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27日 江蘇南通見 —
— 12月3-6日廣州南沙見 —
秋深冬起,木落霜飛。往年這時,天津養魚大戶馮義豹正忙著出魚,但今年撈魚不及時,魚塘卻近乎空空如也。
「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站在離七裏海溼地不遠處的魚塘邊,老馮束手無策,語氣裡滿是無奈。
「偷」走他魚的,是烏泱烏泱的候鳥,尤以成群結隊的東方白鸛最為惹眼。這些通體雪白、飛羽泛黑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北向南長途遷徙,這裡是重要的「驛站」。
11月3日拍攝的七裏海溼地。記者李然攝
七裏海位於天津東北部的寧河區,是京津唐三角地帶重要的一片溼地,核心區面積44.85平方公裡,被稱為「京津綠肺」和「華北之腎」。
曾經,過度的旅遊開發和生產經營使這顆「明珠」失色。近些年,經過大力修復和養護,這裡逐步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水豐草茂的七裏海溼地,吸引大量候鳥居留。不過,由於附近魚塘的魚更多,它們就在溼地歇腳,把魚塘當作「食堂」。
這給當地養殖戶出了一道棘手的「選擇題」——保魚還是護鳥?他們似乎誰都「惹不起」。
連結:
200畝塘只出了10斤魚?養殖戶欲哭無淚!1300多隻白鸛圍著吃,不吃完魚蝦不走!
每年10月前後,東方白鸛離開位於中國東北黑龍江等繁殖地,組群分批地往南遷徙,而天津是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途休息補充能量的重要一站。食物短缺,導致今年東方白鸛集中在一些魚塘周圍出現,發生人鳥爭魚的場景。而對於天津的護鳥志願者來說,他們正在籌集資金,希望鳥兒能夠平安南遷。保護類的鳥類到魚塘裡吃魚,這是很老的一個話題了,尤其是現在對鳥類的保護越來越重視,如何保證保護鳥類生存的同時又能讓養殖戶沒有損失?很多人想了很多辦法,但真正有效的確實很少,非常讓人頭疼。
爆料丨不把魚塘裡的魚蝦吃完它們不走
魚塘主張秋生從十六七歲開始就在天津養魚養蝦,至今已有20多年時間。他見慣了東方白鸛前來偷魚的場景,對這種動物又愛又恨。如今他在天津市寧河區清河農場附近承包著六七千畝水塘,主要養蝦。
「每年這些鳥都會經過我的蝦塘,差不多得待一個多月。」張秋生向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爆料稱,一個月前,蝦塘周圍飛來大量東方白鸛,「害怕它們偷魚吃,我們想轟走,但是這些鳥很滑頭,總是和人捉迷藏,轟走之後,過一會兒又會偷偷飛過來。」
張秋生認為,鳥兒來到自己的蝦塘周圍,目的就是吃飽肚子,「一個蝦塘裡有幾千斤蝦,東方白鸛一落下來,可能一會兒就被吃完了。」
可氣的是,能夠吃到肚子裡的蝦不見蹤影,還有一些比較大的魚蝦被東方白鸛咬爛,等收購商過來的時候,對那些品質不好身上帶傷的魚蝦,根本不會收購。
讓張秋生等覺得奇怪的是,今年秋冬季節的東方白鸛,來得特別多。
「我今天下午回來前,塘裡差不多得有1000多隻東方白鸛。知道它是保護動物,不能捕殺,現在它們在附近待了20多天了。」張秋生說,往年能夠見到六七百隻東方白鸛,「今年我估計周圍的東方白鸛是往年的四五倍。要是放開讓鳥兒吃,真的是扛不住的。」
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和動物保護志願者知道東方白鸛正在遷徙中轉站補充食物,也會向養殖戶普及知識。「現在正是出魚的時候,鄉裡和市裡時不時的就給我們開會,說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不能傷害,所以我們也不敢往魚池裡下藥,怕把白鸛藥死了。」張秋生表示,接到要求後,他就將要求傳達給了其他的承包戶,「今年有很多承包戶自己的池子都放棄了,像現在我們根本沒法撈魚,天上飛的水裡站的到處都是東方白鸛,前腳轟走它們後腳又回來。這一池子魚或者蝦很快就都沒了。如果白鸛落得太多,我們只能直接放棄。」
關注丨現場統計:一個魚塘1300餘只白鸛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注意到,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綠髮會)11月4日對於大量東方白鸛抵達天津一事表示關注,稱千餘只東方白鸛抵天津七裏海,無食可覓遭漁民炮轟。
報導中稱,2020年11月3日早晨,綠髮會遺鷗保護地主任王建民與志願者們統計,在七裏海國家溼地保護區之外的一處魚塘附近,東方白鸛數量達到1389隻。
有了去年鳥兒被投毒的教訓,王建民天不亮就會到東方白鸛聚集的魚塘去看守,生怕東方白鸛被盜獵者投毒藥死。「在早上7點30分左右,一家魚塘老闆拿鞭炮驅散了成群的東方白鷺。零星的東方白鷺可能去了別的魚塘,但上百平方公裡的巡護面積,讓志願者感到無助。」
現狀丨有魚塘只出了10斤魚 承包者欲哭無淚
天津市疆北溼地保護中心志願者馬青山接受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採訪時說,往年出現在天津的東方白鸛約2000隻,今年達到3000隻以上,但這還不是高峰。根據規律,在11月20日前後鳥群的數量將到達高峰期,並一直延續到12月10日前後,屆時光東方白鸛的數量可能會達到4000隻以上。
「有的養殖戶真的遇到困境,加上2020年的疫情影響,導致蝦的價格比往年偏低。由於投放魚苗的時間比較晚,因此(魚蝦)的個體也偏小。」馬青山說,再加上東方白鸛、紅嘴鷗、鸕鷀等鳥類前來偷吃,導致飼養者收入銳減,「昨天我去了一個魚塘,200畝地的蝦塘(也混養魚),讓那些鳥吃的一共只出了10斤。承包商看到我們老遠就想掉眼淚。」
推進丨志願者籌集錢款 希望人鳥共渡難關
11月9日中午時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聯繫到知名動物保護志願者王建民時,他剛剛從保護區返回,還沒有來得及吃飯。
由於近期是東方白鸛的遷徙時期,天津作為重要一站,所以王建民一直在和十來名志願者一起進行關注,多方了解東方白鸛與養殖戶之間的矛盾。
「從東北地區飛過來之後,東方白鸛肯定要在天津當地停留一段時間,補充能量,儲備體力。」王建民說,近期他和志願者發現了3000多隻白鸛,由於在周圍的溼地等處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所以聰明的鳥兒會到魚塘尋找食物。在水位低即將清塘的時候,捕捉養殖戶飼養的魚蝦,而且其他的白鸛知道這裡有大量食物,也會往這裡聚集,導致養殖戶怨聲載道。
七裏海、北大港等溼地此前是東方白鸛的重要食物來源地,隨著管理力度的加強,養殖戶「退養還溼」,養殖戶減少之後,沒有此前那種遺留「坑底子」現象,導致溼地內的魚蝦減少,這些專門吃魚的鳥兒找不到食物,只能往有食物的地方尋覓。
王建民說,東方白鸛在深水處無法捕魚,而是喜歡到選擇水淺的地方吃食,「養殖戶收魚時先將大部分水放出去,往往先將比較大的魚撈走,而那些比較小的坑底子可能會轉給願意收拾坑底子的人來抓小魚小蝦。我走訪之中了解到,有一名養殖戶賣出坑底子之後,因為一夜之間遭遇眾多白鸛來偷魚,導致塘裡沒有什麼魚了,不得不將十來萬元預收款退給人家。」
人和鳥之間因為爭奪魚兒產生矛盾,這一問題如何解決,成了志願者王建民等人心裡的一塊石頭。
「我們一方面向有關部門反映,另外也在想辦法解決此事。」王建民告訴北青-北京頭條記者,東方白鸛喜歡吃的魚蝦大約三四元錢一斤,志願者們希望在東方白鸛集中覓食的地方採取購買的方式,向魚塘主購買「坑底子」,「我現在每天都要在固定的平臺直播,讓關注鳥兒的人了解現狀,採取募捐的方式籌集錢款,用在購買小魚小蝦上。」
由於沒有成熟的經驗,王建民心裡也不確定這一做法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現在已經募集到大約3萬元錢,我們還在努力。」王建民說。
天津當地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科一名工作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因為有溼地保護區缺少食物,所以導致鳥兒飛到一些養殖場偷魚。部分魚塘將大魚撈走之後,還會剩餘一些小魚,坑塘裡的小魚能不能留給鳥兒吃,工作人員將會儘量溝通協商。
普及丨東方白鸛遷徙期間 最高停留40天以上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東方白鸛屬於大型涉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常在沼澤、溼地、塘邊涉水覓食,主要以小魚、蛙、昆蟲等為食。性寧靜而機警,飛行或步行時舉止緩慢,休息時常單足站立,體態優美。
東方白鸛在繁殖期主要棲息於開闊而偏僻的平原、草地和沼澤地帶,特別是有稀疏樹木生長的河流、湖泊、水塘等,有時也棲息和活動在遠離的居民區,具有岸邊樹木的水稻田地帶。
東方白鸛的越冬地主要集中在長江中下遊的溼地湖泊,隨著北方的越冬地破壞,東方白鸛的越冬地可能南遷。
東方白鸛於9月末至10月初開始離開繁殖地,組成群體分批地往南遷徙。遷徙時常集聚在開闊的草原湖泊和蘆葦沼澤地帶活動,沿途需要選擇適當的地點停歇,有些地方可以停歇40天以上。
「鳥中大熊貓」落腳魚塘,被放鞭炮轟趕
近日,一級瀕危物種東方白鸛南遷途中陸續落腳在天津。據護鳥志願者反映,1000多隻東方白鸛已經在天津市寧河區七裏海國家溼地保護區外落腳,但由於食物較少,白鸛跑到了當地養殖戶的魚塘中覓食,被養殖戶放鞭炮轟趕。
11月3日,護鳥志願者王建民告訴澎湃新聞,據他們統計,截至當日6時許,遷徙途徑天津的東方白鸛總計已達1398隻。這是他第一次見到這麼多白鸛聚集在一起。王建民向澎湃新聞表示,一些東方白鸛飛到了養殖戶的魚塘覓食,此前有養殖戶放炮仗驅趕白鸛,他們制止後,養殖戶又改為敲桶、敲盆驅逐。「巨大的聲響會使東方白鸛受到驚嚇。」王建民說。
3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森林野保處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對於養殖戶來說,畢竟鳥類吃魚塘中的魚給他們造成了損失,漁戶在不傷害鳥類的前提下驅趕也無可厚非,而且在吃魚的候鳥中,東方白鸛的數量還是相對較少,在天津高峰期也不到兩千多隻,在魚塘大量吃魚蝦更多的還是鷗類。「11月2日,在兩個相鄰魚塘捕魚的紅嘴鷗就達到兩三萬隻,魚塘中出魚後所剩的小魚小蝦很短時間就被吃乾淨了,養殖戶進行了驅趕,並不是針對東方白鸛。」
前述工作人員表示,已將東方白鸛在魚塘活動的情況通報給相關主管部門,並且將於11月4日召開會議,部署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呼籲養殖戶不要做出傷害候鳥的事情。候鳥對養殖戶造成的損失,也將會積極研究針對性的解決辦法。
王建民向澎湃新聞表示,溼地保護區本應該承擔著讓重要物種棲息的功能,但是目前的保護區要麼是水位沒有調控好,要麼是保護區的魚被偷摸捕撈走了,「等鳥兒飛來也吃不著了。」
「一隻東方白鸛一天吃兩到三斤的魚。看天氣,白鸛一般會在天津待到12月下旬。」王建民說,志願組織願意負責評估紀錄候鳥的相關數據,將報告提交給有關部門,希望儘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這也有利於減少盜獵、毒鳥事件的發生。
據新華網報導,東方白鸛被國際鳥類保護理事會定為世界一級瀕危物種,有「鳥界國寶」「鳥類大熊貓」之稱。在全球範圍內的東方白鸛野生種群數量不足3000隻。
魚塘變候鳥「食堂」,養殖戶損失該誰埋單?
比起臨時的摸底和補償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快地方立法,讓補償機制走向法定化。
秋深冬起,木落霜飛。據報導,往年這時,天津養魚大戶馮義豹正忙著出魚,但今年這個離七裏海溼地不遠處的魚塘卻近乎空空如也,「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偷」走他魚的,是烏泱烏泱的候鳥,尤以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最為惹眼。七裏海溼地是它們的重要「驛站」。
魚塘變「食堂」,給當地養殖戶出了一道棘手的「選擇題」——保魚還是護鳥?他們似乎誰都「惹不起」。
天津是全球八大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得益於生態保護的完善,東方白鸛等候鳥生存境遇得到大幅改善。但成群成群的候鳥選擇在當地棲息,也衍生出民眾生產生活與動物保護日益尖銳的衝突。鳥類與人類爭食,魚塘變「食堂」,是養殖業者之痛,也是當地經濟民生難以承受之重。
對於養殖業者而言,他們是無力破解這個難題的。東方白鸛等候鳥是珍貴的國家保護動物,受法律保護,他們不敢有任何傷害。但如果眼睜睜看著魚被候鳥吃掉,養殖業者只有血本無歸。東方白鸛等候鳥屬於大型鳥類,食量驚人,兩片魚塘,一個多月就能被吃十幾萬斤魚,損失高達50萬元。而那麼多養殖戶所承受的損失,算下來恐怕也不是個小數目。
破解該困境,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積極介入。國家保護動物,發起保護的主體是國家,而非民眾,對於因保護野生動物而造成民眾生命或財產損失的,國家有補償義務。對此,《野生動物保護法》也明確規定: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
然而,現實中這個補償條款,在部分地方似乎難以落地。承擔具體補償義務的主體是哪個部門;補償經費到底從何而來;具體損害補償該如何計算,對於這些關鍵性的操作細節,各地往往都缺乏清晰的規定。這也是天津部分魚塘變候鳥「食堂」,養殖戶的損失卻無人聞問的原因所在。
在某些地區,這種保護補償,已提上日程。比如,2012年施行的《青海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失補償辦法》,就規定相關補償的標準和申請程序,同時明確「對野生動物肇事補償費用,省級財政部門承擔50%,市級財政承擔25%,縣級財政承擔25%。」而雲南起步更早,早在1998年,相關補償辦法就頒布實施,野生動物肇事補償不僅早就普及,雲南一些地方還聯合保險公司,推出「野生動物肇事公眾責任險」,實現補償機制的政府埋單、市場操作。
據悉,對於養殖戶的損失,天津相關部門已開始摸底調查,這讓養殖戶看到挽回損失的希望。但比起臨時的摸底和補償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快地方立法,讓補償機制走向法定化、長期化。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動物保護更有效的激勵機制,讓人與鳥和諧相處,讓野生動物保護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轉載聲明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調查周刊,記者:劉元旭、白佳麗、黃江林。北青-北京頭條(董振傑、楊辰龍),中國新聞網(作者:章林)
本期編輯:楊玲(微信號Young-fight,新聞爆料、轉載授權請加微信)
更多新聞
2019年,中國對蝦消費需求量達到180萬噸左右,未來5-10年達到300萬噸。國內需求量增長,但今年產量在減少,目前我國養蝦產量僅130萬噸,擁有巨大供應缺口,養蝦前景廣闊。
近兩年,小棚模式高成功率火爆全國,為中國蝦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如今南通對蝦產量已超8萬噸,2020年江蘇省蝦料達到20-30萬噸,毫無疑問,江蘇養蝦已成為新的藍海市場,可謂未來中國養蝦看華東。
作為中國水產行業最具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專業媒體,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於2018年起,發起尋找中國好蝦苗、全國良好商譽蝦苗標粗場評選活動,每年派出十餘名記者持續走訪,致力尋找全國地區優質蝦苗終端供應商。2020年,農財寶典記者將著重聚焦於華東市場,繼續開展尋找中國好蝦苗活動,找出那些經受住華東養蝦人最嚴苛考驗的蝦苗品牌,為行業樹立標杆,助力華東養蝦業再續輝煌。
我們將於11月26-27日在江蘇南通舉辦「首屆中國對蝦產業鏈高端論壇暨第三屆全國對蝦苗種峰會」,以「新模式 新市場 新格局」為主題,整合苗種、動保、飼料等優質資源,為新增產區配套更優質的產業鏈資源實現成功複製,助推華東養蝦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
首屆中國對蝦產業鏈高端品牌論壇
暨第三屆全國對蝦苗種峰會
2020中國蝦業風雲榜頒獎盛典
搶佔中國養蝦制高點
開發中國最大養蝦市場藍海
高端飼料、動保、苗種品牌盛會
高端養殖大戶、大型經銷商匯聚
中國蝦業轉型升級的風向標
時間:11月26-27日
地點:江蘇南通
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承辦單位:
南方農村報、農財寶典、大國漁業、新漁網
指導單位:
國家蝦蟹產業技術體系
中國水產品流通與加工協會
如東縣南美白對蝦養殖協會
湛江市對蝦苗種協會
海南省對蝦養殖協會
特邀企業:
廣東海興農集團有限公司
海壹水產種苗有限公司
聯合承辦單位:
銘治集團
比利時英偉水產集團
廣東海盟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恆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連雲港永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
海南高大尚國際海洋種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
南通巴大飼料有限公司
南通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澳華飼料有限公司
正大集團
支持單位:
河南安進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海南中正水產科技有限公司
湛江騰飛實業有限公司
青島諾安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廈門興牧威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廈門嘉康集團
南通安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海茂種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粵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山東海博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源正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長壽集團南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榮騰種業有限公司
海南海聯水產種苗有限公司
寧波愛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獵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戰略合作單位、聯合承辦單位、協辦單位、支持單位等火熱招商中,歡迎更多優秀企業加入
會議規模
500 人,參會人員包括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業內專家學者、養殖投入品企業人員、100名大經銷商、100名標粗場、200名養殖大戶等。
會議亮點
1、搭建政策制定者、監管層與主流企業對話平臺
2、走訪塘頭尋找養蝦標杆,傳遞先進的理念與模式
3、蝦苗品牌良莠不齊,尋找中國好蝦苗,樹立行業標杆
4、尋找優秀蝦苗標粗場,打造蝦苗標粗場標杆
5、打造華東對蝦苗種、動保、飼料等全產業鏈對接平臺,助推產業升級
6、大國漁業(百萬粉絲)全程直播,尋找中國好蝦苗
主要議題
1、華東養蝦業調研報告及未來趨勢分析
2、小棚養蝦模式的關鍵技術點以及五點誤區
3、蝦肝腸胞蟲的檢測以及生物防控的關鍵技術
4、大苗模式的應用現狀以及其優劣勢分析
5、全價配方軟顆粒發酵飼料的應用現狀以及其優劣勢分析
6、玻璃苗的致病機理以及防控技術
同期活動
1、2020 中國蝦業風雲榜頒獎典禮
評選中國品牌飼料企業(領軍企業、新銳企業、品牌力企業、產品力企業、服務力企業)
評選中國品牌蝦苗企業(中國好蝦苗十強、年度蝦苗品牌、年度新銳品牌、年度領軍企業等等)
評選優秀動保企業(年度動保品牌、年度技術服務企業、年度動保領軍企業、年度新銳企業)
年度飼料產品、年度動保產品、年度發酵料、年度創新品牌
評選優秀經銷商TOP30
評選良好商譽蝦苗標粗場TOP30
評選華東蝦王TOP30
2、苗種檢測巔峰對話
3、發布《2020 華東對蝦產業調研報告》
∨
重磅消息!
農財寶典水產版最新開通
抖音號、快手號——大國漁業!
換個維度看水產
抖音搜索
「大國漁業」
一起為水產品加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