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15年氣溫偏高 今年我國是否又遭遇暖冬氣候?

2020-12-04 搜狐網
  今年入秋以來,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比常年偏高,出現了暖秋現象。那麼這是否意味著,自1986年以來連續15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持續偏高后的又一個暖冬的即將來臨?國家氣候中心的氣象工作者們也正在為儘快得出結論而緊張地工作著。

  其實,暖冬與冷冬是個氣候概念,是與氣候平均情況比較而言的。一般冬季(12月—次年2月)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就稱為「暖冬」。暖冬並不意味著整個冬季都很暖和,冷暖交替是氣候變化的一般規律,暖冬季節裡也常常出現冷暖交替的現象,但是以暖佔優勢,即暖的時間要比冷的時間長,暖的幅度要比冷的幅度大。反之則為冷冬。

  暖冬形成的原因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持續暖冬氣候,但是1999年和2000年冬季氣溫又明顯下降,暖冬特點表現不明顯。那麼暖冬和冷冬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制約而形成的呢?

  首先,隨著溫室效應的不斷加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增加是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在世界工業化之前,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較穩定,但是自工業化以來,由於大量礦物質燃料燃燒和森林砍伐,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迅速增加,與此同時,全球氣溫明顯上升,近100年來已上升0.6°C以上。

  但是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是直線上升的,然而溫度的上升則表現出冷暖交替的波動特點。上世紀20年代以前為冷周期,20年代到40年代為30年左右的暖周期,50年代到70年代又為30年左右的冷周期,80年代以來又轉入一個暖周期。這表明,氣候變暖同時還受其它因素的制約。

  另外,火山活動也是一個原因。地球上大的火山爆發,會噴發出大量的火山灰,上升到高空,形成一個「氣溶膠」層,反射太陽輻射,減少到達地球表面的太陽輻射,使溫度降低,這種現象被稱為「陽傘效應」。這表明火山活動頻繁,氣溫容易降低;火山活動少,氣溫容易升高。據統計,在暖周期中強的火山爆發要比冷周期中少一半。80年代以來,全球大的火山爆發明顯減少,可能也是氣候變暖的原因之一。

  再有就是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是赤道東太平洋海水異常增溫和異常降溫的兩種現象,它的發生發展常常會引起我國冬季氣候的異常。一般情況下,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常常導致我國冬季溫度上升,形成暖冬氣候。1951年以來發生過14次厄爾尼諾現象,有13次我國出現了暖冬氣候。80年代以來,赤道東太平洋海溫持續偏高,厄爾尼諾現象頻繁發生,我國持續偏暖。但拉尼娜現象的發生卻往往會使我國冬季溫度下降,出現冷冬氣候。1951年以來發生的8次拉尼娜現象,有6次我國都出現了冷冬。1999年和2000年冬季,拉尼娜現象的持續影響,可能是我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比前幾年明顯下降的重要原因。

  歐亞大陸積雪。歐亞中高緯地區冬季積雪也是影響我國冬季冷暖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歐亞大陸冬季積雪面積大,有利於蒙古冷氣團的發展和南下,常常使我國出現冷冬氣候;但如果歐亞大陸冬季積雪面積小,則不利於蒙古冷氣團的加強,使南下入侵我國的冷空氣勢力減弱,容易出現暖冬。

  冬季風的影響。冬季風強弱是導致冷暖變化的直接原因,一般地講,冬季風弱,意味著北方的冷氣團不活躍,侵入我國的冷空氣次數少,勢力弱,氣溫偏高,容易出現暖冬。反之,冬季風強,意味著北方的冷氣團活躍,侵入我國的冷空氣次數多,勢力強,氣溫偏低,容易出現冷冬。

  副熱帶高壓的強弱。位於我國東南部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是一個暖性的高氣壓,它的強弱也直接影響到我國冬季冷暖。一般情況下,該高壓強大時,有利於南方溫暖氣流向我國輸送,容易出現暖冬;當它較弱的時候,則不利於南方溫暖氣流向我國輸送,我國冬季溫度往往偏低,出現冷冬。80年代以來,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持續偏強,有利於我國維持暖冬氣候。1999年和2000年冬季,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明顯減弱,使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明顯下降。

  我國暖冬的特點

  我國自1986年以來連續15年暖冬氣候又有什麼特點呢?首先,從空間分布看,這次全球增暖北半球比南半球明顯,北半球是中高緯度比低緯度明顯。我國則是北方增暖明顯,南方不明顯、西南等地甚至在變冷。其次,從季節變化看,冬季增暖最明顯,秋季、春季次之,夏季增暖趨勢還不十分明朗。第三,從日變化來看,最低氣溫即夜間氣溫升高比較明顯,最高氣溫即白天氣溫升高不顯著。最後,與歷史時期比較,從百年以來的變化看,20世紀以來最暖的40年代,連續暖冬最長為8年,而這次已持續15年,是20世紀少見的。1998年平均氣溫超過40年代最暖的1946年,成為本世紀以來最暖的一年。從千年以來的變化看,公元前5000—3000年,氣溫比現在高出3°C左右,傳說中的「大禹治水」就發生在那個時候。當時陝西關中一帶都有麋和竹鼠等亞熱帶動物以及魚類等大量水生動物存在,這個時期稱為「氣候適宜期」;中華民族光耀千秋的盛唐時期,氣溫也比現在高出1°C左右。西安一帶有的年份無冰無雪,還能種植柑桔,這個時期稱為「小溫暖期」;所以這次增暖還趕不上那個時候。

  暖冬的影響

  從當前來看,暖冬對節約能源、交通運輸、農田水利建設以及人們的戶外作業都非常有利。但暖冬也有不利的一面,首先,暖冬促使小麥旺長,抗寒能力降低,趕上春季低溫容易受凍害,所以要注意預防凍害;其次暖冬又會使病蟲害滋生蔓延,所以要加強防治病蟲害的工作;還有暖冬氣溫高,蒸發量加大,使乾旱加劇,對冬小麥生長和春播春耕不利,需加強抗旱保墒工作;另外,暖幹天氣再加上多大風,容易發生森林火災,必須加強森林防火工作。

  從更長的時間尺度看,氣候變暖可能會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近百年來由於全球變暖,海平面大約上升了10—15釐米。海平面上升可能使沿海低地被淹沒,海岸和海灘遭受侵蝕,土地鹽漬化,海水倒灌,港口和海岸建築物受損壞,航運、水產養殖業受影響等等。同時還能造成氣候帶移動。首先全球變暖會引起溫度帶北移,一般在北緯20—80度之間,約每隔10個緯度,溫度相差7°C,如果全球平均增暖3.5°C,溫度帶即可北移5個緯度,使原來寒冷的地區變得溫暖起來。其次也可能會引起降水帶的變化,原來旱的地方可能變得潮溼,原來潮溼的地方可能變得乾旱;另外降水的季節分配也會發生變化,也可能使有些地方夏季降水減少,冬季降水增多。這樣將會使農業、林業、牧業、漁業的布局受到影響。當然這種變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國家氣候中心首席短期氣候預測專家趙振國

相關焦點

  • 烏魯木齊2019年秋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 氣象部門預測:冬季平均氣溫...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梁樂報導)2019年秋季(9月到11月),烏魯木齊受到暖氣團的眷顧,平均氣溫較歷年同期偏高,降水也處於偏多狀態。受此影響,主城區入冬時間也有所推遲。不過,暖秋過後是否會迎來暖冬,對此氣象專家表示,二者並無一一對應關係,冷暖與否還要看冷空氣的「臉色」。
  • 1961年以來第二暖 河南今年氣溫偏高影響四季轉換
    我省今年的氣候,氣溫明顯偏高,降水、日照均偏少。其中,全省年平均氣候為1961年來第二高。12月31日,河南省氣象局召開2019年河南十大天氣氣候事件通報會,入冬以來全省溫高雨少暖冬趨勢初現、年內溫度明顯偏高影響季節轉換、8月上中旬強降水導致多地出現洪澇災害等事件名列其中。2019年,全省氣溫明顯偏高,降水、日照均偏少。
  • 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但是對於如今的氣候來說,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拉尼娜現象導致地球出現降溫,是否會逆轉全球氣溫偏高的趨勢,這還真的不好說,沒有辦法給出精確答案。大家應該也看到了,NOAA才發布了北半球今年夏季的氣候情況,那就是在2020年6月到8月,三個月氣溫打破2016年創下的紀錄(也就是夏季氣溫比2016年還高),成為了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個夏季了,所以再次說明了我們地球在升溫,而拉尼娜現象出現確實對地球具有降溫作用,但是能否逆轉這個還要看拉尼娜現象的最終情況。
  • 安徽2019年冬季為強暖冬 平均氣溫6.1℃,偏高1.9℃
    這些市民說得沒錯,據安徽省氣象臺發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冬季(2019 年12 月~2020 年2 月,下同)全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根據相關標準,我省去年冬季為強暖冬。而中央氣象臺昨天也發布:去年冬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明顯偏暖,為暖冬年份。
  • 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每一年冬天我們似乎都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今年是21世紀以來最冷的冬天,那麼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2019年冬天預測會冷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過去幾年的冬天都十分寒冷,也難怪每年都會有專家出來說這是最冷的冬天,不過專家預測2019年冬天是暖冬,這跟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專家們認為2019我國各地冬季溫度偏高,出現冷冬的機率十分小,因為我國屬於東亞季風氣候,冬天冷空氣的強弱取決於冬季風的強度,再加上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冬季天氣的影響相對較大
  • 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但是對於如今的氣候來說,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拉尼娜現象導致地球出現降溫,是否會逆轉全球氣溫偏高的趨勢,這還真的不好說,沒有辦法給出精確答案。按照常年的情況來看, 國家氣候中心一般都是在10月底或者11月初進行對今年冬季的一個情況說明,包括今年也還沒有公布。但是在《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關於發布2020年秋冬季全國主要林區和草原區氣候趨勢及火險形勢預測的通知》裡面卻發布了今年冬季氣候的一個趨勢。
  • 2019年德州冬季氣候呈現三大特點:降水偏多、氣溫偏高、日照略偏少
    2019年德州冬季氣候呈現出降水異常偏多、氣溫明顯偏高、日照略偏少等三大特點,出現了五大氣候事件。冬季氣候呈現三大特點 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46毫米降水異常偏多:全市冬季平均降水量59.7毫米,較常年偏多46毫米,較去年偏多51毫米。
  • 新疆連續兩年過暖冬
    冬季氣溫偏高,降水偏多,這是近兩年來新疆冬季比較明顯的特點。剛剛過去的冬季也是「暖」字當頭,這是新疆連續第二個暖冬。3月11日,2015~2016年冬季新疆氣候影響評價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氣候中心氣候評價首席分析師馬禹介紹,今年冬天(2015年12月-2016年2月)全疆平均氣溫-7.5℃,較常年偏高0.8℃;降水量為22.3mm,較常年偏多近2成,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最大積雪深度與歷年同期相比偏厚。
  • 拉尼娜搗亂 年年暖冬,今年"逆溫"成拐點?
    此外,人們一直在說暖冬,今年冬天為何異常寒冷?今年春節,我們是否將在雨雪中度過?南北都下雪,為啥南方成災?記者:四川盆地這次長時間的雨雪天氣,是否會持續到春節?範曉宏:預計從2月2日開始,盆地內的多雨雪天氣將結束。2月2日至4日,盆地大部分地方以多雲到陰天為主,氣溫將有所回升。
  • 是暖冬還是小冰河期?
    歐亞極寒,美國部分地區遭遇40年最暖冬天在寒暑自然變換中出現階段性低溫,對全球氣候來說非常正常,就如人們常會打幾個噴嚏,但不一定就是感冒一樣。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納利斯4日表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歐洲整體氣溫較往年偏高,「因此我們不認為這次寒潮能創低溫紀錄。當然,局部地區可能出現創紀錄低溫。」
  • 今年冬天氣候不正常?南方陰雨或持續到2020年,暖冬概率不斷加大
    大家都知道12月22日是我們今年的「冬至日」,這個時候基本上都是比較寒冷的,所以說單獨從日曆來說,「冬至」生成颱風還是有點不尋常的,這也說明了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海洋溫度還是比較偏高,不然也很少有颱風胚胎醞釀和發展出來,這就是一個氣候變化部分因素,從已有的現象說明氣候真的可能在變了。
  • 今年春季新疆氣候影響評價出爐,氣溫偏高幅度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一高
    天山網訊(記者餘夢凡 實習生馬子瓊報導)6月17日,2020年春季(3月-5月)新疆氣候影響評價出爐。「高溫少雨多大風」,成為了這份影響評價的總結詞。  據新疆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海燕介紹,2020年春季全疆平均氣溫13℃,較常年偏高2.6℃,為1961年以來歷史第一高。
  • 國家氣候中心:2019—2020年冬季全國氣溫偏高 降水偏多
    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2019—2020年冬季,我國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也為歷史同期第五多,暖溼氣候顯著。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水平偏高1.09℃,為1961年以來第五高,為暖冬年份。其中,山東、江蘇、安徽、浙江、廣東和上海經歷了歷史最暖冬季;江西、福建和寧夏冬季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二高;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和陝西冬季平均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三高。
  • 2006年10月16日秋後氣溫創50年次高 今年可能再暖冬
    導語:今年的秋天您感覺到什麼和以往不一樣的地方了嗎?太暖和!而且今秋的這溫度在50年來都是較高的。  正文:今年這秋天按老話說真是亂穿衣的季節,您瞧瞧,雖然已是10月中旬,可滿大街卻到處能看見穿短袖、裙子的人。還真不是他們不怕冷,而是氣溫確實有點高。
  • 全球變暖極渦收縮厄爾尼諾致我國氣溫入冬後異常偏高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2月以來,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4.0攝氏度,居歷史同期第1位。與常年同期相比,全國大部氣溫偏高2至6攝氏度。  這種異常的「發燒天氣」為何持續籠罩我國大部地區?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艾婉秀解釋道,冬季「偏冷」「偏暖」和「冷冬」「暖冬」並不是一回事。「偏冷」「偏暖」只是相較於平均狀況而言,比平均狀況偏高就可以說是偏暖,比平均氣溫偏低就是偏冷。研究表明,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我國氣候也出現了明顯的變暖趨勢,其中北方增暖幅度大於南方。
  • 蒙城今年是暖冬?還不確定!
    雙11沒買冬裝後來後悔了的寶寶們好不容易等到雙12是不是又猶豫了11月全省氣溫偏高1.8℃根據安徽省氣候中心監測:11月全省平均氣溫12.5℃>較常年同期異常偏高1.8℃不僅僅是11月份剛剛過去的2019秋季(9~11月)全省平均氣溫18.1℃較常年同期顯著偏高1.1℃稍高的氣溫也讓我省入秋
  • 冷空氣悄然而至,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氣溫還會降嗎?
    不過總體來說,現在的氣溫並不是很低,不少地區的最高溫還在20度以上,雖然早晚比較冷,需要穿厚衣,但是中午的溫度還是很高的,沐浴著陽光和微風也非常的舒服。不過從近期的天氣預報來看,最近幾天很多北方地區都會有一股冷空氣悄然來襲,氣溫也會隨之降低,很多人都想知道今年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氣溫會一直下降嗎?
  • 今年的冬天不太冷!啥是暖冬啥是冷冬,這篇文章算是說清楚了
    冬季「偏暖」與「暖冬」並不是一回事  冬季氣溫比正常年份偏高就能說是暖冬嗎?其實不然。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首席艾婉秀解釋道,冬季「偏冷」「偏暖」和「冷冬」「暖冬」並不是一回事。「偏冷」「偏暖」只是相較於平均狀況而言,比平均狀況偏高就可以說是偏暖,比平均氣溫偏低就是偏冷。而「冷冬」「暖冬」則不同,這是有嚴格標準的。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是「暖冬」還是「冷冬」?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  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