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了十幾年都控制不住的孔雀石綠,在觀賞魚界太受歡迎

2021-01-09 居家生活大爆炸

在我們養觀賞魚的這段時間裡,總有能聽到各種關於魚藥的聲音。

有些藥明明很好用,但官方還是明令禁止,而結果卻是因為沒有有效的管控方案,市場流通性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孔雀石綠就是其中一種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marlonlara1

孔雀石綠不含孔雀石,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學名叫:三苯甲烷,有毒,能殺菌,治療寄生蟲也很有效,現在還沒聽說魚使用後又什麼不良反應,人吃了有可能致癌。

所以說,這種藥物的流通,其實是有明顯矛盾性的,一方面這是種觀賞魚可以使用的藥物;另一方面,作為水產魚禁用藥,又受到各種排斥。

圖片來源丨Pixabay

當通往天堂跟地獄的門重合,我們該怎麼做?

守住本心,合理用藥

孔雀石綠可以治療水黴、小瓜蟲病、車輪蟲病、指環蟲病、斜管蟲病、三代蟲病,和其他一些細菌性疾病,既然對魚沒有多大害處,小編還是比較推薦這種藥物的,只是它的穩定性不高,放置的時間越長,藥效越弱。

孔雀石綠的致癌性,導致了它在水產養殖中的矛盾,禁止使用是必然趨勢,但它在市場中的流通並沒有強力限制,是因為孔雀石綠可以用於觀賞魚。這個口子雖然不怎麼大,足夠支撐這種藥物的流通性了。

圖片來源丨500PX

攝影丨Weston Woodbury

水產養殖被查出孔雀石綠的現象太多了,禁了十幾年,結果是:

《永輝超市兩種散裝魚檢出違禁藥物代謝物》

《上海多家超市水產檢出孔雀石綠 世紀聯華等上榜》

《廣州5家水產店魚類檢出違禁物質孔雀石綠》

《深圳4家餐廳水產檢出「孔雀石綠」》

《成都19家餐館 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去年賣獸藥殘留魚 今年又被查》

《武漢上和記酒店鯰魚檢出含孔雀石綠 系高效致癌物質》

《吃完魚頭發現鰓是綠色的 孔雀石綠仍是疑兇》

《待售黑魚被檢測出「孔雀石綠」!2人要被判刑+公開道歉+罰款10倍!》

《臺灣地區公告孔雀石綠為動物用禁藥》

《江蘇養殖戶使用孔雀石綠養魚被刑拘,6萬斤魚被「活埋」》

《食藥監:鮮活水產品使用孔雀石綠等問題仍較突出》

《溫州對活魚市場進行突檢 長期超量食用孔雀石綠致癌》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ayahya09

這麼來看,有一雙明亮的雙眼,真是太關鍵了。

在鑑別水產魚中有沒有孔雀石綠時,可以看兩個部分:魚鰓跟魚鰭

正常的的魚鰭是青色,使用孔雀石綠的是藍綠色;正常的魚鰓是紫紅色,使用孔雀石綠的魚鰓是鮮紅色。

如果懷疑買到的魚體內含有孔雀石綠,可以回家多洗幾遍,儘量將孔雀石綠的濃度稀釋,烹飪時將其煮的爛一些再食用。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kylenieber

文章最後,感受一下國外朋友的怕死程度:

奧地利和大部分歐盟國家禁止銷售含有食品調味品跟添加劑的產品,原因是裡面含有煤焦油跟石油。

美國帶頭研究轉基因大米、大豆,結果自己不吃,大部分銷售給了咱們。

由於農場養殖的三文魚的飼料是非天然的轉基因谷跟危險的化學物質,澳大利亞直接禁止公民吃農場的三文魚。

這就是我國跟其他國家的區別,從神農嘗百草開始,我就已經百毒不侵了。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整理首發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即刪

相關焦點

  • 被禁13年 孔雀石綠緣何「禁而不止」(圖)
    而國家食藥監總局8月25日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陝西、遼寧、山東共計10批次水產品也相關公司股票走勢都被檢出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是一種有毒的化學物,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我國農業部早在2002年明確規定所有食用動物中禁止使用。
  •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如何放心選購水產
    配合簡單易學的規避技巧,你真的不用太擔心  特約撰稿鍾凱  新聞背景:據新華社報導,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部門決定自2016年8月~2017年12月,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
  • 專家:替代藥物差強人意 孔雀石綠仍在「打黑工」
    據悉,多寶魚被查出使用致癌魚藥後,不少城市酒店的餐桌上幾乎都不見了多寶魚的蹤影,而鱖魚因為「鱖」和「貴」諧音,一躍成為婚宴上的魚類新寵。  據了解,多寶魚價格為一斤30元左右。「在多寶魚被禁之後,70%的客戶大多選用相對便宜的鱖魚代替,價格為一斤22元左右;少數人會用相對高價的老虎斑、青斑魚和石斑魚,價格為一斤40元左右。」
  • 為何孔雀石綠屢禁不止?
    十幾年前,國內幾乎所有水產養殖戶都在用。到上世紀80年代,僅美國每年就消耗孔雀石綠1000噸左右。 後來科學家懷疑孔雀石綠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潛在威脅,於是對它的使用開始逐步收緊。2002年,歐盟正式禁止孔雀石綠用於漁場,隨後中國出口到德國的鰻魚被檢測出孔雀石綠。
  • 孔雀石綠被禁15年後,替代物「美婷」獲頒水產用新獸藥證書
    孔雀石綠被禁15年後,替代物「美婷」獲頒水產用新獸藥證書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7-04-17 15:47 來源:
  • 魚販用致癌物孔雀石綠預防魚病 農業部高度關注
    魚販顧某說,魚會生水黴病、出血病等,要經常餵藥防治才行,而且魚塘要經常殺蟲殺菌。  談及如何為魚防病治病,顧某告訴記者,3月份撒魚苗時,他們都用孔雀石綠把魚苗浸泡十幾分鐘,然後再把魚苗投進魚塘。如果發現魚在成長期再得病,漁民還會把適量的孔雀石綠直接投放到魚塘內,「放其他藥不但成本高,效果也不明顯」。
  • 買魚提防「孔雀石綠」:神秘藥粉能讓魚「起死回生」
    上午,在蘇州相城區的一個水產攤位,增氧機開足馬力,給魚供氧。魚販子說,現在最讓他頭疼的就是,怎麼讓魚活下來。商販說,夏天天氣熱,要是不能及時賣完,魚很容易就會死掉。   那麼會不會像市民說的那樣,在魚裡面放藥粉呢?商家說,他們絕對沒有在魚裡添加任何藥粉,但卻聽說過,有種綠綠的藥粉能夠讓魚起死回生。這種藥,被查到了是要罰的。
  • 多寶魚禁售後孔雀石綠存在偷用隱患
    同樣的信息在無錫湖濱飯店市場部經理夏惠斌處也得到證實,他告訴記者,此前多寶魚被禁後,鱖魚的生意好了不少。「好多酒店都劃掉採購單上的多寶魚,添上同等分量的鱖魚。」據悉,多寶魚被查出使用致癌魚藥後,不少城市酒店的餐桌上幾乎都不見了多寶魚的蹤影,而鱖魚因為「鱖」和「貴」諧音,一躍成為婚宴上的魚類新寵。  據了解,多寶魚價格為一斤30元左右。
  • 魚裡藏著「孔雀石綠」
    英國食品標準局發布消息說,孔雀石綠是一種對人體有極大副作用的化學製劑,任何魚類都不允許含有此類物質,並且這種化學物質不應該出現在任何食品中。國內  相繼出現孔雀石綠  就在許多消費者還認為只有鮭魚才含有這種成分時,隨之出現在國內的報導讓許多愛吃魚的人感到驚心。有媒體調查後發現,在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河南、湖北等地的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販運中,孔雀石綠仍在被普遍使用。
  • 如何辨別染「孔雀石綠」的魚?孔雀石綠快檢儀
    如何辨別染「孔雀石綠」的魚?孔雀石綠快檢儀 一是看魚鱗的創傷是否著色。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表面發綠,嚴重的呈現青草綠色。 二是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應是白色,而「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的魚,鰭條易著色。 三是若發現通體色澤發亮的魚應警惕。
  • 有毒的「孔雀石綠魚」重現市場?專家教你一眼辨別
    孔雀石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對魚體和魚卵的水黴病有特效,但本身有劇毒,我國早已明令禁止在水產養殖領域添加孔雀石綠
  • 河海鮮養殖不再「吃錯藥」,首開「綠色藥方」杜絕孔雀石綠、多寶魚...
    然而,水產界的食安問題也警鐘長鳴:因「孔雀石綠」具有致畸、致癌、致突變等毒性,被歐美、日本等立法禁止用於水產養殖;同樣,由於體內檢出大量違禁農獸藥殘留,嗑藥的多寶魚事件曾影響大半個中國…… 這些餐桌上水產品安全事件的「主角」,如何永遠淡出人們的舌尖?滬上高校的科學家們十年磨一劍,日前取得突破性成果,這些「綠色藥方」讓河海鮮養殖不再「吃錯藥」。
  • 賣的魚裡含孔雀石綠? 三招教你鑑別
    &nbsp觀察外表:由於孔雀石綠具有高殘留的特性,使用過孔雀石綠的魚體表顏色較深,一些經濃度較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過的魚甚至會呈藍綠色。實驗人員逐個觀察8條魚的外表,發現其中2條魚外觀顏色較深,看起來有些異常,其餘6條魚顏色正常。&nbsp  2.
  • 孔雀石綠檢測國家標準發布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檢測「毒魚」有依據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由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制定的《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結晶紫殘留量的測定》國家標準已由國家標準委員會正式發布。標準出臺,意味著添加這種物質的「毒魚」有了檢測依據,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 觀賞魚突然暴斃,它有可能是元兇
    對於愛魚的魚友,我們操著父母之心,時時刻刻擔心溫度低了、生病、不吃飯、長水黴、要治病等等;但是觀賞魚的發展環境並不像人類,生病可以去醫院診斷,對症下藥,當我們的魚仔仔生病時,我們面對未知的魚病手足無措,就像《都挺好》中的蘇大強,咱也不清楚,咱也不敢問。關鍵咱就算敢問,身邊也沒人懂啊!
  • 活魚用孔雀石綠浸泡 如何鑑別「嗑藥」魚?
    活魚用孔雀石綠浸泡 如何鑑別「嗑藥」魚?何為孔雀石綠?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又名鹼性綠、嚴基塊綠、孔雀綠,其既是殺真菌劑,又是染料,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溶於甲醇、乙醇和戊醇。長期以來,漁民都用它來預防魚的水黴病、鰓黴病、小瓜蟲病等,而且為了使鱗受損的魚延長生命,在運輸過程中和存放池內,也常使用孔雀石綠。
  • 孔雀石綠有多恐怖?過量攝入可致癌!
    (圖文無關)近日,泉州中心城區某餐飲店購進的活脆魚,就被食藥監執法人員抽檢出孔雀石綠,最後被罰7.8萬元。檢測報告顯示,該餐飲店購進的脆魚中孔雀石綠實測值16.6μg/kg,不符合農業部公告《動物性食品中獸藥最高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 屢上黑榜擋不住孔雀石綠 水產品違法添加魅影難消
    新華網上海1月4日新媒體專電 (「中國網事」記者周琳)孔雀石綠、恩諾沙星、環丙沙星、呋喃唑酮……這些聽起來極其拗口的化學名詞,卻屢屢出現在水產品的檢測結果中。2014年12月底,上海食藥監部門檢測後,對13個批次不合格的水產品進行下架、召回。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孔雀石綠「魅影」難消?記者進行了調查。
  • 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對身體有危害
    9月15日,成都市食藥監局向社會發布《成都市2015年第三期食品、食用農產品、乳及乳製品監督抽檢結果通報》,通報中顯示,今年3月至4月,成都市食藥監局對大成都範圍內抽檢的301批次的水產品進行檢查,其中有19家餐飲店、共計24個水產品樣品,檢查出了孔雀石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魚體檢出孔雀石綠 嫌疑人"以為查不出來"
    市食品藥品監督檢驗中心出具檢測報告認定:不同魚體樣本均檢測出含有國家禁用藥物孔雀石綠,含量從每公斤8.5微克到14.4微克不等,遠超過國標《GB/T19857-2005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結晶紫殘留量的測定》規定的每公斤不能超過0.5微克的標準。   2002年5月,國家農業部第193號公告就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