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萬斤的魚,咋說沒了就沒了?養殖戶眼睜睜看著卻說「惹不起」

2020-11-28 騰訊網

導讀:十幾萬斤的魚,咋說沒了就沒了?養殖戶眼睜睜看著卻說「惹不起」

養殖業一直以來都是村民發家致富之路,村民依靠養殖業,將產品銷往國內外,在自己創造著利潤的同時,也為市場源源不斷的供應著優質、新鮮的產品。在一些水域諸多的地區,魚類養殖更是一種傳統。但今年天津七裏海等地的一些養殖戶,卻有苦說不出來,魚塘裡面十幾萬斤的魚,說沒就沒了,而且還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發生的,自己還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魚逐漸的消散,卻無可奈何無能為力。

在天津七裏海以及周邊的溼地地區,這裡環境優美,水域豐富,也成為一些候鳥南下的臨時棲息地。每年都會有一些候鳥在此地停留一些時日之後,在展翅南飛,去飛往南方溫暖的水域,但今年這些地區卻迎來了大量的候鳥,其中數量最多的當屬鳥中「大熊貓」之稱的東方白鸛,除了東方白鸛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候鳥前來駐足,這些候鳥並不會很快的飛走,而是停留在村民的養殖塘內,每天捕魚吃。

據養魚大戶老馮介紹,今年的東方白鸛數量多的驚人,至少有上千隻的東方白鸛在此地停留,而且長時間的不走,大有一副吃不完魚不罷休的勁頭,以往年份之中,也會有東方白鸛和其他的鳥類前來,但數量都比較的少,這些數量很少的候鳥再加上停留的日子不多,對於魚塘的威脅是很小的,村民反而會樂呵呵的看著鳥兒捕魚,但今年的候鳥數量實在是太多了,老馮將近二百畝的塘裡面,候鳥幾乎把魚吃的絕跡,老馮打撈了一塊魚塘,裡面的魚僅剩下十幾斤,其他的魚都被鳥兒給吃掉了。

對於東方白鸛,當地的村民都不陌生,這是一種珍稀的鳥類,素來有「鳥中大熊貓」之稱。原本數量極少,是一種極度瀕危的物種,這幾年來由於保護力度加大,以及環境的改善。這種鳥兒的數量也開始出現了明顯的增長,東方白鸛是一種候鳥,一直以來都愛把七裏海一帶作為臨時的休息站,以往都是停留時日不多,加上數量不是很多,村民對於這種鳥兒是比較喜愛的,但今年的東方白鸛卻讓很多養殖戶感到了頭疼。打又不能打,惹又惹不起。

對於這些養殖戶的遭遇,很多網友抱以了同情,有的還自發的發起了募捐,養殖戶也採取敲鑼打鼓的嚇唬白鸛,但效果並不是很理想,這些數量龐大的候鳥群,稍不留意就會在很短的時間把魚吃的乾乾淨淨。對於這些養殖戶的經歷,也引起了一些有關方面的注意,由於今年東方白鸛的時間停留超長,已經停留了一個多月,對於養殖造成的損失是很大的,希望有關方面能夠給予一定的補償,讓養殖戶的損失降低一些,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養殖戶卻誰都「惹不起」!
    往年這時,天津養魚大戶馮義豹正忙著出魚,但今年撈魚不及時,魚塘卻近乎空空如也。「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站在離七裏海溼地不遠處的魚塘邊,老馮束手無策,語氣裡滿是無奈。「偷」走他魚的,是烏泱烏泱的候鳥,尤以成群結隊的東方白鸛最為惹眼。這些通體雪白、飛羽泛黑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北向南長途遷徙,這裡是重要的「驛站」。11月3日拍攝的七裏海溼地。
  • 魚塘變食堂:國家保護動物吃光十幾萬斤魚,養殖戶卻「惹不起」
    往年這時,天津養魚大戶馮義豹正忙著出魚,但今年撈魚不及時,魚塘卻近乎空空如也。「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站在離七裏海溼地不遠處的魚塘邊,老馮束手無策,語氣裡滿是無奈。「偷」走他魚的,是烏泱烏泱的候鳥,尤以成群結隊的東方白鸛最為惹眼。這些通體雪白、飛羽泛黑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北向南長途遷徙,這裡是重要的「驛站」。
  • 山東棗莊電閘"罷工" 3萬斤魚缺氧死亡損失十幾萬
    (原標題:電閘「罷工」3萬斤魚缺氧死亡) 本報棗莊8月15日訊 15
  • 魚塘變「食堂」:國家保護動物吃光十幾萬斤魚,養殖戶損失百萬卻束...
    往年這時,天津養魚大戶馮義豹正忙著出魚,但今年撈魚不及時,魚塘卻近乎空空如也。 「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站在離七裏海溼地不遠處的魚塘邊,老馮束手無策,語氣裡滿是無奈。 「偷」走他魚的,是烏泱烏泱的候鳥,尤以成群結隊的東方白鸛最為惹眼。這些通體雪白、飛羽泛黑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從北向南長途遷徙,這裡是重要的「驛站」。
  • 作為四大家魚之一,營養價值比其他三種不差,怎麼沒人養呢?
    常吃魚的人們不知道發沒發現有一個問題,我們在水產市場裡,經常能看到魚販子在賣魚。品種呢有草魚、鯽魚、鯉魚、羅非魚、刀魚、鰱魚等等,但是作為隨口就來的「四大家魚」中的青魚,你想想是不是極難遇到?其實並不是你難遇到,而是因為養的人就很少,或者都可以說是幾乎沒人養。這是咋回事呢?首先,養殖青魚的成本太高了。對於養殖戶來說,成本低,養殖條件要求不高,易成活,好長肉的魚類,是養殖的首選。而青魚個頭大,最大的青魚能養到140斤左右,體長能達到145釐米,養殖水域要求水深超過2米。
  • 1斤魚最多虧2塊錢,養殖戶瀕臨崩潰?10億斤以上的黑魚滯銷,加工廠...
    1斤魚最多虧2塊錢,養殖戶瀕臨崩潰?一樣的連鎖反應,疫情衝擊餐飲板塊,餐飲的採購力不夠,市場的銷量自然就不行,養殖戶著急賣魚也無濟於事。另一方面近期廣東等地發病增多、接近繁殖期,這兩個因素導致黑魚塘口價格慢慢下降,現在賣魚的養殖戶極少有賺錢的,新魚虧本應該在5毛錢以上,老魚虧本在1-2元不等,有些養老魚時間太長的,虧的還要更慘。
  • 氣溫低魚價更低,養殖戶心冷似冰窖!明年恐有大量黑魚養殖戶出逃!
    從廣東珠三角的魚價來看,2斤以上新魚塘口價格是6.5-7元/斤,2斤以下新魚塘口價格是4-4.3元/斤;2斤以上老魚塘口價格是7.5-7.8元/斤,2斤以下新魚塘口價格是4.2-4.5元/斤。中國水產養殖網了解到,由於塘口價格持續下滑,報價也比較混亂,不同的流通商開出的價格有一些出入。
  • 上遊食品廠洩漏汙水,13萬斤魚一天死光,養殖戶直接破產!
    近日,我們接到了一位潮州饒平養殖戶的求助電話,說他家十幾萬斤即將上市的活魚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全部死光了。同樣遭遇的還有不少養殖戶,大家認為是河水被汙染所致。究竟原因何在呢?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徑口村養殖戶 黃揚付:我們兩個池塘加水導致魚全部死亡,損失慘重,大概死了13萬斤,差不多要100萬。
  • 紅海灣石斑魚滯銷,養殖戶一籌莫展
    林俊源是紅海灣田墘街道的一名石斑魚專業養殖戶,2017年,他從外地回來跟隨父親投資養殖石斑魚。現在正值石斑魚上市的季節,然而,看著石斑魚活蹦亂跳,林俊源卻愁眉不展。
  • 魚塘裡六七萬斤魚一夜死光,養殖戶:懷疑被投毒,已報警
    養殖戶和農民伯伯他們的工作都非常辛苦,需要早起晚睡的工作,然後才能夠賺到一些生活所需的費用。近日,在福建漳州的一處魚塘的所有魚都一夜死光了,讓這位養殖戶損失慘重。12月3日,在漳州的一個魚塘上面全都飄著翻著肚子的魚,而且有很多村民在幫這位養殖戶打撈死魚,養殖者老陳說他們的損失將近40萬。
  • 養殖戶排隊賣魚還飼料款,價格穩中微跌!特種魚市場銷量一般,短時間...
    ,飼料廠的業務員也在積極聯繫流通商上門抓魚,希望養殖戶早點賣魚早點清帳,黃顙魚黑魚加州鱸都有這樣的情況,導致魚價的壓力還是很大,總體就是穩中稍微下滑一些,而且12月份賣魚清帳的養殖戶會越來越多,有可能對未來的魚價形成打壓,價格反彈的可能性,幾乎也就不存在了。
  • 廣東生魚價下跌,省外維穩,養殖戶惜售
    但據了解,這幾天出魚的養殖戶並不多,日走貨量約維持在300萬斤,魚中也表示這次跌價來得很奇怪,明明其他淡水魚隨著氣溫下降都在升價了,生魚卻跌了!筆者了解到,目前部分客戶資源比較多而且穩定的流通商,走魚量比較順利,手裡沒有積累太多「高價魚」,但也有少部分流通商手裡有高價定的魚還沒出,壓力比較大。
  • 候鳥成「強盜」,魚塘變「食堂」,保魚還是護鳥?天津養殖戶誰都...
    不過,由於附近魚塘的魚更多,它們就在溼地歇腳,把魚塘當作「食堂」。秋深冬起,木落霜飛。往年這時,天津養魚大戶馮義豹正忙著出魚,但今年撈魚不及時,魚塘卻近乎空空如也。「十幾萬斤魚,說沒就沒了。」站在離七裏海溼地不遠處的魚塘邊,老馮束手無策,語氣裡滿是無奈。
  • 一天死200斤魚急壞養殖戶,養殖草魚種出血病,怎麼防治
    草魚是我國四大家魚一種,近些年流行的草魚出血病讓很多養殖戶束手無策,得病池塘每天死魚達到200斤,造成了養殖的巨大損失,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草魚出血病的預防、治療方法!草魚出血病的主要症狀草魚出血病是由「呼腸孤病毒科病毒」引起的疾病。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文昌一養殖戶上萬斤魚一夜之間離奇死亡
    南國都市報2月18日訊(記者 王渝 文/圖)18日清晨6時許,文昌翁田鎮養殖戶姚詩榮餵養的上萬斤龍膽魚突然離奇死亡
  • 黑魚市場銷量又減少了 價格持續低迷養殖戶積極性遭重創
    迷茫還會繼續,因為至少從近期市場的情況來,依然不是很理想,廣州武漢上海杭州瀋陽等市場的流通量疲軟,存塘量方面珠三角一帶還有不少魚,江西一帶存塘也不少,江浙一帶還有一些,山東安徽湖南以及遼寧一帶存塘不多。眼下廣東珠三角一帶黑魚存量仍然是最大的,佛山江門珠海中山都有不少魚沒賣,只是近期魚價不好,養殖戶賣魚積極性很差,賒帳的經銷商年底回本難度大幅增加。
  • 特種魚價格還是漲不過常規魚?湖北收購商都喊缺草魚了,特種魚何時...
    1月份的第一周,上一次寒潮剛過去沒幾天,不少地方上次下的雪還沒完全化掉,又有新的冷空氣要來了,強度可能比上次的弱一些,但持續降溫的天氣是免不的。這段時間養殖戶朋友如果賣魚的話一定要謹慎,最好的清塘賣魚,因為溫度很低的時候,不太適合賣一點留一點了,否則年後容易爆發水黴病之類的。
  • 睡蓮盆裡養了三隻魚,孑孓和蟲子沒吃掉,魚反而「沒了」
    所以想了想,就又買了幾條魚,既能觀賞,還能吃蟲。考慮到這水養了睡蓮,不能經常更換,需要時常靜置,就買了四條耐水質的清道夫。怕漂亮的適應不了水質,還特意買的最普通的那種,看起來黑不溜秋的。為了安慰自己,也只能說,仔細看看也還算可愛吧?幾天之後,魚就到了,先是打開來讓它們適應外界,結果一會沒看,四條中最漂亮的那個就翻了肚皮,也不知道是哪裡做錯了,還是漂亮的就是不好養活?
  • 小小黃顙魚,鋪開廣東佛山儒溪養殖戶的致富路
    找準致富的「敲門磚」  2000年以前,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儒溪村的養殖戶以養殖四大家魚為主,經濟效益不高。  儒溪養殖戶說,都不知道養殖什麼品種好,九江的煙南、良湧等地被評為「加州鱸品牌村」、「生魚品牌村」,而儒溪得找到自己的特色。
  • 惠州小河裡半天釣了幾十斤魚,扔在岸邊沒人要,臭死了!
    (釣友小李在惠州河邊看到的丟棄在河邊的死魚)惠州河邊為何出現大量死魚這些被丟棄在岸邊的死魚,大大小小的估計有幾十斤重,經過釣友小李仔細觀察發現,原來這些死魚都是外來物種清道夫魚。據了解,惠州小河裡清道夫魚,不僅數量多且很好釣,但釣上來卻沒人要,大家都是直接扔在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