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身材、黑色夾克、牛仔褲,白色運動鞋,背著一個裝滿零錢的黑色小挎包......今年50歲的的哥景和平看上去和他的同行沒什麼兩樣。可是當你坐進他的車裡,聽到的不是交通廣播、路況播報,而是法文原聲歌劇,就會覺得「這個的哥有些不一樣」。
29元錢的播放器放著《卡門》原聲歌劇
景和平是西安前進出租汽車公司陝AU0118的駕駛員,在車裡放法文原聲歌劇是為了學法語,從2011年至今,他已經學了快5年的法語。1月7日下午,華商記者見到了景和平。
要說他的車和西安街頭其他計程車有什麼不同,就是前擋風玻璃旁放著一個紅色的小型播放器,上面插著個U盤,這是很多廣場舞大媽的標配,景師傅花29元錢在網上買的。採訪就在歌劇《卡門》的音樂聲中進行。
「聽過沒?好聽不?」景師傅問華商記者。
「聽過,好聽。」
「你是聽著音樂好聽,我能聽懂歌詞。」景師傅眯著眼睛,有些得意的微微一笑。
英文名叫Herbert 拉過不少老外
景師傅高中畢業後邊工作邊讀了個電大的法律專業,他還有個的英文名叫Herbert,是在西安建國飯店當庫管時取的。「這是個涉外賓館,大家都要有英文名」。他上學的時候學過英語,後來又恰逢中法建交20周年,社會上有股學法語熱,他也學過一段時間的法語。但真正把英語和法語都撿起來,是開上計程車以後的事了。
「在西安經常會拉一些外國客人,我就先把英語撿起來了。」能給客人說英語,給景師傅的工作帶來不少便利。他拉過一位叫埃德姆的外教,後來就給他輔導過英語。還有一次,在康復路,他拉了幾位美國客人。「Good afternoon, madam, may I help you?」(下午好,女士,要我幫忙嗎?)「聽我這樣說,她們很驚訝。」景師傅回憶,那是幾位在高新區工作的外教老師,一路大家相談甚歡,此後一位叫娜塔麗老師就經常約他的車,還介紹自己的同事坐他的車。
「娜塔麗老師人特別好,經常給我介紹活兒,對人耐心細緻,非常有人格魅力。」一年多以後,娜塔麗離開了中國。景師傅說,後來他才知道娜塔麗是法裔美國人,他就對法國非常有好感。到了2011年,西安要召開世園會,會有很多外國人,他決定把學過的法語再撿起來。
不考試 沒壓力 學起來有樂趣
一開始,景師傅是在新華書店買的法語教材。「300多塊錢,編排和發音都不好。」景師傅在網上看到別人推薦臺灣出的法語教材,又買來學了一遍。學完後他感到僅學教材太枯燥,就買來帶有漢語譯文和配套錄音的法文原版小說。
「有《三個火槍手》、《巴黎聖母院》等等。」景師傅說,他開早6點半到下午4點的白班,下午下班後,給兒子把飯做了,剩下時間不是上網看新聞,就是看法文小說。開車的時候,就循環播放小說的配套錄音。
「沒有語言環境麼,就得多聽。」景師傅說,幾年來他就是這樣由淺入深,循序漸近的學習法語。「我又不考試,沒壓力,慢慢學,哪怕一天只學一個單詞呢。」。
一開始看幾行字他就困了。「記性也不比年輕人。」但慢慢學得多了,能看懂一些了,就有樂趣了。後來,他覺得聽小說還不夠,就開始在車裡放法文原聲歌劇,《唐璜》、《卡門》等等。「我的最高目標就是『看懂小說,聽懂歌劇』」。
記者問他去音樂廳聽過歌劇嗎?他哈哈一笑「沒有,捨不得花那錢,太貴了!」
相關熱詞搜索:50歲的哥學法語百姓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