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本月2日消息,當地時間3月2日凌晨,伊拉克首都發生了兩起爆炸事件,多枚火箭彈落在巴格達綠區,位置就在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外面,現場火光沖天,美國使館被濃重的黑煙籠罩著,不過並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路透社的報導指出,襲擊發生在2日凌晨0點28分,先是一陣爆炸聲,隨後防空警報聲大作,伊拉克安全部隊得知消息後緊急出動,經過搜索,在附近的一個市場裡發現了一個發射火箭彈的簡易裝置,確定火箭彈的型號是「喀秋莎」。
使用這個型號的火箭彈,基本上可以確定,襲擊者就是伊拉克什葉派武裝的人員,什葉派武裝跟伊朗是盟友,經常會使用「喀秋莎」襲擊美國的目標,每次都是深更半夜開打,幾乎沒有造成過人員傷亡,但是卻搞得美國人不得安寧。
其中,造成後果最嚴重的一次,是打死了一名美軍的承包商,這引發了美國的瘋狂報復,直接出動戰機空襲,炸死炸傷了數十名什葉派武裝人員,隨後什葉派武裝還以顏色,直接「攻破」了美軍大使館,把美國人搞得非常狼狽。
也正是因為這一輪激烈博弈,最終引發了蘇萊曼尼遇襲身亡、美軍基地遭襲、誤擊落烏克蘭客機等一系列轟動全球的事件。在進入到2月份之後,美國和伊朗之間的關係已經有所緩和,不過什葉派武裝仍然嚷嚷著要為蘇萊曼尼報仇。
什葉派武裝的負責人認為,蘇萊曼尼不僅僅是伊朗人,同樣也是什葉派的領袖,伊朗的報復是伊朗的,什葉派武裝也得進行報復,因此始終都在找機會噁心美國,雖然都是一些小打小鬧的手段,但是美國也不敢掉以輕心,誰也無法保證什葉派不會動真格。
目前,美國在伊拉克的文職人員已經所剩無幾,不過什葉派這種襲擊仍然讓外界深感擔憂,上一次引發了多麼嚴重的後果有目共睹,雖然美軍基地遭襲後沒有繼續報復伊朗,但這並不代表美國不敢跟伊朗打。
什葉派武裝如果繼續折騰下去,一旦傷害到了美國人,必將引發更為嚴重的後果,因為伊朗的議會剛剛選舉完,強硬派重新掌握了議會,一旦逼得美國再幹出襲擊蘇萊曼尼這種事,伊朗的報復必然會更加猛烈,美國還會心甘情願再白白挨一次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