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河南這場雪是人工降雪 聽聽專家怎麼說

2020-12-03 氣象小秘書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若凡 通訊員 周愛春

昨天,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雪的共同作用下,河南省出現了一次大範圍的雨雪天氣,很多網友在分享下雪的喜悅,而同時,卻被一條微博熱搜給潑了冷水,這條熱搜說#河南的雪是人工降雪#。於是,有網友開始質疑:原來我等了那麼雪居然是人工的,原來是場假雪,還有說,這是氣象局十二月送出的禮物。

不管歡喜還是失落,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人工降雪背後的真相,首先聲明,這是如假包換的真雪,不存在假雪之說,另外,準確說,應該是人工增雨雪,這是氣象部門人工影響天氣業務中的其中一項內容,人工增雨雪也得老天爺的配合,首先必須天氣系統的配合,比如:空中有一定厚度的,溫度低於 0度的冷雲層,雲的含水量比較高、雲系處於發展階段並且有持續的水汽輸送等等一系列條件,我們才視為適合人工增雨雪作業。

在有利的天氣條件下氣象部門通過飛機高炮、火箭彈等方式作業,在雲中播撒催化劑,把催化劑輸送到雲中合適的部位,來促進雨雪過程的發生,究竟降下來的是雨還是雪,還是近地面的氣溫來決定。

所以說這個雪的禮物,並不是我們想送就能送的。

另外,雨雪過程有利於淨化空氣和緩解旱情,降低森林火險等級。雪後路面溼滑,低溫也可能會帶來道路結冰現象,提醒大家要注意出行安全。

【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河南多地普降大雪,卻被質疑是「假雪」!「雪」從何來?看專家回應→
    河南鄭州、洛陽、濮陽等地也在這幾天普降大雪,各種雪景刷爆了朋友圈。然而這場大雪卻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有人上傳了氣象部門「人工降雪」的視頻,稱這是一場「假雪」,迅速引發了大家的關注。有網友說「讓我如此開心的一場雪難道是假的,只是下了個寂寞?」,還有的說「突然覺得一點都不浪漫了。」這場所謂的「假雪」和真的雪有什麼不同?人工幹預天氣又是否會帶來負面影響?
  • 人工增雪下的是「假雪」?中國氣象局專家科普
    本文轉自【中新網】;【解說】日前,河南多地迎來降雪。此後,「河南的雪是人工降雪」登上微博熱搜,有網友吐槽「原來是假雪」、「突然就不浪漫了」。隨後,河南氣象服務中心回應,這場雪是自然降雪和人工增雨雪共同作用的結果。
  • 為何有人說找到就能去多維度世界?聽聽專家怎麼說
    為何有人說找到就能去多維度世界?聽聽專家怎麼說眾所周知的是,我們人類生活在一個三維空間裡面,而這個三維空間組成了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立體的世界,而二維空間指的就是平面了,其實多維度空間和我們三維空間是在一個時空當中的,但是人類尚且處在三維空間裡面,暫且無法發現到四維空間以及之上維度的空間,就自然而然的覺得那些維度的空間不存在!
  • 這場雪從何來、有多大,成都到底「貧雪」不?川觀新聞幫你問了氣象...
    這場雪有多大?成都真的有那麼「貧雪」嗎,成都平壩地區為何難有大規模的雪……帶著這些疑問,四川在線記者採訪了四川省氣象臺、成都市氣象局有關專家。這場雪有多大呢?「要看從哪個範疇來理解這個大?」韋瑋說,從降雪範圍來看,降雪範圍涵蓋全市;從降雪強度來看,以小雪為主,山區個別地方中雪。降雪也讓行走在街頭裹緊大衣的市民瑟瑟發抖,這是成都今年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嗎?「不是。」韋瑋說,從2020年12月開始到目前為止最低氣溫出現在12月21日,當天監測到的最低氣溫為-3.5℃(都江堰),但並未下雪。
  • 河南入冬瑞雪登上熱搜 人工增雨雪只是錦上添花,沒法無中生有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12月2日,河南多地民眾都沉浸在2020年入冬初雪的喜悅裡,網上和朋友圈紛紛展開視圖大賽,表達著對白雪的期盼和浪漫的情愫,開始比拼哪兒的雪大哪兒的更好看。在歡喜之餘,河南也喜提熱搜一枚#河南的雪是人工降雪#,網友紛紛留言發表看法。
  • 河南開展大範圍人工增雨(雪) 全省大部有小雪
    (原標題:河南開展大範圍人工增雨(雪) 全省大部有小雪) 映象網訊(記者 胡威)11月9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氣象局獲悉,從1月8日晚間開始,我省氣象部門開展了大範圍的人工增雨
  • 聽說你們昨夜都在等雪?來聽聽天團兒怎麼說吧!
    聽說你們昨夜都在等雪?來聽聽天團兒怎麼說吧!月30日農曆十一月十六,星期三2020年最強寒潮急速「上線」我市大部地區迎來大風以及雨雪天氣氣溫更是立馬高臺跳水真正是「斷崖式」降溫我市也是時隔4年再次發布寒潮橙色預警信號你瞅這滿屏的預警信號
  • 人工降雨說下就下?一起和這些傳言較個真兒
    科技日報記者走訪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多位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說。  颱風登陸點風雨最強、受影響最明顯?  真相:距離颱風眼30公裡左右狂風暴雨最集中  2019年,超強熱帶風暴「利奇馬」令人聞風喪膽。  人工增雨想增就能增?  真相:自然雲已經降水或者近於降水是前提  澳大利亞大火在燃燒了足足210天之後,終於在今年2月13日那天熄滅了,這場大火讓澳大利亞損失慘重,數億隻動物喪生,1170萬公頃土地被毀。  有人就要問了,為什麼不直接採用人工降雨的方式滅火呢?
  • 聯播pro:昨日全省8個縣市大雪 河南氣象臺:河南初雪是人工降雪
    各位早安今天是2020年12月2日,星期三鄭州今日限行:3和8讀河南,觀天下,映象網【聯播PRO】來了帶你看不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看點河南要聞河南的雪是人工降雪 昨日全省8個縣市出現大雪
  • 日本網紅眼藥水被禁售 聽聽眼科專家怎麼說
    日本網紅眼藥水被禁售 聽聽眼科專家怎麼說 2019-06-11 10 2019年06月11日 10:37 來源:錢江晚報 參與互動    日本網紅眼藥水被禁售 聽聽眼科專家怎麼說
  • 中國北方地區乾旱持續 局地弱降雪難緩旱情
    河南全省大部分地區也已經一百多天無有效降水,截至目前,全省小麥受旱面積達1600多萬畝,其中重旱170多萬畝。最新統計顯示,遭遇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旱情的安徽省淮北地區目前受旱面積達1124.2萬畝。據氣象部門預報,淮北地區1月底之前仍無明顯降水。
  • 文成迎來入冬第一場雪!
    浙江日報官微稱:一輪覆蓋全省多地的大範圍聯合「人工增雨(雪)」作業於13日、14日陸續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主要分為以下五種:針對網絡上流傳這場雪為「假雪」的說法,市氣象部門給予了回應。市氣象部門介紹,為了緩解乾旱,他們組織了今年第二次全市性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四十年前,也就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個時候蘇聯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國家,緊接著美國也跟上了。肯定會有人好奇,為什麼四十年前都還能登月球,為什麼現在卻不行了?聽聽專家怎麼說。首先,專家說,我們要先了解四十年前的歷史背景。四十年前有著特殊的世界背景,那就是蘇美兩個超級大國的競爭比賽。
  • 今早挖對你的車了嗎……氣象專家:這場雪近20年未見
    從事環衛工作30多年的劉春英幹白班,用手比划起清理出的「大山包」能有「到成人大腿根那麼高」,劉春英感慨地說,沒見過這麼大暴風雪。02氣象專家近20年未見此「狂風暴雪」哈市個別站點雪量有望突破歷史極值「這場雪屬於極端天氣,容易引發雪災。
  • 北京降雪日越來越少?歷史數據顯示遞減速度,果然……
    久盼雪不來,雪一來,就10天下三次,這是為何?北京下雪是不是越來越少?歷史數據顯示,的確如此,北京的降雪日數正以每10年少1天的速度遞減。北方現入冬以來範圍最大的降雪2月13日至14日,華北、黃淮北部及內蒙古中東部、遼寧、吉林等地出現明顯降雪天氣,其中北京北部、河北西北部和南部、山西東南部、內蒙古中部、山東西北部、河南中北部等地累計降水量有5~9毫米,河南焦作、開封、鄭州及山東聊城最大降水量10~16毫米;期間,上述地區出現1~6釐米積雪,北京懷柔、河南焦作等地最大積雪深度達10~13釐米。
  • 人工增雪催化劑影響健康?專家:微量碘化銀並無傷害
    這雪,下得挺給力,帶來了美麗雪景和清新空氣,滋潤了北方乾渴的冬小麥。  然而,就在人們的微信朋友圈被雪景照刷屏時,不少地方也流傳著這樣一個消息:這次下雪是人工增雪。人工增雪用的炮彈含碘化銀,請大家注意不要讓孩子吃雪;玩雪後及時洗手,防止碘化銀對皮膚的傷害;雪融化後的三四天內碘化銀漂浮物多,記得戴口罩……  還有網帖稱,上遊地區實施人工增雪,會「截流空中水分」,使下遊地區降水量減少,影響生態環境。  好不容易下場瑞雪,難不成還「有毒」、對身體健康有害?真相到底是怎樣的?人工增雪對下遊地區生態是否會產生影響?
  • 北京這場雪最大深度已超10釐米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前夜開始,北京迎來這個冬季的第六場雪。今天(2月6日)上午降雪持續,預計午後降雪逐漸結束。大部分地區積雪深度3-7釐米,積雪深度最大為昌平和懷柔,達10-12釐米。北京市氣象局通報,5日6時至6日9時,全市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雪量為小到中雪,海澱、朝陽、昌平和門頭溝等局地達大雪。全市平均降雪量2.7毫米,城區平均4.2毫米,最大降雪為海澱北安河,達10.1毫米。目前,全市處於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號中。此次降雪具有持續時間長、累積雪量大、範圍相對集中等特點。
  • 信陽駐馬店南陽下了特大暴雪 河南氣溫今天跌至-10℃
    省氣象局相關人士說,3-4日,河南自西向東出現明顯降雪過程,除豫東北部分縣市外,全省其他地市均出現大到暴雪,中南部大部分地區出現20毫米以上大暴雪,其中信陽、駐馬店和南陽部分縣市出現30毫米以上特大暴雪。此次降雪,在全省基本做到了「雨露均沾」。
  • 聽聽專家怎麼說
    聽聽專家怎麼說 2019-12-19 11: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智慧,聽聽「大咖」怎麼說
    人工智慧,聽聽「大咖」怎麼說 湖南日報 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曹嫻 王晗 黃利飛 攝影 田超 如何開啟人工智慧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