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寒潮」緣是極渦作怪—新聞—科學網

2020-11-29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王超)近日,「超級寒潮」襲擊我國,多地先後進入極冷狀態。截至1月24日早晨,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低氣溫,甘肅、上海、廣東等地共86個站點跌破1月份最低氣溫歷史極值。目前,江南東部和南部、華南等地的氣溫仍處於下降中。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此次寒潮的形成原因,「是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前的『切斷渦旋』直接南下所致,並攜帶冷空氣向南爆發,進而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說。

北極渦旋是一個高空環流系統,它是一個由空氣在北極地區冷卻、下沉形成的、可自身旋轉並按一定路徑移動的冰冷渦旋。由於極渦同時受太平洋中部和大西洋中部兩個高壓脊的影響,如果這兩個高壓脊侵佔北極,會使極渦偏離極地分裂成東、西兩個半球分中心,一個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另一個在北美地區。

「位於鄂霍次克海附近的東半球高空極渦移動並駐紮在西伯利亞以東的貝加爾湖地區,長久維持積累了大量冷空氣,在中低層表現為冷性高壓,一旦這種穩定的環流形勢遭到破壞,就會引起冷空氣大規模的爆發。」孫軍說。

在中科院大氣物理所研究員高守亭看來,寒潮是極渦分裂出的冷空氣。正常年份,北極渦旋大多盤踞在極地附近,有時低層釋放冷空氣南下「侵擾」,給我國帶來大風、降溫天氣。而來自歐洲的暖平流則形成了烏拉爾山阻塞高壓暖脊,同時極地過來的冷平流又造成了高壓東側的低壓明顯。

孫軍說,此次阻塞高壓上遊另一渦旋系統東移影響破壞了暖性的阻塞高壓系統,使烏拉爾山阻塞高壓脊崩潰,導致「切斷低渦」向東南方向移動。

「超級寒潮」對我國影響範圍廣,我國自北向南先後迎來強降溫和大風天氣,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日最低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6~8℃,局地超過10℃。

「拿浙江來說,1977年曾出現過類似強寒潮、降雪天氣過程,城區積雪深度最大為29釐米,極端最低氣溫達到-14.4℃。本次過程與之相比,降雪強度相當,但降溫更加明顯。」浙江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郭巧紅說。

孫軍表示,1月24日開始,北方地區如東北、華北的氣溫已經開始回升,26日南方氣溫也將開始回升,整個寒潮過程將基本結束。「本次寒潮影響的範圍較廣,但持續時間短,降溫幅度和最低氣溫情況與1991年相當,但是降雪量還比不上。」

「就單次寒潮的降溫、降水影響來看,本次寒潮要超過2008年單次過程的強度。2008年低溫雨雪天氣對我國南方造成較大影響,是因為當年的雨雪冰凍是由4次過程組成,持續時間長。」孫軍說。

《中國科學報》 (2016-01-25 第1版 要聞)
 

 

相關焦點

  • 「超級寒潮」緣是極渦作怪
    本報訊(記者王超)近日,「超級寒潮」襲擊我國,多地先後進入極冷狀態。
  • 一場時隔兩年的超級寒潮Cosplay—— 北極渦旋,何日君再來?
    點擊播放 GIF 0.1M這一幕有些令人眼熟——在2016年,也是從當年1月21日開始,一輪被媒體稱作「世紀寒潮前文雖說,極渦主體「一般」不會輕易南下,但風雲變幻往往便是出現「不一般」的情況——極渦雖是極地高空的「主角」,但有時,北極對流層中部也可能出現反氣旋。一旦極地上空被較為持久的反氣旋或者暖脊控制,極渦就可能發生分裂,並向南移動。
  • 隆冬如春屢破20℃,極渦作怪---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湖南省氣候中心專家:今年暖冬,主要因為入冬以來北極極渦中心偏向了西半球。    這個冬天,天氣讓人「凌亂」。    隆冬時節,湖南豔陽高照,最高溫超過20℃;    而埃及金字塔被百年不遇的大雪覆蓋,北美出現極寒,最低溫超過零下50℃。    冰火之間,是異常還是正常?原因究竟何在?記者為此走訪調查。
  • 「極渦」來襲,今日北美成「後天」
    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祝從文也指出,事實上,每年影響中國的寒潮都是源於北極地區的冷空氣,而今年極渦是順著加拿大、北美南下,影響了美國大部分地區,並造成了持續時間比較長,降溫幅度比較大的一個劇烈天氣過程。
  • 陸龍驊:「極渦偏心」成為歐亞嚴寒主因
    ■「北極濤動」出現負位相,冷空氣從極地向低壓地區擴散,導致北半球大範圍異常寒潮天氣頻繁爆發。  ■ 北極極渦中心位置偏向東半球,造成低溫雨雪天氣主要集中在歐亞大陸。
  • 答案是……|極寒天氣|寒潮|歐亞|...
    北美洲氣溫卻較常年偏高例如2019年1月受寒潮影響曾出現了-23℃低溫的美國芝加哥但2021年1月7日1時的氣溫卻為1.1℃真是差別有點大啊!!!最近寒潮為何「偏愛」歐亞地區呢?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值得關注的是全球變暖使北極上空的極地渦旋變得不穩定引發極地渦旋減弱、分裂進而難以「圈住」的冷空氣穩定而強大的極渦,和削弱之後四散開來的極渦但是,極地渦旋分裂偏向何地(也就是羊圈的缺口朝向哪片大陸)是不固定的此次極渦分裂主要偏向歐亞地區
  • 甬紹金沙塵影響最大 厄爾尼諾、北極極渦是大背景
    從整個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看,省氣候專家樊高峰分析認為   極端天氣增多是大背景   厄爾尼諾和北極極渦是深層次因素  近年來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這是大家的普遍印象。這次全國罕見的大範圍沙塵天氣也與此有關。
  • 美國要來「超級寒潮」降溫30度!會不會波及我國
    這幾天,美國人乃至全地球人都知道,美國要來一場」超級寒潮「。剛剛開門的NOAA、美國媒體乃至美國總統川普全部親自上陣,連篇累牘地報導和分析寒潮,指出它的厲害和不一般,美國部分高校停課應對。大家都提到了一點:這一次,寒冷勢力的總舵主--北極渦旋它老人家將親自南下,進入美國本土。
  • 超級寒潮幕後黑手是誰?北極渦旋分裂被迫南下
    這場「超級寒潮」到底從哪兒來的,誰是幕後策劃「黑手」?根據氣象專家分析和氣象臺預報,讓我們一起來還原這次「超級寒潮」的來龍去脈。  北極渦旋是個什麼旋  苦寒北極,空氣在這裡冷卻、下沉,最終形成盤踞極地的冰冷渦旋。
  • 2016霸王級寒潮是怎樣形成的?超級寒潮形成原因揭秘
    此次寒潮影響範圍波及全國,不同平常的小打小鬧,它的危害程度或將遠超以往。  直至昨晚20點,這一股寒潮的中心還在黑龍江漠河西北一點點,極其寒冷的空氣正在貝加爾湖畔蓄積。目前,這股「霸王級」寒潮正在南下,將在本周影響我國大部地區。  今天(20日)傍晚開始,在冷空氣先頭部隊的影響下,南方拉開降水序幕。隨著21日強冷空氣的大舉南下,多地將出現雨轉雪過程。
  • 超級寒潮退潮 本周緩慢升溫
    超級寒潮退潮 本周緩慢升溫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21.01.11 星期一     早報1月10日訊 超級寒潮的影響結束,周末青島天氣開始回暖,天空晴朗,陽光持續在線。
  • 寒潮預警:山東濟南高度重視!權威預報:或為69年來同期最冷
    超級計算機的預測中認為,西伯利亞的一個北極渦旋碎片將在1月5日前後開始南下,並且可能在1月6日前後大步踏入我國北方地區,這樣一來,將拉動足量的嚴寒氣團南下。這是中國氣象愛好者根據ECMWF(主流的全球天氣中期預判分析電腦輔助模式)製作的850百帕溫度和風向及500百帕位勢高度情況去年12月中旬的那一波「雙十二」寒潮時,北極渦旋坐鎮大後方,只派出一支偏師就席捲東亞;後來的年底大寒潮,極渦確實親自參與了,但也就是外圍蹭了一下東北,本體其實仍然在西伯利亞。
  • 寒潮預警!穿最厚的衣來學習這些「冷」知識
    寒潮預警!穿最厚的衣來學習這些「冷」知識 2020-12-30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寒潮降溫,養殖戶冬天拉網捕魚需要注意...
    從探測數據上看,這個北極渦旋500百帕冷心溫度-52度,可謂「超強冷源」,比2016年世紀寒潮還要略強一點,接下來,極渦還要掠過遼寧、吉林。 需要注意的是,極寒空氣並不在極渦中心下面,而在極渦西側,已經形成了大範圍的冷高壓,這是近地面大量冷空氣堆積形成的高壓區,高壓中心大致位於蒙古高原西側,高壓中心氣壓超過1077百帕
  • 中國超級計算提前半個月預測了美國的寒潮
    但是,伴隨現代超級計算機的誕生讓過去的不可能成為了可能!事實證明,現代的超級計算機可以相當準確地預測極端天氣災難,至少技術上可以。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氣象學家稱,一股北極渦旋在1月分裂成兩個環流,形成了兩股冬季風暴,14日和16日接連橫掃美國中部和南部地區。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堪薩斯州和科羅拉多州部分地區的氣溫降至零下40攝氏度。
  • 「極渦」來襲,北美酷似《後天》劇照
    「北極渦旋」指的是北極地區常年停留的低氣壓環流系統,也稱為「極渦」,它是由北極的冷空氣堆積而成的。夏季會向北收縮,冬季則會向南擴展。極渦的周圍存在著極鋒極流,冷空氣異常強大,因此,如果受到極渦的「青睞」,該地區就可能冰天雪地。    有意思的是,常年停留北極的冬季極渦的中心卻很少位於北極的位置上,往往存在偏離。有時偏向東半球,有時偏向西半球。
  • 超級寒潮速凍中東部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宣布,所有幼兒園、肢體傷殘兒童學校、智障兒童學校及小學明日停課。中學方面,教育局呼籲家長為學生準備足夠的禦寒衣物,學校亦考慮暫停戶外活動。 【解讀】雲南遇10年來最強低溫雨雪 專家:非世紀寒潮
  • 多名科學家寄語中國科學報和科學網—新聞—科學網
    ◆薛隨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 及時的新聞報導、權威的專家解讀、深度的熱點追蹤,關注科技工作者的喜怒哀樂,搭建跨學科交流的橋梁。 ◆吳季(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報》是中國的科學事業和公眾的橋梁。
  • 2020年終"寒潮"大局已定,超級電腦算出:珠海6℃
    2020年終"寒潮"大局已定,超級電腦算出:珠海6℃ 2020-12-2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