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鬍子鯰是我們周邊市場上經常可以買到的一種魚,它又名鯰魚、鬍子魚,南方人稱它為「埃及塘鯴」,它屬於外來物種,我國1981年從埃及引進。該魚種生長迅速,價格低廉,抗病力強,食性偏腐食,適應環境的能力達到了逆天水平,缺氧的髒水也能活,但如果飼養環境不佳,其肉會帶有較強的土腥味。因為革鬍子鯰具有個體大、生長快、易繁殖、適應性強、耐低氧、抗低溫等優點,而且飼養一年便可重達2千克,最大個體會達到10千克以上,所以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養殖魚類,目前我國特別是南方地區很多家庭飼養。
鯰魚生性喜腥臭,大多靠生活泔水、動物雜碎和病死雞鴨為生。在全國其他地方,多次發現過用泔水或動物屍體、內臟餵養鯰魚的信息。鯰魚本身就愛吃這種腐爛變質的東西,人工養殖的鯰魚大都是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
由於革鬍子鯰這種特性,引申出來了一種畸形的養殖業――肥水養殖法,很多養殖戶就將死豬、死狗、死牛甚至是死老鼠往魚塘裡扔。動物屍體經過長時間的浸泡發脹發臭,引來了大量的蟲子和蒼蠅,蒼蠅開始在腐屍產卵,孵化後有很多幼蟲,通俗點就是我們說的蛆,這樣魚就多了許多動物蛋白。從而又能達到肥水的目的,這樣即使不投餵飼料,也可以將魚養大。
由於動物的糞便和動物糞便更能滋生動物蛋白,於是很多養殖戶就將雞鴨鵝棚建在魚塘之上,這樣投餵家禽時潑灑漏了的飼料和動物糞便可以直接掉進魚塘裡供鬍子鯰直接食用。後來甚至連人用的廁所也建立在魚塘之上,糞便可以讓魚塘的水能非常迅速的肥起來,還能增加更多的動物蛋白,這樣埃及塘鯴生長變得極快。
不法養殖戶的噁心養殖方法,經常被投訴曝光。
2017年,有深圳市民投訴,在當地有多個山塘,被人改成了簡陋魚塘,私自養殖埃及塘鯴,而當中餵食的飼料更是令人作嘔,後來記者在附近觀察,發現運輸飼料的車輛發出令人嘔吐的臭味,飼料從車上卸下來,一個個藍色的塑料桶,裡面裝的是動物內臟,還有被剁切的死雞、死豬、死鴨等,報料人稱,不少家畜都是病死後拉到這裡餵魚。
這些動物腐肉被扔進魚塘後,密密麻麻的魚群開始搶食,魚的個頭看起來也比較大,一般都在2斤以上,報料人稱,這些魚叫埃及塘鯴,生長快、適應性強,尤其喜歡吃動物內臟甚至腐肉。魚塘工作人員始終不肯透露,這些塘鯴魚到底流向何處。
通過這種方式養出來的魚,真的還能吃嗎?
農業科學研究所專家認為,用問題的動物腐肉餵魚,魚體內不但累積大量有害細菌,還有很多不能被分解的重金屬,這就有可能將病菌傳染給人類,有一些病菌是人畜共患的,病死禽畜很可能將病菌傳給魚類,就存在傳染給人的風險。
另外,養殖戶用病死動物屍體餵養外,還使用多種殺菌藥,經常用的是一種俗稱「痢菌淨」的鹽酸環丙沙星,資料顯示,這是第三代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對魚類的爛尾病、爛腮病、弧菌病等有高效防治作用,但可引起人體腎臟損害、精神失常等不良反應,農業部第193號《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和《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將其列為「禁用漁藥」。
鯰魚在地球不知道生存了多少年,可以肯定的是,比人類生存的年限高多了,任何物種的生存繁衍,都有它的道理,不是我們覺得它「髒」就是「髒」。為什麼說它髒?因為我們把環境搞髒了,它才會髒,想要讓它乾淨,就要多保護我們的環境,我們的環境好了,它們才能「乾淨」起來。
如果你曾經吃過這種魚,歡迎在下方留言或分享!
如有興趣,請關注我,每天為您提供最新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