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條雀鱔將整個魚塘魚吃光 放生反殺生

2020-12-05 搜狐網

  「兩條雀鱔竟將整個魚塘魚吃得光光!」日前,一名南海養殖戶提著兩條6公斤的雀鱔到廣州市的珠江水產研究所,想問個究竟。有關專家稱,這就是「大魚吃小魚」的典型個案。

  廣州市漁政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當中,偶爾也會看到一些市民,喜歡在江河放生魚兒積德,但正是這種對放生種類不經科學選擇的行為,使得江河出現「大魚吃小魚」的悲慘局面。

  兩條雀鱔將塘魚吃光

  日前,一位南海養殖戶王老闆提著兩條6公斤重的雀鱔,來諮詢珠江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據王老闆介紹,他於去年放了一些魚苗到魚塘裡,本來六七月是收成的時候,然而7月中旬他請工人下去撈魚的時候卻驚奇地發現,裡頭竟然撈不到一條魚,卻撈到兩條6公斤形似鱷魚的怪魚!難道整塘魚被這兩條雀鱔吃了不成?王老闆帶上這兩條怪魚到珠江水產研究所問個究竟。

  珠江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稱,這兩條怪魚是雀鱔,這種魚原產於南美洲國家,頜針科魚類,身上魚鱗堅硬,脊背比一般魚高,嘴巴特別長,牙齒十分鋒利。是專吃小魚的食肉類魚種,生性兇惡。據推斷,可能是一些有「善心」人士將作為觀賞魚的雀鱔養大後,放生在他的魚塘中,或者有人明知這種魚的習性故意放到魚塘裡吃掉了養殖魚。

  放生不當易造成殺生

  珠江水產研究所有關專家稱,目前有一些市民,為了積德行善,經常喜歡在一些江海河道放生。廣州市漁政支隊有關負責人表示,喜歡放生的市民幾乎都是根據自己的喜好將魚兒放下去,卻極少研究其放生的魚兒會不會適應環境或者會不會吃掉江河的小魚。漁政隊伍在執法過程當中,偶爾也會看到一些市民在珠江邊放生。

  今年6月份,執法人員曾在黃沙水產批發市場珠江邊,看到一些剛求神拜佛回來的幾位市民,從市場裡一下子購買幾萬條黃鱔、泥鰍,呼啦啦倒到江中。

  廣州市漁政支隊支隊長鄒榮亞表示,有些市民喜歡放生價格便宜的「清道夫」。清道夫素有「水中狼族」之稱,在臺灣,清道夫就因為智商比一般食肉魚類高,在河川中幾乎沒有天敵,而且繁殖力很強,在成長的過程中,它吃掉其他魚類的卵,終於造成「一族獨大」,使得臺灣原有魚種逐漸衰微沒落。

  放生魚種需經過試驗

  對此,鄒榮亞表示,按照有關規定,漁業資源增殖放流不得投放雜交種、轉基因種及種質不純等不符合生態要求的物種,放流魚苗以本地親種子一代苗種為主。因此,自1978年開始,廣州在江河實施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活動中所選用的品種,均經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方可投放江河。近5年來,廣州市共放流各種魚苗1億多尾,其中有四大家魚以及中華鱘、大鯉魚等等。對此,他建議廣州市民最好放生鯽魚、鰱魚、鯉魚、水魚、中華鱉、泥鰍等。但有些魚類市民還是不適放生,如白鯽魚、埃及唐水魚、烏魚、雀鱔、食人鯧等。(記者李慧燕實習生田桂丹)(來源:信息時報)

相關焦點

  • 無知市民隨便放生雀鱔 導致一池塘魚被大魚吃光
    不少市民喜歡在江河放生魚兒積德 有關人士稱放生魚種均需經過試驗才可投放江河  本報訊(記者 李慧燕 實習生 田桂丹)「兩條雀鱔竟將整個魚塘魚吃得光光!」日前,一名南海養殖戶提著兩條6公斤的雀鱔到廣州市的珠江水產研究所,想問個究竟。有關專家稱,這就是「大魚吃小魚」的典型個案。
  • 魚塘再現長嘴「怪魚」 驚呆眾人,大嘴像鱷魚有劇毒!
    繼前幾日,重慶高新區白市驛鎮一魚塘發現一條長嘴「怪魚」雀鱔後,老闆任某在民警建議下清塘(《投放的幾萬元魚苗莫名失蹤 竟然因為這條「怪魚」》)。而在9月14日的清理過程中,竟再次發現了它的身影,體型比上次那條更大、更長,驚呆眾人。
  • 黃河口怪魚身份確認 原是魚類活化石雀鱔(圖)
    中新社發 尹文盛 攝     圖為蔣時傑向參觀者展示怪魚。,經中科院專家通過網絡傳輸照片確認,這一「怪魚」為魚類的活化石——雀鱔。  據介紹,雀鱔出現得非常早,繁盛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早期,分布於世界各地淡水區域,現在只生存在北美洲附近,主要產地是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歐洲曾發現一點二億年前的雀鱔化石,跟始祖鳥的化石同期,但估計雀鱔生活在一億五千萬年前。  專家介紹,雀鱔是一種肉食種類,食量很大,也很兇猛,屬於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類之一。
  • 魚塘現史前鱷雀鱔:鱷魚嘴 蛇皮膚 滿口尖牙(圖)
    破壞性強  鱷雀鱔是肉食魚類,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如若放到天然水域,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它幾乎通吃」。而且,它的卵有劇毒。如果人去惹它,或者它受驚了,會出現攻擊人類的情況。
  •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勿放生
    觀賞魚店在賣十大兇猛淡水魚雀鱔     專家警告:千萬不要去江河放生,它有可能對本地魚類造成毀滅性危害    在其中一家水族館,兩條長約30釐米的雀鱔,每條售價80元。老闆告知,這魚是從廣州進回來的,根據外形大小,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容易養,對水質要求不高,幾天不餵也不會輕易餓死。」老闆指著水箱裡遊得慢吞吞的魚說,一些養了四五年的長嘴鱷可以賣四五千元。    一對情侶討價還價,以60元的價格買走一條。老闆說,如果不想養了,還可以煮來吃。
  • 「缸中一哥」雀鱔不是好惹的,飼養並不難,但是絕不能放生!
    不過,很多朋友在餵養雀鱔的時候有會被雀鱔誤傷,部分魚友還會選擇放棄雀鱔,但是選擇處理方法確實是讓人頭疼,但是絕不能選擇放生。體型很大的雀鱔對於食物的需求量挺大,因為它們喜歡直接吞食,所以最好將活餌弄死消毒最好。有的魚友在清理水族箱時不慎將工具掉落水缸時,一時大意直接伸手去撿結果就被咬了一排血窟窿。建議大家養雀鱔這種具有危險性的觀賞魚時一定要注意安全。
  • 四川魚塘現「怪魚」: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
    破壞性強鱷雀鱔是肉食魚類,具有極強的破壞性,如若放到天然水域,會對當地的水體生態系統帶來滅頂之災,「只要是水裡的活物,它幾乎通吃」。而且,它的卵有劇毒。如果人去惹它,或者它受驚了,會出現攻擊人類的情況。
  • 天長市民發現外來魚種雀鱔 吃光魚塘裡所有小魚
    6月11日,天長市周先生在市區東外環釣到了一條「怪魚」,該魚長七八十釐米,大約有七八斤重,後背很寬,皮膚上覆蓋著一層厚鱗,魚身上有兩對鰭,魚尾和黑魚尾巴很相似,嘴巴又長又扁像鱷魚,在它張開嘴時能清晰地看見裡面的一排鋸形牙齒。
  • 佛山近年"怪魚"頻頻入侵 市民違規放生
    2012年5月17日,南海區市政管理局聯合千燈湖管理處人員抓住了一條雀鱔;2013年5月11日,工作人員又在湖裡抓到了兩條。  千燈湖管理處副總經理朱小姐告訴記者,千燈湖一直都是市民「放生」的目的地,平時市民放生最多的是鯉魚和草龜,對於此類放生,工作人員一般不會阻止。但也有一些非常「奇葩」的放生。
  • 農家樂發現尖嘴怪魚 一查竟是兇猛的雀鱔
    原標題:農家樂發現尖嘴怪魚 一查竟是兇猛的雀鱔   重慶晨報訊 (記者 王寒露)7月初的一天,重慶榮昌廣順街道黃葛山莊的老闆肖松林,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重慶榮昌縣農委漁政站的工作人員告訴他,他的農家樂魚塘裡發現了一條兇猛的怪魚,要帶走進行處死。這是條什麼魚,要受此大刑呢?
  • 重慶一魚塘被人放數條「鱷形魚」,塘主渾然不知魚被吃光
    ,篤定表示:這些鱷雀鱔肯定是曾來此釣魚的釣魚人放生進去的, 而之所以放生這種「吃魚機器 (及至目前,魚塘裡發現兩條,這是後面被捕撈起來的一條,尚不清楚魚塘中是否還有)
  • 「尖嘴怪魚」雀鱔現身農家樂 卵有毒可致人死亡
    雀鱔是外來物種,如果任其繁衍,會危害本地生態。受訪者供圖  重慶晨報訊(記者王寒露)7月初的一天,榮昌廣順街道黃葛山莊的老闆肖松林,突然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榮昌縣農委漁政站的工作人員告訴他,他的農家樂魚塘裡發現了一條兇猛的怪魚,要帶走進行處死。這是條什麼魚,要受此大刑呢?  其實對於這條魚,肖松林也有些不清楚。這是三四年前,他接手山莊時一同接下來的。「前面那個老闆只說這是一種觀賞魚。」
  • 佛山一男子欲放生尖牙怪魚被阻 該魚排卵有劇毒(圖)
    昨日上午,阿友來到東平河,準備忍痛割愛將魚放生,卻被巡邏民警阻止。原來,這條魚正是「世界十大淡水兇猛魚」之一的鱷雀鱔。   昨日,記者在禪城警方高新派出所裡見到這條鱷雀鱔——它有著像鱷魚一樣的嘴巴,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一名成年人要雙手緊緊抓住魚鰓,才能將其控制住。怪魚還不時劇烈甩動身體,甚至張開嘴巴,露出滿口鋒利的白牙。
  • 這幾種魚釣到可千萬別放生!否則以後很難釣到魚,可就地掩埋
    把那些胡亂放生的魚處理掉,就算我們自己不吃,也可以就地掩埋!話說那些放生的奇形怪狀的魚大多數味道不錯,愛吃清道夫的蓑笠哥實名站臺。 下面的這幾種魚是放生的入侵物種,如果你有釣到請拿回家煎炸蒸煮,或者就地掩埋!目前情況來看,這些入侵的魚類已經對本土魚類產生極大威脅!
  • 自貢小區魚塘釣起怪魚 竟是史前食肉鱷雀鱔
    原標題:小區魚塘釣起怪魚 竟是史前食肉鱷雀鱔  事發自貢 該魚有著鋒利牙齒,水中活物幾乎通吃,若受驚還會攻擊人類  成都商報記者 袁偉  攝影報導  核心提示  怪魚兇猛  怪魚在水裡拼命掙扎,不僅拉裂了魚竿,還咬破了魚網
  • 【解疙瘩】我花了300元買了個大鱷龜不能放生這可咋辦?
    王居士問:我花了300元買了個大鱷龜不能放生這可咋辦?牛蛙答曰:鱷龜非常兇猛,一口可以將指頭咬斷,放生鱷龜會殃及池魚,所以千萬不要放生鱷龜。不宜在自然水域放生的常見水生動物外來物種有:鱷龜、巴西龜、牛蛙、羅非魚、食蚊魚、清道夫、雀鱔、食人鯧等。大家都要注意,最好不要餵養,更不要放生。有時候好心辦壞事,特別是學佛居士應該明白這一點。不過,你買下了怎麼辦呢?
  • 男子江邊放生,黑魚嫌水冷多次遊回,網友:幼稚,這是殺生
    他和兩名同事從市場購買兩條黑魚,上千條泥鰍來到江邊放生。結果放生黑魚的時候,黑魚多次遊到岸邊不舍離去,無論褚先生扔多遠都自己遊回來。他的同事都不信,視頻發到網上,網友稱這條魚與褚先生有緣,但是也有人質疑,是用一根透明線拉回來的。對此,褚先生說,自己經常放生魚,之前也偶爾遇見這種現象,最後是放到高處水流急的地方才把它衝走。
  • 溧水一魚塘撈出兩條鴨嘴「怪魚」,一查竟…
    溧水一魚塘撈出兩條鴨嘴「怪魚」,一查竟… 2021-01-14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白雲湖公園肉食性大型「怪魚」已被捕獲:一抓就是兩條!
    本文圖均為 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 圖「怪魚」腰背拱起,體長1.2米,重20斤,和同類雀鱔相比有著「駝背」的明顯特徵,且身體有明顯傷痕,初步判斷是大年初五在白雲湖西湖出現,13日被保安嘗試拿鋼叉捕捉未果的那條。
  • 這條愛吃活魚的怪魚 看到了千萬別放過它
    一天能吃十多條活魚  當時鄭寶福到觀堂灣回收他的黃鱔籠。他發現其中一個籠特別重,遂將籠內的魚倒出來,驚奇地發現一條腹部呈白色的「怪魚」。  「我順手去捉,沒想到它背部有鱗,很硬很硬,嚇得我以為捕到蛇了,猛的一鬆手。」鄭寶福說。  怪魚帶回村裡後,引來許多漁民觀看。可誰也不知道這究竟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