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攀西預計未來十天無人工增雨條件 旱情持續 - 天氣資訊

2020-11-30 央廣網

    中新社成都3月20日電 (徐楊禕)隨著旱情的加劇,四川攀西地區70萬人生活用水出現困難。往日的良田在烈日的曬烤下早已「傷痕累累」,區域內溪流河溝也大多基本斷流。按照四川省「十年九旱」的經驗,人工增雨是及時緩解旱情的有效辦法之一。而自去年入冬遭旱以來,人工增雨這一良策在攀西地區就喪失了作用。

  早在上一輪四川盆地降溫降雨過程中,攀枝花、涼山兩市州氣象部門就已做好了人工增雨作業準備。但苦於川南高原上空一直處於「無雲」狀態,沒有實施增雨作業的條件。當四川省其他受旱縣(市)的旱情因人工增雨而有所緩解時,攀西地區滴雨未下。

  根據四川省氣象臺發布的氣象信息稱,22日至24日,四川盆地內將有一次明顯的降溫降雨過程。關於這次降雨過程是否會給攀西地區創造人工增雨的條件,四川省氣象局局長彭廣20日表示:「川南高原與盆地的天氣過程是截然不同的,不但降水無法波及,就連適合降雨的雲層也很難產生。初步估計,未來10天內攀西地區將基本沒有實施人工增雨的可能。」

  據悉,攀枝花、涼山兩市州用於增雨作業的187門高炮、21套車載火箭、350套JFJ火箭(專供高原地區使用)全都處於應急作戰狀態。一旦出現適合條件的雲層,兩市州氣象部門將立即啟動人工增雨作業,以緩解攀西地區長達170多天的乾旱。

相關焦點

  • 合肥實施人工增雨抗旱 前夜昨晨出現降雨天氣過程
    前天夜裡到昨天上午,我市出現一次降雨天氣過程。記者昨日從氣象部門獲悉,近期降雨偏少,我市旱象露頭,此次降雨是氣象部門實施人工增雨抗旱所致。  據了解,7月下旬到8月下旬,我市出現持續晴熱高溫天氣,降雨量比歷年同期偏少近七成,加之氣溫持續偏高,蒸發量大,我市部分地區出現乾旱現象。
  • 杭城再迎冷空氣 多地聯合開展人工增雨
    明天白天很可能就是未來幾天中,天氣最暖和的一天了。未來一周,杭州將開啟持續多陰雨模式。杭馬天氣提醒後天(22日)杭州馬拉松期間武林廣場至奧體博覽中心一線陰有雨,偏北風4~5級陣風6級,氣溫12~16℃。馬拉松期間天氣陰雨,風力偏大,體感偏冷,請注意降水、降溫和大風對其不利影響。砰砰砰!
  • 旱情告急,瑞安連夜人工增雨!冷空氣已殺到,未來天氣
    53 來源: 溫州報導 舉報   以上廣告位  今年9 月至11 月初,我市持續晴好天氣
  • 人工降雨為啥不行了,最新消息來了!
    今年,安徽氣象乾旱過程範圍廣、持續時間長、強度強,為近40年最嚴重的伏秋旱氣象部門近期實施多次人工增雨作業,但是效果不明顯,乾旱仍在持續。 安徽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主任袁野介紹說,人工增雨需要適時的前提條件,目前預計,本月6日、7日左右安徽省南部有一次人工增雨條件,3架增雨飛機正駐場待命。
  • 河南:開展人工增雨有效緩和旱情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愛春 通訊員卜曉娜報導  6月8日至9日,河南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的天氣條件,組織開展大範圍人工增雨作業,全省普降喜雨。  當前河南正值夏播夏種,但5月以來河南持續高溫少雨,氣象乾旱發展迅速,對農業生產等造成一定影響。河南省氣象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提前準確預報此次天氣過程,要求各地積極做好增雨作業各項準備工作,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作業。從8日夜間到9日夜間,各地氣象部門作業人員搶抓時機連續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 北方旱情有所緩解 未來十天全國將有大範圍降雨
    新華社北京5月16日電(記者 張辛欣)針對目前備受關注的旱情,氣象專家表示,得益於上周的降水,北方冬麥區旱情有所緩解。目前,僅長江中下遊部分地區旱象露頭。未來十天,我國將自西向東迎來大範圍降雨,對農業生產十分有利。    「近期的一場及時雨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冬麥區的旱情。目前,旱情主要集中在湖北東部、甘肅南部等部分地區。」
  • 未來十天沿海風力持續較大
    二、颱風"蘇拉"未來趨勢及影響第22號颱風"蘇拉"今天08時中心位於距離釣魚島東南方向約800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緯21.5度、東經129.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9級(23米/秒)。預計颱風中心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將於28日在東經127~128度轉向東北方向移動。
  • 氣溫持續偏低!未來一周,四川有兩次弱降溫降雨過程
    未來十天,仍有冷空氣勢力不斷向南方滲透,全國大部地區氣溫低迷,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內蒙古中西部、貴州、廣西等地的部分地區偏低3~4℃。10℃,只有5日預計會剛達到10℃。 四川天氣實況 又溼又冷…… 降雨實況
  • 遂平:實施人工增雨,有效緩解旱情
    為增加降水量,緩解當前麥田旱情,消除空氣汙染物,11月16日到18日,遂平縣人工影響天氣領導小組在蓮花湖炮點採用增雨火箭系統和高炮實施人工增雨作業。據氣象局負責人介紹,所謂人工增雨,即通過火箭彈等傳輸手段將增雨催化劑送入雲層,促使雲中更多的小水滴變成雨滴降落下來,從而增加降雨量和降雨的範圍的過程。在蓮花湖作業點,氣象局作業人員將增雨火箭發射架調整合適的方位和角度,火箭彈依次上膛。另一邊,氣象局內人員嚴密監視天氣情況,抓緊一切有利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的時機。
  • 潮州人工增雨,普降暴雨解旱情,水庫水位仍偏低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廖奕文 蘇仕日 通訊員/陳榆 餘秋松)19日,記者獲悉,端午節當天潮州普降暴雨,有限緩解了當地的旱情,但水庫水位仍偏低。  據潮州市氣象臺6月19日早晨發布信息顯示,受季風低壓雲團影響及人工增雨作業作用下,18日,潮州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過去24小時(18日08時至19日08時)全市平均雨量70.9毫米,超過50毫米的站點有41個,超過100毫米的站點有12個。其中,潮安區磷溪鎮太子地自動站錄得全市最大雨量149.8毫米,市區108.2毫米,饒平縣城70.0毫米,庵埠鎮49毫米。
  • 泰順縣開展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圖)
    為緩解連日來的旱情,11月20日上午,泰順縣氣象局、應急管理局、水利局組織人員到泗溪鎮進行人工增雨作業。「5、4、3、2、1,發射。」當日早上8點,隨著操作人員按下手中發射器,點火後人工增雨火箭瞬間竄向高空雲層。
  • 廣東再度加強人工增雨抗擊當前旱情
    中新社廣州十月二十一日電(陳建楊綺薇)記者今天從廣東省氣象局獲悉,針對目前旱情迅速蔓延的嚴峻局面,廣東省已經再度加強人工增雨的工作,向天取水成為今年影響社會民生的重要主題。  目前,廣東省氣象局局長餘勇已經要求全省氣象部門全程跟蹤天氣變化,做好乾旱的天氣監測和高火險等級預報,認真做好人工增雨作業的一切準備工作,此外,要針對今冬明春有可能出現的旱情,做好飛機增雨的各項規劃和準備工作。另外,廣東省氣象局最近派出專家組到重旱的韶關地區,了解當地旱情和寒害,指導當地抗擊乾旱和寒露風的危害。
  • 中國北方地區乾旱持續 局地弱降雪難緩旱情
    中新網1月28日電 當雨雪冰凍天氣肆虐中國南方之時,中國北方地區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乾旱,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蘇等冬小麥主產區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北京也3月多沒有有效降水。據預測,今後一段時期,這些地區氣象乾旱仍將持續發展,出現冬春連旱的可能性較大,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不可低估。
  • 陝西氣象部門大範圍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中國氣象報記者秦振 通訊員曹永民報導    4月23日,陝西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開展了大範圍的人工增雨作業,為目前陝西省關中糧食主產區及陝南大部分地區的旱情增添雨水。  4月23日,陝西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的天氣形勢,寶雞、鹹陽、銅川、西安、渭南、漢中、安康等市人影辦分別在各自區域開展了不同程度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力爭緩解陝西當前旱情。
  • 這個周末氣溫還要再降 杭州多地啟動人工降雨作業
    受其影響,11月19日下午到當天夜裡,伴著隱隱的雷聲,杭州迎來多日不見的降雨天氣。秋雨酣暢淋漓,氣溫也應聲而降,終於又有了點深秋模樣。這就感到涼了?接下來還會更冷!今天(11月21日)白天很可能就是未來幾天中,天氣最暖和的一天了。未來一周,杭州將開啟持續多陰雨模式。
  • 梧州:人工增雨作業緩解旱情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宇翔報導 8月5日下午,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氣象局和岑溪市氣象局聯合在岑溪市大隆鎮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增雨有效緩解了旱情。  6月下旬以來,梧州市中南部持續高溫少雨,特別到了7月中下旬夏季雙搶農忙期,梧州市大部分地區氣象乾旱加速發展,中小河流及水庫水位嚴重下降,作物生長和種植受到影響。
  • 武勝村民建議開展人工降雨作業 縣氣象局回應
    "最美武勝"看更多武勝資訊! 今年夏天來得比往常要早,溫度升高,降雨量卻不高,四川部分地區的群眾發帖反映本地土地乾旱的問題。12日,一廣安網友在麻辣社區發布一篇相關的建議貼文。
  • 旱情緩解!60名炮手連夜進行5輪人工增雨作業,漯河普降中到大雨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姚程 經歷過長時間的高溫天氣後,6月9日,漯河市終於迎來一場「喜雨」。據悉,為有效緩解旱情,漯河市氣象局共出動火箭架12套,先後進行5輪次人工增雨作業,直接促使該市多地陣雨、小雨轉為中到大雨。
  • 人工增雨9小時 本月再無增雨條件(圖)
    昨日下午,在瀋陽桃仙機場,執行人工增雨作業的飛機從跑道上起飛。網友供圖  昨日,全省進行了大規模人工增雨作業,本報記者親歷一次飛機增雨作業過程,增雨半小時後會掉落第一滴雨。整個增雨過程起到了緩解省內旱情的作用。
  • 【省氣象局】「空中國王350」人工增雨全程實錄
    青海省氣象部門介紹,此次降雨是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氣條件,成功完成一次人工增雨作業,為我省東部農業區、黃南、果洛等地區春耕生產送上的及時雨,緩解入春以來的旱情。4月25日,得到「增雨條件成熟、飛機即將起飛」的消息,記者立即趕赴機場,體驗「空中國王350」人工增雨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