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10月17日青海訊(劉時安 陳雨桐)56年前的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巨大的蘑菇雲騰空而起,中國人民用能力和志氣攥成的拳頭,鑄就了歷史的豐碑,永載史冊,永放光芒。這背後,是許許多多為核事業而奉獻一生的英雄們以身許國,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與犧牲才有了新中國的一步步強大。
為了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拓展莆田流動黨員雙向管理機制內涵,迎接建黨100周年,近日,福建省莆田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卓曉鑾帶領莆田50名駐外黨組織書記,前往我國第一個核武器研發基地進行了理想信念的洗禮。
青海「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為學員們開展了豐富的現場教學,設置《兩彈一星精神永放光芒》精品黨課,學員們也用歌聲重溫了激情燃燒的歲月。
莆田市駐京黨工委副書記戴寶石說:「歷史記錄過去、啟迪未來。共產黨員不變的是內心的執著和堅定,我們要取得各項事業的成功,需要的是百折不饒的意志和行動,『兩彈一星』精神正是我們需要傳承和發揚的,要把這種精神在廣大流動黨員身上流傳下來」。
莆田市駐上海寶山區第四黨支部書記潘玉仁感悟:「總有一些年份,註定會在時間的坐標上鐫刻下熠熠生輝的印記。我們流動黨員要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意志啃下精準扶貧、汙染防治等硬骨頭,以一鼓作氣、乘勢而上的姿態奮勇奪取新勝利」。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駐廣東的流動黨員企業家一定要秉承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鬥的精神,弘揚企業家精神,持續推動全面小康向前發展」。莆田市駐廣東四會黨支部書記方志堅滿懷希望地說。
莆田市駐武漢莆田商會黨委副書記林煌劍回憶說:「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有千千萬萬個你我他的智慧和汗水,有無數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故事。這和科學家研發核武器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我們的民族,越到最後越要咬緊牙關,越要保持那麼一股子敢闖敢拼、甘於奉獻的精氣神,與祖國相連、與大地相依,在民族復興中展現奮鬥的價值,書寫精彩的人生」。
黨建指導員範軍談到:「當初懷著『科學救國』夢遠渡重洋、學有所成的科學家在關鍵時刻,衝破重重阻擾,克服種種困難,放棄國外優厚條件,義無反顧地回到祖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和頑強的拼搏精神參與我國原子彈的研究,這是難能可貴的民族脊梁精神」。
莆田市委流動黨員工委書記陳建城號召全市駐外黨組織和流動黨員,要弘揚傳承「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貢獻愛心,持續為當地做貢獻、為家鄉增光彩、為自身增活力,投身兩地公益事業與民生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