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鯰魚的網絡文章再次甚囂塵上,「鯰魚吃糞便長大的」、「鯰魚在汙水裡也能生長起來」、「鯰魚就是種垃圾魚」……
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
鯰魚真的是垃圾魚嗎?
首先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下鯰魚。
鯰魚又名鯰魚,有著較為顯著的特徵:周身無鱗,身體表面多黏液,頭扁口闊,上下頜各有2根鬍鬚。
鯰魚的品種較多,市面上最常見的就是土鯰魚、大口鯰魚、埃及鬍子鯰等,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鯰魚的生長速度快,對生長環境要求不高,較易養活,價格也較為便宜,因此一直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客。
不過每隔一段時間,鯰魚都會受到媒體的關注,流傳出許多看似有道理的「鯰魚真相」,讓不少百姓都得了「鯰魚恐懼症」。那麼,這些「真相」真的是事實嗎?
觀點一:鯰魚是吃糞便長大的
確實,鯰魚會吃糞便。但這裡有兩點誤區:鯰魚屬於生命力頑強的雜食性動物,它不但會吃糞便,也會吃小魚、小蝦;另外,不僅是鯰魚,有許多養殖場都會把豬、家禽等動物糞便用作魚飼料。
事實上,在水產養殖業中,動物糞便本身就是一種無毒且廉價的天然肥料,能為水中的浮遊生物提供了大量的營養物質。
而且水產養殖的過程中,養魚人是不會直接投放到池塘裡,這是因為動物糞便中存在大量的致病菌和寄生蟲,直接倒入池塘會影響所有魚類的安全和健康,反而極可能會降低產量,得不償失。
在投放前,動物糞便都會經過發酵處理,一方面可以消滅病菌及寄生蟲,另一方面發酵還會將糞便中的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蛋白質,從而提升使用效果。
觀點二:鯰魚都是在汙水裡養的
正如上面提到的,鯰魚生命力極強,因此即便是在比較髒的水環境中,它們也能存活,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鯰魚都很髒、都很喜歡生活在惡劣環境裡。如果生長環境十分惡劣,不僅會影響鯰魚的正常生長與繁殖,還既有可能導致魚群出現中毒死亡的情況。
另外,正規的養殖場不會、也不允許往池塘裡倒入垃圾或汙水,如果不注重養殖池塘的環境,很有可能會得不償失。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地破壞鯰魚的生長環境,對養殖場都是毫無好處的。
觀點三:鯰魚重金屬超標
作為雜食性動物,鯰魚原本就處在食物鏈較高的位置,確實有可能因而存在一些有害物質,可這種可能性在所有大型動物當中都存在的,而且體型越大的動物可能性越高。
從近年來的數據報告中不難看出,絕大部分在正規水體中、正規養殖的鯰魚並不存在重金屬超標等汙染問題。
觀點四:鯰魚長這麼快是打了激素的
再次提醒一下,鯰魚本就是一種生長速度較快的魚類。其生長周期較短,像土鯰魚;大口鯰魚的魚苗第一年就可以長到500-700克,第二年可以長到1500-2000克,第三年可以長到3000-4000克;埃及鬍子鯰第一年就可以長到2000克,最大個體甚至能超過10公斤。
一般在南方水溫較高的地區,有些鯰魚經過4個月左右的餵養就上市售賣了。由此可見,鯰魚生長快並不是因為打了激素。
綜上所述,只要是從正規養殖場採購而來的鯰魚,其實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鯰魚有什麼營養價值?
明白了正規養殖場養殖的鯰魚是無害之後,下面再為大家介紹一下鯰魚的營養價值。
在隋朝的《食經》中有記載,鯰魚是與魚翅、野生甲魚媲美的魚中珍品。中醫認為,鯰魚味甘性溫,有強精壯骨、補中益壽、利小便、療水腫等功效。
經科學檢測,鯰魚的蛋白質與脂肪含量較為豐富,還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特別適合體弱虛損、營養不良之人食用,據說還有催乳的佳品,是女性產後食療滋補的上佳選擇。
怎樣挑選鯰魚?
這裡再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挑選新鮮鯰魚:
1、購買前先看一下鯰魚缸的水質,如果水質乾淨,則說明這些鯰魚是從正規養殖場採購來的;反觀如果是汙濁不堪,則這些鯰魚有可能商販直接從臭水溝捕撈而得的,不要購買。
2、鯰魚表面的黏液,對於魚本身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當黏液處於透明或者半透明狀態時,證明魚肉比較新鮮健康;如果黏液已經發白,甚至出現了腐臭味道,那證明魚肉可能有細菌等有害物質滋生,不要購買。
另外,採購後建議先放到清水中養幾天,讓其適當排出體內的雜質。
看完以後,
你會放心吃鯰魚嗎?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理由。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