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2月以來,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4.0攝氏度,居歷史同期第1位。與常年同期相比,全國大部氣溫偏高2至6攝氏度。
這種異常的「發燒天氣」為何持續籠罩我國大部地區?國家氣候中心有關負責人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極渦收縮、厄爾尼諾事件這三大原因是「罪魁禍首」:
——全球氣候變暖是去年入冬以來氣候偏暖的大背景。
全球氣候正呈現以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近百年來,中國年平均氣溫升高了0.65±0.15攝氏度。特別是2006年,我國年平均氣溫比常年平均值偏高1.1攝氏度,成為1951年以來創紀錄的暖年。自1970年以來,全球大部地區出現了強度更強、持續更長的乾旱;冷晝、冷夜和霜凍已變得更為少見,而熱晝、熱夜和熱浪變得更為頻繁。
——北極極渦收縮,冷空氣南下受阻。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區低氣壓(極渦)收縮,西風急流加強並向北推進,歐亞地區主要盛行緯向環流,它會阻止或削弱冷空氣南下影響我國;同時副熱帶和中緯度地區為異常下沉氣流控制,造成該區域溫高幹旱,而我國大部地區處於這個區域之中。
——厄爾尼諾事件的發生進一步加劇了氣候異常偏暖。最新監測結果表明,熱帶中東太平洋厄爾尼諾狀態從2006年8月發生以來已維持6個月。預計未來1至2個月,厄爾尼諾狀態仍將維持。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冬季,我國北方地區易出現暖冬。
值得注意是,高溫天氣將繼續籠罩我國大部地區。(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