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蘇州市場魚販子借用「孔雀石綠」這一神秘藥粉,讓高溫下缺氧的病魚、死魚「起死回生」的消息在網絡上熱傳,合肥市場會不會出現這一現象?
經營大戶 淡水魚不會滯留
昨天下午,記者聯繫上周谷堆批發市場淡水魚的幾位經營大戶。
據經營大戶們介紹,目前他們的淡水魚在每天天亮交易結束前,就會將所有的魚處理掉,不會滯留到第二天,所以不存在賣不完成死魚的情況。
「幾年前的確有人會用孔雀石綠藥粉,用在一些海鮮類的苗育市場,但不會用在魚類銷售市場,而現在因為國家禁止,已經很少出現這樣的現象了。」
花鳥市場 不實名也能買到
記者了解到,根據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農業部、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的最新規定,自今年8月至2017年12月,在全國範圍內集中開展畜禽水產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獸藥殘留超標專項整治行動。對於孔雀石綠等具有抗生素功能的禁用化合物需實名購買。
記者在義井路上的正豐花市水族市場,以消費者身份進入一家觀賞魚批發商鋪詢問,是否有什麼藥物能夠改善家中養的魚總是活不了多久的問題,店家拿出了鹽和黃粉。當記者詢問是否有更好的藥時,店家從後面的倉庫拿出了名為「孔雀石綠精粉」的瓶裝藥粉,並表示這種藥粉可以讓魚保持長時間的「鮮活」。
記者發現,在購買「孔雀石綠」的過程中,商家並未要求記者出示可以認證記者姓名的身份證等相關證件。
業內專家 注意魚鰭是否變色
安徽省農科院的一位專家告訴記者,孔雀石綠本身是可以治療魚類水黴病、白點病的藥品,不過由於不法商家將其用在食用魚身上,惡意提高其在運輸過程中的存活率,同時服用孔雀石綠也會有致癌的可能性,國家早已明令禁止在水產養殖中使用孔雀石綠。
他提醒廣大市民,在購買活魚類食品時如果魚鰭呈藍綠色、魚鰓呈紫色,或養殖的水出現變色等情況,均有可能添加過此類藥物,提醒市民在挑選水產品時睜大眼睛,謹慎小心些,在吃水產品之前,儘量多浸泡,這樣即使是加入了孔雀石綠,也可以稀釋有害成分,減輕對人體的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