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魚提防「孔雀石綠」:神秘藥粉能讓魚「起死回生」

2020-11-30 江蘇網絡廣播電視臺

  最近,有蘇州市民向記者反映:一些賣魚的攤販為了防止天熱,魚死得過快,會在水裡添加一種神秘的藥粉。那麼這個藥粉到底是什麼?會不會對人體產生危害?

  上午,在蘇州相城區的一個水產攤位,增氧機開足馬力,給魚供氧。魚販子說,現在最讓他頭疼的就是,怎麼讓魚活下來。商販說,夏天天氣熱,要是不能及時賣完,魚很容易就會死掉。

  那麼會不會像市民說的那樣,在魚裡面放藥粉呢?商家說,他們絕對沒有在魚裡添加任何藥粉,但卻聽說過,有種綠綠的藥粉能夠讓魚起死回生。這種藥,被查到了是要罰的。

  能讓病魚活蹦亂跳,快死的魚起死回生,這綠綠的藥究竟是什麼呢?在蘇州市區的一家魚料市場,記者找到了這種藥。

  商家表示,用了這個藥,能讓病魚、將死的魚變鮮活,有藥水,也有藥粉,而外包裝標註的名稱都是「孔雀石綠」。為了驗證孔雀石綠的功效,記者從市場上購買了幾條活鯽魚,悶在塑膠袋裡放了一個小時,魚明顯變得衰弱,甚至翻起了肚皮。隨後記者將孔雀石綠倒入水中。

  果真,魚變得有活力了。專家介紹,孔雀石綠能治療魚體和魚卵的黴病,一般都用於觀賞魚的養殖,但因為是有毒化合物,是禁止在食用魚的養殖中使用的。食品檢測工程師認為,這種東西可能會致癌、致畸、致突變;對人體的危害還是很大的。

  專家建議,買魚時要注意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應該是白色,而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的魚,鰭條易著色,同時如果水產通體色澤發亮,或者養殖的水出現變色等情況,也很可能受過孔雀石綠的汙染,要多加留心。

相關焦點

  • 專家提醒:高溫天買魚 留心魚鰭是否變了色
    最近,蘇州市場魚販子借用「孔雀石綠」這一神秘藥粉,讓高溫下缺氧的病魚、死魚「起死回生」的消息在網絡上熱傳,合肥市場會不會出現這一現象?  經營大戶 淡水魚不會滯留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周谷堆批發市場淡水魚的幾位經營大戶。
  • 魚裡藏著「孔雀石綠」
    英國食品標準局發布消息說,孔雀石綠是一種對人體有極大副作用的化學製劑,任何魚類都不允許含有此類物質,並且這種化學物質不應該出現在任何食品中。國內  相繼出現孔雀石綠  就在許多消費者還認為只有鮭魚才含有這種成分時,隨之出現在國內的報導讓許多愛吃魚的人感到驚心。有媒體調查後發現,在我國很多地方,尤其是河南、湖北等地的水產養殖業和水產品販運中,孔雀石綠仍在被普遍使用。
  • 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對身體有危害
    2、高致癌:孔雀石綠的化學官能團是三苯甲烷(triphenylmethane),其分子中與苯基相連的亞甲基和次甲基受苯環影響有較高的反應活性,可生成自由基——三苯甲基,同時孔雀石綠也能抑制人類谷光甘肽S轉移酶的活性,此兩者均能造成人類器官組織氧壓的改變,使細胞凋亡出現異常,誘發腫瘤和脂質過氧化。
  • 如何辨別染「孔雀石綠」的魚?孔雀石綠快檢儀
    如何辨別染「孔雀石綠」的魚?孔雀石綠快檢儀 一是看魚鱗的創傷是否著色。受創傷的魚經過濃度大的「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表面發綠,嚴重的呈現青草綠色。 二是看魚的鰭條。正常情況下,魚的鰭條應是白色,而「孔雀石綠」溶液浸泡後的魚,鰭條易著色。 三是若發現通體色澤發亮的魚應警惕。
  • 多批次魚查出服「禁藥」 孔雀石綠為何屢禁不止?
    記者花5元錢買的孔雀石綠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購買孔雀石綠「無門檻」,任何人都可以買來用在各種水產養殖中。  A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  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的公告,本次共抽檢鮮活水產品808批次,檢出不合格樣品69批次,其中孔雀石綠不合格水產品46批次,佔不合格總數近七成。
  • 活魚用孔雀石綠浸泡 如何鑑別「嗑藥」魚?
    活魚用孔雀石綠浸泡 如何鑑別「嗑藥」魚?何為孔雀石綠?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又名鹼性綠、嚴基塊綠、孔雀綠,其既是殺真菌劑,又是染料,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溶於甲醇、乙醇和戊醇。長期以來,漁民都用它來預防魚的水黴病、鰓黴病、小瓜蟲病等,而且為了使鱗受損的魚延長生命,在運輸過程中和存放池內,也常使用孔雀石綠。
  • 魚販用致癌物孔雀石綠預防魚病 農業部高度關注
    四川在線-四川質量報消息今日點題 個別養殖戶和魚販,為了防止魚類疾病,竟添加能使人體致畸、致癌作用的化學物品孔雀石綠。早在2002年5月,我國將孔雀石綠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其化合物清單》中。但是,因為其價格便宜,而且其治療水黴病等的功效是其他藥物所「不能替代」的,所以利益的驅動使得孔雀石綠並沒有退出漁業市場。
  • 魚塘抽檢未發現孔雀石綠 市民可放心吃魚(圖)
    點擊進入>>>   專家表示夏季非孔雀石綠適用魚病的發病期 市民可放心吃魚  孔雀石綠能增強魚的生命力,但殘留在魚體內後可能讓人中毒  養殖戶排隊等候檢驗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又名鹼性綠、孔雀綠,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其中的成分———三苯甲烷具有高毒、高殘留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即在給魚治病的同時會高度殘留於魚肉中,是一把「雙刃劍」。為此,我國於2002年已明令在水產品養殖中禁用。
  • 魚體檢出孔雀石綠 嫌疑人"以為查不出來"
    然而,多年來,在水產養殖業,被明令封殺的孔雀石綠並未絕跡,僅2015年全國範圍內違法使用孔雀石綠就被屢次曝光,被檢測出含有超標孔雀石綠的魚類除昂公魚外,還有黑魚、鱸魚、鯰魚、鱖魚、鯉魚、鴉片魚、草魚7種餐桌上常見的魚類。   經常州警方調查,王澤水產批發部的240公斤有毒昂公魚,來自浙江省湖州市養殖戶張前林的養殖場。
  • 有毒的「孔雀石綠魚」重現市場?專家教你一眼辨別
    孔雀石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對魚體和魚卵的水黴病有特效,但本身有劇毒,我國早已明令禁止在水產養殖領域添加孔雀石綠
  • 魚中又檢出有毒物孔雀石綠,5招教你快速識別這種有毒魚
    這2批次不合格魚的檢測結果如下:1.黑魚,孔雀石綠檢出值為3.47微克/公斤;2.鯉魚,孔雀石綠檢出值為2.33微克/公斤。據悉,孔雀石綠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呈綠色結晶狀,顏色和孔雀石相似,但和孔雀石並無關係。孔雀石綠有很強的殺菌和殺蟲作用,有些魚類養殖戶便在魚塘中投放這種物質,以防止魚生病或給魚治病。同時,有些魚販在存放活魚的水池中,也添加孔雀石綠消毒,以延長魚的生命。
  • 賣的魚裡含孔雀石綠? 三招教你鑑別
    &nbsp  實驗原理:魚體內如含有孔雀石綠,提取部分組織就能洗脫出藍綠色液體,隨後將藍綠色可疑液體與快檢試劑發生顯色反應,以此來判斷是否含有孔雀石綠。&nbsp  實驗步驟&nbsp  1.
  • 你以為吃魚就安全嗎,那你知道「孔雀石綠」嗎?
    引言 魚是日常生活中常見食材,因為其價格適中,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深受大家喜愛,可是市面上卻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毒魚」也就是我接下來要說的「孔雀石綠魚」。
  • 禁了十幾年都控制不住的孔雀石綠,在觀賞魚界太受歡迎
    在我們養觀賞魚的這段時間裡,總有能聽到各種關於魚藥的聲音。有些藥明明很好用,但官方還是明令禁止,而結果卻是因為沒有有效的管控方案,市場流通性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孔雀石綠就是其中一種圖片來源丨Unsplash攝影丨marlonlara1孔雀石綠不含孔雀石,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學名叫:三苯甲烷,有毒,能殺菌,治療寄生蟲也很有效,現在還沒聽說魚使用後又什麼不良反應,人吃了有可能致癌。
  • 湖州10萬斤魚被查出加了孔雀石綠 吃了或致癌
    檢測報告顯示沈某養殖的黃顙魚體內孔雀石綠含量為13.8μg/kg。沈某放在魚塘裡的孔雀石綠是什麼東西?孔雀石綠是有毒的三苯甲烷類化學物,對魚體水黴病和魚卵的水黴病有特效,但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的作用。
  • 孔雀石綠檢測國家標準發布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檢測「毒魚」有依據 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由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牽頭制定的《水產品中孔雀石綠和結晶紫殘留量的測定》國家標準已由國家標準委員會正式發布。標準出臺,意味著添加這種物質的「毒魚」有了檢測依據,市民吃魚可更放心。
  • 孔雀石綠屢禁不止隨處可買 市場監管存在漏洞
    記者花5元錢買的孔雀石綠,全名為「孔雀石綠精粉」  在廣州一家花鳥魚蟲市場,大批孔雀石綠擺在貨架上,顧客可隨意購買  金羊網訊記者 吳珊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一則水產品專項檢查公告,指出違規使用孔雀石綠問題嚴重,在多批次水產品中檢出該違禁成分。
  • 成都19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長期使用致癌
    原標題:成都19餐館食用魚檢出孔雀石綠 長期超量使用可致癌 近期,成都市食藥監局發布的一則抽檢通報顯示,在大成都範圍內19家餐飲店使用的水產品中,檢查出違法添加物——孔雀石綠。   21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先後走訪了多家水產品被「點名」的餐飲店,以及青石橋水產市場。有餐飲店已將問題水產品下架,部分水產市場上的商家稱,被「點名」的桂魚等水產品是從外省運進的。成都市農委水產管理處也證實,本地水產養殖基地的抽樣均未發現孔雀石綠。
  • 染色劑 孔雀石綠的利弊
    知識點:在工業方面,孔雀石綠就是一種實打實的染色劑,它被用作是絲綢、皮革、紙張等工業品的染料;在生物學方面,它也是一種不錯的生物著色劑,使用孔雀石綠,可以把細胞染成藍綠色,從而方便在顯微鏡下觀察;在醫學上,孔雀石綠還是一種超強的殺菌劑,它可以殺掉各種細菌
  • 女子超市買魚,回家烹飪發現魚頭變綠!超市:可能魚吃綠藻沒消化
    女子超市買魚,回家烹飪發現魚頭變綠!超市:可能魚吃綠藻沒消化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 歡迎關注食品問題一直是我國民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前幾年出現的某某奶粉,還有蔬果裡的催熟劑,我們都還記憶猶新。今天我們要看的也是一則關於食品安全的事件,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