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河海鮮,除了美味,更須安全。然而,水產界的食安問題也警鐘長鳴:因「孔雀石綠」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毒性,被歐美、日本等立法禁止用於水產養殖;同樣,由於體內檢出大量違禁農獸藥殘留,嗑藥的多寶魚事件曾影響大半個中國……
這些餐桌上水產品安全事件的「主角」,如何永遠淡出人們的舌尖?滬上高校的科學家們十年磨一劍,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這些「綠色藥方」讓河海鮮養殖不再「吃錯藥」。
農業部近日發布2505號公告,由上海海洋大學、長沙拜特生物科技研究所有限公司研製的複方甲霜靈粉(美婷),成為我國水產養殖領域第一個化學類的新獸藥,填補了世界各國在「孔雀石綠」禁用之後長期缺乏水黴病有效治療藥物的空白,為孔雀石綠屢禁不止帶來的安全問題提供了自主解決方案。
與此同期,華東理工大學自主開發魚用疫苗替代抗生素,在源頭上徹底解決魚類養殖中的藥物殘留問題。這種針對遲鈍愛德華氏菌的活疫苗,也成為我國註冊的第一個海水養殖動物活疫苗,有望覆蓋全國半數多寶魚養殖基地。
國內外此前沒有理想的替代藥物
事實上,孔雀石綠作為抗水黴的特效藥物,曾在水產養殖中被廣泛使用。但上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因其高毒性的「副作用」,一些發達國家相繼發布法規禁用;至2002年,它也被列入我國農業部193號公告《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他化合物清單》,由此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和世界上重要的水產養殖國,首次以法令形式禁止孔雀石綠在水產品等食用動物中使用。
然而,孔雀石綠禁用法令頒布至今15年,雖然我國每年花費大量人力物力開展水產品藥物殘留專項整治行動,卻仍不能擺脫水產品中孔雀石綠時有檢出、食品安全和出口貿易事件時有發生的尷尬局面。
上海海洋大學楊先樂教授介紹,這是因為在防治水黴病方面,國內外此前沒有一個理想的孔雀石綠替代藥物;而水黴可在我國南北主要水產養殖區感染100多種水產動物,其引發的病害能夠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
理想的孔雀石綠替代藥物製劑,應該具備接近孔雀石綠的高效和廉價,同時又沒有任何安全隱患。為此,楊先樂及其團隊通過產學研協作,組成百人攻關隊伍,從萬餘種物質中挑選千餘種潛在有效物質,構建藥物備選庫,進而利用先進的高通量篩選模型進行層層篩選,最終以「萬裡挑一」的苛刻標準,獲得了在安全、藥效、價格等方面完全可以替代孔雀石綠的抗水黴活性物質——甲霜靈。
此後,在歷經16項藥理學實驗、7項臨床試驗、8年生產性驗證與應用、3年多輪每次20餘名行業專家參與的新藥評審後,最終獲得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用於水黴病治療的孔雀石綠替代藥物製劑。楊先樂告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這個新獸藥證書,也是自國務院《新獸藥管理條例》(2004年國務院第404號令)發布後,我國第一個關於水產使用的化學類新獸藥證書。
自2008年啟動「美婷」的生產性驗證試驗至今,海大與合作企業先後在全國25個省市、1000餘個試驗點、20多種我國主要養殖對象進行了數千次驗證,累計受試面積達20萬餘畝,減少由於水黴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累計4.3億元以上,減少間接經濟損失5.4億元以上。8年來,沒有發現因美婷使用所帶來的任何安全隱患。
最先獲得病害菌種基因組全序列
與之相比,我國首個海水魚活疫苗的投產應用,也是十年磨一劍。
目前,我國海水魚類養殖進入工業化集約養殖階段。隨著養殖密度增加,病害成為海水魚類養殖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為了防病治病,使用抗生素成了養殖戶的慣用手段。但抗生素使用超標,不僅帶來了致病菌的耐藥性問題,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破壞性影響。
根據西方國家的成功經驗,高效疫苗的應用是細菌性病害控制的有效策略。在歐美地區,早在上世紀70年代,海洋魚類疫苗就已開始大規模投入使用。在我國,疫苗在家畜、家禽養殖業已廣泛應用,但在水產養殖業中卻是一片空白。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張元興團隊領銜「遲鈍愛德華氏菌」活疫苗的開發成功,填補了我國魚類疫苗空白,將推動並建立以免疫防治為核心的海水魚類健康養殖新模式。
2006年,「多寶魚事件」爆發。張元興意識到,這一事件背後,反映的是多寶魚養殖的嚴重病害以及養殖戶用藥操作不規範。多寶魚,學名大菱鮃,是我國主要海水養殖魚類之一。於是,他的團隊開始著手研究包括多寶魚在內的鮃鰈類海洋魚致病機制,並著手開發相應疫苗。
由愛德華氏菌病引起的腹水病,是海水養殖多寶魚的一種嚴重病害。先期,科研團隊分離鑑定出了相關的高致病性菌株EIB202。又經過5年左右的摸索,團隊成功解析了其全基因組和主要致病機制,最終從眾多菌株中精準篩選出了天然弱毒的、免疫性能好的EIBAV1菌株,並製成疫苗。
這一系列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Science)》子刊,他們在世界上率先獲得遲緩愛德華氏菌的基因組全序列,得到學術界認可。經試驗證實,該疫苗產品在田間應用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保護力,接種該疫苗的鮃鰈類經濟魚種,可有效抵禦由遲鈍愛德華氏菌引起的腹水病,其免疫保護力達70%以上。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新型活疫苗已獲農業部新獸藥註冊證書及生產文號,對於我國水產病害免疫防控體系的建立具有裡程碑式意義,同時也為國家相關部門對水產疫苗產品審批、監督和立法提供了決策參考。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朱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