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雲南氣候異常,原因全球變暖和厄爾尼諾,6月中下旬緩解?

2020-12-05 環球科學貓

作者:文/虞子期

2019年,全球氣候的變化可能算是已經形成了,而最近我國的不少地區在受到降雨的影響之後,都出現了降溫情況,並且不少地區的乾旱也得到了緩解,但是對於雲南地區來說,可以說降雨非常的少,雖然最近的一波降雨在雲南邊緣地區出現,局部出現了中到大雨甚至是暴雨,但是大多地區就算是「黑天」,最終還是沒有出現降雨,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根據科學報告數據確定顯示,雲南氣象局副局長顧萬龍說出了氣候異常現象的兩個原因,一個就是全球變暖,還有個就是2019年的厄爾尼諾事件。當然一說到厄爾尼諾,大家都想起了,自從2018年醞釀以來,2019年被確定「厄爾尼諾年」,如今還在持續的發展之中,根據科學預報顯示,厄爾尼諾還將持續發展,預計到今年冬季的概率都有。

自從2019年以來,雲南就出現一個明顯的氣候異常現象,冬春季、初夏氣溫持續偏高,初夏降水顯著偏少,一直到5月份快要結束了,我們都還看到很多地區出現乾旱的情況,而根據云南省防汛抗旱工作媒體通氣會上科學預測分析的結果就是,全省旱情將到6月中下旬自東向西緩解。也就是說6月中下旬才可能有一場好好的降雨來緩解這次的長期偏高溫度現象。

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其實在以前的厄爾尼諾事件的時候,也就是2014年10月-2016年4月的階段,2015年,雲南也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初夏高溫乾旱。2019年厄爾尼諾現象產生的結果可能也是類似的,如今看到的現象就比較相同。所以說確實厄爾尼諾現象對雲南的影響有,而今年東北地區可能也受到過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就是溫度偏高的情況,東北區域的朋友應該也明顯感覺到了異常的溫度情況。

根據科學統計的降雨量顯示,在5月1日至20日,雲南全省的平均降水量僅為6.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88.6%,為歷史同期最少;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2.5℃,為歷史同期次高;累計出現35℃以上高溫265站次,為常年同期的近4倍,列歷史同期第一位;昆明站連續10日最高氣溫超過30℃,創歷史新高。所以高溫偏旱在雲南可能還是比較嚴重的。

當然還是那句話,厄爾尼諾的影響是全球化的,並非只有我國地區,根據最近的科學報告顯示,受厄爾尼諾影響,非洲糧食安全也面臨嚴峻挑戰,所以說,說到糧食,那影響就很大了,只能說全球的極端天氣已經頻繁出現了,在厄爾尼諾的狀態之下,可能會更多的推動異常天氣,例如乾旱,高溫等現象,所以大家提前學習下防禦自然災難的危機吧。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極渦收縮厄爾尼諾致我國氣溫入冬後異常偏高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今年2月以來,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4.0攝氏度,居歷史同期第1位。與常年同期相比,全國大部氣溫偏高2至6攝氏度。  這種異常的「發燒天氣」為何持續籠罩我國大部地區?
  • 全球氣候異常變化成因是什麼,是厄爾尼諾現象,或是全球氣候異常
    而且全球各個地區都有類似的現象出現,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有些擔心。地球的氣候變化基本上科學家認為是地球的溫室效應造成,可是也有一些人覺得氣候變化很可能是其他因素,那麼到底還是怎麼樣的情況呢?這點科學家爭論還是比較大,美女小倩熱愛科學,也喜歡科學研究,朋友們可以加我粉絲和關注,我們一起探討這些問題。
  • 南方雪災的三重門——拉尼娜、大氣環流異常和全球變暖
    與厄爾尼諾相比,拉尼娜的性情通常比較溫和,並不會對全球氣候帶來劇烈影響。但這一次,人們卻見識了她潑辣的一面。    2007年2月,一次弱厄爾尼諾(El Nio)事件剛剛確認結束,3月,國家氣候中心便根據熱帶太平洋海氣狀況、歷史資料分析以及國內外動力和統計模式預報,預測在未來的春夏季,將可能形成一次拉尼娜(La Nina)事件。
  • 海洋局專家:太平洋海溫異常 氣候進「極端」期
    2009年6月至11月,遼寧、吉林、內蒙古等地出現嚴重夏秋連旱;8月至11月,湖南、江西、貴州、雲南、廣西、廣東6省(區)出現近50年來罕見秋旱。特別是貴州、雲南、廣西和重慶市,自2009年11月,旱情不斷加重。其中雲南、廣西部分地區旱情已達特大乾旱等級,貴州部分地區旱情達到百年一遇。進入去年冬季以來,我國華北黃淮等地遭受罕見寒潮暴雪襲擊。
  • 拉尼娜和厄爾尼諾:兩種區域異常現象,直接導致全球氣候混亂!
    不過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次數並沒有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次數多。因為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拉尼娜現象的強度較為減弱,不過這也助長了厄爾尼諾現象。曾在1991年到1995年間連續發生了三次厄爾尼諾現象卻沒有發生拉尼娜現象。
  • 地球氣候趨於極端化?知名科學雜誌:全球變暖推動強烈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這個有些拗口生澀的陌生名詞,作為一種異常天氣氣候事件近些年被大家廣泛了解和關注。它出現在熱帶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當它出現時,熱帶太平洋中東部地區的海面溫度增加,這些不斷增暖的海水將加熱上層的空氣,導致大氣環流的大量重組,導致全球極端天氣事件,並對生態系統,人類健康和全球經濟產生強烈影響。在1997-1998年、2015-2016年,人類經歷了兩次極為強盛的厄爾尼諾事件。
  • 美國宇航局再次發布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對地球有什麼影響
    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極端天氣是的體現,當南半球赤道附近吹的東南信風減弱後,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泛會減少或停止,從而就會形成大範圍海水溫度異常上升增暖,傳統赤道洋流和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導致太平洋沿岸一些地區迎來反常降水,另一些地方則乾旱嚴重。反之當東南信風增強時,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湧就會異常湧動,降水就會變得偏少。
  • 厄爾尼諾為什麼導致氣候異常?
    因此,當地漁民以西班牙語中「聖嬰」一詞,命名這種赤道中東太平洋表層海水增溫現象,音譯為「厄爾尼諾」。  在科學上,當赤道太平洋中東部海區的海水表面溫度比常年同期偏高0.5℃,並持續3個月以上,就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持續6個月以上,則確認為一次「厄爾尼諾事件」。
  • 6月無颱風!2020年3號颱風什麼時候形成,今年氣候異常嗎?
    今年以來,全球的氣候變化都是非常複雜的,海洋區域和陸地區域的天氣轉變已經成為了規模化,這似乎比較符合科學家們的預測情況,那就是今年的極端氣候現象將會在全球多地出現,而對於亞洲地區來說,降雨,高溫,風暴等氣候現象也出現了變化,嚴重的影響到了生活的正常持續,異常的氣候現象已經大規模存在,所以說氣候轉變是比我們想像快多了。
  •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研究:全球變暖加劇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 >   科學家表示,他們比以往更加確定全球變暖對此特定氣候模式的影響。
  • 厄爾尼諾,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特徵之一
    在全球氣候的多變的時代,我們也許沒有詳細了解過氣候變化的具體原因,但是在「厄爾尼諾年」也就是2019年的確認,這就要提醒我們需要重視氣候變化了。「厄爾尼諾」是什麼?這就要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了。
  • 深度解析雲南「逆天」乾旱 居然是因為這兩大「元兇」!
    造成上述氣候異常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和厄爾尼諾事件。(一)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的氣候異常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的資料顯示,自有記錄以來,全球20個最熱的年份都出現在過去22年,特別是剛剛過去的4年(2015-2018年)排名前4位,這表明全球氣候變暖趨勢仍在繼續。
  • 厄爾尼諾指數快跌破0了!全球氣候要變好了?但可能颱風也要來了
    作者:文/虞子期高溫,乾旱等極端氣候現象,可能我們已經不陌生了,也許在我們身邊就是正在發生,而自從2018年以來,除了全球變暖之外,厄爾尼諾的影響也可以說一直在產生之中,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在厄爾尼諾和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之下,今年上半年的颱風偏少了很多,而如今厄爾尼諾又出現了新變化,
  • 沒有厄爾尼諾!氣候也異常了?北半球出現139年以來最熱的夏季
    地球真的是越來越熱了,我們進入到9月了,8月的全球氣溫數據又出來了。根據NOAA的數據顯示,北半球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熱的夏天,這是北半球自1880年以來(139年),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夏季,到底有多熱?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8月的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比20世紀平均值15.6°C,高0.92°C,與2015年和2017年相比,是8月份溫度偏離平均值以來的第二高溫度。
  • 厄爾尼諾現象「口味」變了?太平洋溫度在變,異常天氣或再出現
    趣味探索訊 今年我國南方多個地區經歷了快三個月陰雨天氣,幾乎沒見到陽光,美國也在1月份出現了有史以來最殘暴寒潮,氣溫低至零下50攝氏度。然而南半球國家澳大利亞天氣卻跟我們完全相反,今年1月份,澳大利亞熱浪滾滾,最高溫度達50攝氏度。多個國家和地區氣候都很異常,已被專家確定為厄爾尼諾現象。
  • 2018年6月與1998年6月相關?異常溫度最高上升0.75攝氏度
    近年來,我們全球變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高溫對地球的「襲擊」也是普遍的存在,5月份我們見過高溫,6月份就更加不用說了,7月份可以說不熱的地區都已經開始了,根據earthsky17日報導,我們2018年6月出現了高溫情況,延續了過去近40年的變暖趨勢,但是也有人說氣候變化,自1998年以來一直沒有變暖
  • 厄爾尼諾事件預警,全球氣候的變化加劇的開始?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顯示,2019年11月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進入並持續維持厄爾尼諾狀態,連續5個月 Nio 3.4指數的滑動平均值分別為 0.6℃、0.5℃、0.5℃、0.5℃和0.5℃。根據厄爾尼諾/拉尼娜事件的國家判識標準,已正式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弱)。
  • 全球變暖引發古印度洋厄爾尼諾現象,百年內造成全球毀滅性災難
    全球變暖可能引發古代印度洋厄爾尼諾式氣候模式,到2100年將在全球造成毀滅性的洪水、風暴和乾旱。在最近的研究中,Dinezio和他的團隊利用氣候模擬來確定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印度洋是否會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研究小組創建了模型,展示了本世紀下半葉氣候變化的情況。
  • 全球多地異常高溫:「地球一直在變暖」
    據新華社北京電 這個夏季,全球多地氣溫直逼歷史最高。  今年6月底7月初,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亞利桑那州等多地連續數日最高氣溫超46℃。最熱的加州「死亡谷」地區氣溫高達53.3℃,這也是「死亡谷」自1994年以來的最高氣溫。中國南方多地同樣被高溫侵襲。一向夏季涼爽愜意的瑞士,今年也遭遇30年來最熱的7月。
  • 厄爾尼諾為何導致天氣異常
    世界氣象組織今年3月16日發布關於厄爾尼諾現象的最新簡報,指出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溫異常已持續5個多月,大多數氣象模型預測今年中期將出現厄爾尼諾現象。那麼,導致天氣如此異常的厄爾尼諾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最早注意到厄爾尼諾現象的是秘魯漁民。秘魯海域有全球著名的漁場。漁民發現,在一些年份,海水會格外溫暖。不久,便會災難頻仍,海魚產量銳減。天降異象很容易歸於神鬼,於是這一現象被用西班牙語命名為「厄爾尼諾」,意思是「聖子」。對於厄爾尼諾的科學研究始於20世紀中期。