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最近一則:「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大家千萬不要再吃了」的帖子在微博、微信上廣泛流傳,該帖子稱:某市的一個魚塘中漂浮著大量垃圾,周邊環繞著雞圈和豬圈,雞糞、豬糞都排進了魚塘,惡臭撲鼻,而在水中遊動的就是鯰魚。這讓喜歡吃鯰魚的人們非常震驚,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鯰魚愛汙水?其實是誤解!
鯰魚是雜食性動物,它的主要食物包括水生昆蟲、有機碎屑等,也吃小魚、鼠類等活物,甚至在吃不飽的時候還會吃同類的屍體。正是因為鯰魚食性比較雜,所以它的生命力很強,能在汙染的水體裡生存。
觀看下方視頻了解更多內容
(精選自《舌尖上的安全》欄目)
節目特邀嘉賓:
程景民 教授 博士生導師
山西醫科大學管理學院 院長
山西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理事長
全國食藥科普十大新聞人物
山西省首席科學傳播專家
山西省十大科學傳播人物
註冊營養師(RD)
國際註冊-健康管理師(ICHM)
在水產養殖業中,動物糞便需要經過發酵處理加工後才能投放到魚塘,而不是像帖子中說的直接排進魚塘。
嚴重的水質汙染其實還會影響魚的健康和生長發育。
鯰魚能在汙水裡生存,會不會很髒呢?
鯰魚在汙水裡能生存和鯰魚髒不髒是兩個概念。
鯰魚的確能忍受汙染的水質,但它們並不是非常喜歡那樣的環境。而且,鯰魚對環境的忍耐也有限度。如果水質差,鯰魚不僅繁殖困難,而且也長得差。如果水體真的太髒,含有有毒有害物質,鯰魚還會中毒,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