說輕微缺氧缺氧的時候,及時開動增氧機就可以了,嚴重缺氧時除了開增氧機外,還要及時撒增氧片劑產品,有新水及時加注新水。對黎明前發生的輕浮頭採取開增氧機或注水即可解決。一般待天亮,太陽出來後浮頭則消失。發現嚴重浮頭並已死魚泛池時,要立即開啟增氧機和注水,對面積較大的池塘最好一邊進水,一邊排水,同時要冷靜,切不可驚攏那些浮頭擱灘的魚,因為此時水中氧氣少,底層已無氧氣,浮頭的魚已筋疲力盡,若驚嚇後下沉池底就無能力再浮上來了。由於魚類在飽食情況下對池中溶氧缺少的忍耐力差,因此在下午預測明晨將會發生浮頭時應減少投餌,並把防晚前沒有吃完的餌料全部撈出。

池中迅速衝注新水,以便儘快地把浮頭魚群吸引到溶氧較多的新水內,維持其呼吸所必需的氧氣,加注新水或更換池水,要求加水進池時有一定的落差,形成一定的水流,但不能激起池底的淤泥。用小型水泵抽取本地水形成水流,也有一定的搶救效果。主要是讓魚集中到這股衝水溶氧較高的流水處,防止發生或減少死亡。在衝水時,要讓流水面衝擊遠一些,最好是邊衝邊放,減少底層水對流,同時開增氧機。浮頭時要儘量減少魚受涼、防止下遊魚缺氧而死亡。待魚浮頭解救後再撈死魚。

倒藻引起的缺氧怎麼辦?首先要及時開增氧機。由於藻類大量死亡會釋放藻毒素和急劇缺氧,所以簡單的開增氧機效果不明顯,應該立即潑灑增氧解毒抗應激藥物,並重新培養有益藻類。倒藻後一定要注意增氧,因為水中溶解氧的下降極易引起缺氧,注意解毒,死藻會產生大量藻毒素,嚴重時養殖動物中毒死亡,注意補充藻種,因為倒藻後藻類大量死亡沒有足夠的藻類繁殖,補充藻種後肥水。

無論是病害還是缺氧翻塘,一方面是外在的原因,比如說天氣不好之類的因素,突發的災害性天氣是沒辦法的,只能及時救災止損;另一方面就是養殖戶自身的問題,比如說技術不到位,管理太馬虎等等。和病害一樣,缺氧翻塘的也是有跡可循的,平時要做好防範工作,增氧機是池塘必備的設備,到了增氧機使用高峰期的時候,還要提前檢修,防止因為放置時間太久出了毛病。另外增氧片劑產品也是塘口常備的產品,不一定要備太多,遇到緊急情況至少可以應個急。病害發生了,有的病是爆發性的,有時候處理速度再快也無濟於事,有的病發展速度不快,養殖戶一般還有時間去反應。缺氧也是,缺氧的原因不同,會導致翻塘死魚來的快還是慢,在易發的時間段,首先要做好防範工作,其次就是要經常巡塘,有條件的要安裝塘口水質監測設備,現在都可以和手機聯網的,遇到突發情況,即便不在塘口也能迅速知道,及時採取正確的處理措施。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數千萬斤田雞滯銷壓塘,讓養殖戶吃下「定心丸」!
    而據不少養殖戶反映,蛙類在此前已經被要求暫停上市銷售。 大批成蛙滯銷壓塘,養殖戶生計難以維持廣東佛山三水的一處田雞養殖場,該養殖場共48個養殖大棚,每個棚內大約滯留6萬隻田雞。養殖戶田先生介紹,他們從事田雞養殖已經近20年,這一次的禁銷讓他們手足無措,「如果暫停餵飼,田雞每天都會大規模死亡,如果繼續餵飼,又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恢復交易」。
  • 三九寒天冰海撈螺 青島即墨養殖海螺開始上市
    兩三個月後,臨近春節,海鮮市場新鮮海貨匱乏,海螺奇貨可居,養殖戶這時開始大量捕撈海螺,運到市場銷售。即墨北蘆村45歲的村民於保衛是眾多海螺養殖戶中的一位,這是他養殖海螺的第九個年頭,眼下臨近春節,50畝養殖池裡的海螺也開始大量捕撈。「現在一天能收穫5000多斤海螺,運到市場後供不應求。」
  • 一天死200斤魚急壞養殖戶,養殖草魚種出血病,怎麼防治
    草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一種,近些年流行的草魚出血病讓很多養殖戶束手無策,得病池塘每天死魚達到200斤,造成了養殖的巨大損失,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草魚出血病的預防、治療方法!草魚出血病的主要症狀草魚出血病是由「呼腸孤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疾病。
  • 60萬斤上市,價格「暴跌」,養殖戶損失慘重,消費者:吃不起
    紅鼓魚也叫美國紅魚,原產地在美國,1991年的時候,才引進國內,它的肉質鮮嫩,肉多刺少,口感鮮美,在國內上市以後,價格和銷量也節節攀升。紅鼓魚在美國賣到了8美元一斤,折算成人民幣就是50元一斤左右,在國內的價格也賣到了30~40元一斤。像廣東、廣西、福建、東北等地區,一些養殖戶也紛紛改養這種魚。
  • 農業農村部明確符合標準娃娃魚可上市 養殖戶:如釋重負
    如竹鼠等人工飼養的野生動物養殖戶已開始在政府的協助下對此前養殖的野生動物進行處置,而對於娃娃魚等水生野生動物,養殖戶仍在等待相關部門的具體規定。北青-北京頭條記者25日從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職能部門工作人員處了解到,近日該局向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復函明確,依法取得水生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或加載專用標誌的人工養殖大鯢(娃娃魚)及其製品可以依法上市交易。
  • 可怕的無知:發生在14世紀30年代,奪走200多萬歐洲人生命的黑死病
    在14世紀30年代的歐洲,就曾經因為爆發了一場始料未及的黑死病,導致200多萬人的死亡的大災難。在那個科技不發達,醫療手段極其落後的時代。可想而知,歐洲人對這種從未見過可怕的瘟疫是多麼的恐懼與無奈。黑死病的大爆發,造成了歐洲人口大量死亡,土地荒蕪,經濟凋敝的嚴重後果。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歐洲人,喪生於黑死病的魔爪之下。
  • 最大的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圖中是「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圖像,它用顏色編碼來表示不同類型的星系以及它們是如何被發現的。
  • 9萬餘斤魚蝦死亡,養殖戶損失70萬元...
    9萬餘斤魚蝦死亡,養殖戶損失70萬元!》文章的聲明2016-09-09 11:4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養殖網        瀏覽量: 11947 次 我要評論
  • 4年價格翻5倍,1斤20多萬,價格還持續上漲,農民看傻眼
    導語:4年價格翻5倍,1斤20多萬,價格還持續上漲,農民看傻眼 繼生薑價格在年中上漲之後,前些日子大蔥也不甘寂寞,價格直線上漲,鐵桿大蔥價格直接翻了好幾倍。近日來除了大蔥價格收到關注之外,還有中藥材價格也在普遍上漲。
  • 海葵讓養殖戶損失慘重 水退了養殖戶往自家圍塘撒鹽
    梭子蟹和魚蝦跑的跑,死的死。  昨天下午3點多,40多歲的養殖戶葉顯昌守在自家的圍塘邊,等著水退去——他要自救。  從早上7點多出門,他水米未沾。記者見到他時,他已餓癟,拿著記者給的麵包,狼吞虎咽。  在鶴浦的歷史上,從來都沒有這麼大的颱風正面登陸過。  颱風「海葵」讓這些養殖戶損失慘重。
  • 「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養殖戶卻誰都「惹不起」!
    這給當地養殖戶出了一道棘手的「選擇題」——保魚還是護鳥?他們似乎誰都「惹不起」。連結:200畝塘只出了10斤魚?養殖戶欲哭無淚!1300多隻白鸛圍著吃,不吃完魚蝦不走!有了去年鳥兒被投毒的教訓,王建民天不亮就會到東方白鸛聚集的魚塘去看守,生怕東方白鸛被盜獵者投毒藥死。「在早上7點30分左右,一家魚塘老闆拿鞭炮驅散了成群的東方白鷺。零星的東方白鷺可能去了別的魚塘,但上百平方公裡的巡護面積,讓志願者感到無助。」
  • 閩江大規模死魚原因存疑 官方稱缺氧漁民疑汙染
    在福建省福州市和寧德市交界處的古田縣周邊,閩江上養魚的漁民大約有90%以上的魚都已經死去,漁民損失近2億元。  福建閩江魚類大規模死亡原因  政府:缺氧 漁民:汙染  一周過去,魚類大規模死亡的原因卻仍然在爭議中。政府結論是缺氧,漁民卻不認同,他們都懷疑是汙染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魚類死亡?
  • 同樣30多萬,是選頂配的漢蘭達,還是入門版的雷克薩斯NX?
    但其實來到今天,30多萬的預算也是能夠買到入門版的豪華品牌中型SUV的,那到底該怎麼選呢?  雷克薩斯NX,同樣定位於中型SUV,目前在售車型價格區間為30.40-54.20萬元,30多萬的預算只能買到一個入門版車型。雖然在車型定位上與漢蘭達處於同一級別,但畢竟是豪華品牌雷克薩斯。  從外觀看,雷克薩斯NX延續了雷克薩斯家族式的紡錘形前中網,並且做了黑色處理,顯得非常運動化。
  • 司法拍賣 | 120平方米的房子低至30多萬!
    司法拍賣 | 120平方米的房子低至30多萬!>拍賣時間:11月30日10:00開拍競價周期:1天起拍價:¥377,913.36元用途:住宅>拍賣時間:11月30日10:00開拍競價周期:1天起拍價:¥ 1,298,400元用途:住宅
  • 科學家繪製最大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通過這次最新的任務更新,該項目已繪製出200多萬個星系,從銀河系一直延伸至110億光年之外的古老天體。這張詳細的宇宙地圖將幫助天文學家拼湊出叫做「間隙期」的一段宇宙黑暗膨脹時期。該項目首席研究員、美國猶他大學宇宙學家凱爾·道森說:「我們對宇宙的遠古歷史和近期膨脹歷史都非常了解,但是中期的110億年存在一個令人費解的間隙期。
  • 暴漲4元/斤,最高9.5元/斤,牛蛙終於揚眉吐氣,「破10」有望了!
    年初曾一度陷入禁食的風波,後來雖然獲得「正名」,但價格卻一度跌至谷底,最低甚至只有3元/斤。此外,多地在高溫天氣還頻繁遭遇病害,養殖戶遭到損失。所幸,6月底蛙價開始回暖,且幅度不小。時至7月1日,根據一線從業者的反饋,牛蛙價格最高突破9元/斤,在端午後價格仍然堅挺。面對利好的行情,養殖戶積極出蛙,趕在8月新蛙上市之前,蹭一波價格紅利。
  • 萬條東星斑魚黑夜「越獄」 瓊海一養殖戶損失200多萬元!
    萬條東星斑魚黑夜「越獄」直接損失200多萬元 瓊海一養殖戶懷疑人為作案已報警  南國都市報2月7日訊(記者陳康 文/圖)2月6日,報案已經過去9天了,見派出所偵查辦案還沒有進展,在瓊海市博鰲鎮東海村投資養魚的張國強焦急萬分,撥打南國都市報瓊海記者站新聞熱線求助。他說:「這明顯是人為作案,一晚上就損失200多萬元啊!」
  • 禁野令下的蛙類養殖戶:牛蛙價格減半賣,20萬斤田雞或無害化處理
    自此決定施行以來,很多相關養殖戶都是膽戰心驚,曾一度懷疑還能不能繼續飼養和銷售。3月4日,農業農村部發文通知明確了,中華鱉,烏龜,甲魚、牛蛙等可以繼續食用。根據最新規定,虎紋蛙(俗稱「田雞」)依然不能食用。3月5日,記者探訪了福建南平兩家蛇類養殖戶處了解到,他們目前已陷入困境,囤積6000條蛇已進入繁殖期但他們卻不敢繁殖!
  • 最火爆時18元/斤,如今跌至4.5元/斤,禁養潮後的牛蛙,明年還有人看...
    其中潮州限期在2018年10月31日、饒平限期2018年9月底、豐順限期2018年7月30日、大埔限期2018年6月30日,在汕頭澄海甚至有養殖戶因養殖牛蛙被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眼下,廣東牛蛙養殖以基本被清空。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文昌一養殖戶上萬斤魚一夜之間離奇死亡
    南國都市報2月18日訊(記者 王渝 文/圖)18日清晨6時許,文昌翁田鎮養殖戶姚詩榮餵養的上萬斤龍膽魚突然離奇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