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紹金沙塵影響最大 厄爾尼諾、北極極渦是大背景

2020-11-25 浙江在線
梁津銘 繪

  浙江在線03月22日訊昨天,浙江的大部分地區,天空似乎都被蒙上了一層厚厚薄薄的「黃紗」,從北到南,浙江各地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浮塵天氣的影響,其中杭州、寧波、紹興、金華影響較大,紹興甚至能感覺到細細的沙吹在臉上。

  各地氣象臺均認為,這種江南地區罕見的浮塵天氣的出現,直接受北方沙塵暴天氣的影響。不過,黃沙吹到江南已是強弩之末,預計除個別地區外,浙江大部分地區今天浮塵天氣影響將基本結束。

  寧波:天空被染成灰黃色

  昨天早上8時多,寧波市民幾乎都被灰黃的天空嚇了一跳。晾曬衣服的人家都會後悔,被褥上蒙上了一層黃黃的灰,溼衣服掛出去都不放心,拿回家來再洗一遍。

  寧波市環境監測中心提供的「寧波城市空氣品質每日狀況」顯示,昨天甬城的汙染指數值高達633,屬於重汙染級;首要汙染物為二氧化硫。

  寧波市氣象臺人員說,像昨天這樣的沙塵天氣在寧波歷史上非常少見。

  寧波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彩芬說,昨天的天氣已經達到了浮塵天氣的標準,寧波全市能見度最低的時候出現在上午10時,能見度普遍低於5公裡。

  寧波市環境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俞傑說,一般情況下,寧波的空氣品質最多為輕微汙染,而首次監測到重汙染是在2007年4月2日,那天甬城的汙染指數值是368,首要汙染物為可吸入顆粒物,而昨天監測到的汙染指數相比那次超過了70%。

  而據寧波市氣象臺預計,今天還有一個明顯的回暖過程,全天氣溫在10—26℃之間,而從明天開始,隨著一股冷空氣來襲,天氣將逐漸轉為陣雨或雷雨,而明天傍晚起到夜裡,寧波的降雨量將達到中到大。那麼,屆時,寧波會不會出現「泥雨」天氣呢?氣象臺人員說:「不排除這種可能。」

  此外,從後天清晨的未來三天裡,寧波的最低溫度在5℃以下。

  在浮塵天氣裡,我們的眼、鼻、喉、皮膚等直接接觸部位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主要表現為流鼻涕、流淚、咳嗽、咳痰等刺激症狀和過敏反應,嚴重的可以導致皮膚炎症、結膜炎等,大家要注意日常保護。

  紹興:前天中午就「下沙」

  其實,從前天中午開始,紹興的天就是灰濛濛的了。很多在路上騎車的人感覺不對勁,是什麼東西打在了臉上?用手一摸,原來是沙子,很細。

  記者昨天向紹興市氣象臺諮詢獲悉,紹興的「下沙」,其實遠沒達到沙塵暴的級別,昨天的天氣在氣象學上被稱為霾,即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等均勻地浮遊在空中,影響水平能見度,空氣有混濁現象。

  這樣的天氣讓洗車店的生意火了一把。記者昨天在紹興市區的幾家洗車行看到,披著灰色輕沙的小車排成了長隊。

  台州:黑褲上白白的一層

  昨天早上,太陽剛出來時還是很明媚的,過了9點,隨著北風漸起,台州上空便變得灰濛濛的,遠處的建築似乎被蒙上一層黃紗,變得隱隱約約起來。行走在戶外時,不少市民都感覺空氣裡夾雜著塵土,有股濃重的沙土味道,而且感覺到皮膚很乾燥。

  很多人以為起霧了。有市民將衣服曬出去,「下午回來一看,嚇了一跳,黑色的衣服和褲子上全是白白的一層。」

  記者從當地氣象部門了解到,台州昨天確實受到沙塵天氣影響,但影響並不嚴重,預計今天影響就可基本結束。

  金華:一早家裡桌子上就有厚厚一層灰

  昨天凌晨開始,金華市遭遇4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沙塵天氣,空氣品質和能見度明顯下降。

  今天早上還沒起床,市民張先生就感覺到了空氣中的異常。穿上衣服到窗口一看,才發現窗外灰濛濛的。由於夜裡睡覺沒有關窗戶,家裡的桌子、地板上也積了厚厚的一層灰塵。「昨天晚上才在電視裡看到有關北方嚴重沙塵暴的消息,想不到今天沙塵暴就到金華了。」張先生說。

  據了解,這是2006年4月後影響金華市最嚴重的一次沙塵天氣。受昨天的浮塵影響,東陽、義烏、蘭溪等部分地區的空氣能見度只有3公裡。不過,此次沙塵天氣沒有對交通造成明顯不利影響。

  溫州:擦鞋生意出奇好

  昨天早上9點出門,記者就發現溫州的天氣霧蒙蒙的,停在小區裡的車,都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

  「我們計程車天天洗的,你看,早上才開了幾個小時,車上就有薄薄的一層灰塵了,我在溫州開了4年的計程車,以前從來沒見過。」浙C·T1567的司機說,今天他連車窗都不敢開,因為外面的空氣讓他感覺很不舒服。

  昨天,在溫州聯華超市安泰店附近擦皮鞋的王阿姨的生意特別好,特別是穿黑皮鞋的男士顧客增多,王阿姨告訴記者,她也沒想到,早上出來才兩個多小時,就來了10多個顧客擦鞋,以前一天的生意都沒這麼好,手都擦酸了。

  從整個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看,省氣候專家樊高峰分析認為   極端天氣增多是大背景   厄爾尼諾和北極極渦是深層次因素

  近年來的極端天氣越來越多——這是大家的普遍印象。這次全國罕見的大範圍沙塵天氣也與此有關。

  「杭州和我省北部地區這次遭遇的浮塵天氣從表面看來和北方冷空氣乾燥、勢力強勁是存在直接關係的,但是如果從整個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來看,厄爾尼諾現象和北極極渦則是深層次的因素。」省氣候中心短期氣候科科長樊高峰說。

  厄爾尼諾現象這個詞大家已經不陌生了,總的來看,它使南半球氣候更加乾熱,使北半球氣候更加寒冷潮溼。去年就是厄爾尼諾年,導致北半球的冷空氣一直比較強。比如新疆等中國北部地區持續的大雪。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北極極渦,所謂北極極渦其實是指以北極為中心,在5公裡至10公裡的高度,有一個半徑達幾千公裡的巨大的「迴旋氣流」,這裡的氣壓最低,極渦就像「移到了北極地區」的超級巨大的「颱風」眼,一般來說,其正中心在北緯90度的北極地區,而這樣的大氣流動積累到一定時刻就會發生漫溢,形成寒潮南下。而去年北極極渦處於負位相,北極的冷空氣就容易到達中高緯度地區,造成寒潮。

  「正是在這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了今年北半球的冷空氣勢力一直比較強勁。以前來自蒙古的冷空氣也會刮到杭州,但是因為這次比較強,並且很乾燥,帶來了沙塵。這次杭州的浮塵天氣雖然不能夠說直接是厄爾尼諾和北極極渦負位相這兩個因素造成的,但是也是發生在全球極端天氣增多這個大背景下的。」樊高峰說。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極渦收縮厄爾尼諾致我國氣溫入冬後異常偏高
    國家氣候中心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極渦收縮、厄爾尼諾事件這三大原因是「罪魁禍首」:  ——全球氣候變暖是去年入冬以來氣候偏暖的大背景。全球氣候正呈現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近百年來,中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65±0.15攝氏度。特別是2006年,我國年平均氣溫比常年平均值偏高1.1攝氏度,成為1951年以來創紀錄的暖年。
  • 「極渦」來襲,今日北美成「後天」
    受「北極渦旋」影響,這個冬天北美大部分地區遭遇暴風雪襲擊,儼然成為電影《後天》中的冰凍景象。近年來,極渦位置明顯偏南,北半球冬季極端寒冷天氣頻頻發生。
  • 陸龍驊:「極渦偏心」成為歐亞嚴寒主因
    ■「北極濤動」出現負位相,冷空氣從極地向低壓地區擴散,導致北半球大範圍異常寒潮天氣頻繁爆發。  ■ 北極極渦中心位置偏向東半球,造成低溫雨雪天氣主要集中在歐亞大陸。
  • 新疆北部春節後冷空氣活動頻繁專家稱受極渦影響
    新疆北部春節後冷空氣活動頻繁專家稱受極渦影響     烏魯木齊持續降雪9日,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新疆北部,新疆伊犁、阿勒泰、塔城、烏魯木齊先後降下中到大雪,氣溫將隨之下降4到8度。 朱景朝 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3月10日電 (記者 朱景朝)9日,一股較強冷空氣影響新疆北部,新疆伊犁、阿勒泰、塔城、烏魯木齊先後降下中到大雪,氣溫將隨之下降4到8度。
  • 「極渦」來襲,北美酷似《後天》劇照
    氣象研究人員介紹,受「北極渦旋」影響,今冬北美大部分地區遭遇極寒天氣。「北極渦旋」指的是北極地區常年停留的低氣壓環流系統,也稱為「極渦」,它是由北極的冷空氣堆積而成的。夏季會向北收縮,冬季則會向南擴展。極渦的周圍存在著極鋒極流,冷空氣異常強大,因此,如果受到極渦的「青睞」,該地區就可能冰天雪地。
  • 「超級寒潮」緣是極渦作怪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此次寒潮的形成原因,「是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前的『切斷渦旋』直接南下所致,並攜帶冷空氣向南爆發,進而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說。 北極渦旋是一個高空環流系統,它是一個由空氣在北極地區冷卻、下沉形成的、可自身旋轉並按一定路徑移動的冰冷渦旋。
  • 「超級寒潮」緣是極渦作怪—新聞—科學網
    記者在採訪中獲悉,此次寒潮的形成原因,「是烏拉爾山阻塞高壓前的『切斷渦旋』直接南下所致,並攜帶冷空氣向南爆發,進而影響我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說。 北極渦旋是一個高空環流系統,它是一個由空氣在北極地區冷卻、下沉形成的、可自身旋轉並按一定路徑移動的冰冷渦旋。
  • 關於我國華北沙塵天氣的成因與治理對策
    今年春天,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地區,出現沙塵天氣時間之早、頻率之高、範圍之廣、強度之大,為歷史同期所罕見,給華北地區的交通運輸、環境治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不利影響,個別地方甚至造成了人員傷亡。由於今春的華北地區強沙塵天氣過程多次直接影響北京和天津等大城市,對首都及周邊地區造成直接危害,因此更引起各界廣泛關注。
  • 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臭氧空洞現已關閉
    有史以來最大的北極臭氧空洞現已關閉。就像它第一次形成一樣突然,打破了紀錄。臭氧孔已經痊癒了。自今年春天初首次開放以來,北極上空最大的臭氧空洞現已關閉。儘管冠狀病毒封鎖導致大幅度減少由於空氣汙染研究人員說,這次大流行很可能不是臭氧層空洞關閉的原因。「實際上,COVID 19和相關的鎖定可能與此無關,「這是由一個異常強大且持續時間長的極渦驅動的,與空氣品質的變化無關。」現在強烈的極地渦旋已經結束,臭氧空洞已經關閉。預計明年不會出現同樣的情況。
  • 厄爾尼諾現象影響全球:北極38度高溫,接下來還會更熱
    學過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厄爾尼諾現象是指發生在太平洋上的厄爾尼諾暖流。這股不應該出現的暖流將會讓太平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升高,進而引發全球範圍內的氣候異常。2019年就是一個典型的厄爾尼諾年,這一年印度高溫歷史罕見,巴西亞馬遜雨林出現大火,而我們的南方則經歷了長達數月的陰雨天氣。
  • 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關閉了!對地球有什麼影響嗎?
    據消息稱,北極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終於關閉了!這一消息來得有點突然,這個持續了一個月的臭氧空洞,仿佛曇花一現,剎那間消失,仿佛未曾來過。一個月前,北極突然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說到臭氧空洞,就不得不聊到臭氧。
  • 2020年氣候大變?沙塵氣旋將襲擊北美,50000年遠古生物北極出現
    根據外媒CNET科學報告指出,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沙塵」又飛舞起來了,一股風將其吹到了北美地區。根據美國宇航局(NASA)衛星監測數據顯示,這一股風正在將撒哈拉沙漠產生的巨大塵埃羽流,攜帶穿過海洋區域。並且將在周末抵達美國,這可以說對美國不是一個好事情,並且在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也表示「令人驚訝的是,它覆蓋的面積如此之大!」
  • 極渦南下 引發美國罕見低溫
    自6日起,罕見低溫橫掃美國中部和東部,給美國本土過半地區帶去低溫及大風天氣,受影響地區人口逾1.4億,多個地區接近或刷新當地低溫記錄。  在此次過程中,美國有超過30個州發布了寒流預警。其中,五大湖區最低氣溫降至-24℃到-30℃,在寒風影響下,人們體感溫度更低至-40℃左右。
  • 一場時隔兩年的超級寒潮Cosplay—— 北極渦旋,何日君再來?
    相似的大範圍低溫雨雪大風天氣是否有著同樣的 「幕後黑手」?氣象專家告訴我們,這次,的確是「北極渦旋」再次作案。首先要了解下什麼是「極地渦旋」 (polar vortex)。它是一種存在於極地高空的冷性大型渦旋系統,也是極區大氣環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南極上空也有極渦,甚至比北極渦旋更為顯著。
  • 2020年春季超強北極臭氧洞
    今年春季北極上空的臭氧洞規模達到100多萬平方公裡,成為史上最大的北極臭氧洞。這次臭氧洞的產生和新冠疫情無關,主要是源自平流層極區異常強大的極渦,極渦隔絕了南北熱量和空氣交換,在極區低溫環境裡形成臭氧洞,隨著春末極渦的分裂,臭氧洞也隨之消失。
  • 北極海冰減少後果很嚴重 對全球氣候演變影響大
    新聞背景  剛剛過去的冷冬讓「北極海冰」這個詞被頻頻提起。北極是全球氣候變化的重要窗口,北極海冰的氣候效應一直是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的重要內容。近些年,有關國家競相開展北極海冰研究,以預測北極生態系統的變化、評估變化趨勢並制定相關對策。而我國研究人員近期也對此做出了獨創性的研究。
  • 北極又出事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洞被關上了!
    一個月前,北極突然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大的臭氧空洞,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說到臭氧空洞,就不得不聊到臭氧。臭氧是氧氣的一種同素異形體,在常溫下可以自行還原為氧氣。臭氧由太陽輻射使氧分子分解後,一個氧原子和另一個氧分子結合而成,通常生成於日照強烈的赤道上空。
  • 北極渦旋分裂被迫南下
    北極渦旋是個什麼旋  苦寒北極,空氣在這裡冷卻、下沉,最終形成盤踞極地的冰冷渦旋。北極渦旋是一個極地冷氣團,與颱風有些相像,一方面北極渦旋自身旋轉,一方面它按照一定的路逕行走,行走中哪裡氣壓低,它就補充到哪裡。冬半年,北極圈內迎來極夜,極地渦旋勢力達一年中最強。極渦主體一般在靠近北極的陸地待著,不輕易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