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塘內獸藥濫用違禁藥私用 養殖戶:從不吃自養的魚

2021-01-13 華商網

  私人魚塘無證養魚,養殖、投藥均無記錄,獸藥亂用、違禁藥私用,上市銷售無需檢疫合格證,水產部門抽檢難顧所有魚塘……有養殖戶甚至對記者說,「我們不吃自己養的魚。」這就是記者近日在天津塘沽附近魚塘見到的。 

  「哪個魚塘不用藥?」

  陳明(化名)站在已經乾涸的魚塘前,滿不在乎地說,「你說哪個魚塘不用藥?不用的話,還有活魚嗎?」

  11月底,天津塘沽周圍的過百魚塘有些荒蕪,堤岸上丟棄的空藥瓶已經發黃。陳明的魚塘從魚苗放進去那一刻,就要撒藥,中間還要投放消毒藥、抗生素,隔兩個月還得增加改善水質的藥。一年七八次的魚藥使用,一次就得撒下去30多箱。

  30多歲的陳明在天津塘沽地區有著60多畝的魚塘,可產兩三萬斤魚。早在月初,此地的大部分魚塘就已經出魚,通過魚販子的貨車進入批發市場。而陳明卻沒有吃過一條自己養殖的魚,「我們從不吃自己養的魚。」據他講,養殖戶們最怕的就是魚生病,這時大量的殺菌劑、消毒劑、抗生素就一齊上陣。比如,今年夏天,陳明的數萬尾魚兒身上長了紅斑,還會爛鰓。最後,他在塘沽一家水產技術服務中心買來恩諾沙星等獸藥,伴著魚飼料一遍遍撒下去。沒出幾日,魚苗又活泛起來。

  至於病癒的魚會不會有藥物殘留,陳明不那麼清楚。而據水產專家表示,魚類用藥都有殘留限量,例如恩諾沙星,如果超標會使人嘔吐、腹痛、腹瀉,損害泌尿系統。此外,陳明說,他們還會給魚餵中藥和一些植物用的藥,「有沒有害,還真不知道。」

  更令人擔心的是,陳明等養殖戶,從來不知道需辦理檢疫合格證。

  小魚塘一年難抽檢一次

  2003年,農業部通過的《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對包括水產養殖用水、養殖生產、魚用飼料和水產養殖用藥等水產養殖過程規定了具體要求。例如,水產養殖單位和個人應當填寫《水產養殖生產記錄》、《水產養殖用藥記錄》、《水產品銷售記錄》。「三項記錄」應當保存至該批水產品全部銷售後2年以上。

  而陳明說根本沒聽說過什麼《水產養殖記錄》。他的魚塘是自家的,沒有任何「證書」,也未向當地工商或漁業等任何部門備案。「不知去哪兒備案,也沒人來查過。而陳明60多畝的魚塘在養殖科工作人員眼裡,「規模也太小了,可能一年都難以抽檢一次」。當地水產部門人員表示。「目前我國水產品尚未健全追溯系統,因此即便抽檢出問題,也難以倒查到養殖魚塘及批發商。」華東理工大學食藥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少偉指出。

  有水產批發商就表示,一輛車裝載10噸鮮魚,有時是多個魚塘混裝而成。運到市場被檢測出有毒成分,很難分清楚「問題魚」的來源,他們自身不願意擔這個責。

  「違禁藥這兩年有濫用趨勢」

  讓人擔心的是,水產養殖中,一些人還使用了農業部禁用的孔雀石綠等藥物。「孔雀石綠物美價廉,在消除魚類水黴病方面的效果無可替代。」周卓誠是中國漁業協會主任委員。他深知孔雀石綠能致癌致畸,商販們卻還要使用的原因。

  「這兩年有泛濫趨勢。」11月25日,周卓誠表示,孔雀石綠已在我國養殖業禁用16年,但它對活魚防病有「奇效」,讓水產品商家鋌而走險,偷偷濫用。京津兩地水產市場商家透露,活魚零售、轉運商以及生產企業都有可能使用孔雀石綠。面對即將到來的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抽檢,一些水產品商家選擇了將活魚下架。

  據了解,上一次活魚被大規模檢出孔雀石綠的事件距今已有十年。2006年11月中旬,上海市場的多寶魚被檢出孔雀石綠,引起全國震動。北京、廣州、武漢、杭州等全國數十個大中城市緊急停售多寶魚,農業部會同國家食藥監總局親自督查溯源。

  周卓誠指出,2011年以來,全國多地的衛生檢疫檢驗和疾控部門抽檢數據中,均有檢出孔雀石綠的記錄,有的檢出率達到90%以上。 據《新京報》

編輯:王瑋瑋

相關焦點

  • 違禁藥孔雀石綠被曝用於水產養殖 網上售賣且價格便宜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管昕)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有媒體報導稱,孔雀石綠作為違禁藥物仍被用於水產養殖領域,近兩年呈現泛濫趨勢。記者調查發現,還可用作化學試劑的孔雀石綠,目前可以很容易從網絡上買到,其最終銷售流向存在監管難題。儘管使用孔雀石綠已成水產養殖的高壓線,但它對活魚的病害防治有顯著效果,小的水產品商家常會鋌而走險,偷偷濫用。
  • 未曾使用過違禁藥,為何屢檢出藥殘?
    「這幾天從客戶魚塘拋魚拿去抽檢,十個魚塘有九個魚塘是抽檢不過關,抽檢出含有微量的孔雀石綠,搞得現在我們抓魚都不知要怎麼抓了」,一佛山黃顙魚流通商抱怨道。有流通商表示,運輸途中並沒有添加孔雀石綠,因為如果將有藥殘的魚交到水產品商戶處,一經查出問題,主要責任是在流通商處,並會受到法律制裁,因此流通商都不敢鋌而走險。   養殖戶很無助,流通商很無奈,究竟藥殘問題出現在哪裡?究竟是誰的責任?難道這條魚就不養了嗎?不可能牙疼就把牙齒都拔了吧,而應該是要考慮牙疼的根源在哪裡以及如何去治疼。
  • 魚塘變食堂:國家保護動物吃光十幾萬斤魚,養殖戶卻「惹不起」
    「10月初為了捕魚,我們開始降低魚塘水位,水一降鸕鷀就浩浩蕩蕩來了。這種鳥聰明又能吃,飛遊潛全會,把魚從魚塘一頭轟到角落就開始猛吃,吃飽了還在附近等著,餓了再吃。」11月初,東方白鸛也來了。「魚塘當時正在抽水撈『底魚』,水位越來越低露出底部不平整的灘涂時,它們就來了,半斤以下的『底魚』和低水位,剛好符合它們站在淺灘吃魚的習慣。」原本不懂鳥的馮義豹,已經摸清了它們的習性。為了解釋給養殖戶帶來了多大經濟損失,他算了筆帳,「一隻鳥一天要吃2到3斤魚,持續了一個月左右,多的時候來的鳥上千隻,我兩片魚塘一共損失了15萬斤魚,差不多損失了50萬元左右。」
  • 蟲越打越多最後還得靠劇毒農藥 農藥濫用農民很無奈(圖)
    用藥高峰期的時候,有村民家的魚塘裡死了1000多斤魚,都是因為那些藥瓶子到處扔,大白天,幾百隻瓶子在田裡晃得直刺人眼。多年前我們打赤腳就能下田,現在就算穿著靴子,都怕被玻璃碴劃破腳。   現在搞統防統治了,用劇毒農藥的村民慢慢少了,但還是有。而且村子周圍也始終有賣這些藥的店。
  • 候鳥成「強盜」,魚塘變「食堂」,保魚還是護鳥?天津養殖戶誰都...
    不過,由於附近魚塘的魚更多,它們就在溼地歇腳,把魚塘當作「食堂」。這給當地養殖戶出了一道棘手的「選擇題」——保魚還是護鳥?他們似乎誰都「惹不起」。11月3日拍攝的七裏海溼地。「10月初為了捕魚,我們開始降低魚塘水位,水一降鸕鷀就浩浩蕩蕩來了。這種鳥聰明又能吃,飛遊潛全會,把魚從魚塘一頭轟到角落就開始猛吃,吃飽了還在附近等著,餓了再吃。」11月初,東方白鸛也來了。
  • 魚塘變「食堂」:國家保護動物吃光十幾萬斤魚,養殖戶損失百萬卻束...
    「10月初為了捕魚,我們開始降低魚塘水位,水一降鸕鷀就浩浩蕩蕩來了。這種鳥聰明又能吃,飛遊潛全會,把魚從魚塘一頭轟到角落就開始猛吃,吃飽了還在附近等著,餓了再吃。」 11月初,東方白鸛也來了。
  • 魚中又檢出有毒物孔雀石綠,5招教你快速識別這種有毒魚
    近日,天津市場上銷售的一款黑魚和一款鯉魚被檢出禁用獸藥孔雀石綠。該藥之所以被禁止用於魚等食用動物養殖和保鮮中,是因其毒性太高,對人體健康危害極大。據悉,在魚類水產品中檢出禁用高毒物質孔雀石綠已不是第一次,以後還可能會發生。
  • 緊急發布:兩批黑魚都被檢出違禁獸藥,吃完身體不答應!
    海口龍華戴玉鳳魚攤的黑魚,氧氟沙星檢驗值為8.8μg/kg,標準值為不得檢出,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海口龍華黃紹輝魚攤的生魚,氯黴素檢驗值為6.2μg/kg,標準值為不得檢出,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規定。
  • 山東省首例「有毒多寶魚」案告破
    依法處理出售違禁藥品、養殖戶、銷售業戶、酒店等全環節涉案單位、人員,是山東省首次偵破此類案件。  2014年5月份,濟南市歷下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在對濟南某酒店銷售的活體多寶魚依法抽檢時,檢驗出違禁藥品呋喃西林代謝物。該藥品食用後會對人體致癌和致胎兒畸形,因此早在2005年,農業部就將其列為禁止使用的獸藥,並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生產、銷售和使用。
  • 魚販用致癌物孔雀石綠預防魚病 農業部高度關注
    魚販顧某說,魚會生水黴病、出血病等,要經常餵藥防治才行,而且魚塘要經常殺蟲殺菌。  談及如何為魚防病治病,顧某告訴記者,3月份撒魚苗時,他們都用孔雀石綠把魚苗浸泡十幾分鐘,然後再把魚苗投進魚塘。如果發現魚在成長期再得病,漁民還會把適量的孔雀石綠直接投放到魚塘內,「放其他藥不但成本高,效果也不明顯」。
  • 魚塘裡六七萬斤魚一夜死光,養殖戶:懷疑被投毒,已報警
    養殖戶和農民伯伯他們的工作都非常辛苦,需要早起晚睡的工作,然後才能夠賺到一些生活所需的費用。近日,在福建漳州的一處魚塘的所有魚都一夜死光了,讓這位養殖戶損失慘重。12月3日,在漳州的一個魚塘上面全都飄著翻著肚子的魚,而且有很多村民在幫這位養殖戶打撈死魚,養殖者老陳說他們的損失將近40萬。
  • 候鳥成「強盜」,魚塘變「食堂」,保魚還是護鳥?
    「10月初為了捕魚,我們開始降低魚塘水位,水一降鸕鷀就浩浩蕩蕩來了。這種鳥聰明又能吃,飛遊潛全會,把魚從魚塘一頭轟到角落就開始猛吃,吃飽了還在附近等著,餓了再吃。」 11月初,東方白鸛也來了。
  • 這種我們常見的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吃了如同吃垃圾,千萬別嘗試
    動物屍體經過長時間的浸泡發脹發臭,引來了大量的蟲子和蒼蠅,蒼蠅開始在腐屍產卵,孵化後有很多幼蟲,通俗點就是我們說的蛆,這樣魚就多了許多動物蛋白。從而又能達到肥水的目的,這樣即使不投餵飼料,也可以將魚養大。 由於動物的糞便和動物糞便更能滋生動物蛋白,於是很多養殖戶就將雞鴨鵝棚建在魚塘之上,這樣投餵家禽時潑灑漏了的飼料和動物糞便可以直接掉進魚塘裡供鬍子鯰直接食用。
  • 網傳"嗑藥多寶魚致癌" 山東養殖戶願自證清白喝池水
    以前在萊州市場,多寶魚的銷售價格在每斤30元左右,但現在的銷售價格,每斤卻只有十四、五元,養殖戶都在賠著錢做生意,事情真像賣魚商販所說的這樣嗎?  煙臺萊州多寶魚養殖戶指著自家的多寶魚告訴記者:「我已經養了五、六個月了,這樣的我家裡還有四萬尾,大的現在有六萬尾,總共有十萬尾魚,如果按目前這個價錢賣出去的話,我得賠六、七十萬。」
  • 河海鮮養殖不再「吃錯藥」,首開「綠色藥方」杜絕孔雀石綠、多寶魚...
    然而,水產界的食安問題也警鐘長鳴:因「孔雀石綠」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毒性,被歐美、日本等立法禁止用於水產養殖;同樣,由於體內檢出大量違禁農獸藥殘留,嗑藥的多寶魚事件曾影響大半個中國…… 這些餐桌上水產品安全事件的「主角」,如何永遠淡出人們的舌尖?滬上高校的科學家們十年磨一劍,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這些「綠色藥方」讓河海鮮養殖不再「吃錯藥」。
  • 粗心漁藥經銷商賣過期漁藥給養殖戶,導致斑點叉尾鮰大量死亡,賠了...
    粗心漁藥經銷商賣過期漁藥給養殖戶,導致斑點叉尾鮰大量死亡,賠了63.6萬元2019-07-12 17:14由於23日在魚塘裡投放了魚藥,懷疑是魚藥出了問題的郝某某,趕緊撥打了魚藥商人蔣某的電話,向其反映情況並求助。
  • 「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養殖戶卻誰都「惹不起」!
    不過,由於附近魚塘的魚更多,它們就在溼地歇腳,把魚塘當作「食堂」。這給當地養殖戶出了一道棘手的「選擇題」——保魚還是護鳥?他們似乎誰都「惹不起」。連結:200畝塘只出了10斤魚?養殖戶欲哭無淚!1300多隻白鸛圍著吃,不吃完魚蝦不走!
  • 兩條雀鱔將整個魚塘魚吃光 放生反殺生
    「兩條雀鱔竟將整個魚塘魚吃得光光!」日前,一名南海養殖戶提著兩條6公斤的雀鱔到廣州市的珠江水產研究所,想問個究竟。有關專家稱,這就是「大魚吃小魚」的典型個案。  廣州市漁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當中,偶爾也會看到一些市民,喜歡在江河放生魚兒積德,但正是這種對放生種類不經科學選擇的行為,使得江河出現「大魚吃小魚」的悲慘局面。  兩條雀鱔將塘魚吃光  日前,一位南海養殖戶王老闆提著兩條6公斤重的雀鱔,來諮詢珠江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