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超市買魚,回家烹飪發現魚頭變綠!超市:可能魚吃綠藻沒消化
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 歡迎關注
食品問題一直是我國民眾普遍關注的問題,前幾年出現的某某奶粉,還有蔬果裡的催熟劑,我們都還記憶猶新。今天我們要看的也是一則關於食品安全的事件,一起跟隨小編來看看吧!
杭州的朱女士喜歡吃魚,十一月底的時候她在超市買了一條魚回家,可是做好之後她不敢吃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朱女士說當天她買魚回家後,將魚頭拿來白煮,想要喝魚頭湯。煮好以後端上桌準備吃的時候就發現裡面有些藍綠色的東西。特別是魚頭裡魚腦的部分,和魚鰓連接處的部位,這兩個地方都有很明顯的發綠的情況,但是除了魚頭,魚肉部分沒有這種情況。
朱女士當天只做了魚頭,因為顏色有些奇怪,所以她一口都沒有吃,放了一個晚上,魚頭的顏色比之前淺了很多,魚身上的肉還是正常的,看不出有什麼問題。
朱女士說,她覺得這種情況肯定是異常的,因為魚腦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不論怎麼烹煮,都是白色的,不可能變成這種藍綠色的。朱女士表示她之前也從來沒有碰到過這種情況。他們家人都喜歡吃魚,經常買魚吃,一直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
隨後朱女士找尋了賣魚的農貿市場裡的水產商戶。商戶表示,她也沒有遇到過,至於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情況,變成這個樣子的原因,商戶表示她賣魚十多年了,她也沒有碰到過這種事情。
十一月底的時候,朱女士在杭州的一家連鎖超市,買下來這條花鰱,也就是常說的包頭魚,花了二十多元。朱女士說,魚是超市的師傅現殺的,拿回家烹飪之前魚的外觀並沒有什麼異樣。沒想到燉煮之後魚頭變成了全是藍綠色的樣子。
後來朱女士去網上查詢了一下,她說,網上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是總的說法主要是兩種,一種是要麼養魚的水質水源汙染了,一種就是在魚的運輸過程中加了不應該加的這些為了保鮮的化學藥劑等。
朱女士表示,這個她覺得並不是她個人的問題,這個事情涉及到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問題。朱女士說她也不需要任何的賠償,只是想讓超市給個解釋,魚頭為什麼會變成綠色,這對身體會不會造成什麼影響。在買魚的當天晚上,她跟該連鎖超市溝通過,對方說是第二天會給出答覆,但是自己等了大半天了,超市方面卻一直沒有給予答覆。
隨後朱女士又找到了超市,超市的負責人應經理表示確實很抱歉,這是超市這邊的責任,工作確實沒有做到位。朱女士表示,她個人真的不追究什麼,也不是說來找超市麻煩,或者來挑事的,主要是這個東西它涉及到吃的問題,安全的問題,如果超市方面繼續還賣這樣的魚,那麼萬一發生什麼後果呢?
超市方面給朱女士道了歉,並拿出了幾張檢測報告給朱女士看,報告顯示魚的供應商是一家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檢測單位也是這家水產養殖合作社。連鎖超市的章處長表示,他們一般是自檢,有必要的話是第三方檢測。供應商每天自檢,超市方面也會定期的對貨物進行抽檢,如果朱女士對這種檢測方式不認可,他們也原因配合第三方進行檢測。至於魚頭為什麼會變顏色,超市是這樣解釋的,不是說魚是人工飼料養殖,它主要是一種混合養殖的。魚主要吃一種浮萍,小生物,綠藻類的食物,出現綠色的這個問題呢,有可能是魚在吃了綠藻類的食物之後沒有及時的消化掉,所以才有綠色殘留現象。
朱女士並不認可這樣的說法,後來他們找到了超市轄區監管的市場監管所,負責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員不在,另一名工作人員表示會到超市調查情況。
事情的經過看完了,小編想說,這魚頭出現藍綠的情況,很有可能是餵養了人工添加劑,比如說孔雀石綠。根據國家鮮活魚流通要求,抗生素不得超標,孔雀石綠不得檢出。孔雀石綠是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是有毒的三本甲烷類化學物,既是染料,也是殺真菌,細菌,寄生蟲的藥物,長期超量使用可致癌,水產養殖領域國家明令禁止添加。孔雀石綠可在魚體中長時間殘留,通過食物鏈可能對人體產生致畸,致癌和致突變等危害。所以朋友們以後買魚的時候看到魚有問題,一定不要食用,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朋友們你們還有什麼想說的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