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禍!上遊食品廠洩漏汙水,13萬斤魚一天死光,養殖戶直接破產!

2020-12-05 水產行家

近日,我們接到了一位潮州饒平養殖戶的求助電話,說他家十幾萬斤即將上市的活魚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全部死光了。同樣遭遇的還有不少養殖戶,大家認為是河水被汙染所致。究竟原因何在呢?

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徑口村養殖戶 黃揚付:我們兩個池塘加水導致魚全部死亡,損失慘重,大概死了13萬斤,差不多要100萬。

這位愁容滿面的養殖戶就是全國勞動模範黃揚付,他告訴記者,他家有5個魚塘,總面積約120畝。6月10號當地下了一場大雨,11號他看到河裡有水,就往其中兩個魚塘加了水,沒想到的是,魚塘裡很快出現了死魚。

6月16號,記者在現場看到,連片的死魚漂浮在水面上,由於浸泡暴曬了好幾天,更多已經腐爛下沉。

黃揚付父親:越撈心越痛,意味著破產了,打擊很大,因為我的飼料都是賒的,欠人家的債。

同樣因為加了河水而出現死魚的,還有多位養殖戶。養殖戶說,他們巡河時還發現,河裡也有大量死魚。而這條河的上遊只有一家食品工廠,於是大家將矛頭都指向了它。

據了解,這是一家生產蜜餞和速凍食品的企業,廢水產生於清洗與醃製環節。

黃揚付父親:7年前的時候,食品廠也是排這個汙水,但是那時候損失不那麼大,經過政府調解,賠了一點。

究竟食品廠這一次有沒有偷排汙水呢?記者首先來到徑新食品有限公司了解情況。

廣東徑新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鍾武昌:我都沒有排汙水,我是正規工廠的。

記者:這個河道周圍還有什麼其他工廠嗎?

廣東徑新食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鍾武昌:沒有,就我這一家工廠,就搞到我這邊來。那一天之後停了兩三天,沒辦法做。

食品廠老闆說,早年他們確實有偷排汙水,但如今他們有了整套的汙水處理設施。

為了了解事件詳情,記者又去到錢東鎮政府。分管環保的副鎮長告訴記者,縣環保部門已經對水體取樣監測。

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副鎮長 楊銳雄:水質或者什麼,裡面有什麼東西,在哪裡出來的,也是要環保局去確定我們鎮沒有這方面的職能也沒有這方面的技術

而潮州市生態環境局饒平分局方面表示,下大雨當天,他們已經去過現場,發現該食品廠的汙水的確有洩漏。水質監測報告顯示,食品廠洩漏的汙水呈現明顯的酸性,且化學需氧量超標7.27倍。

但饒平生態環境分局方面表示,他們只負責水質監測,至於死魚原因的定性以及企業的管理,都不是他們的職責範圍。

潮州市生態環境局饒平分局執法一股股長 鄭盛泓:2010年還是2011年有對食品廠處罰過一次,還有2018年因為汙水超標排放,也被我們處罰過一次。

記者:有具體哪個部門在牽頭協調解決這件事情嗎?

潮州市生態環境局饒平分局執法一股股長 鄭盛泓:應該是由鎮政府來牽頭協調這個事情,屬地管理嘛。至於死魚的原因,應該是由農業農村部門裡的漁業主管部門來確定

於是,記者又來到饒平縣農業農村局。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站陳站長表示,在查找死魚原因這件事上,主要還是得依靠環保部門。

饒平縣農業農村局水產養殖技術推廣站 陳興強:他們環保部門這種說法就他不了解漁業部門,我剛才跟你說,漁業部門從技術方面只是對如何養殖進行指導跟服務。當天我就建議養殖戶對水進行監測,但是對水進行監測就只能找環保部門或者其他水質監測部門,因為作為我們技術服務就沒有這個功能。

養殖戶的損失和這間企業的汙水洩漏究竟有沒有直接關係,這個並不算難的責任認定,鎮政府和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是在互相推諉。究竟是基層幹部業務不精,還是有其它不能明說的原因呢?希望有關部門能好好查一查。

來源:廣東廣播電視臺·今日一線

相關焦點

  • 魚塘裡六七萬斤魚一夜死光,養殖戶:懷疑被投毒,已報警
    養殖戶和農民伯伯他們的工作都非常辛苦,需要早起晚睡的工作,然後才能夠賺到一些生活所需的費用。近日,在福建漳州的一處魚塘的所有魚都一夜死光了,讓這位養殖戶損失慘重。12月3日,在漳州的一個魚塘上面全都飄著翻著肚子的魚,而且有很多村民在幫這位養殖戶打撈死魚,養殖者老陳說他們的損失將近40萬。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文昌一養殖戶上萬斤魚一夜之間離奇死亡
    南國都市報2月18日訊(記者 王渝 文/圖)18日清晨6時許,文昌翁田鎮養殖戶姚詩榮餵養的上萬斤龍膽魚突然離奇死亡
  • 4男子上遊下毒抓魚致毒死下遊10萬斤魚 已被刑拘
    原標題:4男子上遊下毒抓魚致毒死下遊10萬斤魚 已被刑拘   解某等四人在看守所   今年 2 月 21 日,宜賓市高縣大窩鎮龍洞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的魚大量暴死,死去的魚超過10萬斤。2月20日當天,他覺得心情煩躁,於是想去河邊弄魚來吃。隨後邀約梁某、楊某湊錢到高縣來復鎮買來農藥。下午,又與何某一起,4名青年帶上農藥、自製漁網等工具,騎著摩託車來到大窩鎮川洞村大石包。   隨後,四人先放了兩瓶「甲氰菊酯」,然後等魚浮出水面後再撈,但過了一個多小時,仍未見有魚浮上來。
  • 紫金礦業汙水洩漏背後 百姓守著汀江買水喝
    長期汙染引發飲水恐慌 自來水僅用於洗衣洗澡紫金山下百姓:守著汀江買水喝「7·3」紫金礦業汙水洩漏事件導致汀江遭到汙染,儘管事件過去了半個多月,但在福建龍巖上杭,事件的陰霾仍未散去。由於汙水中銅、硫酸根離子等含量超標,部分江段的魚兒慘遭毒死,死魚和魚中毒約達378萬斤。當地居民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前,6月初,汀江就連續出現了幾次嚴重的死魚事件。「前段時間,隔壁的武平縣下村村連續下了一個月左右的大雨,村民發現村旁汀江河的魚死了很多,『從上遊隨著渾濁的河水衝下來的死魚白花花的一片』,場面很是悲慘。」
  • 1.5萬斤中華鱘一夜死光 養殖戶:四年三次被投毒,至今未破案
    15000斤中華鱘一夜死光已被投毒三次。6月7日,廣東河源和平縣一養殖戶家中1.5萬餘斤中華鱘全部死亡,鄒某表示此次損失約18萬元,自己並未購買保險。
  • 60萬斤上市,價格「暴跌」,養殖戶損失慘重,消費者:吃不起
    前幾年的時候,紅鼓魚在市場上比較火爆,價格賣得高,國內沿海地區很多的農民在飼養這種魚。紅鼓魚也叫美國紅魚,原產地在美國,1991年的時候,才引進國內,它的肉質鮮嫩,肉多刺少,口感鮮美,在國內上市以後,價格和銷量也節節攀升。
  • 洩洪毒死魚 損失誰埋單(美麗中國·調查)
    李向前攝 核心閱讀 上遊洩洪讓安徽沱湖省級自然保護區一夜之間變成了「醬油湖」:9.2萬畝水域被汙染,魚類等水產死亡2364萬斤,涉及漁民907戶,直接經濟損失1.9億元。近一個月時間過去了,上下遊相關市縣對於汙染事件的責任認定和賠償問題仍莫衷一是。
  • 老虎斑年產已不足50萬斤,養殖戶普遍棄養,它還有市場嗎?
    老虎斑年產已不足50萬斤,養殖戶普遍棄養,它還有市場嗎?隨著其他新的雜交品種面世,如「雲龍斑」、「花龍斑」、「杉虎斑」等,老虎斑漸漸淡出養殖戶的視野。萬斤,且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海南當地幾家大型石斑養殖場也逐漸棄養老虎斑,民間散戶養老虎斑的更是寥寥可數。
  • 湖北汈汊湖水遭重度汙染:河裡走一趟800隻鵝死光
    圖為:天門楊場醬製品有限公司內的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溝渠。因水質原因,現在汈汊湖四大家魚的養殖面積大大減少,紛紛改養螃蟹、小龍蝦等對水質要求不高的水產品。」他從兜裡掏出一份《報告》,上面寫著:「由於受上遊天門汙水下排影響,汈汊湖乾渠水質被全面汙染,造成大面積毛蟹脫殼死亡以及四大家魚泛塘……急需從漢江或其他水質較好水源調水循環,改善水質。」  張德平說,這樣的報告,每年都要打幾次。可又年年解決不了問題,老百姓有很多怨言。
  • 1斤魚最多虧2塊錢,養殖戶瀕臨崩潰?10億斤以上的黑魚滯銷,加工廠...
    前兩天有報導說僅僅是在廣東中山市就有超過3.75萬噸(即7500萬斤)的黑魚滯銷了,而每天的出塘量很少,當地養殖戶心急如焚。,目前應該接近100萬斤,其中還有2-3成是進加工廠的」。一樣的連鎖反應,疫情衝擊餐飲板塊,餐飲的採購力不夠,市場的銷量自然就不行,養殖戶著急賣魚也無濟於事。另一方面近期廣東等地發病增多、接近繁殖期,這兩個因素導致黑魚塘口價格慢慢下降,現在賣魚的養殖戶極少有賺錢的,新魚虧本應該在5毛錢以上,老魚虧本在1-2元不等,有些養老魚時間太長的,虧的還要更慘。
  • 靠蛇餚開出40家店,如今瀕臨破產,老闆欲哭無淚!
    但陷入停擺2個多月的大批餐廳和養殖戶已經等不起了,失業、破產、負債、返貧……慘狀讓人不忍直視。為此,紅餐網特地走訪了知名蛇餐廳榕記,以它的真實遭遇為大家還原「禁野令」下特色餐廳的艱難處境。「現在虧了多少錢真的是次要的,如果人工養殖蛇真的被禁了,我們蛇餐廳和養殖戶的活路就相當於被直接砍斷了,我一輩子的理想、祖傳三代人的手藝就都完了。」
  • 年前賣到80元,如今跌下神壇,跌到13元一斤,400萬斤壓塘賣不動
    受「新冠」影響,各地水產也出現大面積壓塘,無論是過去市場上的高端貨,還是曾經風靡市場的火熱產品,在當下都栽了跟頭,養殖戶、種植戶損失慘重。直到進入3月份之後整個市場才開始逐漸恢復秩序,一些生活必備產品市場率先回暖,緊接著一些農產品行情也有回暖。
  • 上市就滯銷,20萬斤賣不動,塘口積壓9萬斤,吃貨:你倒是降價啊
    從今年的市場行情來看,對水產養殖來說,是非常艱難的一年,無論是高檔海鮮,還是平價魚,市場需求都大打折扣,而且價格不斷下跌,導致許多養殖戶虧本,有些人為了避免損失也紛紛轉行。雖然到了年底,一些高檔水產品的市場仍未恢復,就在江蘇連雲港地區,有20萬斤的本地養殖戶,在市場上遇冷,另外塘口仍積壓9萬斤,令養殖戶十分頭疼,不知道該如何處理。
  • 網曝海口上萬斤垃圾魚流向市場 官方介入調查
    鯰魚成眾多魚煲店主材。許多市民青睞「魚煲」,卻不知食材多為「垃圾魚」。海口鬧市區內暗藏多個魚塘,水域周邊遍布養豬場、家禽屠宰場、廢品收購站;與大型醫院垃圾池僅一牆之隔;魚塘水面上漂浮著大量生活垃圾以及死魚、死雞……每天從這裡撈出上萬斤「垃圾魚」流向海口市場。額滴那個神啊,童鞋們,看到這些後還屁顛的找魚煲來吃嗎?
  • 即墨「曬魚村」一年產乾魚260萬斤 房前屋頂到處是魚
    進入秋季以後,有著30多年曬魚歷史的即墨鰲山衛街道垛石村又到了一年中曬魚最為忙碌時節,家家戶戶房頂屋前到處是一片曬魚景象。據了解,目前村莊曬魚品種有3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鮁魚。如今,曬魚已經成為村莊一項重要產業,整個村莊一年產乾魚260多萬斤,成為遠近聞名的「曬魚村」。
  • 史詩級曬魚!120畝稻田30萬斤雷魚仿佛雷聲滾滾
    縱向400多米、橫向200多米,120畝的水稻田變身壯觀的曬漁場,30萬斤雷魚密集列陣。此前有攝影愛好者路過這裡脫口而出:這是史詩級曬魚!曬魚人很認同「史詩級」曬魚的說法。這位曬魚人說,從小到大,曬了將近40年的魚,第一次幹這麼大的活兒,曬魚已經進行一個月了,到明年4月份才能結束,總共將有2000多噸雷魚在這裡晾曬後運走。不必擔心30萬斤雷魚會在夜間被盜走。
  • 廣東生魚價下跌,省外維穩,養殖戶惜售
    上星期筆者有談到這個擔憂,養殖戶出魚積極性低,北方天冷出魚逐步減少,後市應該是看漲,但也要明白目前的批發市場銷量並沒有顯著增加,而市場銷量才是保證行情穩步發展的支柱,養殖戶需要時刻關注市場變化,有利則出!果真,生魚行情又下滑了,業內表示廣東跌價是3天前就開始了,有人猜測可能跟年底養殖戶面對飼料款、塘租等壓力,不得已得出部分魚還債有關。
  • 小龍蝦在偷偷的死,大量的死,天天在死,有時甚至死光光! 剖析死亡原因
    ,大量的死,天天在死,有時甚至死光光!還說汙水中都不死嗎?怎麼我這麼好的環境,還精心照料還是死呢?……疑問歸疑問,真相歸真相!小龍蝦看似生存能力極強,但在人工養殖環境中,卻頻頻出現死亡,有的甚至全部死光光!人工養殖小龍蝦,不死是不可能的,我們只有弄明白其中的原因,方可對因處理。小龍蝦死亡的原因千差萬別,但歸納起來,無外乎缺氧、疾病、毒素、應激等數種原因。
  • 80畝魚塘10萬斤魚離奇死亡,腐臭味燻人,警方已介入調查!
    80畝魚塘10萬斤魚離奇死亡,腐臭味燻人,警方已介入調查!2019-04-23 18: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南都市報        瀏覽量: 3574 次 我要評論
  • 氣溫低魚價更低,養殖戶心冷似冰窖!明年恐有大量黑魚養殖戶出逃!
    氣溫低魚價更低,養殖戶心冷似冰窖!明年恐有大量黑魚養殖戶出逃!然而目前幾個主產區存塘量還有很多,不僅春節前魚價回暖的希望很小,即便是到春季後,2019年的上半年,估計魚價回暖的希望也是小的可憐!很多養殖戶騎虎難下,此時賣魚的話,最多就是微利保本,養殖不順的還會虧本;不賣魚繼續熬著的話,後面的價格不見得有什麼反彈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