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禁13年 孔雀石綠緣何「禁而不止」(圖)

2020-11-30 搜狐網
  2014年9月,廣東深圳一家批發商的黃骨魚被查出孔雀石綠超標,商家臨時用袋子擋住魚缸。圖/CFP

  8月24日,北京3批次淡水魚被檢出禁用藥孔雀石綠。隨後該三批次產品被要求下架、召回。而國家食藥監總局8月25日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陝西、遼寧、山東共計10批次水產品也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都被檢出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是一種有毒的化學物,具有潛在的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我國農業部早在2002年明確規定所有食用動物中禁止使用。然而近年來市場所售水產品中被檢出孔雀石綠的消息卻層出不窮,僅今年就有數批次水產品被通報檢出孔雀石綠。

  被禁十幾年的藥物為何屢次被檢出?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面上仍有大量孔雀石綠在銷售,且價格低廉,購買渠道也十分方便,一些商家仍公然宣傳其可用於水產品養殖。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賴克強、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範守霖等專家認為,孔雀石綠突出的抗魚病藥效及低廉的價格,使其在水產養殖業仍有大量的市場需求。加上國家對孔雀石綠的銷售和購買並沒有限制,僅有的魚樣抽查監管模式並不能堵住所有的「漏網之魚」。涉及養殖、運輸、售賣多個環節,即使抽查到了下遊的魚販或貿易企業,也難以完成問題水產品的溯源監管,孔雀石綠的真正禁用難以實現。

  20年前曾是「好東西」 替代藥並不理想

  「孔雀石綠是一種殺真菌劑,又是染料,易溶於水,養殖戶常用它來預防魚類的水黴病、鰓黴病、小瓜蟲病等。」上海水產行業協會秘書長範守霖介紹,為了讓鱗受損的魚延長生命,在運輸和銷售過程中,都有可能使用到孔雀石綠。

  但科研結果表明,孔雀石綠具有高毒素、高殘留和致癌、致畸、致突變等副作用,鑑於此,許多國家將其列為水產養殖禁用藥物。2002年,我國農業部門將其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化合物清單》,禁止在食用動物中使用。

  範守霖介紹,大概在20年前,很多國家是把孔雀石綠作為「好東西」來推廣的,後來才發現這個物質的危害,開始努力改掉這一做法。在2000年後,農業部開始強調使用孔雀石綠是違法的。到現在屢禁不止,這需要社會加強宣傳力度,改變不少養殖者已形成的用藥習慣。

  範守霖表示。「孔雀石綠的替代藥品成本高,藥效並不十分理想,使得孔雀石綠仍有一定的市場。」一位孔雀石綠銷售人員也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找不到其他比孔雀石綠更好的魚類消毒替代品」。

  購買渠道無限制 價格低至3元一包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仍有大量孔雀石綠銷售,水產養殖者購買十分方便。一位孔雀石綠銷售人員表示,很多水族市場都有孔雀石綠銷售,「每公斤才一百多元,價格便宜,藥效也很好,很多養魚的人會按公斤購買」。同時該銷售人員並不知道孔雀石綠的危害,「食用魚也可以用,又不是餵魚吃(孔雀石綠),只是放在水裡。(這樣的魚)人吃起來沒有問題。」

  在電商平臺上,新京報記者發現不少店鋪也在銷售孔雀石綠。一家名為「樂e家購物」的淘寶商鋪以每包(50克裝)3塊錢的價格銷售孔雀石綠,一包可用在1000公斤的水體中。記者以客戶的身份進行諮詢,該店負責人稱,儘管近年來孔雀石綠被禁用,但一些老客戶仍會來購買孔雀石綠,線下交易並未停止,「剛剛就有一老客戶下單50包」。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賴克強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孔雀石綠在預防魚的水黴病等疾病方面具有較好的藥效,且成本低,獲得渠道也十分方便,是其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目前國家對孔雀石綠的購買渠道沒有任何限制,管得不嚴,養殖者很容易買到」。

  抽檢有「漏網之魚」 違法添加可判刑

  新京報記者分別以消費者和水產批發者的身份諮詢農業部漁業局養殖處,一位相關負責人告知,目前國家的監管方式「只有抽檢」,「政府檢測是有一定機率的,沒有檢測到的(問題魚)沒有辦法。」而僅能依靠養殖者的自覺,「(養殖者)只能自己嚴格按照國家的用藥規定去使用」。

  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在生產、銷售的食品中摻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依照本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罰。」

  2014年3月,深圳市林某培等4人因在售賣的水產品中添加孔雀石綠等有害物質被判處6~10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並處人民幣1000元~1萬元不等的罰金。

  檢測成本高 追溯監管難

  「據我所知,孔雀石綠在其他的

農產品

中也有使用。」範守霖表示,「消費者很難憑自己的經驗或肉眼辨別含有孔雀石綠的魚,而檢測成本較高,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水產品時很難快速對市場上的產品進行質量判斷。」

  農業部漁業局養殖處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消費者可以到檢驗中心進行檢驗,如果檢測不合格即可拒絕購買該水產品。但是,通常鮮活的魚等不了那麼長時間,檢測通常需要兩三天,這種做法不太現實。」該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每條魚樣檢測需要幾百元錢。對普通消費者來說,為買魚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成本進行檢測並不現實。

  範守霖認為,我國的魚類養殖尚沒有形成有效的追溯機制,這使得監管部門即使抽查到了下遊的魚販或貿易企業,也很容易卡在某個環節,查不到真正的來源,難以完成問題水產品的溯源監管,「正本清源」。

  上海水產行業協會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呼籲嚴禁孔雀石綠,建議向農民普及其危害,告知不能再使用。生產、銷售各個環節都需要加強監管,電商平臺更需要嚴格監管。同時,研發更加成熟的替代品,改進檢測技術,將孔雀石綠趕出人們的餐桌。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王叔坤 實習生 李婷

business.sohu.com false 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5-09/01/content_596173.htm?div=-1 report 3470 2014年9月,廣東深圳一家批發商的黃骨魚被查出孔雀石綠超標,商家臨時用袋子擋住魚缸。圖/CFP8月24日,北京3批次淡水魚被檢出禁用藥孔雀石綠。隨後該三批次產

");}

相關焦點

  • 孔雀石綠替代藥品「美婷」獲頒新獸藥證書,填補水黴病特效藥市場空白
    &nbsp眾所周知,孔雀石綠可在魚體內長時間殘留,通過食物鏈可能對人體產生致畸、致突變等危害。我國農業部早在2002年明確規定所有食用動物中禁止使用。然而近年來市場所售水產品中被檢出孔雀石綠的消息卻層出不窮,僅今年就有數批次水產品被通報檢出孔雀石綠。被禁15年、違法添加可判刑的孔雀石綠緣何在水產養殖流通過程中仍時有出現?日趨完善的監管何時能夠徹底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
  • 孔雀石綠被禁15年後,替代物「美婷」獲頒水產用新獸藥證書
    孔雀石綠被禁15年後,替代物「美婷」獲頒水產用新獸藥證書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7-04-17 15:47 來源:
  • 禁了十幾年都控制不住的孔雀石綠,在觀賞魚界太受歡迎
    孔雀石綠就是其中一種圖片來源丨Unsplash攝影丨marlonlara1孔雀石綠不含孔雀石,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有機化合物,學名叫:三苯甲烷,有毒,能殺菌,治療寄生蟲也很有效,現在還沒聽說魚使用後又什麼不良反應,人吃了有可能致癌。
  • 13年禁令難落實 水產品中氯黴素、孔雀石綠層出不窮
    央廣網北京12月24日消息(記者任夢巖 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使用搜尋引擎搜索「氯黴素」、「孔雀石綠」,除了藥理的介紹,映入眼帘的都是各地食品藥品監督部門查處水產品、禽類產品等各種食物違規添加氯黴素、孔雀石綠的新聞。
  • 屢禁不止的孔雀石綠有了替代藥
    本報訊 (記者 樊麗萍 通訊員 胡鯤)作為一種禁用藥,孔雀石綠在我國被禁15年,卻在水產品市場上屢禁不止,原因就在於找不到一款能完全替代其功能的新漁藥。所幸,這種尷尬局面要徹底終止了。記者近日從上海海洋大學獲悉,由該校楊先樂教授團隊耗時10多年研製的孔雀石綠替代藥「美婷」已經於今年3月獲批。
  • 廣東陽春孔雀石之鄉(圖)
    廣東陽春孔雀石之鄉(圖) NEWS.SOHU.COM  2004年01月02日15:26  京報網-北京晚報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孔雀石
  • 中國地大武漢校內孔雀石失竊 嫌疑人被鎖定(圖)
    孔雀石是一塊產自大冶的天然石,重達十多公斤據了解,失竊孔雀石名為「福地洞天」,尺寸為48釐米×21釐米×23釐米,重十多公斤。地大接待服務中心主任成勇表示,失竊孔雀石是一家禮品店擺放在迎賓樓展示所用,去年「安家」於此。
  • 專家:替代藥物差強人意 孔雀石綠仍在「打黑工」
    「在多寶魚被禁之後,70%的客戶大多選用相對便宜的鱖魚代替,價格為一斤22元左右;少數人會用相對高價的老虎斑、青斑魚和石斑魚,價格為一斤40元左右。」  曾在蘇州從事淡水魚養殖、而今專業從事魚藥銷售的姚餘澤說,長三角地區鱖魚銷量不減,主要因為鱖魚產自本地,並非銷往香港的廣東順德鱖魚。
  • 罕見孔雀石藍銅礦已抵長沙 將亮相礦博會(圖)
    罕見孔雀石藍銅礦已抵長沙 將亮相礦博會(圖) 2014-04-29來源:瀟湘晨報 第二屆中國(長沙)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以下簡稱礦博會)將展出的孔雀石藍銅礦已抵達長沙,它們不僅洞形精美,且體積巨大。據悉,屆時更多罕見展品將亮相。  Kh5瀟湘晨報網
  • 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原標題:2020年中國各省市禁塑禁塑相關政策匯總(圖)   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生態環境部於1月16日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
  • 魚塘抽檢未發現孔雀石綠 市民可放心吃魚(圖)
    Photocome供圖  南方網訊 近期,有關香港從進口淡水魚樣本中檢驗出高毒性的孔雀石綠殘留的消息不免讓廣州市民也有所擔心。對此,記者昨日(8月31日)了解到,為確保水產品安全,廣州市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測人員連日來奔赴魚塘抽樣檢驗。
  • 多寶魚禁售後孔雀石綠存在偷用隱患
    「在多寶魚被禁之後,70%的客戶大多選用相對便宜的鱖魚代替,價格為一斤22元左右;少數人會用相對高價的老虎斑、青斑魚和石斑魚,價格為一斤40元左右。」  曾在蘇州從事淡水魚養殖、而今專業從事魚藥銷售的姚餘澤說,長三角地區鱖魚銷量不減,主要因為鱖魚產自本地,並非銷往香港的廣東順德鱖魚。
  • 活魚用孔雀石綠浸泡 如何鑑別「嗑藥」魚?
    活魚用孔雀石綠浸泡 如何鑑別「嗑藥」魚?何為孔雀石綠?孔雀石綠是一種帶有金屬光澤的綠色結晶體,又名鹼性綠、嚴基塊綠、孔雀綠,其既是殺真菌劑,又是染料,易溶於水,溶液呈藍綠色;溶於甲醇、乙醇和戊醇。長期以來,漁民都用它來預防魚的水黴病、鰓黴病、小瓜蟲病等,而且為了使鱗受損的魚延長生命,在運輸過程中和存放池內,也常使用孔雀石綠。
  • 廣州一市場大面積停售桂花魚 此前檢出孔雀石綠
    在此前稍早,長沙市食安辦4月公布了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情況,來自馬王堆海鮮市場的9個批次的桂花魚樣本均檢出致癌孔雀石綠,生產地均為廣州、佛山和清遠。受孔雀石綠事件影響,廣東省桂花魚一度滯銷。據傳,有個別魚販和養殖戶因販賣檢出孔雀石綠的桂花魚被相關執法部門控制。現在時間已過半月有餘,桂花魚逐漸擺脫孔雀石綠陰影,塘頭收購價格已高於事發前。
  • 資源枯竭孔雀石身價漲 企業家收藏玩出大名堂
    張錫高告訴記者,他收藏這些孔雀石,整整用了20年的時間。而短短20年,就能夠網羅到這麼多精品,與他出生和工作的地方毗鄰全球著名的孫雀石產地、被中國收藏家協會譽為「孔雀石之鄉」的陽春有著直接的關係。  一講到孔雀石,研究過中國文化史的人或許不會陌生。這是一種非常古老的玉料,中國人對孔雀石的開採和利用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
  • 可以做顏料的石頭「孔雀石和辰砂」
    國家寶藏中《千裡江山圖》此卷為北宋王希孟傳世的唯一作品,縱約五十二釐米,橫約二十米,以礦物質顏料作畫,景物集南北山水於一體,描繪了祖國錦繡河山,是中國青綠山水畫巔峰之作。孔雀石屬於單斜晶系的碳酸鹽礦物,因顏色酷似孔雀羽毛上的綠色斑點而得名。
  • 孔雀石:一闕青綠嶙峋的詩讚
    圖1 陽春孔雀石「喜上雲端」  鑑,把握三點要素  即利用肉眼或藉助儀器對孔雀石進行系統觀測,科學準確地定出其品種名稱,評估其質量優劣等。鑑定結果可為孔雀石的科學研究及其經濟評估提供依據,這一過程是孔雀石賞析的基礎和前提。
  • 消毒抗菌殺蟲方面替代孔雀石綠的方法
    據Schnick(1988)考證,自1933年起,孔雀石綠開始作為驅蟲劑、殺菌劑、防腐劑在水產養殖中出現,而後因為具有價格低廉、效果顯著等優點,被廣泛應用於預防與治療各類水產動物的水黴病和對原蟲的控制。在我國的水產養殖業中,比較長的時期以來養殖業者將孔雀石綠用以防治魚類的水黴病、爛鰓病以及部分寄生蟲病等。因為這種藥物使用比較方便、價格低廉、有比較好的療效。
  • 吃完魚頭發現鰓是綠色的 孔雀石綠是疑兇(圖)
    一方面多方懷疑和禁藥孔雀石綠有關,另一方面卻因樣本受限,無法繼續通過權威檢測來確認。1月10日,本報報導了長沙市民曾先生吃到疑似「中毒」的藍綠色雄魚。當晚,本報聯合長沙市畜牧獸醫水產局水生動物防疫檢疫站進行了模擬實驗。與此同時,針對春節前旺盛的魚市消費,長沙市食安監管部門將從即日起啟動對紅星、毛家橋兩大淡水魚批發市場的專項風險排查。
  • 為何孔雀石綠屢禁不止?
    隨著國家的大力監管和養殖戶用藥意識的提高,孔雀石綠藥殘現象有逐漸減少的趨勢,但食品安全大於天,廣大業者應選用安全的魚苗和餌料,在用藥方面加強自律和互相監督,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的鱖魚,鱖魚產業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 2019年12月13日,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2019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通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