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魚的小夥伴注意啦魚雖然好吃但是下面這幾種魚,大家可千萬不要多吃因為吃多了對身體不好!
魚頭
很多地方有吃魚頭的習慣,一些地方名菜如「剁椒魚頭、千島湖魚頭」,深受老百姓歡迎,魚頭賣的比魚肉還貴。如果,單純從營養的角度出發,多吃魚頭對健康的確有益。可檢測發現,魚頭和魚子中,農藥殘留量高於魚身。
原來,隨著種植業和養殖業進入化學時代,噴施的化學農藥,大量殘留在土壤裡。農田灌溉、雨水、地下水都會將土壤裡的殘留農藥帶到魚塘、江河中。這些農藥和化肥,在外界分解時間較長,被水中浮遊生物吞食後,可富集1.3萬倍,魚通過食物鏈的逐級積累繼續富集。魚頭和魚子是脂肪物質富集區,農藥也因此聚集最多。因此,吃魚頭也要適可而止,不過貪吃。
鹹魚
國家食藥監總局轉載發布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清單》,裡面列舉了四類致癌物質,其中在一類致癌物清單中編號第96的「中國式鹹魚」榜上有名。
簡單來說:一條好的鹹魚在長時間的醃製過程中,魚肉腐化就會產生亞硝酸鹽。如果說要在製作過程中減少致癌物質的產生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的。同理,一些醃菜以及剩菜也會產生亞硝酸鹽的。
生魚片
很多人都喜歡生魚片的鮮嫩美味,殊不知生吃魚片對肝臟很不利,極易感染肝吸蟲病,甚至誘發肝癌。
據營養、健康方面的專家介紹,肝吸蟲病是以肝膽病變為主的一種寄生蟲病,人通過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蟲活囊蚴的淡水魚蝦和淡水螺類被感染的機率極高,目前我國僅在廣東省就有數以百萬計的肝吸蟲患者,其中不少人正是因為生吃魚蝦而染病。
其臨床症狀以疲乏、上腹不適、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頭暈等較為常見,嚴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變腹水,甚至死亡。
烤魚
烤魚大多先經過油炸,煎炸可以對ω−3脂肪酸(一種有益於心腦血管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的破壞是最嚴重的。另外魚肉在高溫燒烤的時候,還可能產生致癌物。
炸魚
很多人喜歡在炸魚前裹上一層麵糊,但是當麵糊(澱粉)在油溫高於120℃的情況下煎炸時,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
其實,最好的吃魚方法是清蒸,清蒸可以較好的防止脂肪和膽固醇氧化,烹飪後魚中水分質量分數較高,且脂肪質量分數較低,能夠較好地保持食物的低脂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