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斤中華鱘一夜死光 養殖戶:四年三次被投毒,至今未破案

2020-12-04 千龍網

15000斤中華鱘一夜死光已被投毒三次。6月7日,廣東河源和平縣一養殖戶家中1.5萬餘斤中華鱘全部死亡,鄒某表示此次損失約18萬元,自己並未購買保險。鄒某還稱,此次是第三次被人投毒,前兩次分別是2017年與2018年,當時已報警但至今未破案,自己也不知道是何人投毒。6月8日,記者致電浰源鎮派出所,警方表示目前正在調查中。

15000斤中華鱘一夜死光已被投毒三次。6月7日,廣東河源和平縣一養殖戶家中1.5萬餘斤中華鱘全部死亡,鄒某表示此次損失約18萬元,自己並未購買保險。鄒某還稱,此次是第三次被人投毒,前兩次分別是2017年與2018年,當時已報警但至今未破案,自己也不知道是何人投毒。6月8日,記者致電浰源鎮派出所,警方表示目前正在調查中。

相關焦點

  • 魚塘裡六七萬斤魚一夜死光,養殖戶:懷疑被投毒,已報警
    養殖戶和農民伯伯他們的工作都非常辛苦,需要早起晚睡的工作,然後才能夠賺到一些生活所需的費用。近日,在福建漳州的一處魚塘的所有魚都一夜死光了,讓這位養殖戶損失慘重。12月3日,在漳州的一個魚塘上面全都飄著翻著肚子的魚,而且有很多村民在幫這位養殖戶打撈死魚,養殖者老陳說他們的損失將近40萬。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文昌一養殖戶上萬斤魚一夜之間離奇死亡
    南國都市報2月18日訊(記者 王渝 文/圖)18日清晨6時許,文昌翁田鎮養殖戶姚詩榮餵養的上萬斤龍膽魚突然離奇死亡
  • 投毒?缺氧?汙染?浙江東陽某水庫一夜間大面積死魚
    投毒?缺氧?汙染?浙江東陽某水庫一夜間大面積死魚2015-06-05 09: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金華日報        瀏覽量: 7910 次 我要評論 (記者唐旭昱文/攝)100多畝的水塘上,漂浮著不少死魚,白花花一片,腥臭味隨著微風瀰漫。圍在水塘邊的村民們捂住口鼻,議論紛紛。
  • 上遊食品廠洩漏汙水,13萬斤魚一天死光,養殖戶直接破產!
    近日,我們接到了一位潮州饒平養殖戶的求助電話,說他家十幾萬斤即將上市的活魚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全部死光了。同樣遭遇的還有不少養殖戶,大家認為是河水被汙染所致。究竟原因何在呢?潮州市饒平縣錢東鎮徑口村養殖戶 黃揚付:我們兩個池塘加水導致魚全部死亡,損失慘重,大概死了13萬斤,差不多要100萬。
  • 80畝魚塘10萬斤魚離奇死亡,腐臭味燻人,警方已介入調查!
    80畝魚塘10萬斤魚離奇死亡,腐臭味燻人,警方已介入調查!2019-04-23 18: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江南都市報        瀏覽量: 3574 次 我要評論
  • 十萬蛙苗一夜死亡 養殖戶懷疑他人投毒
    晨報記者陳佩珊實習生洪甜甜三個月來,翔安馬巷鎮趙厝村的牛蛙養殖戶方先生日日與蛙苗為伴,細心照料,本想著來年賣個好價錢挽回今年牛蛙低價的損失,然而,前日晚,他發現牛蛙池裡一片躁動,水裡漂了半池子牛奶狀液體,正處於變態階段的蛙苗相繼死去。方先生多次下水,出現了頭暈嘔吐、手腳刺痛的情況,他懷疑養殖池遭人投毒了。
  • 老虎斑年產已不足50萬斤,養殖戶普遍棄養,它還有市場嗎?
    老虎斑年產已不足50萬斤,養殖戶普遍棄養,它還有市場嗎?萬斤,且有進一步下降的趨勢,海南當地幾家大型石斑養殖場也逐漸棄養老虎斑,民間散戶養老虎斑的更是寥寥可數。水泥池養殖需要投入的成本較高,石斑魚養殖大多是外塘養殖,即使是水泥池,如今養殖戶開始選擇養殖紅東星斑,因此老虎斑的養殖量被削減。攝食習慣方面,老虎斑吃料慢,喜歡在水下攝食,需要養殖戶觀察跟蹤其攝食情況。此外,在養殖過程中,老虎斑規格差異較大,往往需要抓4~5批魚才能全部上市。而珍珠龍膽上料快,攝食猛,整體規格較為均勻,抓兩批魚一般就結束養殖。
  • 60萬斤上市,價格「暴跌」,養殖戶損失慘重,消費者:吃不起
    像廣東、廣西、福建、東北等地區,一些養殖戶也紛紛改養這種魚。紅鼓魚的生長速度比較快,養殖產量也比較高,在福建邵武市就有很多的養殖戶在養殖,一年的時間就可以長到一斤以上,畝產量達到了1200公斤左右,扣除飼養成本,一年可以賺2萬多元。
  • 中國至今未破的五大懸案,天上人間花魁遇害案排榜首!(二)
    由於朱令沒有鉈的接觸史,警方認定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經過調查之後,幾度沉浮,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尚無明確結果。且由於警方對事件處理過程中的一些異常行為,讓朱令案成為公眾事件,從而衍生出對於作案嫌疑人家庭背景的各種猜測。
  • 4男子上遊下毒抓魚致毒死下遊10萬斤魚 已被刑拘
    原標題:4男子上遊下毒抓魚致毒死下遊10萬斤魚 已被刑拘   解某等四人在看守所   今年 2 月 21 日,宜賓市高縣大窩鎮龍洞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的魚大量暴死,死去的魚超過10萬斤。警方調查發現這是一起農藥投毒案,隨後4名投毒的青年被抓獲,犯罪嫌疑人解某交代:「圖好耍想去河邊毒魚來吃,並不知道下遊有這麼大的魚塘。」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當地警方刑拘,正在移交檢察機關。當地環保部門此前曾發布禁止居民使用該水域水流作為生活用水的通知。但經過多次水質檢測,目前該水域周圍並未受到汙染影響。
  • 一夜暴富!廣東漁民捕獲6萬斤黃花魚 價值幾百萬
    漁民說,2-3兩重的黃花魚售價每斤50元左右,這部分大概有5萬斤。而1斤重以上的黃花魚,每斤售價在200-500元,大概有1萬斤。估計這次捕獲的6萬斤黃花魚總價值至少是500萬元。有網友調侃,湛江最高的房價,比如品質再好的君臨世紀,目前售價也沒有超過2萬元一方。像這樣,一船回來就可以買起湛江的豪宅。
  • 廣西54隻山羊一夜間遭割喉暗殺,養殖戶沒聽到任何羊叫
    近日,廣西河池54隻山羊一夜間慘遭割喉殺害,此行為人或將因故意毀壞公私財物罪獲刑3到7年。據了解,5月10日凌晨,廣西河池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洛陽鎮地蒙村一村民發現自己辛苦養了4年的63隻山羊,有54隻倒在了血泊中,仔細一看,原來這些羊被人慘遭割喉。
  • 1.5億年前的娃娃魚,3000公裡尋根的中華鱘,或因人類而滅絕
    晚上八點 講個地球的小故事給你聽它叫聲如嬰兒,名字有魚卻並非魚它生在江河成長於大海每年3000公裡溯回尋根1.5億年前的「中字號活化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如此珍貴,野生種群卻面臨滅絕誰之過?而且它是現存體型最大的兩棲動物,能長到1米長。|形態特徵娃娃魚幼體有著粉紅色的羽狀外鰓,以鰓呼吸;隨著成長鰓部退化轉為用肺呼吸為主,以皮膚呼吸為輔。身體頭腹部扁平,四肢短小粗壯,尾部較長為側扁型像一把蒲扇。身體兩側具有皮膚褶,四肢短小。體表光滑無鱗,布滿粘液。
  • 四民工欲毒魚下酒致中華鱘等珍貴魚種死亡(圖)
    被毒死的中華鱘,重達百餘斤。不料3斤多農藥倒進白水河後闖下大禍:將下遊一個冷水養魚基地餵養的8500公斤價值190多萬元的中華鱘等珍貴品種的魚毒死。昨天,安順市公安局黃果樹分局向媒體通報了這起案件。  7萬尾魚突然死亡  5月5日晚10時許,黃果樹公安分局黃果樹派出所接到報警稱:白水河附近匯成冷水魚養殖基地的魚被人投毒。
  • 金秀縣金秀鎮奮戰屯:村民養殖中華鱘 走上脫貧致富路
    說起發展中華鱘養殖,金秀縣金秀鎮奮戰屯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奮戰屯生態保存較完好,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十分適宜中華鱘冷水魚養殖。▲養殖戶老闆趙成明的中華鱘魚養殖場1月5日,在奮戰屯尤綿度假山莊,一進門就看到遊客們圍成一桌,正在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湊近一看,原來是中華鱘魚火鍋。
  • 中華鱘首次未發生自然繁殖 野生種群存滅絕風險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組組長危起偉介紹,2013年10月31日至12月28日,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多家研究單位在葛洲壩下中華鱘傳統產卵場未發現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葛洲壩截流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  危起偉說,按照中華鱘的生活習性,每年8月後,新出生的幼魚將陸續進入海洋。
  • 「特寫」搶救「水中國寶」中華鱘
    記者 | 黃景源編輯 | 劉素楠12014年5月-10月,東海水產研究所魚類資源監測船持續監測近萬平方公裡水域,黯然而歸——未發現一尾中華鱘幼魚。各方研究數據相互一佐證,說明長江上遊中華鱘2013年沒有幼魚誕生。這是一個大事件。上海市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劉健指出,2013年至今,中華鱘自然繁殖行為出現斷裂化停止的情況。
  • 至今未破的案件——朱令案(本人仍然在世
    由於朱令沒有鉈的接觸史,警方認定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經過調查之後,幾度沉浮,兇手至今仍逍遙法外,尚無明確結果。且由於警方對事件處理過程中的一些異常行為,讓朱令案成為公眾事件,從而衍生出對於作案嫌疑人家庭背景的各種猜測。  朱令的同宿舍同學孫某,曾被警方作為嫌疑人在1997年帶走調查,警方稱她是「唯一能接觸到鉈的學生」。後來孫被釋放。
  • 1斤魚最多虧2塊錢,養殖戶瀕臨崩潰?10億斤以上的黑魚滯銷,加工廠...
    前兩天有報導說僅僅是在廣東中山市就有超過3.75萬噸(即7500萬斤)的黑魚滯銷了,而每天的出塘量很少,當地養殖戶心急如焚。,目前應該接近100萬斤,其中還有2-3成是進加工廠的」。一樣的連鎖反應,疫情衝擊餐飲板塊,餐飲的採購力不夠,市場的銷量自然就不行,養殖戶著急賣魚也無濟於事。另一方面近期廣東等地發病增多、接近繁殖期,這兩個因素導致黑魚塘口價格慢慢下降,現在賣魚的養殖戶極少有賺錢的,新魚虧本應該在5毛錢以上,老魚虧本在1-2元不等,有些養老魚時間太長的,虧的還要更慘。
  • 中華鱘在葛洲壩建成32年後由1萬餘尾銳減至57尾
    去年11月、12月,葛洲壩下5公裡江段,一艘機駁船長時間停駐在渾濁的江面上。船艙裡,長江水產研究所中華鱘課題組助理研究員吳金明專注地盯著21寸的顯示器。畫面中,透過淡綠的江水是搖曳的水草和一片亂石,這是水下視頻系統傳輸上來的江底畫面。吳金明仔細辨認是否有附著江底的卵子。  水下視頻覆蓋了5公裡江段內的120個位點,但均未發現魚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