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思露 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原文首發於2019年10月22日,標題為《難以置信!髒水養殖、吃糞便?這種魚真的是"垃圾魚"?很多人還在吃...》,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家家戶戶
餐桌上必不可少的
就是各種肉類食品
圖片來源網絡
而在眾多肉食中
魚肉
因其細緻綿柔的口感
鮮美的味道
加之豐富的營養
深受眾多人的喜愛
圖片來源網絡
最近
關於鯰魚的新聞
又紛紛登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
有人說
鯰魚是「垃圾魚」
因為它的生存環境過髒
有些甚至生存在飄滿垃圾的髒水裡
還有人說
鯰魚吃糞便
所以
「鯰魚是世界上最髒的魚,不能食用」
網絡新聞截圖
那麼
鯰魚真的有這麼髒嗎?
今天
就給大家科普一下
可以明確告訴你:這件事是真的。
鯰魚是一種雜食性動物,它主要食用水生的一些昆蟲和有機的碎屑,另外,它也會進食一些同類的屍體(飢餓的情況下)和一些鼠類、小魚、小蝦等活物。
正因為鯰魚進食相對較「雜」,所以其生命力比較強,甚至可以在汙水中存活,這個環境也包括網傳文章中所說的「有豬糞等物質的汙水環境」。
其實,動物糞便本身就是一種無毒且廉價的天然肥料,糞便為水中的浮遊生物提供了大量的營養物質。正因如此,一些養魚人群會刻意將一些豬糞、雞糞當作飼料餵食魚類。
但是,水產養殖不會直接將動物糞便投放到養魚池塘中。一般動物糞便中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蟲物質,直接倒入池塘會影響魚類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在投放前都會做好發酵處理,不僅能消滅其中的有害物質,還能夠使糞便當中的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為更容易被利用的小分子蛋白,提升利用效果。
而且,對於正規養殖場來說,是絕不允許直接倒入垃圾和廢水的,這種做法會影響到魚體本身的健康,降低產量,最後反而會得不償失。
圖片來源網絡
所以,鯰魚等魚類食糞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只不過動物糞便在食用之前都會經過正規的發酵處理。
有些鯰魚可能生活在比較髒的水環境中,但不能直接說明鯰魚就很髒。
實際上,鯰魚本身也不喜歡惡劣的環境,況且,如果水質特別惡劣,還會影響鯰魚的正常繁殖和健康生長,甚至水體中的有害物質還會導致魚體出現中毒死亡的情況。
圖片來源網絡
相比之下,鯰魚比其他魚類的在某些有害物質(重金屬鎘)方面的抵抗程度會更強一些。
所以,網傳中的「鯰魚最髒」的言論不可以全信。
作為雜食性動物,鯰魚本身處於食物鏈較高的位置,另外還是一種食肉性動物,體內可能會存在一些有害物質,但這個問題在所有大型動物當中都存在(食物鏈的必然結果)。
圖片來源網絡
從近年來的數據報告中不難看出,絕大部分在正規水體中、正規養殖的鯰魚並不存在重金屬超標等汙染問題,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國家對水產飼料的監控和限制非常嚴格,幾乎不可能存在添加激素的情況。
鯰魚長得快本身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鯰魚的生長周期比較短,一般在南方水溫較高的地區,有些鯰魚4個月左右的餵養就上市售賣了。
所以,鯰魚生長快,並不是激素的原因。
1、買鯰魚要關注它的色澤和黏液。鯰魚表面的黏液,對於魚本身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當黏液處於透明或者半透明狀態時證明魚肉比較新鮮健康,如果黏液已經發白,甚至出現了腐臭味道,那證明魚肉可能有細菌等有害物質滋生,不要選購。
2、選擇身體完整、鮮活的魚體。購買回去後建議先放清水中養幾天,讓其適當排出些雜質等物質。
圖片來源網絡
綜上所述
鯰魚
雖然可以在汙水中生存
但不能證明它很髒
雖然它吃糞便
但是糞便已經發酵
屬於正常情況
還請大家科學看待
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